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陳赓不好意思拜訪宋慶齡,陳毅說了啥,讓他歎:那不是吹牛皮?

作者:甜途

"陳赓辭世,杯中之酒失去了滋味。"

這是1961年,當開國上将陳赓離世之際,李克農發出的感慨。說完這番話後,一向嗜酒如命的李克農将酒杯摔在地上。這句話或許能夠代表老将軍們對陳赓的情感,因為多年來他一直是戰友們的“開心果”。

陳赓是最具個性的開國将軍之一。無論戰局多麼艱難,他始終保持開朗、樂觀的态度,有時僅憑一句話,便能化解大家的憂慮。甚至在追求心上人的過程中,他也毫不猶豫。當年為了追求王根英,他三次被拒絕,卻堅持不懈。最終,在周總理的幫助下,他成功地牽線成了一段佳話。

勇敢表達愛恨情仇一直是陳赓最大的魅力。但即便如此,他也曾有過為難的時刻。讓他感到“扭捏”不敢前去拜訪的人,正是師母宋慶齡。這是怎麼回事呢?聽我細細道來。

陳赓不好意思拜訪宋慶齡,陳毅說了啥,讓他歎:那不是吹牛皮?

提起這件事,還得回溯到陳毅的一次無心之過。

1949年5月,陳毅率領第三野戰軍成功解放上海,這一喜訊迅速傳遍全國。作為一個國際化的大都市,上海在當時具有不可忽視的地位。為此,毛主席給陳毅下達訓示:解放上海要以文方式進行,不要使用武力。

毛主席的話直截了當,當時無數人都關注着陳毅,想知道他會如何接管上海。是以,在大部隊進城之前,陳毅與粟裕等人商定了一項軍紀:《入城三大公約十項守則》。守則對所有将軍提出了極為嚴格的要求,其中一條規定是:不得居住在民房店鋪,嚴禁幹擾戲院及所有娛樂場所的正常營運。

這一安排得到了毛主席的準許,解放軍大軍闊步進城。于是,1949年5月27日,上海完全解放的當天,老百姓推開門一看:街道兩旁滿是解放軍。這些年輕的戰士,為了不打擾居民,就這樣坐卧在地。這一場景深深地刻在上海人民心中,他們都感歎:解放軍真的與衆不同!

陳赓不好意思拜訪宋慶齡,陳毅說了啥,讓他歎:那不是吹牛皮?

然而,這樣的狀況繼續下去顯然不可持續,戰士們畢竟不是鐵打的。經過連日的激烈戰鬥,這些年輕人已經疲憊不堪,迫切需要休息。是以,大家決定動員一些公館和大宅子,為戰士們提供臨時的休整場所,等一切整頓妥當後再另尋住處。通常情況下,這些公館多是國民黨官員遺留下來的,大多數早已無人居住。是以,空置房屋的動員工作相對順利。

就在一天,兩名負責後勤的戰士在莫裡哀路發現了一座大宅子,遂按例敲門尋問。然而,當他們告知來意後,門房卻冷冷地回應:“這裡不能住!”戰士們在不明緣由的情況下與門房産生了争執。

很快,一位中年女子下樓,對樓下的戰士們說:“我是宋慶齡,這裡是我的公館!”當時,56歲的宋慶齡一直在上海從事兒童福利工作。兩名戰士一聽到是宋慶齡的房子,立即意識到自己闖了禍,急忙傳回總部報告。

回到總部後,他們迅速向陳毅緊急彙報了這一事件。原本就忙得焦頭爛額的陳毅一聽,頓時勃然大怒。他着急地說:

“哎呀,我說你們兩位老哥,上海這麼大,你們偏偏跑到宋慶齡那裡搞什麼?……就算把我陳毅的辦公室騰出來,也不能去動員她……”

作為一位老将,陳毅對宋慶齡十分尊敬。這不僅僅因為她是孫中山先生的遺孀,更重要的是,在過去的抗日戰争和解放戰争中,她做出了令人敬佩的貢獻。

孫中山先生病逝後,反動派的野心昭然若揭,1927年發動了四·一二政變。宋慶齡很快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毫不猶豫地站在正義的一方,對反動派的行徑提出了嚴厲的譴責。在接下來的多年裡,她憑借自己在國内外的影響力,保護了許多愛國人士,并多次籌集物資捐贈延安。白求恩等國際友人也是在她的介紹下來到延安的。

一想到這些,陳毅感到自己犯了個大錯。他趕緊問那兩名戰士:“你們有沒有道歉?”兩名戰士這才意識到,當時隻顧着跑回來報告,竟然忘了向宋慶齡道歉。

聽到這個情況,陳毅更是焦急不安。他在房間裡來回踱步,一時不知道該如何處理。

陳赓不好意思拜訪宋慶齡,陳毅說了啥,讓他歎:那不是吹牛皮?

