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融媒·見證丨“庭院經濟”怎麼搞?返鄉創業将荒置小院變身“有風的地方”——“爆改”鄉野舊宅

作者:舜網

視訊加載中...

[x]

Player version

Player FPS

Video type

Video url

Video resolution

Video duration

融媒·見證丨“庭院經濟”怎麼搞?返鄉創業将荒置小院變身“有風的地方”——“爆改”鄉野舊宅

“一方小院”讓閑置老宅華麗變身。

融媒·見證丨“庭院經濟”怎麼搞?返鄉創業将荒置小院變身“有風的地方”——“爆改”鄉野舊宅

遊客在小院杏樹下就餐。

●拍攝地點:長清區張夏街道

●拍攝内容:“庭院經濟”助力特色文旅産業

青年返鄉創業“爆改”農村老宅

驅車沿山路蜿蜒而上,方能來到藏在山中的薛莊村。“一方小院”在這個幾乎已經沒有人居住的村子裡,是一處格外有詩情畫意的存在,讓人仿佛來到了熱播劇《去有風的地方》中那個令人向往的院子——百年杏樹已經結出青綠色的果實,肆意綻放的花朵裝點着油潤的草坪,正炖着土雞的柴火噼啪作響,草編風格的遮陽棚古樸雅緻,巨大的天幕又添了一份時尚的露營感……小院主理人金傑說,幾年前自己和朋友們租下了這處曾荒置多年的舊宅,原本隻是想打造成屬于朋友們的放松之處,過心中“向往的生活”,直到今年4月才作為餐廳對外營業。

“我是本地人,我知道家鄉閑置的農村舊宅非常多,覺得很可惜,總覺得記憶中的童年越來越遠了。”金傑坐在如今令人流連忘返的小院裡,回憶起它最初雜草叢生的破敗樣貌,感慨幾年來和朋友們為它付出的點點滴滴:山路崎岖,運輸不便,石材要靠自己搬運、鋪裝;院裡精緻的小景都來自大家的奇思妙想,沒有設計師幫忙;嫁妝箱子、舊門闆等老物件都是從村民家中收來的,如今已纏繞上生機勃勃的花藤。

“我們以前就創業做甜品、烘焙,現在作為返鄉青年回村創業,也把這份手藝帶回來了!”金傑的合夥人丁子涵也是本地人,她說小院目前不僅有特色烤羊腿、炖土雞等“村範兒”農家菜,還有年輕人喜歡的牛排、意面等西式簡餐以及甜點、咖啡、果茶。“我們張夏最出名的就是杏,是以我們還研發了以杏為原材料的各類茶點,希望把它打造成精品伴手禮!”

對外營業短短20多天時間,慕名來到“一方小院”的消費者就踏平了門檻。“看,工作日中午也都爆滿。每到周末,我們預約電話都被打爆了!”丁子涵說,很多客人在小院裡一坐就是一整天,享受這份山野間的浪漫。“因為這些客人,這個已經就剩幾戶人家的小山村也熱鬧了起來,這讓我們非常有成就感。”金傑和丁子涵說,肩上多了一份帶動鄉村發展、村民緻富的責任。

盤活閑置資源服務旅遊和就業

發展“庭院經濟”,是張夏街道為促進當地旅遊業發展正在布局的重頭戲。在“一方小院”的打造過程中,街道出了不少力,不僅協調運輸車輛、辦理各種手續,甚至為友善運輸車輛進出專門修整山路、街道宣傳從業人員出手操刀策劃宣傳文案,這些都讓金傑和朋友們感到溫暖。

除了“一方小院”,張夏街道還有“杏花小院”“如你所院”等多處“庭院經濟”特色院落。嶽莊村的“杏花小院”就在當地招牌旅遊項目“三十裡禦杏康養谷”的必經之路上,負責人吳越随丈夫回鄉後經營起這處院落。滿院杏樹下,一間間小帳篷用杏花和古風元素裝點,就餐環境分外舒适。“以前來禦杏谷賞花的遊客想找歇息吃飯的地方比較難,現在我們把小院開在路邊,更友善為遊客提供餐飲服務。”吳越說,小院主要提供各種農家菜,營業一個多月來生意比想象中還要好,幾乎天天爆滿。

張夏作為千年古鎮,自春秋時期就是南北通衢的禦道要地。當地杏樹種植面積超800公頃,每年3月中旬開始就進入旅遊旺季,直到暑期。“庭院經濟”服務于特色旅遊業,也盤活了閑置資源。

“農村大量房屋閑置已經是常态了,‘庭院經濟’可以把這些資源利用起來,結合既有的旅遊産業,帶動村民增收。”張夏街道紙坊管理區黨委書記陳延東告訴記者,現在短途“微旅遊”是很多市民的選擇,自己轄區内目前還在持續打造風格差異化的小院,農家特色之外,更受年輕人歡迎的音樂、電影等元素也“請”到了山裡,很快就能與遊客見面。

“一方小院”和“杏花小院”的用工,都是從本村或附近村裡解決的。“要留住‘鄉愁’,必須留住‘鄉裡人’。”金傑說,目前小院裡建造院子的勞工、燒飯的師傅很多都是附近村民,所用的天然食材也大都是從村民手裡直接收來

的,這樣一方面能為村裡農産品多提供一條銷路,另一方面也給村民帶來了就業機會。

“庭院經濟”持續發展拉長“杏文旅”産業鍊

“五一”假期将至,“一方小院”正忙着整修,要為遊客打造“愛麗絲夢遊仙境”般的花境,提供露營、野餐區域。

“假日期間的預約已經全部滿了,為了給客人更好的體驗,我們策劃了夜間音樂會,給孩子們準備了遊戲區。”金傑說,從追尋鄉愁的老年人到享受大自然的孩童,小院吸引的客人群體輻射範圍越來越廣,這也讓她對以後有了更多規劃。“我們已經租下了附近的一處舊宅,正在施工打造成民宿,如果‘試水’效果還不錯,可以繼續鋪開,把全村都帶動起來!”金傑告訴記者,返鄉創業的過程中她越發壯志滿懷,希望為家鄉發展作更多貢獻。

如今,張夏街道的“庭院經濟”已經有了成效,這些小院也有了共同的名字——“杏花所院”。

街道黨工委書記劉紹文介紹,2024年,張夏街道以“項目深化”賦能“杏花”三産發展,通過啟動“杏花所願”精品鄉村文旅品牌,成功推出第一批“杏花所院”,以“庭院+文旅”“庭院+民宿”“庭院+非遺”“庭院+産業”等多種模式,開拓出有亮點、有優勢、有特色的文旅項目發展樣闆,全方位展現張夏營商環境和文旅産業發展水準。

現在,王泉村、綠豆囤村還以“留住老家記憶、體驗田園生活”為發展思路,利用閑置院落資源積極打造了體驗型民宿庭院近30套,不斷完善旅遊配套設施,激活鄉村發展潛力。随着第一批“杏花所院”實踐成果的落地,張夏庭院經濟的探索發展也逐漸整合有序,好于預期目标的發展勢頭令大家信心滿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