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高開高走,台劇又來一部王炸

作者:南方周末

9分台劇《不夠善良的我們》太真實了。

我不止一次在深夜接到如劇中女主簡慶芬、Rebecca們的電話,問我也問她們自己,是不是選錯了一份工作、一個對象或眼下的生活方式?

她們都和劇中的女主角一樣,看起來生活狀态良好、社會功能良好,但如果有個痛苦檢測儀,就會發現内裡的痛苦程度和酒精濃度都超高。

劇中女主簡慶芬在剛結婚時,肯定覺得幸福無比。老公英俊、上進,很快又有了乖巧的孩子,還有一份不忙不重的工作可供調劑。普通安穩家庭長大的她,被教育最好出路就是嫁個好男人。但這日子過上五年十年,好男人帶來的幸福感也逐漸褪色,他不僅對前女友念念不忘,婆媳沖突他也隻會和稀泥,甚至常常希望犧牲你的感受來換取安甯。生活的雞零狗碎浮上水面。安穩中的無聊也成殺人刀。

高開高走,台劇又來一部王炸

于是,簡慶芬開始為自己尋找刺激,找到了曾經的情敵Rebecca的社交網絡,偷窺對方的生活。她曾在Rebecca手中接過安穩的幸福,但Rebecca如今的人生卻更讓她羨慕:“和比自己小10歲的男生約會,手握存款1800萬,每天都有驚喜,這該是多快樂的生活!”

但在Rebecca眼裡,也沒有多快樂,小10歲的男生隻是朋友,1800萬存款是不存在的,單身生活裡除了更多的孤獨,自由的代價一點也不比家庭主婦的少。

劇中,Rebecca的小助理辭職時說,她不想變成Rebecca,40歲時還總是一個人吃飯,深夜隻有無休止的工作。自由中的孤獨也是殺人刀。

高開高走,台劇又來一部王炸

随着《不夠善良的我們》一路高開高走, “你是簡慶芬還是Rebecca?”成為這幾天社交網絡上的熱搜問題。要說答案,我想,我們既是簡慶芬,也是Rebecca。

她倆的迷茫痛苦,也是當代女性共有的困境。既在渴望安穩,又向往自由,已經感覺到安穩中的謊言,又清晰地看到獨立道路上的困難。大家在這新舊兩種價值觀裡徘徊、撕扯、交戰,也沒有出現新的坦途可以投奔,所有人都困惑不安,自己該何去何從。于是,也免不了一直思考:一個女性,到底要過什麼樣的人生,才能滿意幸福呢?在小時候被規訓女孩要有女孩樣時思考,在選擇專業和工作時思考,在籌備生育時思考,在無數個輾轉反側莫名煩悶的夜裡思考。

《不夠善良的我們》的好,就在于将這樣的迷茫與思考不斷通過生活細節具象化。

傳統的那位,要面臨被工具化和角色化,她首先是誰的老婆、誰的媽媽、誰的女兒、誰的媳婦,再是她自己。偶爾一天,沒給兒子做早餐,會被質問,冰箱裡都是冷凍食品,也會被評價。家裡遇到事,大家下意識覺得首先應該舍棄的,是她的工作——那幾乎是她唯一通往“自我”的橋梁。她如果拒絕,就顯得不善良。

簡慶芬是有着強烈自我意識的人,于是步入中年後,她的反抗逐漸激烈,越來越不願再扮演那個甜美的、善解人意的、聰明的工具人。哪怕她享受到了安穩家庭帶來的種種好處,她也越來越不願意用喪失自我為代價,進行交換。因為她已經吃夠了這種苦了。

高開高走,台劇又來一部王炸

新價值觀的那位,表面看來獨自飒爽,但實則内裡脆弱柔軟。她因為不願長期被婆婆敵對,而放棄男友。她可以在工作裡不斷加班熬夜。但孤獨,以及關于孤獨的想象,總讓她崩潰,因為長久無人與她共同承擔命運,于是她緊抓着不靠譜的哥哥,又在不健康的情感關系裡試圖汲取一點點營養。

Rebecca内心最害怕的事,不僅是深夜衣櫃壞了無人幫忙,還有遇見任何事都無人來搭把手,這種深切的孤獨感,并非幾套飒爽利落的西裝就可掩蓋。

是以,我們應該怎麼辦,何以對抗内心的焦慮與迷茫?

高開高走,台劇又來一部王炸

從劇透的後續預告來看,這部劇給出的答案是,簡慶芬和Rebecca最終和解。兩種價值觀的女性,通過感同身受的了解,彼此幫助。女孩幫助女孩,符合當下的價值觀,但在劇情中是一味良藥,還是一道雞湯,還有待後續觀看。

可在現實裡,這個答案或許需要一代一代的女性,用自己的生活和聲音來回答。我身邊的簡慶芬和Rebecca們,她們強韌又柔軟,會在深夜痛哭,痛哭完後依然要繼續生活。她們用各種方式來應對煩悶的生活,尋找自我的存在感。這裡沒有最完美的範本,隻有普通人在努力追尋自我。

有一些劇評,把這個故事矮化為兩位女性争奪一個優質男性的故事,抑或者簡慶芬如何貪心不足。這些隻看到了故事的表象、不了解故事的核心的評價,印證了對女性最普遍的偏見與束縛。

簡慶芬和Rebecca對于情感關系的掙紮,本質是在思考自己要怎樣生活,思考将這個人、這段關系放在這樣的位置,是值得的嗎?自己的坐标軸應該怎麼畫。而她們對一些責任的回避,也是普通人會有的反應,畢竟她們不是神。

《不夠善良的我們》也為華語影視做了一個好的範本,如何呈現生活的一地雞毛呢?不是制造虛假的問題,而是進入人心與時代的核心,與他們共振。

陳陌

責編 陳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