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邊蘭春:城市更新不僅要更新物質空間,還要重塑生活方式

作者:中國房地産報
邊蘭春:城市更新不僅要更新物質空間,還要重塑生活方式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常務理事、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中國城市研究院院長邊蘭春

中房報記者 李葉 北京報道

“城市更新是城市發展的永恒主題,它随着城市每個階段的社會經濟背景的變遷演替,不斷調整着它的目标、對象以及實踐模式。”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常務理事、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中國城市研究院院長邊蘭春表示。

4月27日,以“更未來——城市更新中的新質力量”為主題的2024中國城市更新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辦,邊蘭春在會上作了“廣義城市更新與多元實施路徑”的主題演講。

在演講中,他回顧了城市更新的演進曆程,指出了城市更新變化的基本規律和階段特征。結合當代城市發展的現實需要,對未來城市更新進行了展望。“城市更新不僅需要關注物質空間的提質更新。如何在物質空間更新改造的同時,通過事件與活動的整體策劃重塑新的生活方式,形成新的價值共識,推動不同主體持續參與到場所營造的過程中,是當下激活公共空間和公共生活的關鍵議題。”

“城市的演變不僅是規模的變化”

邊蘭春以一組資料作為演講開場,展示了城市化的演變過程

“1900年,全球人口為20億人,其中城市人口隻有2億,約占世界總人口的10%,100萬人口左右的城市有8座;2000年,全世界已經有300多個100萬及以上人口的城市,有40個人口達1500萬,超過一半的人口居在城市;2020年,中國的城市人口超過60%。”

邊蘭春坦言,在城市規模不斷發展變化的表象下,是城市作為一個複雜生命有機體生長變化和新陳代謝過程。他表示,城市的發展與轉型通常涵蓋了從農業社會向工業化社會、再向後工業化社會的轉變,以及在全球化和資訊化背景下的進一步演變。在這個過程中,城市取得的成就和其産生的問題是相伴相生的。是以,認識城市的發展規律、研究它的過去、觀察它的現在,以及再思考它的未來,都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工業化初期,由于大量人口湧入城市,導緻城市的過度擁擠,城市居住條件與公共衛生狀況随之惡化。進入19世紀中葉,歐洲很多城市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和擴張,以滿足政治、經濟方面的需求,和亟待改善的城市市政設施和居住環境。

到了20世紀,尤其是在二戰之後的幾十年,随着工業化進入成熟階段,很多發達國家的城市面臨了諸多由于過度工業化、郊區化以及市中心功能衰退所引起的問題。在這個時期,城市更新政策開始從單純的城市美化和經濟發展向更加注重社群參與、曆史保護和環境可持續性發展的轉變。

21世紀初至今,是全球化與資訊化深入影響城市發展的新階段。一方面,由于城市廣泛得受到全球經濟格局、人口流動、氣候變化的影響,城市的發展需要放置在全球都市群網絡中來思考。另一方面,持續更新的資訊技術成為建構城市營運和社會治理新平台的基石,持續拓展的科技創新成為産業更新和城市競争的核心驅動,資訊技術與人工智能也不斷地從根本上改變着社會生活方式和居民生活品質。

邊蘭春認為,到21世紀中葉,城市将重點轉向以綠色能源和低碳發展為核心的可持續發展階段。伴随着嚴峻的全球氣候變化問題,以及高度聚集的超特大城市人居環境壓力,如何提升城市的氣候适應能力和災害響應能力,是未來建設安全韌性城市的關鍵。同時,在城市邁向健康城市的過程中必須強調全齡友好,特别是面對老齡化社會的挑戰,以保障城市的健康宜居作為根本目标。

“一個國家或地區通過改革和創新,從一種發展模式轉變到另一種更加可持續的、高效的、品質驅動的發展模式,其目的是為了實作長期的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城市的這種轉型發展既是人類社會在更替演進中的時代發展規律,也是特定時期化解沖突的現實需要。” 他說。

“廣義城市更新”的三個特征

具體到中國的城市化演變路徑,邊蘭春介紹,1978年,中國城鎮化水準不足11%;2011年,中國城鎮化水準達到50%;2024年,中國城鎮化水準超過66%。

邊蘭春指出,在中國,随着城市化水準的不斷提升,城市發展模式正在從增量開發轉向存量更新。從廣義上看,城市更新必須強調以人為本的基本價值導向,面對城市未來内涵式增長和可持續運作,承擔着土地利用與空間組織的效率優化、經濟生産方式轉型、城市生活品質提升等多項任務。

如何了解“廣義城市更新”?

