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00多年前的年曆,都濃縮在這裡了!

作者:隴南禮縣釋出

你能想象嗎,在連雲港市博物館裡,一塊長約22.5厘米、寬約7厘米的漢代木牍,濃縮了兩千多年前的年曆。

2000多年前的年曆,都濃縮在這裡了!

1993年2月從位于江蘇連雲港東海縣尹灣村的一處漢墓葬群中發現的尹灣漢墓簡牍,共出土木牍23件,竹簡133枚,分為行政文書、術數文獻、私人文書與漢賦佚篇四類,記載文字4萬字左右。其中,編号為10的木牍,正面是元延元年曆譜,即西漢晚期成帝元延元年(即公元前12年)這一年的年曆。在一面木牍上濃縮了全年“月曆”,便于查閱。

2000多年前的年曆,都濃縮在這裡了!

這張“元延元年”的木牍上有哪些資訊?從該曆譜上看,元延元年共13個月,閏正月。13個月分列木牍的上下兩端,上端6個月,下端7個月,并标明了大、小月,以及該月份第一天即朔日的幹支,如:十一月 大 甲子朔。其中,十月與十二月的朔日的幹支均為甲午。 

2000多年前的年曆,都濃縮在這裡了!

那麼,何為幹支呢?在大陸傳統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為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為十二地支,它們排列成60個幹支組合:甲子、乙醜……癸亥,以此記錄年序與日序,如此循環往複。

2000多年前的年曆,都濃縮在這裡了!

在這個木牍上,除了上下兩端标注在月份下的幹支共12個,還有48個幹支分列木牍的左右兩側,每邊24個。從木牍上方右側的“十一月”下的“甲子”開始,逆時針方向排列,到木牍右側上方的“癸亥”,60幹支正好形成一個長方形。

2000多年前的年曆,都濃縮在這裡了!

如何在這個木牍上查詢具體日子?首先,選擇一個月份,如“五月 小”,從該月份的第一天“丁卯 朔”開始,逆時針方向數,一直數到“六月 大 丙申朔”的前一天,即“乙未”,可知當年五月共29天,确為小月并且該月每一天的幹支皆可知曉。

2000多年前的年曆,都濃縮在這裡了!

那麼,每個月初始日和大小月背後又隐藏着哪些天文知識呢?在大陸傳統農曆曆法中,農曆月主要是根據月亮圓缺變化的周期而制定。月球繞地球轉動一周的過程中,從地球上看,月亮呈現出不同相貌。當月球和太陽的地心視黃經相等時,在地球上看不見月亮,這個時刻的月相稱為朔,當天稱為朔日,是每個農曆月的初始日。農曆月分為大月和小月,前者30天,後者29天。

2000多年前的年曆,都濃縮在這裡了!

木牍上的節氣有哪八個?值得注意的是,在數五月的日子時,你會發現,數到第3天,當日的幹支“己巳”下還注明了“五月三日 夏至”,也就是說元延元年農曆五月三日這一天是夏至節氣。這是因為,曆譜還有一個重要的功用——指導農業生産。

2000多年前的年曆,都濃縮在這裡了!

漢武帝時期的太初曆明确記載了二十四節氣。在元延元年曆譜中,當年的立春、立秋、立冬、立夏、春分、夏至、秋分、冬至這8個節氣及其具體日期某月某日都被标注出來,如“十一月九日 冬至”。這樣,人們就可以據此為指導,進行農業生産。春耕、夏長、秋收、冬藏,一年四季,周而複始。

2000多年前的年曆,都濃縮在這裡了!

除了節氣外的重要日子還有哪些?元延元年曆譜中還将初伏、中伏、後伏、臘、晦這幾個重要日子的具體日期也标注出來。當年十二月十七日庚戌為“臘”,在漢代,“臘”是重要日子,這天要祭祀社神、祖先神等神,自貴族皇室至普通平民,皆舉家聚會宴飲。當年十二月的“壬戊”為該月的最後一天,即“晦”,這一天也是當年的最後一天。

2000多年前的年曆,都濃縮在這裡了!

一個木牍上,可以遍查全年,設計精巧,古人的智慧令人歎服,也為我們研究西漢曆法提供了一份完整執行個體。

來源:新華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