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沉浸教研提師能 砥砺前行淬真知

作者:浏覽視界

——江蘇省海安市城南實驗國小全體國文教師線上觀摩江蘇省“新課标·新課堂”主題研讨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義務教育國文課程标準(2022 年版)》,推進國小國文教學改革,4月24至25日,江蘇省國小國文“新課标·新課堂”主題觀摩研讨活動在蘇州市吳中區木渎實驗國小舉辦,江蘇省海安市城南實驗國小教育集團全體國文老師線上觀摩,共享研習成長之樂。

沉浸教研提師能 砥砺前行淬真知
沉浸教研提師能 砥砺前行淬真知

專題講座促教學 聚勢賦能譜風華

4月24日,在蘇州市吳中區木渎實驗國小夏靜老師的主持下,活動拉開帷幕。蘇州教育局局長程朝陽、蘇州教科院院長丁傑緻辭,江蘇省中國小教研室教研員李亮和江蘇省教育學會院長楊九俊發表講話。

沉浸教研提師能 砥砺前行淬真知
沉浸教研提師能 砥砺前行淬真知
沉浸教研提師能 砥砺前行淬真知
沉浸教研提師能 砥砺前行淬真知

“風物長宜放眼量”,吳中區教師發展中心吳慶老師主持沙龍活動,分享了“五學課堂”的教學實踐構想,指出在義務教育日趨深入的當下,重視核心素養提升、鼓勵探索實踐的“五學課堂”能夠回答當下國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若幹問題。幾位老師的讨論充滿智慧和深度,一緻認為“五學課堂”以課堂教育改革為切入點,呈現了改進常态課堂的美好願景,可以更好地落實課标理念,為教育賦能。

沉浸教研提師能 砥砺前行淬真知

随後,崔允漷教授帶來以“新教學:用課程思維‘抓大統小’”為題的專家講座。崔教授以“課改20多年,還有什麼問題”為切入點,并以AI技術分析為教研創新工具,展示了千節AI國文課的資料分析報告,列出國文課堂中“思維含量偏低”“教師問題自問自答、問而不答”等問題。崔教授指出,國文教師應該像課程專家一樣發展學校課程,将培養目标一步步轉變成課程标準、教學目标,從想得到的風景,變成看得到的風景和走得到的景點。整場講座幹貨滿滿,一針見血,為國文課堂改革提出了有效的路線方針。

沉浸教研提師能 砥砺前行淬真知
沉浸教研提師能 砥砺前行淬真知

立足課堂展風華 千錘萬鑿綻風采

覽名師風采,碰智慧火花。4月25日,來自南京市、蘇州市的夏靜、姚敏、張臻等9位優秀老師展示了《火燒雲》《小毛蟲》《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等不同學段的研究課。老師們緊緊圍繞新課标理念,結合學情進行教學設計。有的老師聚焦教學目标,設計出一個個引人入勝的學習活動;有的老師緊扣單元主題和國文要素,凸顯課文在單元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學人文氛圍濃郁,“國文味”醇厚,展現着國文學科獨特的魅力。專家點評高屋建瓴,字字珠玑,給執教老師和聽課老師春風化雨般的教誨和引領。

沉浸教研提師能 砥砺前行淬真知
沉浸教研提師能 砥砺前行淬真知
沉浸教研提師能 砥砺前行淬真知
沉浸教研提師能 砥砺前行淬真知
沉浸教研提師能 砥砺前行淬真知
沉浸教研提師能 砥砺前行淬真知
沉浸教研提師能 砥砺前行淬真知

江蘇省中國小教研室教研員李亮作活動總結,他認為崔允漷教授的講座讓人醍醐灌頂,對國文課堂教學甚至有了颠覆性的認知,值得我們每個國文老師深思、反思。蘇州市吳中區木渎實驗國小的“五學課堂”是學生主體的課堂,是學習線上的課堂,是指導節制的課堂。

沉浸教研提師能 砥砺前行淬真知

聽課悟教春意濃 教研共鑒韻悠長

春風有信,花開滿徑,教研有方,潤物無聲。本次線上觀摩活動,老師們認真傾聽,詳細記錄,用心思考,書寫工整、條理清晰的聽課筆記和随感凝聚着老師們參與教研的熱情,代表着老師們學習收獲的碩果,也預示着課堂教學改革之路上的新跨越。

沉浸教研提師能 砥砺前行淬真知

01

陳慧倩:

《挑山工》整堂課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能根據學情變化調整課堂結構。例如,學生在解決“挑山工登山路線是怎樣的”這一問題中遇到了困難,教師就讓學生聯系上下文體會折尺形線路,投影了學生的不同畫法,采用了“劃句再畫圖,對照讀文”的方法引導學生學會“将文字變為圖象”的讀書竅門,發現挑山工斜着走山路的原因,是從生活實際出發中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進而引導學生體會到挑山工的智慧之處。再通過啟發性思維訓練,讓學生體會挑山工的辛苦。按照課文發展順序以及從作者和挑山工的三次相遇,讓學生感受到挑山工的腳踏實地、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反複思考課文人物給我們帶來的深刻哲理和精神力量。

02

葛海燕:

《兩小兒辯日》教學伊始,宋老師就設定生活情境“搜集智慧書簽”,抓住課題中的“辯”字入手,将學生直接帶入到文本所創設的情境之中。宋老師鼓勵學生自讀自悟,把握文言文特點,掌握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其次,宋老師注重誦讀,緊扣文本中的“辯鬥”一詞,設計了各種形式的讀:有學生帶着問題的自讀,有全體學生的齊讀,還有針對具體語句的找尋讀、悟讀。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學生不僅把課文讀通順了,還在教師的指導下實作了對課文内容的初步了解。在此基礎上,宋老師再進一步引導學生進行情境模拟表演,深入研讀、判斷評價,一切顯得事半功倍,水到渠成。

課堂最後,宋老師設計“延辯鬥之理”這一環節,學生暢談獲得的啟示,進而體會到這篇文章的道理。整堂課在朗讀實踐中層層推進,妙趣橫生,學生在文言文和現代文之間來回穿行,實作了學生對文本了解的暢通無阻。

03

李嘉慧:

施老師的課堂生趣盎然,圍繞“風趣與幽默”這一主題,将《楊氏之子》這篇小古文講得清晰通透。施老師以翻譯古文的“信、達、雅”為線索,教會學習方法。首先,施老師重點指導古文朗誦,在讀準古文的基礎上讀出節奏美、韻律美。其次,在研讀古文環節,施老師緊扣“甚聰慧”,從孔君平問的“巧”和楊氏之子回答的“妙”入手,在小組讨論、教師引讀、師生對讀中,體悟楊氏之子的聰慧。施老師還有意引導學生回顧學習古文的方法,以舊識帶新知,以新知固舊知,給予學生學習古文的方法。學生有了方法做拐杖,既能輕松地了解文本的内容,又友善了今後文言文的學習。

04

劉紅芳:

《記金華的雙龍洞》是葉老先生早年遊曆金華雙龍洞的一篇遊記。作者按照移步換景的遊覽順序,真實記錄了自己的遊覽見聞和感受,堪稱遊記體文章的典範。王申老師課堂設計新穎,别具一格。“讓學生制作雙龍洞導覽圖”的任務情境貫穿始終,導覽圖圖文并茂,一目了然,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遊記的積極性。王老師先引領學生畫遊程圖,再理清寫作順序和課文結構,使學生高效地把握遊記文體特點,了解作者移步換景的寫作方法。接着再讓學生完成“最佳打卡點”,讓學生自然而然地了解了“外洞、空隙、内洞景物”的特點。教師還着重對“孔隙”這一部分進行了教學,重點突出,基礎夯實,教學效果良好。

05

陳召建:

方天怡老師在《挑山工》的教學中,采用了一種非常有趣的方法——制作名片,來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挑山工的動作和泰山的地形。這種方法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還能夠讓他們更加深入地了解挑山工的工作和泰山的美景。在課堂上,方老師還通過圖檔的形式,讓學生直覺地感受到泰山的險峻和挑山工的聰慧。除此之外,方老師還通過對比遊人和挑山工的方式,讓學生們感受到挑山工身上的品質和精神。

06

景娟:

教師在教學之前,适當地給予學生學習支架,讓學生按照學習小貼士讀小古文,并且,引導孩子回憶學習小古文的一些方法,鞏固孩子的學習記憶,并且将這些方法應用到這篇小古文的學習中來。

教師緊緊抓住“此是君家果”“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的對話,引導學生明白楊氏子的聰慧之處,一是能聽懂孔君平的話中話,二是能迅速反應過來并作出巧妙回答,三是回答有禮,語言婉轉有禮貌。

這篇小古文字數不多,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狠抓朗讀,讓學生讀出韻味并且意識到讀書的重要性。接着讓學生按照“讀通課文—讀好課文—了解課文”的程式自讀自悟,讀準字音,讀順句子,重點在“孔指以示兒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這兩個難讀的地方進行指導朗讀,然後引導學生自己劃分文章的節奏,學生一邊讀,一邊劃,投入到課堂學習中。

07

夏季:

在《端午粽》這一課的教學中,田靜老師展現出了深厚的專業素養和獨特的教學風格,為學生帶來了一堂生動而富有内涵的國文課。在教學過程中,她通過中國的傳統節日帶領學生走入情境,感受端午節濃濃的節日氣氛。接着從粽子的色香味三個方面入手,帶領學生先字詞,後短語,最後句子,層層深入研讀文本。本課課文長句子較多,作為本課的一個重點也是難點,田老師的課上安排了很多“讀”的環節,課堂上充分給予學生朗讀練習機會,當堂練習,在課堂上實作“讀”的能力訓練,充分展現課堂上學生“學”的過程。同時,田老師的課堂環節也十厘清晰,她設計了“了解端午粽——走近端午粽——介紹端午粽”三個學習任務,并且每一個大任務下的小活動都有迹可循,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整個課堂輕松愉快又高效。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在本次研修學習活動中,海安市城南實驗國小全體國文老師在名師荟萃的專題講座中汲取精華,在沉浸式教研中提升師能,進一步夯實了理論知識,更新了教育理念,拓寬了教育視野,為進一步履行國文教育工作者的擔當使命再添信心,再蓄力量。

圖文:秦美娟 華丹丹 戴 濤等

責編: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