陳毅經過長時間的思考,突然想到有一個人可能能幫他說情,那就是陳赓。陳赓和宋慶齡的友情非常深厚,這一點老将軍們,包括陳毅在内,都非常清楚。

宋慶齡比陳赓大10歲,在孫中山先生在世時,他們就已經相識。當時,21歲的陳赓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因為熱情開朗,加上出色的軍事才能,很快就成為學校的“紅人”。孫中山先生非常欣賞這個來自湖南農村的年輕人,經常找他到辦公室談話。正是在這個時候,宋慶齡結識了他。

對于得到丈夫器重的人,宋慶齡一直都非常關注,陳赓自然也不例外。後來,她得知陳赓參加了讨伐陳炯明的戰鬥,更是覺得丈夫的眼光沒有錯。

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後,陳赓和許多黃埔同學一起參加了南昌起義。對于宋慶齡來說,這些年輕人都曾是孫中山心目中的優秀苗子,她時刻為他們擔心。

不久之後,宋慶齡的表弟牛惠霖悄悄來到她家,告訴她一則消息:陳赓正在他的骨科醫院裡。牛惠霖是上海著名的醫生,也是宋慶齡的姨表兄。

前幾天,醫院裡來了一個腿部受重傷的年輕人。他的左腿中彈三處,膝蓋骨的肌腱也被擊斷,同時還有胫骨和腓骨的受傷。剛到醫院時,這位年輕人不肯透露自己的真實身份和姓名。但牛惠霖經驗豐富,一看就知道他是從戰場上回來的共産黨員。在牛惠霖的細緻詢問下,這位年輕人才透露出真相:“我是陳赓。”

陳赓不好意思拜訪宋慶齡,陳毅說了啥,讓他歎:那不是吹牛皮?

牛醫生得知那位年輕人是陳赓後,立即奔走告知了宋慶齡。他這樣做的原因有兩點:一方面,當時上海處于反動派的統治之下,他需要征求宋慶齡對此事的看法;另一方面,他深知宋慶齡一直對陳赓非常欣賞。

當時陳赓的腿傷極為嚴重,按照通常的治療方案,截肢是不可避免的選擇。然而,陳赓堅決不同意,拒絕接受截肢手術。得知這一情況後,宋慶齡表達了關切,并親自囑托牛惠霖:無論如何都要保住陳赓的腿,必須治愈他!

宋慶齡的話語權極高,她的發言讓牛惠霖等醫護人員格外關注陳赓的治療。不僅如此,宋慶齡還囑咐醫院全力搶救其他像陳赓一樣的我軍戰士。在她的周密安排下,陳赓的腿奇迹般地康複了。可以說,如果沒有宋慶齡當時的大力相助,我軍可能會失去一位開國大将。

随後,宋慶齡對陳赓的關心之舉傳為佳話。是以,陳赓對這位師母格外尊敬。也正是由于這種關系,陳毅才想到請求陳赓出手相助,因為他自己與宋慶齡并不太熟悉。

陳赓不好意思拜訪宋慶齡,陳毅說了啥,讓他歎:那不是吹牛皮?

主意已定,陳毅迅速派遣人将陳赓請至市委,詳細向他解釋了整個事情的經過。陳毅認為,作為多年的老戰友,陳赓肯定不會袖手旁觀。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一聽說要去見宋慶齡,陳赓卻皺起了眉頭,他表示:

"孫夫人對我很關心,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我一去,她肯定會問我帶多少兵,我怎麼回答?我在上海已經待了好幾天了,卻一直不敢去見她,就是因為擔心這個問題。"

陳毅聽了陳赓的話,立即明白他内心有所顧慮,不好意思去見宋慶齡。于是,他迅速說道:“你就說帶了20多萬兵嘛!”就是這一句話,讓陳赓感歎道:“那不是吹牛皮了嗎?”

