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日韓共同點:東亞人總是活得那麼累,為何西方人更輕松?

作者:樹洞檔案
本文陳述内容皆有可靠資訊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中日韓三國好像三個冤家,文化曆史上有着同樣的根,這社會發展上也存在着同樣的“卷”。

年輕人越來越抱怨,大社會的環境不好,大學畢業拿3000元工資還得加班。

中日韓共同點:東亞人總是活得那麼累,為何西方人更輕松?

很多人從“小鎮做題家”出來外面上學,以為有了學曆後,可以找一個高薪相對輕松的工作。

然而畢業後,依然猶如天天北站聯考一樣忙碌緊張。

中日韓共同點:東亞人總是活得那麼累,為何西方人更輕松?

反觀歐美人,從小就沒有升學的壓力,長大沒有上名校,上大學的壓力。工作後也沒有職業歧視。

好像歐美人的代名詞,就是輕松自在。

中日韓共同點:東亞人總是活得那麼累,為何西方人更輕松?

做自己的愛好、有空度假、有空享受生活。

如果說是發達國家和其他國家的差別的話,

南韓和日本也是發達國家的在列,但是南韓和日本人的生活壓力,也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大。

中日韓共同點:東亞人總是活得那麼累,為何西方人更輕松?

那麼我們東亞人和歐美人的差別在哪裡?

為什麼我們時常感到“壓力山大”?

文化的趨同性

受儒家的思想影響,中日韓在文化上有着一定同一性,卻又有挺大差異性。

中日韓共同點:東亞人總是活得那麼累,為何西方人更輕松?

在中國,從小就聽父母的教育“好好學習,考上好高中,才能進入好大學。

”到了高中“好好學習,考入名校,人生就成功了一半了。

中日韓共同點:東亞人總是活得那麼累,為何西方人更輕松?

”考上大學後“大學期間好好努力,多考證書,放假去知名企業實習,以後找工作順利。”

中日韓共同點:東亞人總是活得那麼累,為何西方人更輕松?

畢業後找了工作,又面臨上司的PUA“私下多努力,才能有更多的機會升職。”

結婚後,又面臨“還房貸、車貸,小孩貸。”

中日韓共同點:東亞人總是活得那麼累,為何西方人更輕松?

而在南韓,雖然人口相對沒有那麼多了,但是南韓的國土面積小,人口密度也高。

中日韓共同點:東亞人總是活得那麼累,為何西方人更輕松?

在上世紀90年代時,被稱為亞洲四小龍之一,但是現在的南韓人,卻面臨人口降低的一大關口。

中日韓共同點:東亞人總是活得那麼累,為何西方人更輕松?

堪比大陸聯考的,南韓聯考也是“卷”的飛起,南韓聯考想進名校,不止要卷子做的好,還要憑借優秀的社會實踐活動和豐富的競賽經驗,才能有希望被名校錄取。

中日韓共同點:東亞人總是活得那麼累,為何西方人更輕松?

畢業後,又因為南韓社會,嚴重的上下級制度,工作壓力也是特别大,對于結婚生子更是沒什麼想法。

中日韓共同點:東亞人總是活得那麼累,為何西方人更輕松?

而日本曾經的GDP超過美國,有過一段經濟的全盛時期。也依然逃不過嚴重的生活壓力和職場壓力。

中日韓共同點:東亞人總是活得那麼累,為何西方人更輕松?

到現在,全球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依然是日本,工作時長第一名也要屬日本一票。

在日本不僅年輕要“卷”,老了也一樣,在日本老了也要工作,那怕是便利店收銀員。

資源人口配比不均等

中日韓共同點:東亞人總是活得那麼累,為何西方人更輕松?

在歐洲,人口數量就決定了國家人民的幸福成都。

很多歐美國家都有豐富的天然資源,加上人口數量不多,天然資源的開采随便賣一賣,就夠國民生活了。

中日韓共同點:東亞人總是活得那麼累,為何西方人更輕松?

比如挪威,憑借天然的石油資産成為了北歐最富有的國家,石油占了挪威經濟的五分之一的GDP,還提供了17%的職位。

中日韓共同點:東亞人總是活得那麼累,為何西方人更輕松?

再比如芬蘭,芬蘭的森林覆寫率高達近70%,是歐洲之最。

僅木漿出口就占據了全球市場的70%的市場。

他們僅僅靠樹木就能讓本國居民過上不錯的基礎生活。

中日韓共同點:東亞人總是活得那麼累,為何西方人更輕松?

