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衣冠人物萃東南 | 從南渡望族說到賢相趙汝愚

作者:嘉興正春和文化

文 | 楊自強

“靖康之難”是中國曆史上的一次大動蕩。随着金兵南侵和宋室南遷,大批北方人口流入南方。

衣冠人物萃東南 | 從南渡望族說到賢相趙汝愚

“建炎之後,江、浙、湖、湘、閩、廣,西北流寓之人遍滿”(莊綽《雞肋編》)。尤其是南宋定都臨安(今杭州)後,“四方之民,雲集二浙,百倍常時”(《建炎以來系年要錄》紹興十八年十二月)。“大駕初駐跸臨安,故都及四方士民商賈輻辏”(陸遊《老學庵筆記》卷八)。

據學者研究,當時北方移民人數大約在500萬人左右,進入杭州的就有16.5萬戶之多。嘉興毗鄰杭州,且經濟富庶、民風平和,也是南渡人口較為集中之地。據《宋史·高宗本紀》,建炎三年(1129)二月,宋廷“出米十萬斛,即杭、秀、常、湖州、平江府損直以粜,濟東北流寓之人”,可見這幾個地方的流寓人口極多。

當年跟着宋高宗南渡,即所謂“扈跸”者,大多是皇親國戚和文武百官,經濟實力和文化素質遠較一般群眾高,朱熹就說:“靖康之亂,中原塗炭,衣冠人物,萃于東南。”比如嘉興的烏鎮,“民物蕃阜,第宅園池盛于他鎮,宋南渡後士大夫多蔔居其地”(清乾隆《烏青鎮志》)。他們往往是舉家遷入,是以到江南之後不久,就成為當地的名門望族。從

嘉興看,明清時期的許多文化名人,溯其祖上,多是來自北方的士大夫。可以說,沒有建炎、紹興年間的衣冠南渡,嘉興的文化名人要大打折扣。

比如明萬曆年間海内第一收藏家項元汴,祖上原籍洛陽,靖康末年,其始祖大理評事項晉随駕南渡,入浙籍,其後裔居于嘉興。有明一代,項家有兵部尚書項忠,詩人項元淇、畫家項聖谟等人。

又如清末曾任兩廣總督的名臣陶模,其祖上陶觀原籍浔陽,在汴京為官,建炎初随宋高宗南渡,在秀州抵禦金兵,就此居家于秀州。宋末其後人陶菊隐起兵抗元,兵敗後隐居于聞川(今王江泾鎮),成為當地望族。

以“濮綢”聞名的桐鄉濮院,得名于此地的望族濮氏,其祖著作郎、驸馬都尉濮鳳,原籍山東曲阜,建炎二年(1128)南渡至浙江,後至梧桐鄉,“謂鳳栖梧桐,事有适符,遂家于此”。濮鳳六世孫濮鬥南月立宋理宗有功,擢升吏部侍郎,賜第稱“濮院”。

明代文人譚貞默、清代詩人譚吉璁,其祖為河南人譚诠,宋高宗時南渡,任兩浙鹽運,元居紹興,明景泰年間移居嘉興。

近代傑出的出版家張元濟,其始祖張九成是北宋都城汴京人,“靖康之難”後随宋室遷居杭州。南宋紹興二年(1132),張九成中狀元,後任禮部侍郎兼經筵講官,是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明洪武年間張家自錢塘遷至海鹽,其後有學者張奇齡、張惟赤等名人。

當然更有不少趙氏宗室也遷居嘉興,如在海甯市丁橋鎮有一趙家橋,《海甯州志稿》載:“趙家橋,宋南渡後,趙氏宗室合族居于此,故名。”舊志記載定居趙家橋的是魏王趙廷美,漢王趙元佐,商王趙元份、燕王趙德昭的後人。

明代史學家談遷所著《海昌外志》載:“宋時鹽官科第以趙氏為最盛,今趙家橋即其故居也。”從宋高宗紹興二十七年(1157)至宋理宗嘉熙二年(1238),中進士者共有14人,所謂“派衍宗潢南渡朝,一門科第姓名标”。平湖廣陳的趙氏也是系出宗室。咀天啟《平湖縣志·氏族》雲:“建炎初,有成忠君以安定郡王裔扈跸而南,高宗踢第海鹽之廣陳鎮(今屬平湖市),遂家焉。”其五世孫即是宋元間著名書畫家趙孟堅,舊志稱趙孟堅與其叔、其從弟等“同時登第者凡二十四人”。

