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錦屏:一座杉鄉城,半城文書情

作者:天眼新聞

錦屏縣位于貴州省黔東南東部,森林覆寫率達72.18%,漫山遍野的原始森林、原始次生林及人工杉木林,在此交織出一幅生機勃勃的畫卷。在過去,當地木商貿易十分繁榮,錦屏文書由此應運而生,成為苗侗人民智慧與生活的結晶。這些珍貴的民間文獻,因貴州省錦屏縣最早開始文書的搶救以及保護工作而得名。它是大陸現今儲存最完整、最系統、最集中的曆史文獻之一,被相關專家盛贊為繼故宮博物院的清代文獻和安徽“徽州文書”之後的大陸第三大珍貴曆史文獻。2010年2月被列入《中國檔案文獻遺産名錄》。

一城一文,滄桑見證

錦屏文書是深藏在大山深處的瑰寶,也是分散在百姓家裡的史頁,文書之情更是滲透在杉鄉城的每一個角落。錦屏文書除了當地獨特的林業契約外,還涉及土地買賣、房屋建造、财産典當、兄弟分家、男婚女嫁、祭祖求神等,方方面面的文書約定記錄着土地的流轉、家庭的興衰以及情感的交織,與當地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每一份契約文書,都是“口說無憑、立此為據”的見證。

錦屏:一座杉鄉城,半城文書情

錦屏文書

當地人民将這些契約文書視為寶物,交由後代子孫收藏儲存。目前,錦屏文書樓收藏有錦屏文書六萬餘份,年代最早的文書産生于明嘉靖二十五年。

錦屏:一座杉鄉城,半城文書情

錦屏放排老照片

錦屏文書是一部厚重的曆史,一段故事的見證,它記錄了杉鄉人民在青山翠竹的煙雨中的創業史。這些文書中叙述的故事或許是一次木材買賣的洽談、或許是一次合作經營的協商、抑或一份借款借據的記錄。一副副塵封百年的曆史書卷,見證了錦屏人民互相扶持、共同發展的精神,承載着錦屏人民對綠水青山的世代守護,更是杉鄉錦屏的滄桑見證。

一字一墨,故事再現

錦屏文書,承載着曆史與文化的厚重,一字一墨都凝聚着“生态、法治、誠信、和諧”的智慧。被視作民間習慣法的錦屏文書句句是千金諾言,如“高山滾石,一去無悔”,展現了當地居民對誠信的執着追求和對生态的深刻了解。錦屏文書所折射出來的誠信精神、生态典範,被當地居民當作是自我管理的法則,具有極高的權威性。

錦屏:一座杉鄉城,半城文書情

錦屏縣法院法官到村民家中檢視收藏文書

錦屏文書分為文書、碑刻、譜牒三大種類,具有很強的歸戶性、活态性,折射家庭發展變遷和農村社會變化,甚至每一份文書都能較為完整地展現幾百年前一個家庭的全部,一份文書就是一個曆史故事的再現。遺存于清水江畔上一塊塊清秀的碑刻,一頁頁泛黃的民間契約文書,經數百年的風雨剝蝕和世事更疊,依舊傳承着一種歲月不變的人文情懷。

文書不僅是曆史的見證,更是民間習慣法的展現,其建構的“禮法社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生生不息的人文精神又滋潤着清水江的曆史記憶。時至今日,當地人們在處理林地糾紛時,仍會參照這些古老契約,彰顯其不朽的權威。

一書一令,司法保護

錦屏文書作為錦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張極具特色、底蘊深厚的靓麗名片。随着文書保護工作的快速發展,錦屏法院文書保護工作按下“快進鍵”,通過釋出錦屏文書保護倡議書和司法保護令,号召廣大群衆自覺保護錦屏文書,積極投身文書保護工作。

錦屏:一座杉鄉城,半城文書情

司法保護令及倡議書

“一書一令”讓文書保護工作既有對廣大群衆以及團體的溫馨倡議,也有對損毀、破壞文書行為的嚴厲禁止。由此文書保護工作從司法層面走進大衆視野,讓看似枯燥無味的錦屏文書“活”起來,融入熱氣騰騰的生活日常。

錦屏文書傳承着曆史記憶、生産生活智慧和民族地域特色,是文明之根、鄉愁之所、前進之力,必須加強保護、傳承和弘揚,才能實作錦屏文書的可持續發展。在法治的陽光下,用司法力量守護這份文化遺産,讓帶着厚重曆史印記的錦屏文書走進新時代。

一點一滴,江河彙聚

錦屏文書保護是一個系統且龐大的工程,保護和搶救錦屏文書是曆史的使命,也是社會的責任,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竭盡所能,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決心,把保護錦屏文書當義務,為保護錦屏文書盡責任,多一份力量,就多一分驚喜和新意。穿越近千年的曆史時光,讓錦屏文書與更多熱愛者相遇,是傳承文化的需要,更是沉澱錦屏社會曆史品質的需要。

錦屏:一座杉鄉城,半城文書情

錦屏縣法院法官到村民家中檢視收藏文書

江流潺潺,文韻悠長,一座杉鄉城,滿載文書情。錦屏文書,如同滾滾東去的清江水,不僅生動地述說着過去,也深刻影響着當下和未來。隻有懷着對曆史文書的敬畏之心,樹立自覺保護意識,深挖錦屏文書的深刻内涵,讓文書說話,讓曆史說話,激活文化基因,喚醒人民的曆史記憶和文化認同,才能讓燦若星辰的錦屏文書,在曆久彌新的過程中孕育美好的未來。

通訊員 吳成桃

編輯 蔣鴻琪

二審 錢仕豪

三審 沈安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