實際上,陳赓此時已經是第4兵團的總司令,雖然帶兵總數稍微差了一點點,但在同級将領中已經相當引人注目。

那麼他為何覺得宋慶齡會問他帶兵的問題呢?畢竟宋慶齡并非軍事專家,為何她會特别關心陳赓帶了多少兵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陳赓知道宋慶齡對自己寄予厚望。早在1933年,宋慶齡從蔣介石手中成功解救出陳赓的時候,陳赓就已經明白這一點。

1933年,陳赓、廖承志等同志因叛徒的出賣相繼被捕。對于陳赓,蔣介石實際上是相當欣賞的,一開始他打算通過勸降來争取陳赓。與此同時,黃埔軍校的許多老同學也紛紛前來牢房看望陳赓。

蔣介石看到陳赓在自己部隊中仍然有很高的聲望,覺得現在正是拉攏他的好時機,于是親自前來探監。面對昔日的校長,陳赓表現得非常冷靜,甚至沒有站起來。相反,蔣介石卻故作親切地表示:“陳赓,你瘦了!”

陳赓直言:“瘦吾貌而肥天下!校長,你也瘦了!”蔣介石聽到這番回答後,表情有些尴尬,于是說:“生靈塗炭,寝食難安呐!”陳赓則坦言:“校長瘦了,天下也瘦了,這是為何?”這番對話顯然讓蔣介石無法繼續低頭,隻好有些不悅地離去。盡管後來多名黃埔同學求情,蔣介石仍然不肯釋放陳赓。然而,由于在1925年,尚在學校時,陳赓曾在東征中救過蔣介石的性命,是以蔣介石也不敢輕舉妄動。如果毫不留情地處死陳赓,必将招緻天下人的唾棄,成為忘恩負義之輩。

1933年下旬,宋慶齡得知陳赓被捕的消息後,非常焦急。她立即與蔡元培等人召開同盟會議,決定動用自己的影響力争取救出陳赓。

陳赓不好意思拜訪宋慶齡,陳毅說了啥,讓他歎:那不是吹牛皮?

宋慶齡通過制造輿論壓力的巧妙舉措,展現出了高明的政治手腕。幾天後,她進一步發表了一篇名為《告中國人民書》的聲明,呼籲全國人民聯合起來,要求釋放陳赓。當時,宋慶齡在民主人士中享有崇高威望,各地紛紛響應聲援,給蔣介石帶來了巨大壓力。

此外,宋慶齡親自前往蔣介石面前,直言不諱地告誡他,若殺陳赓便是忘恩負義。最終,在宋慶齡等人的共同努力下,蔣介石隻得放人。

這一事件過後,陳赓對宋慶齡更加敬重。他深知宋慶齡對自己寄予的期望極高,是以在上海解放時,雖然懷着敬畏之情,他仍決定拜訪宋慶齡,擔心自己帶的兵力令她失望。

在與宋慶齡相見時,陳赓面對兵力問題,盡管感到不好意思,但因陳老總親自請求,他還是決定前往。很快,陳赓出現在宋慶齡面前。

五年前,宋慶齡曾得知陳赓再次負傷,還親自寄送藥物至延安。這次能親眼見到他再度健康地出現在自己面前,56歲的宋慶齡無比高興。而對于陳赓來說,16年不見的師母,令他感慨頗多。他仍以敬重之情稱呼宋慶齡為“師母”,而宋慶齡也欣然答應。

兩人在随後的交談中聊得十分投機。最終,宋慶齡提到了兵力問題,她詢問陳赓:“你帶多少兵啊?”陳赓擔心讓她失望,隻好硬着頭皮回答:“20多萬。”

宋慶齡聽後表示:“怎麼那麼少?林彪是四期的,都帶了七八十萬兵呢!”考慮到林彪是黃埔軍校第四期的,陳赓是他的學長,宋慶齡的比較似乎也合情合理。

陳赓坦然回應:“他進步得快!”實際上,帶兵數量的多少并不能完全反映陳赓個人能力。這一切都有其客觀原因。

首先,陳赓從黃埔軍校畢業後,并沒有立即參與正面戰場,而是在上海跟随周恩來成立了中央特科。

中央特科成立于1927年11月,在那個時期發揮了重要作用。由周恩來親自上司,下設總務科、情報科、保衛科三個科室,培養了許多後來我們熟知的紅色特工。陳赓被安排擔任情報科的科長,主要負責收集情報和掌握敵情。

