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小生走進王緻和腐乳科普展館 感受“東方奶酪”魅力

作者:産業經濟線上
國小生走進王緻和腐乳科普展館 感受“東方奶酪”魅力

了解355歲的老字号王緻和從曆史走到現代的一步步曆程,學習一粒粒黃豆經過怎樣的“神奇之旅”變成中國獨有的“東方奶酪”,再跟着廚師一起動手,呈現老字号經典産品的更多“打開方式”……在5月18日第48個國際博物館日即将到來之際,北京教育學院附屬海澱實驗國小的孩子們走進王緻和腐乳科普展館,探秘王緻和腐乳背後的故事,體驗傳統文化與現代創新的結合。

國小生走進王緻和腐乳科普展館 感受“東方奶酪”魅力

王緻和是如何從一個讀書人,突然就變成了“食品發明家”,“臭豆腐”這個“爆款”的出現,有着怎樣傳奇的故事?過去腐乳“老鋪”是如何做買賣的?熱鬧非凡、猶如“京版清明上河圖”老北京街道,忙碌而有序的“王緻和南醬園”的日常是什麼樣子?在腐乳科普館,“王緻和”通過“時光隧道”穿越回今天,帶小觀衆們一起回顧感受王緻和腐乳的曆史文化積澱。“王緻和”這個距今355年的老字号則是“時光穿越”主線,讓大家一起感受中國傳統食品文化以及古人在飲食方面的智慧。

國小生走進王緻和腐乳科普展館 感受“東方奶酪”魅力

據北京王緻和食品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王緻和腐乳科普展館是全國首家建設的以腐乳為題材的科普館。自2010年建館以來,科普展館已經接待了數萬名海内外觀衆。“去年一年科普館接待了觀衆超過3000人次,2024年以來,已經有超過1800人次來館參觀。”尤其是近年來掀起的“博物館熱”,像腐乳科普館這種小衆但又寓教于樂的博物館成為“博物館迷”的心頭好。不少公号和大V都已經将王緻和腐乳科普展館列入了北京小衆博物館中的“必打卡”。

國小生走進王緻和腐乳科普展館 感受“東方奶酪”魅力

今年的國際博物館日主題為“博物館緻力于教育和研究”(Museums for Education and Research)。王緻和腐乳科普展館除了傳統博物館展陳的方式,最吸引觀衆的就是可以讓觀衆系統全面的了解腐乳制造的全套工藝流程,包括磨豆、點漿、壓榨、搓毛、擺塊、裝瓶、灌湯等腐乳制作的關鍵步驟,都可以實作零距離互動。北京教育學院附屬海澱實驗國小的五年級學生王鐘林在從業人員的引導下,體驗了磨豆、點漿。“以前我一直想不明白,一粒粒的黃豆怎麼就變成了液體的豆漿,豆漿又怎麼變成了軟軟的豆腐。體驗之後,我之前的疑問不但都解開了,而且我還知道了鹵水為什麼能點豆腐、腐乳的前身是長滿白色絨毛的‘毛坯’,紅腐乳的紅色究竟是怎麼來的。”

國小生走進王緻和腐乳科普展館 感受“東方奶酪”魅力

講解員扮演的“國小徒”,還和孩子們一起聽“師父”講故事,并通過互動問答、觀摩技藝展示、學腐乳制作等方式沉浸式領略中華老字号的文化底蘊與中華美食的獨特魅力。此外,小觀衆們還可以帶上VR裝置,沉浸式“穿越”回曾經的緻和醬園,與動畫人物一起穿行于古老的街道,置身其中感受老字号的故事。

國小生走進王緻和腐乳科普展館 感受“東方奶酪”魅力

用眼睛看、動手制作,腐乳科普館還為小觀衆準備了特色菜品品嘗環節,帶孩子們一起體驗“舌尖上的美味”。臭豆腐攤雞蛋、炸薯條臭豆腐撒料、炸饅頭片配腐乳、腐乳紅燒肉、柿餅奶酪卷等……腐乳科普展館從業人員表示,除了非常受歡迎的傳統腐乳菜,近年來,王緻和也一直在研究開發年輕人、小朋友的口味,讓王緻和的“老味道”能跟得上年輕一代的“新感覺”,炸薯條、奶酪卷也出現在了王緻和腐乳菜的新菜單中,這其中,更是嘗試運用了包括王緻和豉香臭、玫瑰腐乳、全豆腐乳、減鹽腐乳、淡口腐乳等腐乳系列新産品。

國小生走進王緻和腐乳科普展館 感受“東方奶酪”魅力

中國烹饪大師、《中式烹調國家标準》編寫專家組組長鄧伯庚曾表示,腐乳不單是佐餐小菜,而用腐乳烹制菜肴,既可以讓料理更加多樣,菜肴更富變化,還可以使滋味更有層次,菜品更加誘人。食品營養業内人士也表示,腐乳中含有多種氨基酸、多肽、B族維生素,通過逛博物館、沉浸式互動,讓中國傳統食品走入年輕人的生活中,有利于讓消費者對王緻和有全新、更深層次的認識,讓更多人領略到“東方奶酪”的巨大魅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