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華米科技淪為仙股:收入縮水持續虧損、出貨量幾近腰斬 “去小米化”但自有品牌銷售額也持續下滑

作者:新浪财經

出品:新浪财經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坤

上市6年後,華米科技從“小米生态鍊赴美上市第一股”走下神壇,淪為仙股。

近日,華米科技釋出了2023Q4及全年财報。2023年華米科技實作營業收入24.95億元,同比下滑39.77%;實作淨虧損2.12億元,而這已是華米科技繼2022年由盈轉虧之後再次陷入虧損,虧損金額同比收窄26.43%。

業績表現不佳,投資者自然“用腳投票”,華米科技的股價也一路跌落。2018年,華米科技在納斯達克上市時,發行價為11美元,彼時曾風光無兩。2021年2月,華米科技的股價曾來到曆史最高點19.59美元/股。但自此之後高光不再,華米科技的股價也一路下行。截至2024年4月24日收盤,華米科技的股價僅為0.85美元/股,相比發行價已經“腳踝斬”,縮水92%,目前市值僅為3.6億。

華米科技淪為仙股:收入縮水持續虧損、出貨量幾近腰斬 “去小米化”但自有品牌銷售額也持續下滑

資料來源:wind

在這背後,華米科技往往把業績下滑的原因歸結為和小米生态鍊的主動剝離。但實際上,不僅是在簽訂合同的小米銷售額下降的同時,華米自有品牌的銷售額也在不可避免的下滑,2023年同比減少24.34%,由此導緻存貨周轉天數上升至159.14天。

需要注意的是,2023年華米科技實作了虧損收窄的背後重要原因在于各項費用的收縮,但一味的壓縮費用顯然不可持續,想要在競争激烈的智能可穿戴裝置市場競逐,華米科技或還需要進一步投入,或将進一步影響利潤空間。

收入縮水、出貨量幾近腰斬、持續虧損

2018年前後,華米科技頭頂“小米生态鍊赴美上市第一股”光環,不僅備受投資者認可,業績表現也極具潛力。上市一年後的2019年,華米科技曾實作營業收入、淨利潤分别69.15%、59.44%的高增長。

但高光時刻轉瞬即逝,2020年以來,華米科技便陷入了業績下滑道路。2020-2023年,華米科技的淨利潤逐漸下滑甚至由盈轉虧,分别為2.29億元、1.38億元、-2.88億元、-2.12億元,分别同比下滑60.23%、39.76%、309.22%,僅2023年虧損有所收窄26.43%。而2022年開始,華米科技的收入規模開始大幅縮水,其中2022-2023年實作營業收入分别為41.43億元、24.95億元,分别同比減少33.72%、39.77%。

華米科技淪為仙股:收入縮水持續虧損、出貨量幾近腰斬 “去小米化”但自有品牌銷售額也持續下滑

2023年分季度來看,四個季度收入規模基本持平,而僅有三季度勉強實作了不到三百萬元的盈利,其餘季度均陷于虧損。

收入大幅下滑的背後,是近年來華米科技産品出貨量的明顯減少。

2018-2022年,華米科技的出貨量分别為2750萬台、4230萬台、4570萬台、3610萬台、2030萬台、1210萬台,可以看出,在2020年達到出貨量頂峰之後,華米科技的手表出貨量便一路下滑,後續幾年分别同比減少21%、43.80%、40.39%,2023年幾近腰斬,而出貨量規模甚至還不如2018年的一半。

華米科技淪為仙股:收入縮水持續虧損、出貨量幾近腰斬 “去小米化”但自有品牌銷售額也持續下滑

收入縮水、出貨量銳減,在曆年财報中,華米科技往往會把主要原因歸結為為小米代工手環的出貨量減少。自2019年小米推出了自家小米手表系列、紅米手表系列等産品後,便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華米科技為其代工産品的競争力,由此華米科技逐漸發力自有品牌。

2021-2023年,小米可穿戴産品的銷售額在華米科技的收入中占比分别為53.5%、41.0%、25.8%,已經明顯減少,相比自有品牌銷售額占比從2019年的27.85%逐年上升至2023年的74.16%。

但實際上,不僅是對小米的出貨量和銷售額下滑,華米科技來自自有品牌的收入盡管占比上升,但規模同樣在明顯下滑。2021-2023年,華米科技的自有品牌銷售額分别為29.09億元、24.46億元、18.50億元,其中2022-2023年同比減少15.93%、24.34%。

更何況,盡管在主動“去小米化”,但華米科技依然多次與小米續簽合同。據财報顯示,2017年華米科技與小米簽訂戰略合作協定,2020年該合作協定延長三年。2023年2月,華米科技與小米再簽訂了未來兩年的新業務合作協定,到2025年1月結束。可以想見,結合目前自有品牌銷售額明顯下滑來看,倘若未來與小米徹底“分道揚镳”,華米科技的業績或将再遭受打擊。

此外,除了自有品牌占比提升帶來的整體毛利率有所上升之外,華米科技在2023年能夠實作虧損收窄的部分重要原因也來自于嚴控費用。2023年,華米科技的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研發費用分别為3.15億元、1.89億元、3.62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分别減少31.5%、19.9%、30%。但一味的壓縮費用顯然不可持續,最直覺展現在于華米科技當期出貨量、銷售額的大幅下滑。未來想要在競争激烈的智能可穿戴裝置市場競逐,華米科技或還需要進一步投入。

存貨周轉需160天 産品不具競争優勢市場佔有率已淪為“others”

出貨量大幅下滑,存貨自然存在積壓風險。

華米科技為小米代工,其對于小米的出貨是按照兩者之間的訂單來進行的。由于近年來華米科技對小米的出貨量已經明顯減少,由此長時間大規模的存貨積壓一般不太可能存在。是以存貨積壓的風險自然更可能來自于同樣銷量明顯下滑的自有品牌。

2021-2023年,華米科技的存貨分别為12.49億元、10.22億元、6.03億元,一直以來在流動資産中占比在三分之一上下。盡管2023年存貨餘額出現了明顯減少,但從存貨周轉天數來看,公司的營運能力或并未明顯改觀。近年來,華米科技的存貨周轉天數持續增高,從2019年的57.11天,到2022年的122.41天,再到2023年的159.14天。

此外,從行業來看,華米科技的自有品牌或也處于競争劣勢。在智能手表賽道中,蘋果、三星、華為等主流智能手機廠商一直牢牢占據着主流市場,在這背後是因為智能手表與智能手機存在着很大協同性,使用者通過智能手機,可以收集、檢視、分析智能可穿戴裝置所采集的資料,由此消費者往往對同類型、便于資料傳輸的同手機品牌的智能手表更有偏好。而華米科技的Amazfit品牌屬于獨立品牌,并不具備上述優勢。

華米科技淪為仙股:收入縮水持續虧損、出貨量幾近腰斬 “去小米化”但自有品牌銷售額也持續下滑

資料來源:Counterpoint Research

據Counterpoint Research的資料顯示,2023年Q3全球智能手表出貨量同比增長9%,相比之下華米科技的産品出貨量幾近腰斬,明顯遜色于市場表現。而原本在2022Q3市場佔有率為7%、位列第四的Amazfit在2023Q3也被華為迎頭趕上,淪為others。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