陳赓化名王庸,深入上海的大街小巷,巧妙僞裝。有時候,他扮成上海的富家子弟,與名流子弟稱兄道弟;有時候,他戴着便帽,混迹于上海街頭的幫派人員之間。

在短短兩年内,陳赓搬了五次家,多次成功營救被捕同志,收集了重要情報。即便在解放戰争時期,他組織的特工仍然發揮着重要作用。這段特科經曆讓他比其他将領更晚走上正面戰場。

其次,多次受傷讓陳赓備受煎熬。前文提到的1927年的受傷隻是其中之一,後來他還兩次受傷。

當傷勢痊愈後,陳赓的軍事才能變得舉世矚目。無論是在長征途中還是抗戰時期,陳赓都展現出了卓越的軍事才能。尤其是他指揮的386旅,曾讓日軍聞風喪膽。

正因如此,1952年,毛主席才交給陳赓創辦“哈軍工”的任務。而在後來評選的36位軍事家中,陳赓也名列其中。

宋慶齡并不了解陳赓這些年的經曆,是以覺得他帶的兵力有點少,這也是很正常的。陳赓深知師母一直關心着自己,是以選擇了輕描淡寫的回答,隻是微笑着應對。

陳赓不好意思拜訪宋慶齡,陳毅說了啥,讓他歎:那不是吹牛皮?

随後,陳赓轉變話題,回到了陳毅交代的任務,詳細談論了早前兩名戰士不慎得罪宋慶齡的事情。

宋慶齡是一位極為明理的人,早已不再介意那些小誤會。讨論完畢後,她還熱情地邀請陳赓前來共進晚餐,說道:

“我與共産黨人打了20多年的交道,但不常請客。明天我請你來吃飯,讓你的夫人也一起來……”

師母邀請,陳赓理所當然地答應了。于是第二天,穿戴整齊的陳赓前往。那天的晚餐菜肴十分豐盛,宋慶齡還特地邀請了一些愛國民主人士,為迎接解放軍進入上海獻上熱烈的歡迎。然而,據他後來回憶,由于過于緊張,他未能充分享受美食,未能吃飽。

直到三年後,陳赓從北韓戰場榮歸,宋慶齡心生一念,覺得他在上海的那頓飯吃得并不盡興。于是她再次邀請陳赓和夫人到家中做客,特意購買了新鮮的葡萄和定制的點心,以表達對他們的歡迎。

這些細節表明,年近六旬的宋慶齡把陳赓視為自己的至交好友。在宴席上,宋慶齡詳細詢問了他在北韓戰場上的經曆。陳赓發現,每當談及戰士們為國捐軀的細節時,宋慶齡的眼中總是閃爍着淚花。

回家後,陳赓用心準備了數十枚戰役紀念章,讓妻子轉交給宋慶齡。宋慶齡收下這份珍貴的禮物,仔細地端詳着這些紀念章。

陳赓和宋慶齡的友誼持續了多年。由于擔任副主席的職務,宋慶齡常常代表中國出訪。年過六旬的她,與親兄弟姐妹幾乎沒有往來。是以,每次她從外地回到北京,陳赓總會去機場或火車站接她。對于晚年的宋慶齡來說,這也是一種慰藉。

然而,1961年3月,陳赓因心髒病離世。最初,這個消息對宋慶齡保密。當時的68歲的宋慶齡身體狀況也不佳,周圍的人都擔心她無法承受這樣的打擊。

然而,最終,宋慶齡還是得知了這個消息,淚如泉湧。在給好友廖夢醒的信中,宋慶齡傷感地寫道:“這個打擊真的太大了,使我悲傷至極……”

此後,宋慶齡一直珍藏着陳赓贈送的戰役紀念章,成為她對他最深切懷念的象征。

陳赓不好意思拜訪宋慶齡,陳毅說了啥,讓他歎:那不是吹牛皮?

本期選擇回顧這段被塵封的往事,出于三個主要原因:

首先,通常大家更加關注陳赓大将風趣幽默的一面,但鮮有人知曉,在師母宋慶齡面前,他其實展現了另一番風貌。他始終懷着感激之情,對她充滿敬重。

其次,有一部分人認為陳赓的軍事才能相對較弱,本文也通過一些描述進行了深入讨論。

第三,我們希望讀者能夠了解,為何宋慶齡會被尊稱為“先生”?這是因為她是一位正直而果敢的女性。通過她多次援助陳赓等人的事迹,我們可以看到這一點,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