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00米街道7家藥店!為什麼藥店越開越多?藥店到底靠啥賺錢?

作者:毒sir财經
500米街道7家藥店!為什麼藥店越開越多?藥店到底靠啥賺錢?

近年來,不少行業都經曆了關門潮的洗禮。

曾風光無限的KTV,短短9年時間裡倒閉了7萬家;零售行業巨頭沃爾瑪,閉店140家;超135萬家餐飲店在去年黯然離場。

唯有一個行業,在逆勢崛起,那便是藥店行業。

500米街道7家藥店!為什麼藥店越開越多?藥店到底靠啥賺錢?

截至2022年,線下實體藥店的數量已經攀升至64.39萬家,而在2023年,全國零售藥店的市場規模更是驚人地達到了5394億元。

盡管奶茶店也達到了50萬家的規模,但在藥店的龐大體量面前,隻能望塵莫及。

500米街道7家藥店!為什麼藥店越開越多?藥店到底靠啥賺錢?

全國各地的藥店遍地開花,無論是一線大城市,還是十八線小縣城,幾乎每隔50米就能看見藥店的身影,一個小區門口至少有三家藥店。

買藥送雞蛋,充值100送500,各種促銷活動,藥店搞得如火如荼。

500米街道7家藥店!為什麼藥店越開越多?藥店到底靠啥賺錢?

根據2023年12月底的資料顯示,多家上市藥店在全國的零售藥店中均已破萬。

最早于2014年10月上市的一心堂從上市前的2389家增加到了10255家,9年的時間擴大了将近5倍。

門店增長速度最快的大參林遍布19個省份,共12993家連鎖店,僅去年一年同比增長29.35%,成為增長最快的連鎖藥店品牌。

益豐藥房也一直保持着快速擴張的節奏,2023年平均每日增加約9家門店,截止去年底達到了12350家。

而擁有門店數量最多的老百姓大藥房,目前門店總計達到了13065家。

在未來的規劃中,老百姓大藥房計劃每年實體店的增長速度保持在約25%的水準,預計每年新增門店數量将達到約3500家。

從資料上看,藥店的“萬店時代”已經到來,但幾乎所有藥店都在不斷地重新整理記錄,對未來保持着樂觀的态度,呈現出積極向上的增長态勢。

而藥店的擴張不僅展現在門店上,還有品類的增加。

相比20年前,走進藥店時滿屋子藥品的光景,現在的連鎖店多了許多生活的元素。

除藥品外,還有醫療器械、快消品、保健品、藥妝以及日用品等“非藥”類商品。

多元化的商品使得藥店更像個便利店,能夠滿足大多數消費者的需求,也給連鎖藥店的拓展增加了更多的盈利點。

500米街道7家藥店!為什麼藥店越開越多?藥店到底靠啥賺錢?

随着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連鎖藥店也在逐漸向電商滲透,O2O模式在藥品零售市場中迅速興起。

很多人動動手指就能買藥到家,看似對傳統的線下實體藥店形成了一定的客源分流。

然而,從銷售收入的構成來看,實體店仍然是藥店收入的主要來源。

就在2023年的第三季度,老百姓大藥房線上管道銷售額隻占營收比例的9%,一心堂的占比僅為4%,遠低于實體店的收入。

顯然,雖然線上藥店崛起,但人們依然更願意去實體藥店購買。

近幾年,藥店從門店到品類,從線下到線上兩手抓,如此快速的擴張,背後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500米街道7家藥店!為什麼藥店越開越多?藥店到底靠啥賺錢?

随着“老齡化”社會到來,老年人口增加,頻繁地購買和使用藥品成為了老年人生活中的常态,對藥品的需求也随之增大。

對于老年人而言,實體藥店為他們提供了一個與藥劑師進行面對面交流的機會。

這種交流方式使得他們能夠直接咨詢藥品相關的問題,并獲得更為直覺和即時的體驗,進而確定他們獲得适合自己的藥品。

此外,大部分的實體藥店開在居民區,從家裡到藥店15分鐘内步行便能到達,友善老年人随時購買藥品,相比醫院具有更大的便利性。

而就年輕人來說,越來越注重健康和養生,保健品的需求逐年增加。

500米街道7家藥店!為什麼藥店越開越多?藥店到底靠啥賺錢?