在南渡的趙氏宗室中,最為著名的當數遷居崇德洲線(今桐鄉市洲泉鎮)的一代賢相趙汝愚。

衣冠人物萃東南 | 從南渡望族說到賢相趙汝愚

來自網絡

趙汝愚(1140-1196),字子直,原籍饒州餘幹(今江西上饒市餘幹縣)。趙汝愚是宗室子弟,為宋太宗趙光義八世孫,其祖父是申國公趙不求,其父是修武郎,江西兵馬都監趙善應,絕對是天潢貴胄,根正苗紅,趙汝愚是在其祖遷到嘉興洲泉後出生的。

元《至元嘉禾志》雲:“宋南渡初,士大夫來寓(洲泉)者,殆二十家,贈太師、申國趙公不求父子寓踰一紀,丞相福王實生于寺橋南之民舍。”“丞相福王”就是趙汝愚,他官至宰相、封福王。“一紀”即12年,趙汝愚出生于南宋紹興十年(1140),前推12年,正是“靖康之難”的次年,可見趙不求也是扈駕高宗而來。

趙汝愚雖名為“愚”,其人卻是絕頂聰明,更是胸有大志,年輕時就說過一句名言:“丈夫得汗青一幅紙,始不負此生。”為人一生,總得要在曆史上留下一筆,才算是對得起自己,可見其心氣之高。

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趙汝愚參加科舉考試,殿試一甲一名,也就是中了狀元。不過,按照宋朝的規矩,宗室弟子是不能點為狀元的。這可能是為了避以權謀私之嫌,也可能是為了限制宗室幹預政事,宋孝宗就把趙汝愚黜為第三名探花(宋代筆記《雲谷雜記》所記為第二名“榜眼”),而以福建人蕭國梁為狀元。但天下皆知,趙汝愚才是這一屆事實上的狀元。

以趙汝愚的人品和才能,他得到宋孝宗的信任,在仕途上步步高升,是很自然的事。被宋孝宗稱為“文武雙全”的他,從著作郎起步,一路升到了吏部尚書、樞密使的高位。

紹熙五年(1194),宋孝宗去世,繼位的宋光宗趙惇與孝宗一直不和,稱病不執喪禮,又因精神受刺激發病而無法視朝。一時朝中人心浮動,朝政混亂,這時趙汝愚以國事為重,勇于擔當,他與工部尚書趙彥邊、知閣門事韓侂胄等商議,通過太後的幹預,逼使宋光宗禅位,把嘉王趙擴扶上了帝位,這就是宋甯宗,史稱“紹熙内禅”。

從曆史上看,凡是擅廢立之事的大臣,往往是大奸大惡之權臣。趙汝愚廢光宗立甯宗而仍被稱為賢相,就在于他對社稷對皇宗的赤膽忠心。甯宗即位,擁立之功最大的,是趙汝愚和韓侂胄,但當趙汝愚以右丞相身份執掌朝政時,卻以“外戚不言功”的理由,阻止韓侂冑出任節度使。

以趙汝愚幾十年沉浮官場的經驗,自然知道韓侂胄是不能得罪之人,他之是以決意不滿足韓侂冑的升官企求,就是他認為,一旦重賞韓侂胄,就等于向朝野公開表示,廢帝立帝是一件大功,這既為政治倫理所不容,也使得以後權臣行廢立之事時更為大膽。趙汝愚甘冒斷送政治生命的風險而得罪韓侂胄,正是他對國家的一片忠心。

果然,一年多後韓侂胄執掌權柄,當年因升官受阻而懷恨在心的他,得勢後不遺餘力地打擊趙汝愚,指使言官彈劾趙汝愚“倡引僞徒,謀為不軌”,将趙汝愚貶為甯遠軍副節度使,遠赴永州。

慶元二年(1196)正月,趙汝思行至古鄙(今湖南炎陵)時,發病暴卒,也有說是為轉侂胃的黨羽所毒殺,一代賢相就此喪于奸臣之手。

十年後,韓侂胄伏誅,趙汝愚得以平反,賜谥“忠定”,追封福王,為昭勳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在其家鄉桐鄉立有趙忠定祠,又名丞相趙福王祠,趙汝愚的幾個兒子,全中進士,洲泉趙氏愈發興旺,成為當世有名的望族。現在桐鄉市洲泉鎮東田村中的趙家埭、趙家角的趙姓人家,也都是趙汝愚的後人。

【來自嘉興文史記憶.嘉興卷】

--待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