天天看點

美海軍網絡空間訓練相關問題探究

作者:全球技術地圖
美海軍網絡空間訓練相關問題探究
美海軍網絡空間訓練相關問題探究

美軍認為,21世紀的大國沖突,尤其是海洋領域的沖突,将集中在電磁、網絡空間或太空領域。而網絡空間的每一次“交戰”,黑客攻擊或洩密行為帶來的複合級聯效應,不亞于戰争行為的後果。本文以美海軍遂行網絡空間作戰的職能任務為切入點,概述其力量編成,并結合受訓對象、承訓機構、訓練階段、訓練内容、訓練上司等要素闡述其網絡空間訓練模式,分析網絡空間訓練特點。

2020年,美海軍第10艦隊(艦隊網絡司令部)釋出了《2020—2025戰略規劃》,明确提出要将網絡作為作戰平台,并遂行艦隊密碼戰,要培養一批訓練有素、專業技能遠勝戰略競争對手的作戰人才,以加速海軍網絡部隊建設。截至目前,美海軍艦隊網絡司令部已經成長為一支由19000多名現役、預備役、文職人員組成的作戰部隊,下轄遍布全球的26個現役司令部、29個預備役司令部和40支網絡任務部隊,核心職責是遂行基于資訊能力的網絡空間作戰、密碼戰、信号情報等。

美海軍網絡空間作戰任務與力量編成

美海軍遂行網絡空間作戰的主體是艦隊網絡司令部(FCC)/第10艦隊(C10F),成立于2010年1月,主要任務是海軍資訊網絡運維、進攻性網絡空間作戰、防禦性網絡空間作戰、太空作戰和信号情報。基于上述任務,第10艦隊扮演着3個角色:美網絡司令部的海軍組成部分、美戰略司令部的太空組成部分、美國家安全局的密碼(信号情報)組成部分。

美海軍網絡空間訓練相關問題探究

美海軍網絡戰司令部成員合照

以任務為牽引,海軍第10艦隊下轄的部隊主要包括海軍網絡戰司令部、海軍網絡防禦作戰司令部、海軍資訊戰司令部和海軍資訊部隊等。

海軍網絡戰司令部,代号為“第1010特遣部隊”(CTF1010),其前身是海軍通信司令部,設在弗吉尼亞諾福克海軍基地。主要職能是指揮、營運、維護和保護海軍的國防部資訊網絡,并提供可靠、安全的太空作戰能力,以支援整個海軍的戰略、戰役和戰術任務。下屬部隊包括海軍大西洋計算機與電信區域主站、太平洋計算機與電信區域主站、海軍衛星作戰中心等。

海軍網絡防禦作戰司令部,代号是“第1020特遣部隊”,同樣位于弗吉尼亞諾福克海軍基地,前身是海軍計算機應急響應分隊,負責監視分布于16個國家、300個基地、擁有76.1萬個使用者的海軍及海軍陸戰隊内部網際網路和戰術網絡,協調并組織海軍網絡空間防禦作戰行動。

美海軍網絡空間作戰力量編成

美海軍網絡空間訓練相關問題探究

海軍資訊戰司令部,該司令部主要提供資訊設施、裝備和人員,開展資訊作戰研究、發展、測試與評估,制定資訊作戰計劃,實施計算機網絡防禦。海軍資訊戰司令部下轄若幹二級司令部,包括位于諾福克的海軍資訊戰司令部(第1030特遣部隊)、位于德克薩斯的海軍資訊戰司令部(第1040特遣部隊)、位于喬治亞的海軍資訊戰司令部(第1050特遣部隊)、位于馬裡蘭的海軍資訊戰司令部(第1060特遣部隊)、位于夏威夷的海軍資訊戰司令部(第1070特遣部隊)、位于科羅拉多的海軍資訊戰司令部(第1080特遣部隊),這些特遣部隊覆寫全球,能夠協同艦隊和戰區作戰。

海軍資訊部隊,前身是海軍資訊優勢部隊和海軍網絡部隊。該部隊作為海軍兵種部隊,其職能範圍涵蓋密碼、信号情報、網絡空間、電子戰、資訊戰、情報和太空領域,并負責海軍所有海上和岸上的網絡部隊建設、人員配備、訓練和裝備,組織各網絡部隊的基本訓練和綜合訓練,確定部隊達到戰備水準,能夠參與聯合作戰。