邊蘭春解釋,城市更新是面對城市發展的基本需求,在城市發展的不同的階段、不同的需求、不同的機制、不同的模式下,對建成環境進行持續提升和改造的過程。同時,城市更新是一個涵蓋城市全生命周期的複雜過程,既是對城市空間中建成物質環境的更新,也是推動經濟發展、平衡社會需求、提升環境品質、改善生活品質的社會行動,包含了政治考量、經濟發展、文化傳承、社會包容和環境改善的多元度考慮。

他強調了廣義城市更新的三個特征。

特征一:不僅需要超越城市化程序中的增量開發與存量更新的認識,還需要應對城市轉型發展、注重機制轉變、探索更新模式,并以實作全生命周期、可持續更新理念下城市健康營運為根本目标。

特征二:在城鎮化上半場,城市更新伴随城市外延擴張與土地增量開發,以土地經濟為基礎的增量開發模式難以避免地形成了對土地财政的高度依賴;在城鎮化下半場,城市更新要實作城市内涵改造與空間品質提升,這種以空間價值為核心的有機更新模式将對持續創新的營運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特征三:城市規劃适應了土地經濟的增長過程,城市更新要實作空間價值的新質賦能。在城市化的下半場,城市更新必須順應城市發展的轉型,面對從土地經濟到空間價值的優化,成為城市規劃與城市設計核心,引領新生活、創造新價值。未來城市設計的焦點是基于共同願景下的城市更新行動,城市設計不僅僅是城市風貌的管控和空間形态的塑造,更應該是社會生活的引領。

“城市更新正逐漸而廣泛地被認識到是一種涉及多元主體的綜合願景和實施行動,其尋求持久改善一個地區的經濟、物質、社會和環境狀況。” 邊蘭春表示,為了實作可持續的城市更新,需要對多方主體的共同願景進行深刻認識,才能有效地推進城市更新行動。

城市更新的多元實施路徑

基于廣義城市更新的理論闡述,邊蘭春進一步指出了面對城市更新的多元實施路徑。

一是生态休閑空間的創造:在生态修複中實作綠色生活與可持續發展。

政策方面,強調用地管控和開發權轉移,創造新型的開放空間。從國内的創新實踐看,北京綠化隔離地區郊野公園的逐漸開放、上海濱江公共空間的逐漸打通,很多城市綠道和社群小微公園的大量湧現,是城市規劃引領城市開放品質優化的重要标志。從國際經驗看,“以紐約高線公園為例,将棄用的高架廢棄鐵路改造為綠道和帶狀公園,當地居民自發創立非營利性組織(高架之友)進行公園的維護和再利用,除了設有四季各有不同風采的花園外,更提供藝文展演平台,及青少年實習機會等。”

機制方面,強調社會化激勵,實作開發過程中的場所營造。“以紐約曼哈頓的城市口袋公園為例,針對高密度建成環境中公園系統的重視與塑造,通過激勵性區劃創造出更多的以私有主體營運的公共空間(即POPS),向公衆開放的POPS基本為房前屋後的空地,為城市居民提供珍貴的休憩空間。”

二是社群生活空間的營造:在社群營造中強化在地特色與全齡友好。

Ø強調建立以居住社群為城市基本治理單元的機制、提高城市綜合實力以應對挑戰和機遇,未來城市更新必須轉向重視大規模的整體維護,更要通過系統性的城市更新過程實作城市高品質系統營運,基于滿足居民日常生活的需要進行住區更新。

既要強調共識,建構社會多元主體與成員追求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的共同目标架構;還要平衡利益,加強在各種沖突之間進行談判、協商與和解的機制;更要保持彈性,以靈活的政策行動程式以及實施方案建議,面對未來的不确定因素。

三是生産消費空間的更新:在産業更新中強化功能複合和創意創新。

邊蘭春認為,後工業時代與知識生産時代的來臨,對于城市空間的轉型和更新提出了迫切需求。城市更新作為後工業時代全球城市變革的主要方式,應以城市功能的重新定位、城市動能的重新發現為目标,通過城市更新實作整體與局部的平衡。

“城市需要保持持續性的繁榮,進行産業空間的重構與再造,以不斷創新的新型城市空間與業态實作不斷發展的城市競争力。在空間上關注創新城區的營造,以及新型産業的空間需求,打造居住、辦公、商業等空間的智能化;并善于結合新技術,例如在海量大資料和新技術的支援下,進行精細化的名額評估,将綠色建築、綠色交通、清潔能源技術等新技術運用于建設活動中。”

此外,城市更新要特别關注曆史街區的保護與複興,在保護與創新中實作文化認同與社會共享。要注重開展系統性社會服務設施與市政基礎設施更新:在智慧治理中保障健康安全與社會韌性,以提升其保障性功能和支撐性作用市政基礎設施的優化,應将底線限制和安全韌性置于核心位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