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90後”“00後”給父輩的農場帶來了什麼

作者:漢新聞

曾經,許多農村孩子想要逃離農田如今,越來越多年輕人成為新型職業農民

“90後”“00後”給父輩的農場帶來了什麼

植保無人機、北鬥導航、全自動育秧一體化裝置……近年來,在滬郊田間地頭,各式各樣的現代化新農機不斷湧現,成為農業生産的“新式武器”,讓種地變得“高大上”。操控這些新農機的,是一張張年輕的臉龐。

曾經,離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村生活,是許多農村孩子的夢想。如今,看準農業生産向智能化、科技化、現代化轉變的機遇,越來越多“90後”“00後”農二代從父母手中接過接力棒,成為新型職業農民。他們年輕有活力、文化水準高、學習能力強、思維更活躍,積極擁抱新技術,為農業生産提質增效,也為“誰來種地、怎麼種地”的時代課題寫下了新答案。

學有所用

讓農業更智能

記者第一次見到“00後”顧永豪,是在大片水稻田邊。他身穿黑色夾克,舊皮鞋沾滿泥土。今年24歲的他是奉賢區莊行鎮群超農業合作社副理事長,合作社有500多畝農場,10萬多隻兔子和數不清的雞、羊、魚。

2021年,他回到父親經營的合作社,一邊對農場進行“科技革命”,改造無人農機,完善無人農場,打造全自動育秧工廠;一邊推動農文旅三産融合,開展勞動教育,做觀光旅遊。

顧永豪出生于奉賢新葉村的一個農民家庭。從爺爺那輩起,村裡家家戶戶都靠養兔子賣兔毛補貼家用。幼時,他常跟父親騎着自行車去賣兔子,來回一趟接近3個小時。顧永豪8歲時,父親辦起了合作社,帶動全村800多個農戶養兔,在鎮上念國小的顧永豪每逢周末便回農場幫忙。“可能是那些經曆塑造了我農民的天性,讓我對農業有深厚的感情和天然的親近。”顧永豪說。

聯考結束後,他面臨兩個選擇:第一個志願是會計學,“想出去闖闖,總覺得學會計能賺大錢”;第二個志願則是機電一體化,幫助農場進行智能化轉型。父親給了他兩個月的時間在農場和其他工廠實習。在自家農場,他跟着機械工程博士設計給兔子自動喂料的機器人,看着養殖場實作了數字化控制。科技的力量颠覆了他對傳統農業的認知,也讓他看到農業的前景,是以他毅然選擇了機電一體化專業。

大學畢業後,同宿舍另外4個小夥伴被顧永豪拉來一起投身農業。頭一個月,大家興緻盎然。第二個月,2個同學相繼離開農場。如今三年過去了,另外兩個室友仍在農場工作,一個負責維護工業化養魚片區,一個則學做農機手。然而,其中一個同學也流露出想走的意思,準備去浦東開咖啡館。

農場難留住年輕人,是客觀存在且難以回避的困境。“做農業就是要吃苦的,要曬日頭、要下地沾泥,農忙時要連軸轉,還要耐得住寂寞。”顧永豪說,從同齡人的角度看,在正值玩心較重的年紀卻一直被“摁”在農場,有時确實會覺得痛苦。“但後來想想,任何工種都一樣辛苦。連我這樣有家族經驗和積累的年輕人都不做,農業的未來怎麼辦?”

工作三年,顧永豪漸漸有了“小顧總”的派頭,獨立負責工業化養魚、無人農場建設、全自動育秧工廠和勞動教育、農家樂等農文旅結合業務。其中大部分項目是他成為上海市首批鄉村産業振興帶頭人培育“頭雁”項目培養對象後,給合作社帶回來的。一年教育訓練期中,顧永豪前往全國各大高校學習農業、管理、金融知識,考察循環農業、農業産業鍊及品牌化建設案例。

