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世紀六十年代我在華縣下廟國小上學的記憶

作者:華州文史荟萃

印象中的下廟國小

作者:任書林

我生于一九五零年,也算是共和國同齡人,祖籍在華縣下廟鎮濱壩村。我自幼就讀于下廟國小,後來在外地工作,業已退休。孩童乃幼稚,白頭思故鄉,母校的一切至今還曆曆在目!

上世紀六十年代我在華縣下廟國小上學的記憶

當時的下廟國小是由一座古廟改造而成,設有一至六年級,學生約500餘人,師資力量在全縣較為占優。校長是趙希普老師,喜歡秦腔秦韻,在學校舉辦的文藝活動中,他常常以男扮女裝的旦角登台演出。那時的主要課目為國文、算術,除自然、曆史、地理、體育、音美課外,還開設有手工勞動課。國文老師有趙德成、甘忠義、秦紹讓、武士敏、申志餘;算術老師有尹國術(麻子臉,會太極拳)、張學修、喬淑蕊、任桂肖(有些老師記不起了)等一批愛崗敬業的辛勤園丁。他們知識淵博,為國家培養了一批批優秀人才,可謂桃李滿天下!

五間廳是學校的标志性古建築,廳内設有小舞台。當時廳北還有一古建築沒拆除,用為高年級學生宿舍。古建築旁挺立着幾棵百年蒼松。五間廳在生源多的情況下,也作為臨時教室,供學生上課。

上世紀六十年代我在華縣下廟國小上學的記憶

學校設施簡陋,在拆除其他古建築的同時,也蓋起了一排排磚木結構的教室。國小一、二年級的課桌是磚腿闆面,三年級以上就可享受到木制的課桌闆凳。至今,我還記得國小一年級的一篇課文中的内容:勞工愛機器,農民愛土地,解放軍愛槍又愛炮,我們要愛書和筆。剛入學學習的拼音是民國時期一直沿用的國語:勹、攵、冂、匚、勹。記得三年級就開始學現在的拼音,b、p、m、f,是為迎合國際接軌,用英文字母組合。

我們處在那個時代,正是國家前所未有的自然災害時期。一切生活物資供應匮乏,物價上漲,人民生活捉襟見肘,就連學生用的筆墨紙硯都緊張。紙質差,寫字洇,沒有墨水,就買包泡藍兌水用。隻要能用上書寫不洇的本子就是一件榮幸的事。

學校也積極組織學生勤工儉學,克服困難。國家造紙原料緊缺,學校規定每個學生完成30斤棉杆皮(造紙用)任務。每逢禮拜天,或者利用下午不去學校,大家就在生産隊的棉杆堆旁剝棉杆皮,曬幹後,交給班主任老師過秤計數。

全國開展轟轟烈烈的“除四害、講衛生”運動,學校也不例外。消滅老鼠,必須把尾巴剪下,交與班上登記,憑老鼠尾巴數字多少才能證明已經消滅了多少老鼠。消滅麻雀要有麻雀腿(一雙腿算一隻),大家用自制的彈弓打、篩子誘撲等多種辦法去完成任務。年齡太小的學生,隻有依賴父母替他們去完成。最後評比,完成任務好的學生發給獎狀,以資鼓勵。

學校的操場有兩畝多大的面積,處在教學區以西的一片低窪地帶。并在操場東設有土舞台,是開展文體活動的主要場地。但是,每逢暴雨或者連陰雨,積水泛起,連體育課都上不成了。

過禮拜天,要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還要為家庭做點力所能及的事。在那個時期,農村還沒有電,白天要是貪玩,作業就隻能在煤油燈下完成。那時衛生條件惡劣,身上的虱子特别多,奇癢無比,我們邊做作業,邊捉虱子,捉住就在煤油燈上去燒,最愛聽的就是虱子被燒發出“啪啪”的響聲!

記得上六年級,畢業班的老師都抓得很緊,重要的知識,刻印成講義,讓學生背誦。為突擊,沒有電,老師用班費買了兩台汽燈,燒的是煤油。在老師指導下,讓我負責發汽燈,先添油打氣,再點火放氣。汽燈是由混合氣來燃燒石棉紗網發光照明,開始,要是給氣太大,紗網就會吹破。是以,得慢吹,直到紗網越來越亮才算這項工作完成。

回憶那段六年級的學校生活,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沒有負擔壓力,作業盡量在課堂上完成,其餘時間,主要參加社會活動,和開展文體娛樂。如跳繩、踢毽子、扔沙包、滾鐵環、打壘球、排節目等,豐富多彩。老師的重點是教育學生從知識中擷取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師生之間和睦相處,其樂融融。

在老師的辛勤教育下,一九六三年我順利的考上了華縣少華中學,六六年國中畢業,趕上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開始,學業終止,回家務農。但在下廟國小的那段幸福的學習生活,是我今生的美好回憶,永遠銘記在我的心中!

上世紀六十年代我在華縣下廟國小上學的記憶

作者介紹:任書林,男,大專學曆,助理經濟師,老三屆。曾在大茘縣人民政府供職,現退休,為渭南市書法協會會員,渭南市紅色文化研究會會員。

圖文來源:作者供稿

原文作者:任書林

整理編輯:華州文史荟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