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餘生,做個溫暖的人

作者:茶餘飯後

前段時間,網劇《我的阿勒泰》入圍了第七屆戛納電視劇節最佳長劇集競賽單元,成為首部入選的華語劇集。

在宣傳照中,草原延綿萬裡,碧空如洗。牧民們駕馭着駿馬,在曠野上縱情馳騁,空氣中都彌漫着自由的氣息。

阿勒泰,成了人們心中詩和遠方的代名詞。

這部劇改編自作家李娟的同名散文集。她因為擅長描寫北疆獨特的自然風光和風土人情,被譽為“阿勒泰的精靈”。

2010年,李娟和牧民居麻一家在冬季放牧區共同生活了三個月。她用靈性與溫度兼具的文字,彙聚成了散文集《冬牧場》。

李娟在這本書的序中寫道:“要選一本書作為代表作的話,目前我覺得非它莫屬。”

冬牧場黃沙漫漫,白雪斑駁,寒冷與寂寞同時摧殘着人的意志。但牧民們憑借頑強的生命力,樂觀生活,互相治愈,為冬天增添了一抹暖色。

自然有四季,人生有起伏。

我們雖無法左右環境,卻可以學做一個溫暖的人,把日子過得炙熱浪漫。

餘生,做個溫暖的人
餘生,做個溫暖的人

敬畏自然的人,生命往往更堅韌

每年11月,哈薩克族牧民驅趕着牲畜,行走在蜿蜒的牧道上。

遷徙的隊伍浩浩蕩蕩,綿延數公裡。轉場,拉開了阿勒泰冬天的序幕。

懷着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牧民年複一年地南北折轉。這種傳統的生産生活方式,讓牛羊得以成長,草地得以喘息,卻也讓他們受盡磨難。

尤其在冬天,寒風裹挾着黃沙,漫天風雪交加。牧民行走在一望無際的戈壁灘中,無所憑依。廣闊而蒼涼的大地上留下了他們執着前行的足迹。

李娟為了體驗遊牧民族悄寂深暗的冬季生活,決定跟随居麻一家轉場。

她穿着厚重的冬衣,四肢僵硬,卻不得不東奔西跑地管理駝隊。晚上,大家休息不足四個小時,又得再度啟程。

居麻家這次轉場的行程雖然隻有三天。可連日起早貪黑、風餐露宿,依舊折磨得李娟精疲力盡。

然而,這種居無定所的生活,對牧民來說已是常态。他們每年遷徙數千裡,于大地的褶皺中悄悄埋下了一生的悲喜。

當“到了”的消息傳來時,李娟第一次深刻體會到“停止”的幸福。

眼前是一塊黑色的土地,那是多年積攢的羊糞塗抹的色彩。周邊是空茫的沙漠,無邊無際。這便是他們此行的目的地,冬窩子。

餘生,做個溫暖的人

牧民在地上挖個深坑,用羊糞砌壘坑壁,頂端鋪滿幹草。簡單的搭建過後,一家人便有了擋風避寒的住所,地窩子。

在零下數十度的荒野中,大地和羊糞的組合,給予了牧民最安全和溫暖的庇護。

沒有水,李娟便和嫂子一同采雪。

裹挾着沙塵的雪,化開後渾濁不堪,讓人難以下咽。但為了生存,荒野之中沒有什麼困難不能克服。

即便在最寒冷的日子裡,居麻仍要外出放羊。每隔一個小時,他就在雪地上生起一團火。火光溫暖了居麻被凍透的身體,也點燃了他心底的希望。

李娟在書裡寫道:“寒冷痛苦不堪,寒冷卻理所當然,寒冷可以忍受。”

