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别再逼自己「正常」了,真沒必要

作者:簡單心理
别再逼自己「正常」了,真沒必要
别再逼自己「正常」了,真沒必要

人們好像總有一種對于「絕對正常」的渴求。要認真學習、孝敬父母;要自律、健康、快樂、有目标;要對社會有價值,像個大人的樣子,在什麼年紀幹什麼事。

在一些人眼中,「正常」則更加具體。比如,正常是「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是「一種長期穩定和幸福的親密關系」;是「30 歲結婚、35 歲生子」。

心理治療師 Tania Glyde 認為,許多人之是以深信自己「不正常」,可能是因為長期并被教導「自己身上的某些特質不可接受」。

當對自己否定過于強烈時,ta 可能會脫離與真正他人的連接配接,而在頭腦中建立一個「别人家孩子」的模版——它是每個受歡迎、成功、被愛的人。

正常,變成了一種懲罰性的「超我」、一個完美的好對象、一類有毒的依戀和追求——但實際上不存在的東西。

我們曾經和簡單心理咨詢師、國家二級咨詢師徐惠玲老師做過一次有關「正常」的對話。

她告訴我們:人生中的很多困難,都源自「無法放棄對正常的期待」。以及,我們真的有可能達到一種「正常」狀态嗎?

别再逼自己「正常」了,真沒必要

01

對「不正常」的恐懼,很大程度來自「系統性緊張」

簡單心理:人們為什麼會産生自己「不正常」的懷疑?

徐惠玲:當個人感覺到跟周圍的大環境不一樣,融不進去,甚至格格不入的時候,可能被他人回報或自我懷疑是不是正常。當然每個人在意的東西非常不一樣。籠統的說,ta 感覺到某個特質被所處的環境反對、批評或孤立,而 ta 一時也改變不了,是以非常痛苦。

比如說,女孩子應該賢良淑德、相夫教子;男孩子要很有陽剛之氣,要養家糊口……ta 的這些特質往往與主流宣傳、大衆标準、社會規範相違背。這些标準是預設的、被教導的,或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隐藏在更大的文化、曆史層面中。

從小的群體、家庭層面來說,這涉及到你所謂「不正常」的特質是否被接受。比如一個女孩考進了城市裡的大學。她周圍的環境可能就變了,人們可以接受 30 多歲還是單身,可以丁克,可以不婚……環境就寬松和多元些。

别再逼自己「正常」了,真沒必要

▷《normal people》

簡單心理:我發現身邊幾乎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過「不正常」的感覺,但人和人對于「不正常」的敏感度好像是不同的?

徐惠玲:我傾向于認為,這與我們所處環境的緊張性、否定性和敵對性有關。

如果你生長在一個不能容納不同的家庭,同時你還會因為這種不同而遭受懲罰(否定也好、消滅也好),那麼你對正常的渴望,對不正常的恐懼,都會更大。

這種「容納性」表現在:當我說了跟别人不一樣的話,别人會如何對待這種不同。不了解本身沒有關系,但你還會容許我存在嗎?

——這些疑問背後,其實害怕的是一種敵對關系。當我在環境中表現出不同時,它會不會變成一種迫害、會不會不利于我生存、得不到任何支援、沒有人跟我交朋友?我是不是要因為這些壓力,完完全全從外表上去迎合别人,顯得跟别人一樣,要不然我的日子就不好過?

這就是「系統性的緊張」。在一個緊張的環境中,每個人都很擔心被揪出來。為了保護自己,是以拼命顯得正常。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一個相對緊張的狀态。比如工作壓力很大、情緒耗竭的時候,就不太有心理空間去體諒别人、聽對方說話。國家、團體和家庭中其實也都有類似的狀态,比如夫妻之間處于一個蠻緊張的狀态時,就有可能去遷怒于誰,要去攻擊、去表達憤怒。

别再逼自己「正常」了,真沒必要

▷《浪潮》

這個時候,家庭中的孩子往往就會成為借題發揮的出氣筒。犯錯的時候被拳腳交加,做對但不服氣的時候說「你什麼态度竟然頂撞我」。

遺憾的是,當一個人(尤其在童年期)的特質長期被否定,我們在長大後就會傾向于自己否定自己。

對一個孩子來說,ta 常常感受到自己的某個方面特别被排斥的話,ta 會真的相信自己那個部分是非常糟糕(和不正常)的。但這個孩子可能隻是緊張環境中的一隻替罪羊。

簡單心理:我在《柳葉刀精神病學》上看到一篇文章說:總是感覺跟别人有着「莫名其妙的不同」,往往是抑郁症的一個征兆。有些患者會覺得,自己這輩子身上沒有一樣東西是正常的。

徐惠玲:我倒沒有聽到原原本本的一個人告訴我說,覺得自己身上沒有一點正常,我沒有遇到過。假設我真遇到了,我可能要具體問問 ta,你覺得你哪一點是不正常的,然後你覺得自己應該是什麼樣。

心理咨詢的一個目的是幫助 ta 找到自己的真實感受。一個人如何說話、外在表達,跟 ta 内在的情緒不一定相同。

比如「微笑型抑郁」,看着高興但内心痛苦。是以當 ta 說自己很正常時,ta 到底什麼感覺,其實是不清楚的。

簡單心理:感覺自己不正常的一個來源是性格。拿「内向」這個特質來舉例:在需要 social 的場合,别人會說你咋放不開?回到家的時候,爸媽覺得你這個孩子怎麼見人都不吱一聲?公司算 KPI,外向的同僚往往得到更多獎金。你就會無時無刻不感覺到,「内向」是不對的。别人可以做到的事,為什麼對我來說這麼難?

