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博世否認後,“刹不住”該怪誰?

作者:蓋世汽車Gasgoo

2024年4月28日下午,山西運城發生的問界M7交通事故關于智能駕駛系統争議持續發酵後,作為問界M7智能駕駛系統的重要供應商之一博世發表聲明:“經過深入調查,涉事車輛并未搭載博世的智能駕駛系統(含AEB)。對于此次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博世表示深切的哀悼與遺憾。”

博世否認後,“刹不住”該怪誰?

圖檔來源:博世

于是,蓋世汽車第一時間聯系到問界M7智駕系統b點供應商——福瑞泰克相關負責人,但截至稿件釋出,仍未得到有效回複。

刹不住的AEB,錯究竟在誰?

4月26日,山西運城一輛問界M7 PLUS在交通事故中與一輛養護車相撞後起火,導緻車上三人不幸遇難。事故家屬對此提出質疑,“為什麼AEB和GAEB沒有自動緊急制動?”

博世否認後,“刹不住”該怪誰?

事故現場圖;圖檔來源:網絡

這一事件引發了公衆對問界M7 AEB能力的廣泛讨論。

去年11月,華為車BU董事長餘承東與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就AEB高速刹停能力進行了激烈的讨論,讓所有人知道了何為AEB。借此機會,包括騰勢、哪吒等多家車企大秀自家智駕車型AEB能力。

“罵戰”的最後以餘承東、何小鵬握手言和結束,但轉身華為智駕系統就針對前向AEB能力進行了再更新,将其工作時速範圍擴大至4-130km/h,部分場景下的刹停距離也從90km/h提升至120km/h,能力提升幅度達到33%。

既然AEB能力大幅提升,為何此次事故仍然發生了?

根據蓋世汽車對照問界M7詳細配置資訊了解到,問界M7全系标配AEB功能,但明确顯示此次事故車輛問界M7 PLUS版本并未搭載華為智駕系統。

博世否認後,“刹不住”該怪誰?

問界M7 部配置設定置資訊;圖檔來源:鴻蒙智行官網截圖

于是,作為問界M7 PLUS版本的AEB功能供應商,博世與福瑞泰克被推到了風口浪尖。尤其是博世作為A供,被指出其智駕方案中AEB工作範圍在4-85km/h,碰撞時的115km/h時速已經遠超博世AEB觸發範圍。

但對此,博世方面予以否認,那麼,剩下便隻有福瑞泰克尚未給出任何回應。

L2+恐陷入‘恐怖谷’,宣傳還需再克制

直至文章釋出,有關部門并未公開此次事故中的具體資訊,包括前車是否是突然變道導緻制動距離不足,甚至AEB是否真的未曾起效抑或諸多質疑都未能得到最為直覺的解答。

但相信長期浏覽各類短視訊平台的人們偶爾會刷到關于問界M7 AEB功能的脫險表現,甚至在各大平台搜尋“緊急避障”或是“智駕 緊急避障”,問界M7相關視訊浏覽量、點贊數都高居不下。多數人對于問界M7智駕能力的表現,或許都會用四個字形容——遙遙領先。

博世否認後,“刹不住”該怪誰?

左起:視訊号、抖音、小紅書三大平台截圖

正如前文所說,雖然全系标配AEB,究竟有多少車主清楚地了解到,同為問界M7也有供應商的不同,以及工作範圍、觸發機制的差距?

還記得2021年,網上曾流出一則視訊,一輛2020款理想ONE在高速公路行駛中,主駕副駕均躺平,由輔助駕駛掌控車輛,甚至拍下視訊發到網上炫耀。事後半個月此類新聞不斷,且在同一月内,一位ES8車主因交通事故離世,将“輔助駕駛≠自動駕駛”讨論熱度推至頂峰。

彼時,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就曾在朋友圈發文,呼籲媒體和行業機構統一自動駕駛的中文名詞的标準,L2=輔助駕駛;L3=自動輔助駕駛;L4=自動駕駛;L5=無人駕駛。一個多餘的中文字也不要有,避免誇張的宣傳造成使用者使用的誤解。并提出,“在推廣上克制,在技術上投入,對使用者、行業、企業都長期有利。”

博世否認後,“刹不住”該怪誰?

圖檔來源:微信朋友圈

在自動駕駛尚未完全成熟下,過度信賴自動駕駛被視為彼時各類事故出現的根本原因。于是,下至企業端加強使用者教育,上至工業和資訊化部釋出《關于加強智能網聯汽車生産企業及産品準入管理的意見》,上下齊手共同推進了過去三年大陸汽車智能化的高速發展。

但顯然,伴随NOA功能從高速公路領域向複雜的城市道路場景延伸,疊加去年底兩則紅頭檔案的接踵出台,關于智駕技術的推廣鋪天蓋地。

被視為實作從L2到L3技術飛躍的關鍵橋梁的城市NOA功能,成為各大企業競相攀登的技術高峰。

于是,問界率先推送“無圖城區NCA”,高調宣稱全國都能開;蔚來亦将在本月30日向全量NT2平台的車型使用者推送,實作全域領航輔助NOP+;後來者小米SU7則規劃将在8月推送全國都能用的城市NOA;傳統車企代表之一的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更是在車展前夕首次通過直播方式,向廣大網友全面展示長城汽車無高精地圖全場景NOA。

但也由此,引得多位專家和學者,包括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教授朱西産在内,在參觀走訪各企業新産品新規劃之後,均向蓋世汽車傳達了一個共同的觀點:智能駕駛技術的宣傳應當更加審慎和克制。

智駕水準提升,“恐怖谷”卻悄然成型

早在2023年11月,在看到當下L2+級智能駕駛在能力上較傳統的L2級已經有了明顯的進步,接管次數從百公裡20多次降到了千公裡1~2次的表現,以及各大車企争相宣布其各自NOA開城計劃時,就曾警示:“正是因為這種進步,L2+級智能駕駛陷入了‘恐怖谷’”。

恐怖谷理論在1970年由日本機器人專家森昌弘提出,即當機器人與人類的相似程度達到一個特定程度的時候,人類對他們的反應便會突然變得極其負面和反感。當機器人和人類的相似度繼續上升時,人類對他們的情感反應又會回到正面。

朱西産表示,我們所認為的技術水準不高的ADAS功能反而是安全的,因為沒人把它當自動駕駛用。反而是L2+級智能駕駛更容易讓消費者放松警惕,他們有可能會分心、玩手機甚至躺下睡覺,就是這種“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的L2+階段更容易發生事故。

他進一步提醒道,目前對于NOA的界限仍模糊不清,企業隻願意承擔“輔助駕駛”的産品責任,但是激進的消費者可能會把L2+級智能駕駛當成L3使用,容易導緻交通事故,而保守型的消費者在看到事故後,落入“恐怖谷”,進而對智能駕駛避而遠之。

在此背景下,作為技術推進者,我們需要不抛棄,不放棄,以史為鑒,在技術探索與安全之間找到平衡,并做好使用者教育;作為消費者,我們也需要保持敬畏與克制,不要過于沉浸于輔助駕駛功能。要知道,不管是L2+,還是L2.9 ,都還隻是 L2 級輔助駕駛。

此處再次強調,抓緊方向盤,“用好”輔助駕駛,将生命權抓在自己“手裡”。安全第一!安全第一!安全第一!說三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