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在华县下庙小学上学的记忆

作者:华州文史荟萃

印象中的下庙小学

作者:任书林

我生于一九五零年,也算是共和国同龄人,祖籍在华县下庙镇滨坝村。我自幼就读于下庙小学,后来在外地工作,业已退休。孩童乃幼稚,白头思故乡,母校的一切至今还历历在目!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在华县下庙小学上学的记忆

当时的下庙小学是由一座古庙改造而成,设有一至六年级,学生约500余人,师资力量在全县较为占优。校长是赵希普老师,喜欢秦腔秦韵,在学校举办的文艺活动中,他常常以男扮女装的旦角登台演出。那时的主要课目为语文、算术,除自然、历史、地理、体育、音美课外,还开设有手工劳动课。语文老师有赵德成、甘忠义、秦绍让、武士敏、申志余;算术老师有尹国术(麻子脸,会太极拳)、张学修、乔淑蕊、任桂肖(有些老师记不起了)等一批爱岗敬业的辛勤园丁。他们知识渊博,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可谓桃李满天下!

五间厅是学校的标志性古建筑,厅内设有小舞台。当时厅北还有一古建筑没拆除,用为高年级学生宿舍。古建筑旁挺立着几棵百年苍松。五间厅在生源多的情况下,也作为临时教室,供学生上课。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在华县下庙小学上学的记忆

学校设施简陋,在拆除其他古建筑的同时,也盖起了一排排砖木结构的教室。小学一、二年级的课桌是砖腿板面,三年级以上就可享受到木制的课桌板凳。至今,我还记得小学一年级的一篇课文中的内容:工人爱机器,农民爱土地,解放军爱枪又爱炮,我们要爱书和笔。刚入学学习的拼音是民国时期一直沿用的国语:勹、攵、冂、匚、勹。记得三年级就开始学现在的拼音,b、p、m、f,是为迎合国际接轨,用英文字母组合。

我们处在那个时代,正是国家前所未有的自然灾害时期。一切生活物资供应匮乏,物价上涨,人民生活捉襟见肘,就连学生用的笔墨纸砚都紧张。纸质差,写字洇,没有墨水,就买包泡蓝兑水用。只要能用上书写不洇的本子就是一件荣幸的事。

学校也积极组织学生勤工俭学,克服困难。国家造纸原料紧缺,学校规定每个学生完成30斤棉杆皮(造纸用)任务。每逢礼拜天,或者利用下午不去学校,大家就在生产队的棉杆堆旁剥棉杆皮,晒干后,交给班主任老师过秤计数。

全国开展轰轰烈烈的“除四害、讲卫生”运动,学校也不例外。消灭老鼠,必须把尾巴剪下,交与班上登记,凭老鼠尾巴数字多少才能证明已经消灭了多少老鼠。消灭麻雀要有麻雀腿(一双腿算一只),大家用自制的弹弓打、筛子诱扑等多种办法去完成任务。年龄太小的学生,只有依赖父母替他们去完成。最后评比,完成任务好的学生发给奖状,以资鼓励。

学校的操场有两亩多大的面积,处在教学区以西的一片低洼地带。并在操场东设有土舞台,是开展文体活动的主要场地。但是,每逢暴雨或者连阴雨,积水泛起,连体育课都上不成了。

过礼拜天,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要为家庭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在那个时期,农村还没有电,白天要是贪玩,作业就只能在煤油灯下完成。那时卫生条件恶劣,身上的虱子特别多,奇痒无比,我们边做作业,边捉虱子,捉住就在煤油灯上去烧,最爱听的就是虱子被烧发出“啪啪”的响声!

记得上六年级,毕业班的老师都抓得很紧,重要的知识,刻印成讲义,让学生背诵。为突击,没有电,老师用班费买了两台汽灯,烧的是煤油。在老师指导下,让我负责发汽灯,先添油打气,再点火放气。汽灯是由混合气来燃烧石棉纱网发光照明,开始,要是给气太大,纱网就会吹破。所以,得慢吹,直到纱网越来越亮才算这项工作完成。

回忆那段六年级的学校生活,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没有负担压力,作业尽量在课堂上完成,其余时间,主要参加社会活动,和开展文体娱乐。如跳绳、踢毽子、扔沙包、滚铁环、打垒球、排节目等,丰富多彩。老师的重点是教育学生从知识中获取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师生之间和睦相处,其乐融融。

在老师的辛勤教育下,一九六三年我顺利的考上了华县少华中学,六六年初中毕业,赶上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学业终止,回家务农。但在下庙小学的那段幸福的学习生活,是我今生的美好回忆,永远铭记在我的心中!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在华县下庙小学上学的记忆

作者介绍:任书林,男,大专学历,助理经济师,老三届。曾在大茘县人民政府供职,现退休,为渭南市书法协会会员,渭南市红色文化研究会会员。

图文来源:作者供稿

原文作者:任书林

整理编辑:华州文史荟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