雖然網上購藥很友善,但在實體藥店購買藥品和保健品,更能夠確定藥品的品質和安全性。

再加上線下實體店能刷醫保卡的便利,也成為了人們願意在實體店購買的重要理由之一。

消費者的意願并不足以讓藥店大面積的擴張,藥店擴大的主要原因在于資本的推動。

早在2014年,國家在網上釋出了一份關于銷售處方藥的征求意見稿,敏銳的資友善嗅到商機。

“醫藥分離”政策一經公布,立即引發了資本市場的熱烈反響,衆多資本紛紛湧入醫藥領域。

特别是在2014年至2020年期間,藥店行業經曆了一段極度活躍的時期。

在這一時期,高瓴資本率先布局,分别在2014年、2015年和2020年投入7500萬美元、9700萬美元和10億美元,對曾經虧損300億的百濟神州進行了大手筆的投資,至今尚未退出。

500米街道7家藥店!為什麼藥店越開越多?藥店到底靠啥賺錢?

2017年,高瓴資本建立了高濟醫療,一家專注于健康領域的實業公司,又通過斥資百億元收購了數萬家藥店。

這一大規模的收購行為震驚了行業内的所有人。

緊接着,老百姓、一心堂、益豐紛紛加入了收購的隊伍,合計收購676家。

“賣藥不如賣店”這一說法在當時廣為流傳,成為了行業内的熱門話題。

随着藥店數量的激增,收購價格也呈現出持續上漲的趨勢。

同時,老百姓、益豐藥房、大參林、漱玉平民也開始了加盟計劃,老百姓曾坦言:“相比于并購,公司更傾向于輕資産的加盟模式。”

截止2023年底,老百姓有4120家加盟店,益豐藥房1024家,大參林3483家,漱玉平民2421家,占據了所有門店總數的15%-30%。

在短短十年間,藥店數量從最初的10萬家迅速攀升至20萬家,展現出驚人的增長速度。

然而,藥店的擴張步伐并未就此停歇。

500米街道7家藥店!為什麼藥店越開越多?藥店到底靠啥賺錢?

2021年,官方針對藥品流通行業釋出了明确的指導意見。

該檔案設定了一個目标,即到2025年,大陸将緻力于培育出5至10家零售連鎖藥店,這些藥店的年銷售額需超過500億元,且必須展現出更高的專業性和多元化。

同時,連鎖藥店的門店占比也需提升至70%,以進一步推動行業的集中化和規範化發展。

但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以前很多個人開的藥店,現在都變成了連鎖藥店。

截至2022年底,大陸連鎖藥店的市場占有率已逼近58%,門店數量也達到了36萬家的龐大規模。

連鎖藥店的模式還加劇了藥店擴張的步伐,在資本的驅動下,一些優質的連鎖藥店均被收入囊中,從區域迅速拓展到了全國各地,形成了一股擴張潮。

連鎖藥店的好處在于能夠集中資源,形成規模效應,在采購、管理、品牌宣傳等方面實作優勢互補,進而迅速提升市場競争力。

不斷擴張門店必是有利可圖,對于藥店來說的,毛利率一般在45%左右,除去必需的日常開支,淨利潤維持在7%-10%左右的水準。

瘋狂擴張的藥店,真的賺錢嗎?這麼多的藥店又是靠什麼賺錢的呢?

500米街道7家藥店!為什麼藥店越開越多?藥店到底靠啥賺錢?

盡管藥店數量衆多,行業競争激烈,但藥店的利潤仍然相當可觀。

回顧去年前三季度的業績資料,可以看到在上市的頭部藥店中,大參林以11.74億元的淨利潤位居榜首,同比增長率高達27.2%。

緊随其後的是益豐藥房,淨利潤為9.99億元,而老百姓大藥房則以7.17億元的淨利潤位列第三。

在常人眼中,藥店的利潤多來自于藥品,但自從國家開通“雙通道”以及醫保能刷統籌賬戶後,藥品的利潤也被壓縮了不少。

過去的一段時間裡,創新藥的供需狀況常呈現出一種緊張的局面。

這類藥物在醫院往往難以獲得,而藥店作為另一種購買管道,高昂的售價又常常讓普通消費者望而卻步,難以承受。

500米街道7家藥店!為什麼藥店越開越多?藥店到底靠啥賺錢?

