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可知道?中國古代“勞動節”是二月二

作者:經方中醫張先生

在大陸古代,很早以前就有“勞動節”,那就是每年農曆的二月初二。這個傳統最早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時期。據晉代文史學家、醫學家皇甫谧在《帝王世紀》中的記載,“三皇”之首伏羲重農桑、務耕田,每年農曆二月二都要 “禦駕親耕”,百姓也要在這天開始下田耕作;司馬遷在《史記》中也記述了周武王在二月二舉行盛大儀式,率文武百官親耕,以此拉開全國農耕的序幕。這就是大陸古代名副其實的勞動節龍擡頭“二月二”。

從節氣上說,二月初二正處在二十四節氣的雨水、驚蟄、春分之間。這時候,氣溫已經開始回升,春回大地、冰河解凍,一年的勞作又将開始。

你可知道?中國古代“勞動節”是二月二

熬過了寒冬,在大好的春光裡,正适宜農作物生長的時節,怎麼還有理由閑着呢?當然是選擇幹活了!

這一天作為農耕的日子,深受各代皇帝的重視。相傳,二月二起源于伏曦氏時代。“重農桑,事耕田”的伏羲,在這一天要親自下地耕作,由皇後送飯。

“禦駕親耕”的傳統,不僅被後來的黃帝、堯、舜等帝傳承,在周武王時期還被立為了國策,周武王不僅親自耕地、舉辦盛大的儀式,還号召文武百官都要下地耕作。

自唐代開始,二月二被正式定為“耕事節”或“勞農節”,是中國古代崇尚勞動的傳統節日。此時大地解凍,天氣轉暖,皇帝率百官出宮到田裡耕地、松土,象征性地參加勞動,農民們在農具上綁上紅綢布下地播種。

白居易在《二月二日》中寫道,“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時生。”描繪出的正是新雨初霁、草菜初生的場景。這一天的野菜最好看、最鮮嫩,人們紛紛出門采摘。唐代李淖的《秦中歲時記》中,也有着“二月二日,曲江採菜,士民遊觀極盛”的記載。

你可知道?中國古代“勞動節”是二月二

二月初二時“龍擡頭”的說法,更被現在的人們所熟悉。有關“二月二,龍擡頭”明确的說法,出現在元代。元代熊夢祥所著書籍《析津志》中,就寫到了“二月二,謂之龍擡頭”。真的有這條龍嗎?龍為什麼要擡頭?

其實,“龍擡頭”的說法源于星象。“龍”作為大陸重要的文化符号,早在上古時代便和星象被聯系到了一起。古人們通過對星空的觀察和總結,分出了二十八個天區,俗稱“二十八宿”。在二十八宿中又分出“四象”,“東方蒼龍”便是其中之一。

其七宿叫做角、亢、氐、房、心、尾、箕,角代表龍角,亢代表龍的頸項,氐代表龍爪,房是膀、脅,心為龍心,尾是龍尾,箕則是尾末。這樣一來,即構成了一個龍的形象。

春耕開始的時期,這條龍就在東方地平線上慢慢上升,代表着龍角的角宿,于驚蟄和春分間出現。有興雲降雨之力的東方蒼龍擡起了頭,預示着又到了萬物複蘇的耕作時節。

你可知道?中國古代“勞動節”是二月二

之是以是二月初二,而非二月初一或二月初三,和我們喜愛雙數的民俗有關。“二月二,龍擡頭,大家小戶使耕牛。”因為和耕作緊密聯系,這一天又有着“春耕節”、“農事節”的别稱。

到了宋元時期,二月初二的含義進一步擴大,既是“耕事節”,又是“花朝節”、“踏青節”。但因為古人認為,二月初二甘霖将至,春耕勞作也要由此開始,是以不管節日内容如何變化,勞動的性質都一直得以延續。

發展到明清兩代,皇家對二月初二的勞動意義更加重視。自雍正以後,每年二月初二,皇帝都會親自出圓明園,帶領朝廷官員和皇後、宮女到專門開辟的“一畝園”扶犁耕田。

清政府規定,“凡七十以上耕者,免賦稅雜差,勞農節賞絹一匹,棉十斤,米一石”。表示官府對辛苦了一輩子勞動者的節日待遇。

清代有一幅叫做《皇帝耕田圖》的名畫,畫中身穿龍袍的皇帝扶犁耕田,身後跟着幾位大臣,有的鏟土、有的撒種、有的牽牛,遠處是挑籃送飯的皇後和宮女。畫上題詩曰:

二月二,龍擡頭,天子耕地臣趕牛,

正宮娘娘來送飯,當朝大臣把種丢,

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豐登太平秋。

你可知道?中國古代“勞動節”是二月二

清政府規定,“凡七十以上耕者,免賦稅雜差,勞農節賞絹一匹,棉十斤,米一石”。表示官府對辛苦了一輩子勞動者的節日待遇。由此可見,龍擡頭的“二月二”其實就是大陸古代名副其實的勞動節。

最早記載勞動“節日”的是《吳越春秋》的《彈歌》,“斷竹,續竹,飛土,逐肉”,僅僅八個字,卻生動地反映了原始狩獵勞動的全部過程,用砍伐的竹子來制作彈弓,将彈弓裝上土丸,進行射擊,擊中了一隻隻獵物,人們歡樂地追逐着,滿載而歸,整篇詩歌語言淳樸、自然,概括力極強。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生活的趣味、輕松快樂的心情以及對勞動的贊美,

這樣表達勞動歡樂的詩歌,不僅在農事詩中出現,在表達愛情的詩中也會出現。比如《詩經》的《魏風·十畝之間》中:“十畝之間兮,桑者閑閑兮。行,與子還兮。十畝之外兮,桑者洩洩兮。行,與子逝兮。”就是通過詩歌表現了采桑女在桑園裡快樂地采桑葉,以及勞動後帶着愉快的心情與戀人結伴回家的歡快心情。

你可知道?中國古代“勞動節”是二月二

曆代文人墨客也常在自己的詩作中表達對勞動的感受。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的故事至今仍被傳為佳話,他隐居之後醉心于田園生活,超然世外,自得其樂。每天就是讀讀書,寫寫詩,喝點兒酒,種點兒菜,舒活舒活筋骨,有《歸園田居》為證: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陶淵明種菜勞動不僅僅是為填飽自己的肚子,在他的心裡,那幾畝田園是與官場相對立的理想洞天,尋常的農家景象無不展現出迷人的詩情畫意,巧妙融入了自己的生活理想和人格節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