2021年8月,美海軍實施了号稱40年以來最大規模的海上軍演——大規模演習-2021(Large Scale Exercise-21),包括第10艦隊在内的5個艦隊和3個海軍陸戰隊遠征軍共約2.5萬人參加,演習橫跨17個時區,在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多個海域同時進行。除了正常的航母打擊群、兩栖作戰群、潛艇,海軍還出動了無人機、無人水面艦艇、無人潛航器等無人裝備,将無人技術納入大規模聯合演習。第10艦隊在此次演習中承擔了功能性作用,下屬的海軍網絡防禦作戰司令部負責向指揮中心的值班指揮官和事件響應分隊提供演習的實時态勢感覺;海軍資訊部隊則提供戰術網絡支援,確定大規模多層次的通信網絡不受幹擾;支援艦隊和各戰區的資訊戰司令部将在網絡與資訊領域展開攻防,以應對小型戰術網絡分隊和資訊戰單元的挑戰。

美海軍網絡空間訓練的組織與實施

美海軍網絡空間訓練的主要受訓對象是資訊戰軍官和密碼技術員,訓練按照實施地域可以分為岸上訓練和海上訓練。岸上訓練的目的有二,一是使新人掌握基本的網絡空間作戰知識、技術和能力;二是幫助“老兵”提高能力素質,以實作技術級别、待遇和軍銜的晉升。海上訓練的目的是滿足艦艇編隊的任務需求,将個人以及團隊的網絡空間作戰能力融入到艦艇編隊的整體攻防能力中,以期“在”網絡空間和“通過”網絡空間實作目标。

主要受訓對象——資訊戰軍官與密碼技術員。美海軍網絡空間作戰的曆史可以追溯到南北戰争,當時受過專門訓練的人員攔截并破譯了敵人的信号,并制定了保護自己通信的方法。1928年10月,海軍和海軍陸戰隊第一屆無線電攔截操作員教育訓練班召開。學校的原址在舊海軍部大樓屋頂的碉堡内,畢業生被戲稱為“屋頂幫”。1928—1941年,學校共培養了176名海軍和海軍陸戰隊員,他們是第一批入伍的無線電操作員,形成了海軍密碼學的先鋒隊。中途島海戰中,美海軍密碼分析員破譯了日本的通信信号,使得美軍在戰鬥中占據先機并最終取得決定性的勝利。2005年,海軍将“密碼軍官”更名為“資訊戰軍官”,以反映資訊作戰和網絡戰能力的擴大。2016年,原海軍資訊優勢部隊和原海軍網絡部隊合并整編,重命名為“海軍資訊部隊”。

第10艦隊認為,“電磁頻譜-網絡環境(Electromagnetic Spectrum-Cyber Environment)是海軍目前主要的作戰領域,資訊戰軍官(Information Warfare Officers)和密碼技術員(Cryptologic Technicians)是主要的作戰人員,他們直接參與海軍行動的各個方面,在全球範圍内部署以支援海軍和聯合軍事需求。”可以說,美海軍資訊戰軍官和密碼技術員既是網絡空間作戰的主要實施者,也是海軍網絡空間訓練的主要受訓對象。

美海軍密碼技術員崗位設定與基本情況

美海軍網絡空間訓練相關問題探究

資訊戰軍官涉及五大方向,分别是密碼戰、資訊專業、情報、網絡戰工程、海軍氣象學和海洋學。按照業務類型可分為作戰指揮類和技術研發類,作戰指揮類的主要任務包括擔任作戰值班軍官、遂行計算機網絡行動、籌劃作戰和演習中的資訊戰,以及擔任海軍資訊部隊的各級指揮官;技術研發類的主要任務則是開發防禦系統和參與專項研發任務。

海軍密碼技術員為士兵群體,同樣涉及五大方向,分别是技術、搜集、翻譯、網絡、維護,每類崗位按照級别又進行細分。士兵入伍前需要參加軍事職業傾向綜合測驗(ASVAB),根據從事内容不同,對應的ASVAB得分标準也不同。

美海軍密碼技術員崗位設定與基本情況

岸上訓練的組織與實施。岸上訓練通常由相應的院校或訓練中心組織實施。其中,資訊戰軍官主要來自海軍軍官學校、海軍軍事學院、軍官候選人學校等院校,通常具備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學曆學位。從院校畢業後,資訊戰軍官前往資訊戰訓練中心位于弗吉尼亞海灘的資訊戰訓練司令部接受為期3周的崗前訓練,主要學習電磁理論、戰術密碼學、信号情報等資訊戰基礎課程知識。随後根據崗位類别配置設定至國家安全局、航空母艦、資訊戰司令部、海軍資訊部隊等機關,并參加所在機關的業務和在崗訓練(on-the-job training,OJT)。

