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少年看眼,中年看嘴”:子女身上,出現這兩個迹象,多半很富貴

作者:布衣粗食

曾國藩說:“吾觀鄉裡貧家兒女,愈看得賤愈易長大;富戶兒女,愈看得嬌愈難成器。”

一些窮苦人家的兒女,搖身一變就是富人;富人家的兒女,反而難成大器。

可見,富貴命,窮人命,和父母的原生家庭有關系,但其根本是兒女本身的問題。

作為父母,應該循序漸進地引導兒女,去成就什麼,而不是盲目給兒女帶來什麼“家底”。

家底可以敗光,但是智慧是無窮盡的,還可以持續增值。

民間有一種識人術:“少年看眼,中年看嘴。”

從你的子女身上,能看到以下幾個迹象,那大機率是富貴命。

“少年看眼,中年看嘴”:子女身上,出現這兩個迹象,多半很富貴

01

少年“看眼”,謂之格局。

有句話說得好:“眼睛看到的地方,是視野;眼睛看不到的地方,是眼界。”

如果我們隻是看到眼前的東西,那麼怎麼走,也走不出自己的視線範圍,甚至繞一個圈,還是回到老地方。

打開自己的格局,能夠讀萬卷書,走萬裡路,去祖祖輩輩都沒有看過的地方,去擷取人類未知的知識。

明代有一個小夥子,叫王陽明。

他讀書的時候,問老師:“什麼是天下第一等大事?”

老師說:“讀書,考取功名。”

确實,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讀書以功業為第一。

可是王陽明對老師的回答不滿意,他認為:“第一等事,是讀書,做聖賢。”

若幹年之後,王陽明果然做了聖賢,成為了哲學家。

他發表的“知行合一,緻良知”,被人追捧一時。

王陽明成名後,還桃李滿天下。

他告訴學生:“人皆可成聖。”

有個叫王艮的學生,很是疑惑,跑到大街上,尋找聖人而不得。

王艮回到學堂,對王陽明說:“大街上的聖人真多呀。”

王陽明知道學生在挖苦,就輕聲回複:“人胸中各有個聖人,隻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王艮大悟,也羞愧不已。

眼睛看不到的地方,心靈可以觸及。若是你的心不能觸及,那是你的内心被外物蒙蔽了。

古人雲:“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書本是智慧的明燈。”

看看你的子女,在年少時的時候,是不是志向遠大,有沒有看到比同齡人更不一樣的東西。

當然,少年的格局,不是張口就說“要當科學家,數學家”,而是确實可行的目标。一旦确定目标,就能知行合一。

那些誇誇其談,但是沒有行動的少年,明顯是好高骛遠。

成就一個少年的,不是各種準備很充分,而是一邊開始一邊準備。

作為父母,看到年少的子女要成就什麼,多一些鼓勵,少一些否定,更不要打擊。也許子女的想法有些天真,但是行動起來,一切皆有可能。

“少年看眼,中年看嘴”:子女身上,出現這兩個迹象,多半很富貴

02

中年“看嘴”,謂之沉穩。

很多人,未老先衰。

三十歲的人,可以說:“要是我二十歲,肯定不會這樣。”

四十歲的人,就抱怨社會:“這是什麼世道,讓我吃盡苦頭。”

也有中年人,開口就仇富,也不見感激誰,連身邊人都聽不到一句好話。

最可怕的是,中年人遇到困難,就立馬抱怨,而不是改變。甚至因為一次打擊,就怨聲載道,徹底倒下去。

子女到了中年,若是有富貴命,那就會“穩中求進”。

嘴巴穩住,是穩定人生的第一要緊事。

唐朝時,唐太宗手下有一個得力幹将,叫李勣。

當唐太宗過世之前,擔心李勣居功自傲,不服從下一任皇帝的管理。

一份诏書,把李勣貶到了甘肅的疊州。

李勣看到诏書,連和家人告别都沒有,就去赴任了。他心甘情願服從朝廷的管理。

過了幾個月,新皇下诏,把李勣召回朝廷。

因為嘴巴很穩,絲毫怨氣都沒有,是以家庭都很穩。各種沖突,都完好地避免了。

可惜的是,到了李勣的孫輩李敬業這裡,就穩不住了。

李敬業去剿匪,可以坐下來和匪徒談笑風生,也不嚴厲處罰匪徒。

李敬業還發文,反對武則天稱帝,導緻家業全部廢掉。

小說作家天蠶洋芋說過:“用不着與人去逞口舌之利,好好修煉,别人的嘴自然會閉上。”

我們多看看子女的嘴,到底是怎麼用的,就知道他的命運,會到哪一個層次。

子女中年時,父母把家裡的财産配置設定一次,或者故意給某個子女多一點點的财産。那些怨恨父母偏心的人,顯然是出息不大的;那些滿不在乎的子女,盡管去忙自己的事業了,父母給什麼,都無所謂。

通常,心直口快,得罪人,關系不友善;有烏鴉嘴的人,說壞的很靈驗,說好的都是廢話,反正也沒有行動。

若是中年子女,配上了一個嘴巴很多的夫妻,那就更加糟糕了,這個家庭,一準是雞飛狗跳。

有句話得好:“當你要開口說話時,你所說的話必須比你的沉默更有價值。”

做穩重的中年人,辦事有章法,進退有秩序,持家有規則,未來可期。

“少年看眼,中年看嘴”:子女身上,出現這兩個迹象,多半很富貴

03

詩曰:“富貴浮雲世态新,典刑依舊老成人。”

一個人,若要有富貴命,就要“老成”。

也就是說,樹立可行的目标,幫老成的事情,一步一步實作目标。

遇到意外的情況,能穩住自己,非常老練地把情況處理好,避免偏離夢想的方向。

父母在看清兒女的命運的同時,要記得提醒兒女,如何做好自己。

在兒女成長的路上,少給錢财,多給方法。

另外,也告訴兒女,在自己命好的時候,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命會更好。

人這一生,你将擁有的家庭,比你出身的那個家庭重要。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