作為“頭雁”項目的培養對象,他所在的騰達兔業專業合作社成了上海市貼息貼費政策優惠對象,進一步降低了融資成本。在各級政府的支援下,合作社投資建設了光伏玻璃溫室,把魚塘搬進了溫室,進行内循環工業化高密度養魚,開展了水稻種源基地建設項目,投建了2500平方米的恒溫恒濕植物生産工廠中的房間。手持進階電工證的顧永豪還跟着父親對農機進行智能化改造,将占地1000畝的無人農場試點項目推進得如火如荼。今年,全自動育秧一體化工廠正式投入使用,機械臂等現代化裝置讓水稻種植實作從育秧到插秧的全過程無人化。“以往需要11個農民晝夜忙碌,現在隻要3個大學實習生摁下機器開關就能完成。”

顧永豪的父親金偉豐坦言,兒子回來後,農場的智能化水準逐漸提升。而在顧永豪看來,這是農業非走不可的轉型之路。他算過一筆賬,育秧一體化裝置的投入近千萬元,回報周期要十年或更長;無人農場的建設要改造農機,還要更新網絡通信系統,技術尚未成熟前,後期投入不可估量。但合作社仍願意去做這樣的嘗試,“讓農業變得更智能、輕松、高效,也成為高新科技行業,才能讓更多年輕人願意投身這份事業”。

幾年工作學習積累讓他逐漸意識到,現代農業的本質是現代生産要素,不僅包括智能化系統等,還包括農業營銷、農文旅融合發展等軟體。合作社的高新技術手段是否具有科普展示和教育功能?農閑時,溫室大棚養殖場等空間能否發揮其他作用?農業投資回報周期長,能否衍生出其他收益快的産業進行彌合?在顧永豪的設想中,農民不再是隻會種地的職業,農場也應從生産地變成“農業+N”的平台。“除固有業務,我們如今還有研學、文旅、餐飲、農家樂,通過服務業賺錢,反哺農業生産和農場的現代化改造工作,創造更多元的價值。”

接替父輩

越幹越有勁了

當記者駕車從月羅公路轉進羅店鎮束裡橋村時,鮑雪梅已等候在上海寶山金藍子新潔蔬果專業合作社門口。白皙的皮膚、淡雅的妝容、黑色帽衫搭配潮鞋,這個都市麗人打扮的“90後”姑娘竟是個農場主。大學畢業後,她接過父親手中的接力棒,經營起占地480畝的合作社基地。憑着菜品品質優勢,合作社與寶山及市域内多所大中國小簽訂了蔬果供應合同,按照學校需求品種采取訂單模式種植,高峰時期每天僅為一所高校就要送去10噸蔬菜。

“對于土地和農場的生活,我從小就很有感情。不過,看父母忙是一回事,自己動手幹是另一回事。”菜苗選育品種要把關,田裡播種、采摘要安排,運輸配送流程要規範,客戶意見要及時回報……對于鮑雪梅來說,每個環節都是挑戰。因為客戶是院校,每天必須在食堂準備師生早餐前将新鮮蔬菜送到,是以合作社通常是下午開始忙碌,将地裡的菜經過采摘、整理、清洗、包裝、稱重後,淩晨陸續發車送貨,鮑雪梅的作息也随着農場的這種運作規律而經常日夜颠倒。

“忙是正常的,但不能瞎忙。”運用大學時期學到的産品設計理念,鮑雪梅研究市場和客戶需求,全面改造農場。2016年,她制定了合作社标準園的建立實施方案,通過軟硬體的同步提升,成功建立寶山區蔬菜标準園,随後又嘗試打造綠色防控試驗示範基地,運用防蟲網、性誘劑、粘蟲闆、滅蟲燈等實體手段替代農藥使用。

“做農業,一定要愛護土地。”鮑雪梅認為這不是一句口号。“土地和我們一樣,忙碌過後需要喘口氣,不能一年幹到頭不休息。”趁着盛夏學校放暑假的時機,合作社會給土地“放假”,通過水灌溉的方式淋洗土壤中的鹽分,調節土壤鹽度,防止土地鹽堿化。記者還在合作社見到了幾台“大家夥”,分别是Act植物活水器系統和全自動除鐵錳過濾器,都是鮑雪梅接手農場後引進的新幫手。有了它們,農場便可實作水肥一體化。