密碼技術員作為海軍網絡空間作戰的基礎力量,其通過ASVAB篩選進入該領域後,主要在海軍資訊戰訓練中心(Center for Information Warfare Training,CIWT)接受訓練。CIWT是海軍教育和訓練司令部最大的學習中心之一,在美國和日本共設有4個二級司令部,1個直屬隊和多個訓練基地,分别負責不同方向和不同類型的訓練任務,每年累計訓練超過26000名學員。

訓練标準上,美海軍通過人員資格标準(PQS)、聯合網絡空間訓練和認證标準(JCT&CS)進行管理,上述檔案明确了網絡空間作戰崗位上的軍官、士兵和文職人員應該具備的知識、技能和能力(KSA)。根據個人訓練水準的差異,美海軍也制定了3級技能等級标準,分别是學徒級别、熟練工級别和大師級别。是以,官兵需要通過岸上訓練、海上訓練和在崗訓練等機會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水準。

海上訓練的組織與實施。目前,美海軍艦艇編隊實施的是名為“艦隊反應優化計劃”的訓練部署模式,周期為36個月,分4個階段:維護階段、基礎階段、進階/綜合階段、持續保障階段。其中,維護階段主要内容是艦艇裝置設施的維修保養、下水試航和課堂教學;基礎階段、進階/綜合階段主要内容是艦艇各部門各專業的訓練考核以及認證;持續保障階段則為現地部署。

艦艇編隊中,訓練上司層級由高到低分别是:艦艇編隊指揮官,海軍資訊戰訓練大隊/海軍資訊戰發展中心,艦艇指揮官/艦艇訓練參謀,艦艇訓練小組。各級按照職能分别負責各個階段訓練的計劃、實施、考評和優化。

訓練内容分階段各有側重。在維護階段和基礎階段,由海軍資訊戰訓練大隊進行訓練和考核,受訓對象為單個人員和值班小組(由資訊戰軍官和密碼技術員組成)。訓練内容包括知識水準考試和認證演習,訓練時間通常持續3~6個月。網絡空間作戰認證演習的主要科目包括:審查網絡空間的管理;計算機網絡訓練;驗證傳統安全合規性;驗證網絡防禦;驗證網絡管理;驗證系統的管理;示範網絡熟練度;示範高度機密的隔離情報資訊網絡;示範網絡安全事故和不利事件應對程式。

在進階/綜合階段,艦艇編隊進行網絡空間作戰進階演習,其内容以“合練”的群戰術為主,海軍資訊戰發展中心負責指導實施,訓練時間通常持續3個月。

在持續保障階段,艦艇編隊将随時準備進行迅速和持續的作戰行動。期間,艦艇的訓練小組将承擔起教練員職責,進行網絡空間作戰常态化演習訓練,確定戰備狀态。常态化演習的訓練科目以認證演習的科目為主,差別在于該訓練更加頻繁,平均每30天或90天就要進行一次。

訓練的管理與保障。海軍在組織實施網絡空間領域的岸上訓練和海上訓練期間,既采用了海軍現有的通用的訓練管理方法和手段,又結合網絡空間領域實際進行了針對性的相關保障。

艦艇編隊進階綜合階段訓練内容

美海軍網絡空間訓練相關問題探究

一是充分使用訓練資料庫。海軍使用一款名為“訓練和作戰戰備資訊服務”(TORIS)的應用程式,該程式可用于計劃、執行、跟蹤、顯示、報告所有機關的訓練,并參與訓練标準的開發,收集、存儲和報告艦艇的戰備資訊,是各級指揮官掌握部隊訓練情況的重要工具。在網絡空間領域的訓練中,該程式被用來跟蹤認證演習、常态化演習、進階演習的完成情況,并計算該任務領域的效能指數,同時報告給上級資訊系統——“海軍國防戰備報告系統”。作為配套,美海軍還開發使用了主要用于擷取單個人員資格标準、鑒定和認證情況的兩套資料庫——關系型行政資料管理(R-ADM)和進階技能管理(ASM)。

二是各階段均設定明确的準出條件。美海軍要求,艦艇編隊從維護階段到持續保障階段,前一個階段必須為下一個階段打下合格的基礎。為此,海軍從五大方面對階段轉換的必要條件進行了明确,分别是:人員、裝置、後勤、訓練、軍械。例如,從基礎到進階階段的訓練準出條件是“以80分及以上的成績通過所有認證演習,且在TORIS的任務領域效能指數總得分達到80%或更高。”從進階/綜合階段到持續保障階段的訓練準出條件是“完成進階認證演習,參加作戰指揮官課程,并在所有戰術任務領域的TORIS效能指數必須達到80%或以上”。