2018年,江蘇一位先生稱,一款治療肺動脈高壓的常用藥納入醫保後,花費從每月3000元,降低到了每月1000元,但問題是這款藥在醫院買不到,藥店又不納入醫保,隻能自費。

這樣的困境不在少數。

不久後,在2021年5月,國家出台了創新藥“雙通道”的政策,即醫保機構、醫院以及定點零售藥店簽訂三方協定。

也就是說在醫院定點藥房能夠直接接受醫院開具的藥方,消費者僅需前往藥店,并使用醫保進行支付,即可輕松取藥。

真正實作了處方開具、藥品購買以及費用結算的全流程貫通,為消費者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同時也有效解決了處方外流的問題。

如今,經過國家醫保局與藥品生産企業之間多輪深入談判,已經有346種藥品以較低的價格成功納入醫保藥品目錄。

這些藥品涵蓋了多個治療領域,包括抗惡性良性腫瘤、罕見病、慢性病、抗病毒等,不僅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療選擇,也進一步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

500米街道7家藥店!為什麼藥店越開越多?藥店到底靠啥賺錢?

“雙通道”政策的頒布,帶動了很多背靠醫院的DTP藥房的擴張,專門提供高端新特藥和處方藥。

自2024年1月起,醫保政策又有了新的變革,消費者在統籌藥店買藥時能刷醫保賬戶中的統籌部分,也就是說,刷完曆年賬戶後,還能使用統籌賬戶裡面的錢。

這些政策雖然便民,但對藥店來說藥品納入醫保,也就失去了定價的自主權,降低了利潤。

相比中西成藥,更賺錢的還得是醫療儀器、滋補品、保健品、藥妝等附屬商品。

500米街道7家藥店!為什麼藥店越開越多?藥店到底靠啥賺錢?

廣東的大參林藥店号稱最能賺錢的藥店,最大的毛利潤來自于參茸滋補藥材。

受地域的影響,廣東人鐘愛滋補,注重養生,最愛的便是“人參”,在各種湯料中放一點“人參”是廣東人的日常。

90年代初,人參作為滋補品不受定價的限制,一斤人參能賣到120元,這讓大參林賺的盆滿缽滿。

到了2021年,大參林的人參藥材占比17%,毛利卻能達到所有品類的47%,遠遠高出老百姓大藥房、一心堂在參茸的營收比7%-9%。

500米街道7家藥店!為什麼藥店越開越多?藥店到底靠啥賺錢?

除此之外,更有很多藥企紛紛跨界進軍化妝品市場,吹起了一股新的“跨界風”。

例如同仁堂旗下的同仁本草、伊妝、麗顔坊主要涉及化妝水、面霜、面膜、精華等産品;康恩貝旗下的萃芙理、滋兒濱涉及孕婦用卸妝品;馬應龍旗下的瞳話、八寶涉及眼霜、口紅、唇膏、女士香水、洗面乳等産品。

藥店向其他品類的跨界擴張成為了藥店賺錢的新模式。

500米街道7家藥店!為什麼藥店越開越多?藥店到底靠啥賺錢?

與美國連鎖藥店相比,2021年美國藥店連鎖化率就已經達到了90%,而大陸仍然處于較低的水準,尚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行業龍頭企業的圈地行為呈現增長趨勢,萬店時代或許會從一萬家拓展到兩萬家。

藥店的迅速擴張無疑加劇了市場的競争态勢,但同時也推動了行業向更高層次的發展。

随着市場集中度的提升,頭部連鎖藥店憑借品牌、資金、管理等方面的優勢,将加速并購擴張的步伐。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的藥店行業将呈現出更加激烈的競争态勢,但同時也将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未來幾年,擴張依然是藥店的主基調,整個醫藥行業或将迎來新的格局。

- End-

參考資料:

财經早餐:巨頭湧入,藥店為什麼比奶茶店還“兇猛”?

39健康網:為什麼大街小巷的藥店越來越多?藥店是靠啥來賺錢?告訴你真相

科技極客圈:2024西鼎會丨以“人”為本,從客群角度挖掘零售藥店品類機會

中研網:2023年中國藥店行業發展前景分析:行業不斷重新整理藥品零售規模

澎湃新聞:創新藥遇“三難”近半進不了醫院,“雙通道”政策或帶來機遇

作者:錦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