新時代蔬菜生産,“機器換人”是大趨勢。2018年,合作社裡建了農機倉庫,買了蔬菜播種機、蔬菜移栽機、翻耕機、自動駕駛拖拉機等農機,鮑雪梅親力親為,率先學習農機駕駛技術。“我到考場上一看,其他學員都是叔叔輩的年紀,他們看到我也覺得新奇,說‘小姑娘你也來考這個啊’。”

這個看上去文靜的女生,實則技能點“拉滿”。除了駕駛農機,她還會開卡車,曾替受傷的駕駛員去批發市場拉了兩個月的貨。為確定送往學校的蔬菜品質,她還考出了農藥殘留檢測員證,每天下午親手對即将送出的菜品做好嚴格的采樣檢測。即使是委托采購的菜也會留樣檢測,并為供應機關附上每個菜品的檢測報告。

最近,地裡種植的白菜、生菜、杭白菜通過了農業農村部中國有機食品發展中心認證,豐富了農場綠色産品的種類,這讓鮑雪梅更加有了信心。“接手合作社9年,我沒有後悔過,反而越幹越有勁。”

做“女飛手”

累并快樂着

三年前,因行業環境變化,劉曉昌辭去了在教培機構的工作,在家休息了小半年。離開職場賦閑在家的滋味并不好受,感覺自己的狀态“一日不如一日”,她決定去父親的生态農業合作社幫忙。

那是她曾努力逃離的地方。和大多數“90後”姑娘一樣,劉曉昌愛美、愛幹淨,向往城市生活的豐富多彩,而農場工作似乎與這些相去甚遠。可看着父親整日操勞,既要下地,還要做辦公室的活兒,她覺得是時候挑起一些擔子了。沒想到,這次“被迫轉型”反而讓她變得更加自信、大膽。

父母經營了十多年的合作社在華亭鎮乃至嘉定區已有了名氣,其水稻小龍蝦共養和水稻甲魚共養模式成熟,産出的蝦稻米和鼈稻米拿了不少獎。“老一輩勤勞苦幹,我們年輕一代還可以用巧勁,在科技型農業和智慧農場經營方面有很多探索空間。”為了更好地接班,劉曉昌列好了需要進修的科目和内容,花了幾個月時間學習、練習,順利考取了進階農藝師證、農機駕駛證、中國民航飛行員協會頒發的民用無人機操控員證書。

随着農業從傳統向現代化轉變,植保無人機操作逐漸成為新型農民争相學習的新技能。劉曉昌介紹,以100畝水稻田為例,傳統的人工打藥方式要出動好幾個人、做上幾天,而運用植保無人機,50升的藥箱加滿就能噴灑約10畝土地,飛一次隻需不到10分鐘,效率大大提升。同時,用無人機打藥的無接觸模式也避免了對植株幼苗的破壞。

拿到這張無人機操控員證書,劉曉昌和家人都頗為自豪。在嘉定,擁有此證的無人機女飛手屈指可數,而在華亭,劉曉昌是唯一一個。在戶外作業旺季,飛手淩晨四五時就要出發作業,幹到上午10時,随後再從下午二三時起忙到晚上七八時。劉曉昌說,同一片田的打藥時間不宜相隔太久,不然溫度差異可能會對植株生長産生影響,必須“與時間賽跑”。

去年11月,鎮上舉辦農民豐收節活動,除了吆喝自家合作社産出的蝦稻米,劉曉昌還受邀進行無人機飛行表演。當她操作着無人機拉起“倉箱可期”的祝福智語時,現場響起陣陣掌聲。那一刻,她覺得自己已完全适應并愛上了農場生活。

善于和孩子打交道的劉曉昌還在農場做起了春耕秋收季節的親子農旅活動,兩年來已舉辦了40多場。從構思到宣傳、制作物料、布置場地,她都親力親為。“以前在機構工作,每天要說很多話,被績效考核催着走,整個人處于一種麻木的狀态。那種心累,睡再久也很難緩解。現在是累并快樂着,一覺醒來就‘滿血複活’。”劉曉昌說,這大概就是做喜歡的事給自己帶來的改變。(本報記者吳越、沈思怡)

中國網

編輯:向彥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