三是強化請示報告和調整糾偏。美海軍艦艇編隊組織網絡空間領域訓練時,遵循了訓練前有計劃、訓練後有報告的基本規律。以基礎階段為例,艦艇的直屬上級司令部在維護階段截止前一個月向上級指揮官送出“基礎階段訓練認證計劃”,要素包括訓練前戰備狀态鑒定、各類型訓練的周期和時長、認證計劃時間表、可能存在的幹擾因素等;在基礎階段訓練完成後,由資訊戰訓練大隊向上級指揮官送出“訓練完成報告”,要素包括訓練的實際執行情況、實際效能指數、認證的進展情況、幹擾因素等。同時,為了確定訓練質效,海軍根據訓練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糾偏。以持續保障階段為例,一旦出現認證事件失敗或任務領域效能指數低于60%等問題,艦艇直屬上級司令部将組織糾正,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領域專家上艦指導、額外監督、額外訓練、重新鑒定、招募更多進階的經驗豐富的人員和限制作戰行動等。

美海軍網絡空間訓練的特點

訓練标準和内容更新頻繁。CIWT作為海軍資訊戰訓練專項機構,負責維護資訊戰領域的PQS檔案。近些年随着技術、資訊和網絡需求的增長,PQS也在不斷增加,CIWT每年要根據第10艦隊的需求,與海軍人事司令部、海軍特種作戰司令部、海軍資訊部隊等機關協調召開18-24次PQS更新研讨會。研讨會以主題專家(SME)和項目分析師主體,内容是檢查和評審訓練文檔,并給出更新修訂意見。據報道,僅2022年5月到8月,CIWT就舉辦了10場PQS更新研讨會。此外訓練内容也不斷更新優化。2021年下半年,CIWT先後開發了2門新課程——網絡防禦分析師和AN/SLQ-32(V)6電子戰系統維護,并分别引進了持續網絡訓練環境(PCTE)和多用途可重構訓練系統3D(MRTS 3D)作為訓練平台,實作了“一線用什麼,就用什麼練”。

訓練地域分散、形式多樣。海軍作為美國顯示軍事存在的主要力量,全球部署是其典型特征。與之對應,其在訓練組織實施上也呈現出多地施訓、不拘形式的特點。岸上訓練期間,僅資訊戰訓練中心下轄的二級司令部及若幹訓練基地,就分别位于日本橫須賀和美國的5個州的8個不同位置;海上訓練期間,根據訓練科目要求,既可以在航行中訓練,也可以在港口中組織訓練。形式上,既可以由艦艇訓練參謀和訓練小組自行組織實施,也可以由資訊戰訓練大隊派遣戰術教員或有限訓練小組上艦指導。

海上訓練以防禦性為主。美海軍近年來大力發展的分布式海上作戰(DMO)概念,強調增加單艦的進攻與防禦能力,在廣闊的海域分散編隊部署,以期形成多個攻擊源對敵方多目标實施打擊的局面。為此,在海軍水面艦艇編隊的訓練中,網絡空間作戰力量被視為保障性、支援性的存在,需要確定艦艇的指揮通信網絡通暢和信号情報的及時捕獲與破譯。例如,水面艦艇編隊網絡空間作戰和密碼技術兩大任務領域共23項戰術任務中,僅有1項(“實施電子攻擊”)是進攻性行動,其餘23項均着眼于防禦、支援和日常運維等目的。

專項訓練需求增加。目前,海軍資訊戰軍官和密碼技術員作為遂行網絡空間作戰的主要角色,每年的訓練需求不斷增長,海軍資訊戰訓練中心的報告顯示,其過去的3年,平均每年增加1000名教育訓練學員。但同時,這兩支隊伍也存在職責定位不清晰、崗位編制雜亂、訓練籠統化等問題。鑒于此,海軍資訊部隊将在2023年下半年把密碼技術員(網絡)的人員(代号為“CTN”)與資訊戰軍官中從事網絡空間作戰的人員單獨剝離出來,并為其制定一個新的角色類别和标志符号,以差別于其他專業崗位。

免責聲明:本文轉自軍事文摘,原作者尹知靈、孔光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個人觀點,本公衆号編譯/轉載僅為分享、傳達不同觀點,如有任何異議,歡迎聯系我們!

轉自丨軍事文摘

作者丨尹知靈、孔光等

美海軍網絡空間訓練相關問題探究

研究所簡介

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IITE)成立于1985年11月,是隸屬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非營利性研究機構,主要職能是研究大陸經濟、科技社會發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戰略性、前瞻性問題,跟蹤和分析世界科技、經濟發展态勢,為中央和有關部委提供決策咨詢服務。“全球技術地圖”為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官方微信賬号,緻力于向公衆傳遞前沿技術資訊和科技創新洞見。

位址:北京市海澱區小南莊20号樓A座

電話:010-82635522

微信:iite_er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