徐惠玲:普遍來看,社會确實有推崇外向的傾向。但每個特質在成為一種「缺陷」的同時,其實有一些 ta 特别擅長的部分,比如做事會比較專注和深入。當然一個人沒有絕對的内向和外向,而是表現某種特質多一些,比如 70% 内向、30% 外向;在某些人面前外向,某些人面前内向,是以也與人際互動有關。

有時候我們覺得自己不正常,可能隻是因為我們跟那個環境不是很比對。

我也是個内向的人,遇到了一個同樣内向但談得來的朋友,這時候那種「什麼都不對」就變成了「什麼都對」。你就找到了一個正向的激勵。

02

比起「正不正常」的疑問,更重要的是「感受自己」

簡單心理:我們應該如何找到屬于自己的「正常」?

徐惠玲:比起有關「正不正常」的疑問,更重要的是感受自己的需要。然後找到比對你的同類,不斷創造正向的經驗。

一個小女孩,早年在家庭中的攻擊性是被壓抑的。她被禁止發怒、哭泣、說「不」,因為做了以後會有非常嚴厲的懲罰。她的這個部分沒有得到發展,并不意味着能力就此消失。

當她進入學校、進入親密關系,她的這個部分被允許存在時,就可以慢慢蘇醒。雖然過程會有些吃力,但不意味着攻擊性就此泯滅。當她找到了一個安全自在的環境,就可以試探性的一點一點去做。

别再逼自己「正常」了,真沒必要

▷《楚門的世界》

咨詢關系也試圖提供這樣的正向經驗,找到一個人支援你、看見你。也許一輩子都不能理直氣壯地拒絕别人,也可能會有點底氣不足……但重要的是 ta 的意願,ta 是不是想要去做一些變化?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陰影,這些陰影可能是自己忽略的、不喜歡的、認為不正常的東西,它們具有很大未知的潛能。對于那些人來說,需要的是一些機會。

簡單心理:徐老師的這些建議,大多指向「創造一個新的環境」。但如果沒法逃離現在的環境,怎麼辦?

徐惠玲:環境确實是重要的。咨詢理論中有一句很著名的話:沒有沒有嬰兒的母親,也沒有沒有母親的嬰兒。人和人之間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

但環境不僅僅是我們身處的環境,還有「内在的穩态」。

例如二戰集中營裡的人,當時的大環境幾乎可以說是毀滅性的,且難以改變。但依然可能找到和創造積極微小的環境。或許是觀看一朵花、大口呼吸雨後的濕潤空氣。哪怕真的什麼都沒有,也有人創造一種幻想,來維持自己的心理秩序。

對于一個内向者來說,人際交往很多時候都讓人消耗。但我們可以找到照顧自己的方式。每個人自己充電的方式不一樣,比如一些獨處的空間、靜坐、聽音樂。這些空間不一定有人在,但是能給你一個相對放松的狀态。

當你懷疑自己「正常不正常」的時候,要想到我們作為人類,其實是非常複雜的整體。你可以為自己創造一些豐富性,制造一些容納不同的「心理空間」。

别再逼自己「正常」了,真沒必要

▷《心靈奇旅》

有些指責你不正常的聲音,也确實會給人造成困擾。我覺得好像現在大家都在網上各種對别人的生活指手畫腳的,其實跟他又有什麼關系。

是以很多「反 PUA 」的方法也很有用。比如關你屁事、關我屁事;不要你覺得隻要我覺得。

當你願意了解自己的時候,就不太被會被「對還是錯、正不正常」給扣住,而是有一個空間,願意傾聽自己為什麼這麼想,實際上感受到什麼。

當某個特質對你來說是比較自我接納的、比較舒服的,才有可能吸引到相似的個體,為自己創造一種正向的環境。

03

真正的「正常」是什麼?

簡單心理:說了這麼多,所謂的「正常」到底是什麼?

徐惠玲:我能想到内心的正常是:過得去、差不多、能湊合、還可以、不好不壞、馬馬虎虎。當我覺得某些事「不正常」,其實是在反映我自己對一些事情不滿和不接納。

悲觀一點來說,「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十之八九」。但這可能才是生活的本來面目。

正常隻是個概念。正常是一個變的東西,是變化中的無常。

真正的「正常」是:

每個人都有崩潰的時候;會犯懶、短視、迷茫和不知所措,也會質疑、憤怒、生病、跑偏;在壓力和緊張狀态下,會承受好幾種欲望和自我懷疑的同時撕扯。

「高興、健康、和睦、時刻支棱起來……」——但當我們這樣試圖定義正常時,它接近于一種「完美且主觀的理想」,且意味着做人「有對有錯」。這不但不合實際,而且讓人在心理上遭受限制。

這種「正常」是一種暴政。是殘酷無情、讓人傷心的。

是以,别再正常了,做你自己就好。

👩🏻‍🔬

長期待在緊張、時刻讓自己顯得「正常」的環境,

容易滋生焦慮、抑郁等各種情緒困擾。如果你感覺難以獨自承受,可以嘗試尋求專業心理咨詢的幫助,

讓那些無處安放的情緒,擁有一個可以被接納和包容的空間。簡單心理全新上線「專業比對咨詢師系統」5 分鐘,為你找到适合的咨詢師點選免費體驗👇🏻

别再逼自己「正常」了,真沒必要
别再逼自己「正常」了,真沒必要

撰文:江湖邊

編輯:鳥人封面:《楚門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