生活中,每個人都有熬不下去的時刻。或許是因為親人的離去,感情上的愛而不得;又或許是因為巨大的生活的壓力,工作上的失意。

我們總以為事事順遂,就能擁有幸福的一生。不承想,無常才是自然規律,如四季更疊,晝夜交替。

人們隻有在風雪中不斷錘煉自己,才能擁有更堅韌的生命力。

哪怕身處鋼筋水泥築造的城市中,我們也要常懷敬畏之心,驅使自己堅持夢想,忍受黑暗,靜待天明。

餘生,做個溫暖的人
餘生,做個溫暖的人

心存溫暖的人,生活處處是繁花

冬牧場寂靜無垠,人迹罕至。牧民整日忙于勞作,并無其他消遣。

然而,他們不甘忍受單調枯燥的生活,于經年累月的磨難中,修煉了樸實樂觀的心态。

居麻每次出門放牧前,都要費心裝扮一番。他耐心擦拭靴子,使其散發光澤,再換上幹淨的衣服,仿佛要去會見某位重要的朋友。

實際上,放牧途中并無人煙。有儀式感的衣裝,不過是居麻取悅自己的方式。

看到鏡中令自己滿意的形象,居麻會開心得哼唱一整天,仿佛牛羊都會對他刮目相看。

考慮到背雪化水的不易,李娟甯可整日蓬頭垢面,不修邊幅。是以遭到了居麻的奚落。

在牧民看來,無論環境多糟糕,都不能敷衍度日。認真生活,才能被歲月溫柔以待,得到命運的饋贈。

不放羊的日子裡,居麻也一刻不閑。

有時,他東修西補,耐心地拾掇家中的廢舊物品。

有時,他愛跟人開玩笑,吹噓自己和某個名人是放羊時的老相識,引得大家一陣哄笑。

居麻總能想出辦法打發無聊的時間。用溫暖的心,仔細雕琢着每一個當下。

餘生,做個溫暖的人

居麻的女兒加瑪,因家境貧寒,國中就辍學在家。

貧窮将她困于牧場之中,試圖湮滅她青春的光彩。但加瑪不甘命運的擺布,學會了用雙手創造美好。

南下轉場的途中,她認真收拾着帳篷裡的物件,将被褥和廚具安置得整整齊齊。企圖用舒适的環境安撫人們趕路的疲憊。

簡陋的地窩子,也多虧加瑪的布置。她用廢紙和繡氈裝飾寒酸的糞牆,繡花蓋頭遮蓋新舊不一的物件,室内瞬間顯得溫馨大方。

董宇輝曾在介紹《冬牧場》時說道:“貧窮和覺得自己貧窮是兩碼事。”

當下,很多人雖然過着豐衣足食的生活,卻因為内心的匮乏感,常常憂愁滿面。

他們為擁有更多的名利,更體面的生活而心力交瘁,漸漸失去了品味生活的耐心。

實際上,與其追求物質上的安逸,不如用心感受生活。因為幸福就藏在我們身邊:

或許是疲憊歸家時那盞為你而留的燈,雨天出門時那把遞到手邊的傘;

亦或是陌生人一個善意的微笑,好心人一次不留名的幫助。

知足常樂,方見内心豐盈。

心存溫暖的人,往往能夠向陽而生,逐光而行。

餘生,做個溫暖的人
餘生,做個溫暖的人

人心滾燙,便無懼世事滄桑

荒涼空曠的戈壁灘上,日子寂靜而單調。

每當聽到有汽車引擎聲響起,李娟都會興奮地跑到沙丘上,長久地張望。

直到車子在遠處消失不見,轟鳴聲還一直在她耳邊回響,寂寞的滋味也愈發濃烈。

這種感受對牧民來說,并不陌生。他們常年過着與世隔絕的生活,十分期望與外界接觸。

在冬牧場,出門找駱駝,搭車,都成了極為重要的社交活動。即便生活平淡無奇,人們也渴望與人交流,得到些許慰藉,治愈内心的孤獨。

來居麻家的訪客大多一進門就上床卧倒。他們逗貓,看報紙,悠閑自得。

嫂子趕忙鋪上餐布,沏茶,切新馕招待客人。大家愉快地交談,噓寒問暖。

熱氣騰騰的奶茶讓客人忘卻了寒冷與窘迫,地窩子裡的嘈雜聲也安撫了主人的寂寞已久的心。

盡管大家素未謀面,也不會覺得拘謹。憑借相似的生活經曆和孤獨的心緒,雙方很快熱絡起來。

在荒野中遇到了收牲畜的商人,居麻也會殷勤地将他們領回家,熱情款待。

嫂子特意煮了一大鍋羊肉麥子粥。居麻熱心地陪客人喝茶聊天,賓主盡歡。

然而,當商人準備離開時,給出的馬匹價格卻比居麻預期的少了一百元。雙方僵持不下,交易失敗。

望着商人開車決絕離去的背影,居麻并沒有埋怨。

餘生,做個溫暖的人

李娟說,在荒野裡,禮數永遠大于利益。

牧民長期生活在寂靜的自然中,風雨洗滌了他們内心的塵泥,賦予他們更簡單純粹的靈魂。

是以,他們常以熱忱之心待人,感恩所有的相遇,拒絕成為名利的傀儡。

然而,李娟在離開冬窩子時,卻因為要叨擾其他牧民,内心局促不安。即使早已饑腸辘辘,也不敢大快朵頤。

後來,她逐漸意識到,接受别人的幫助和款待,實際上同幫助别人一樣重要。讓愛和溫暖流轉,才能延綿不斷。

人們常說,心涼了,不再愛了。因為曾經受過傷害和欺騙,便深陷其中,吝啬付出。

其實,原諒别人,就是在拯救自己。

為往事耿耿于懷,隻會越來越累;為不值得的人流淚,也會愈發受傷。

學會給自己的心靈松綁,才能常懷赤誠之心,不懼世事炎涼,人心詭谲,活得自在坦蕩。

餘生,做個溫暖的人
餘生,做個溫暖的人

寫在最後

作者在書中寫道:“所幸再寒冷無邊的冬天,也有着溫暖甯靜的核心。”

那些頑強向上的生命,溫暖的日常點滴,以及種種不期而遇的善意,都被李娟收藏在心底,當作寶藏。

一心向暖的人,往往懂得在風雨中築造彩虹,于平凡中采撷美好。

即便身處凜冬,也能用愛澆灌心田,靜待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