雖然中國地大物博,但是人口衆多是中國的一種特征。

人口多是大陸發展的優勢,但也成為中國人“卷”的基礎,任何資源隻要一人均,都不具有任何優勢了。

中日韓共同點:東亞人總是活得那麼累,為何西方人更輕松?

要想擺脫“班味”(意思是在校園裡還是面孔稚嫩的學生,畢業後,初入社會沒多久,就收到了社會的摧殘,呈現出全身心的疲憊感)。

中日韓共同點:東亞人總是活得那麼累,為何西方人更輕松?

要不就是做的開,要不就是想的開。

國家産業重點

無一例外的,全球的發達國家都掌握着少有的科技産業領域專利。

中日韓共同點:東亞人總是活得那麼累,為何西方人更輕松?

在歐洲的發展旺盛期,主要是在工業革命期間,歐洲人創造人類的曆史變革,使用機器代替人工。

中日韓共同點:東亞人總是活得那麼累,為何西方人更輕松?

歐美在這期間創造了無數改變人類發展的東西,在工業上的成就是亞洲後面再怎麼趕也趕不上的。

中日韓共同點:東亞人總是活得那麼累,為何西方人更輕松?

亞洲的工業發展基本都是,陸續從歐美轉移過來的。

他們人口少,人工貴,不能用機器代替的,就在亞洲使用低廉的人工制作。

中日韓共同點:東亞人總是活得那麼累,為何西方人更輕松?

這也帶起了亞洲國家關于制造業的興起,大概的順序就是歐美轉給日韓,再波及到中國台灣和中國香港,再到大陸,最後是東南亞國家。

中日韓共同點:東亞人總是活得那麼累,為何西方人更輕松?

制造業的特點就是污染嚴重,利潤低,工作強度大,地位不高等特點。

中國人的特點就是吃苦耐勞,為了掙錢,可以不休息,連續工作,哪怕單價低,中國人也能以量堆起來。

中日韓共同點:東亞人總是活得那麼累,為何西方人更輕松?

這造就了我們的職場風氣,一直都是默默付出,也不求加班工資。

中日韓共同點:東亞人總是活得那麼累,為何西方人更輕松?

之是以有這種氛圍,實際上還是因為高薪的科技技術産業,中國接觸不到,隻能做廉價的制造業。

西方的制裁

發展的快速也給歐美等過帶來了憂患,他們擔心亞洲人的成長超過他們,霸占世界科技的頂尖領域,通過各種方式打壓我們的經濟發展。

中日韓共同點:東亞人總是活得那麼累,為何西方人更輕松?

早在上世紀60年代,美國就怕中國的發展,威脅我們,如果敢研發核武器,就用核彈毀滅中國的軍事基地。

中日韓共同點:東亞人總是活得那麼累,為何西方人更輕松?

而我們國家悶聲研究了數年核武器,給了美國一個大震,終于不再被美國打壓核武器了。

中日韓共同點:東亞人總是活得那麼累,為何西方人更輕松?

從2018年開始,美國就打壓中興的發展,後續接着打壓華為等科技企業的對外出口業務。

中日韓共同點:東亞人總是活得那麼累,為何西方人更輕松?

那你以為日本看起來是和美國是盟友,實際上,上世紀80年代,日本人就遭受了美國人的打壓。

中日韓共同點:東亞人總是活得那麼累,為何西方人更輕松?

日本在經濟鼎盛時期前幾十年就覺醒,靠着低端制造業闖不出什麼。

就潛心研發了高端科技産品,1910年建立了日立,1937年建立了佳能,1946年建立了索尼等等現在國際知名的科技企業。

中日韓共同點:東亞人總是活得那麼累,為何西方人更輕松?

然而美國怎麼可能允許有人超過他們的發展,強迫日本簽訂了“廣場協定”,使日本進入長達十年之久的經濟泡沫時期,經濟自此一蹶不振,不複從前。

中日韓共同點:東亞人總是活得那麼累,為何西方人更輕松?

利益問題驅使着歐洲和我們根本不可能一起共同進步,我們隻有不斷發展高産值、高科技的領域,才能使我們擺脫這麼“卷”的路。

1. 東亞人反思活得累:成年人絕境多.環球時報綜.2013年12月11日

2. 廉思:有人曾問我:“為什麼我月入8萬,還不如月入8千的人快樂?”.觀察者網.2024-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