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心肌梗死被誤診的醫療糾紛如何處理?

作者:醫療律師林楚偉

心肌梗死雖然是常見疾病,但因部分病人發病兇險、死亡率高,容易引起醫療糾紛,今天林律師給大家分享一下這類糾紛的處理經驗。

(此處已添加小程式,請到今日頭條用戶端檢視)

一、心肌梗死被誤診容易引起醫療糾紛的原因。

大部分病人心肌梗死的症狀比較典型,為心前區劇烈的疼痛或胸悶,伴大汗,但少部分病人症狀不典型,容易引起漏診的症狀主要是不适部位局限于脖頸、肩背,被醫生考慮為頸椎病,或者疼痛部位在上腹部,伴有惡心、嘔吐,觸診上腹部時有壓痛,被醫生考慮為胃腸道疾患。心肌梗死被誤診後,肯定會延誤治療,因為該病有嚴格的治療時間窗,需要在6小時内溶栓,12小時内行急診PCI術,而且延誤的時間越久,壞死的心肌越多,預後越差;同時因為部分心肌梗死患者如果并發惡性心律失常、心髒破裂、心衰、心源性休克死亡,并且死亡年紀較輕的,家屬難以接受事實,就會引起醫療糾紛。

心肌梗死被誤診的醫療糾紛如何處理?

二、醫院常見的診療過錯。

1.考慮其他疾病時沒有進行鑒别診斷。

對于症狀不典型的患者,首先考慮其他疾病本身沒有過錯,但是需要進行鑒定診斷,特别是并不能排除急性冠脈綜合征(ACS)的情況下,那就要完善心電圖、心肌酶、肌鈣蛋白等輔助檢查,例如起病較突然的悶痛症狀,部位從脖頸到臍部的,應當正常篩查以排除ACS。但是臨床上總有部分醫生過于自信,沒有正常完善心電圖等檢查,導緻誤診。

2.誤診心電圖。

典型的ST段擡高型心肌梗死心電圖基本上是個醫生都會看,但如果擡高不明顯或者不表現為ST段擡高的ACS,大部分非心内科醫生都不會看,不會看不代表可以免責,當心電圖表現異常又不能排除ACS時,接診醫生應該安排心内科會診,或者将心電圖交給電生理科下診斷。可以說大部分心肌梗死被誤診的案例都是心電圖不會看,醫生過分相信電腦做出的心電圖診斷。

3.監測心電圖、心肌酶等名額不到位。

部分醫生懷疑患者存在冠心病,也做了心電圖、心肌酶、肌鈣蛋白等檢查,結果基本正常,但當患者症狀持續或加重時,沒有根據冠心病診治流程進行動态監測,因為很多ACS患者不一定接診時就有心電圖、酶學的典型改變,而且心肌梗死的相關名額本身會有動态演變過程,是以高度懷疑ACS時,應該動态觀察心電圖、酶學的變化。部分醫生缺乏這方面知識,以為隻要查一次沒有問題就排除ACS。

心肌梗死被誤診的醫療糾紛如何處理?

4.疏于觀察。

這種情況多發生于急診科,因為病人多,急診醫生忙不赢,就容易忽視症狀不太典型、痛苦表情不明顯的患者,沒有在第一時間完善心電圖、心肌酶等名額,等患者病情非常嚴重時才行心電圖檢查,為時已晚。林律師通常接到患者在急診科大廳椅子上因心肌梗死發生病情變化死亡的案件。

5.啟動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流程不積極。

一旦診斷或高度懷疑急性心肌梗死,就應該立即啟動救治流程,邀請心内科會診、頓服抗血小闆聚集藥物、溶栓或急診PCI術,條件有限的醫院應當積極轉上級醫院,因為急性心肌梗死治療技術成熟度非常高,是以上述每一項治療都有指南或共識進行了嚴格的時間規定,急診科、心内科醫生應當熟知這些流程,不然容易出現延誤病情的過錯。

心肌梗死被誤診的醫療糾紛如何處理?

三、患方維權注意事項。

1.必要時啟動屍檢程式。

很多心肌梗死被誤診後到患者死亡,雖然高度懷疑是心肌梗死導緻的死亡,但仍然缺乏依據,例如沒有心電圖、肌鈣蛋白,隻有高度疑似的症狀、猝死表現來推定,有些甚至在醫院外死亡,這種情況要走法律程式,必須做屍檢,不然鑒定機構一般都不會受理,會導緻患方舉證不能敗訴,當然患者在糾紛醫院死亡、醫院沒有告知屍檢有關規定的除外。

2.固定好門急診病曆和首次心電圖等證據。

心肌梗死被誤診絕大多數發生在門診或急診,而且大多數做第一個心電圖時就被誤診了,患者其後是在住院部病房明确診斷或病情變化死亡的,要證明醫院有診療過錯就需要門診病曆和首次心電圖,但很多患方朋友以為有了住院病曆就可以了,沒有去列印門急診病曆及心電圖,導緻無法認定醫院的過錯。

3.患者在診室或急救室被忽視的固定監控視訊。

有相當部分的患者是在門急診因病情被忽視而死亡的,醫生沒有首先考慮ACS,就把他們晾在一邊,心電圖也沒有做,心電監護更是沒有,患者突然發生病情變化時又存在搶救流程上的錯誤,但這些情況病曆本上是絕對不會記錄的,甚至還會捏造不符合ACS的主訴及病情變化,導緻患方舉證不能,是以有條件的一定要将門急診走廊、搶救室的監控視訊給拷貝了。

4.醫院的責任比例都不太高。

心肌梗死的救治流程是需要争分奪秒的,心肌細胞壞死後也不可再生,該病固有的起病特點及高死亡率,大部分情形下導緻患者損害後果的原因是自身疾病,是以不管醫院的過錯有多離譜,鑒定機構很難鑒定醫院承擔同等以上責任,大多數即使就診比較及時的,醫院誤診過錯責任比例都在次要到同等,如果與醫院協商解決糾紛,患方朋友不應預期過高。

希望以上經驗對患方朋友處理這類糾紛有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