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是誰創造了“宮爆雞丁”這道菜肴

作者:蕭家老大

是誰創造了“宮爆雞丁”這道菜肴

是誰創造了“宮爆雞丁”這道菜肴

丁寶桢,字稚璜,貴州平遠(今貴州畢節織金縣)牛場鎮人。鹹豐三年(公元1853年)中進士,并被選為翰林院庶吉士。不久,因母親去世,返鄉丁憂,恰逢遵義的楊隆喜造反,丁寶桢傾盡家财,招募了八百壯士保衛家鄉。鹹豐六年(公元1856年),丁寶桢丁憂期滿,恰逢苗民教徒叛亂,蜂擁而起。時任貴州巡撫蔣霨遠,上奏朝廷,申請讓丁寶桢部留在平亂軍中,皇帝同意并特别下令,授予丁寶桢編修一職。此後,丁寶桢增加在民間的招募,士兵總數達到四千人,并先後收複平越、獨山等諸多城池。

鹹豐十年(公元1860年),丁寶桢任嶽州知府後,遣散了之前招募的軍隊。但由于虧欠的饷銀非常多,丁寶桢把五百兩銀子放在桌案上,對大家說:“我和各位在一起共事很久了,現在府庫的錢糧短缺,你們空着手回家,怎麼辦?”大家流着淚說:“您不惜捐獻所有家産,解救國難,我們還怎麼敢有另外的要求?”于是衆人紛紛離開。丁寶桢成功化解了無饷可發的危機。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丁寶桢任長沙知府。

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丁寶桢升任山東按察使。當時,科爾沁郡王僧格林沁在魯、豫兩地統帥軍隊作戰,僧格林沁自覺地位高貴,十分倨傲,見省級以下官員不設座位,丁寶桢投遞名帖求見,說低級武官丁某投書王爺,給予座位就觐見,不給座位就不見,身邊的侍從人員都大驚失色,僧格林沁佩服丁寶桢的強硬不屈,為丁寶桢改變儀容,禮敬有加。山東巡撫閻敬銘聽說這件事後,大為稱奇,丁寶桢到任的那一天,閻敬銘親自在郊外迎接,從此,無論大小事務,閻敬銘都先咨詢丁寶桢之後,再實行。僧格林沁指令丁寶桢,平叛河北農民起義首領宋景詩發起的叛亂。不久,丁寶桢因擅自招撫降兵被彈劾,部議降三級處理。

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丁寶桢升任山東布政使。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僧格林沁戰死于曹州,丁寶桢被彈劾,協戰不力,恩降四品頂戴留任。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給事中孫楫、禦史朱鎮,又搜羅了其他的罪名來彈劾丁寶桢,此事轉呈到曾國藩手中,曾國藩向皇帝禀告說,丁寶桢無罪。山東巡撫閻敬銘向來欣賞丁寶桢的才能,到這時就請求退休,舉薦丁寶桢來代替自己,于是,朝廷就任命丁寶桢做山東巡撫。當時,撚軍的部隊直逼邊防海岸線,李鴻章建議朝廷在膠萊河修築防禦工事,丁寶桢也參與其中。

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東撚軍逃到濰河,東路軍副将王心安剛剛築成營壘,但堤牆尚未完成,撚軍長驅直入渡過了濰河,丁寶桢将這件事禀告給皇帝。皇帝大怒,将李鴻章傳遞兵部審議,丁寶桢被處以革職留任的處分。這之前,東路軍鎮守濰河,本是安徽将領潘鼎新駐防地段,安徽軍剛剛南移,而北路就立即失利。皇帝下令将副将王心安斬首,丁寶桢上書直言辯駁,皇帝就寬宥了王心安,而斥責李鴻章,丁寶桢又屢次上書揭發,皇帝于是越發斥責李鴻章為人刻薄善妒、放縱寇敵。

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西撚軍奔赴定州,京畿附近大為震動。丁寶桢聽到軍情示警,立即快馬奔馳到東昌,率領一千騎兵,三千精銳步兵,帶着五天糧食,日夜兼程,援助北方,撚軍于是向南潰逃。這場戰役,朝廷派遣禁軍到京城外防備撚軍,統領士兵的各位将領都受到責備,而皇帝隻因為丁寶桢這一支軍隊,突然出現在敵人之前,轉戰雄、任、深、祁、高、肅各州間,收複饒陽,功勞最大,多次降下聖旨,對丁寶桢褒揚嘉獎,加太子太保銜。

在山東任上,丁寶桢最為知名之事,便是斬殺禦前大太監安德海了。安德海先後侍奉鹹豐皇帝和慈禧太後多年,鹹豐皇帝死後,成為慈禧太後心腹,頗受寵信。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安德海違反祖制、擅出宮禁,在未攜帶任何公文的情況下,出宮遊玩并借機斂财。八月二日,安德海至泰安境内,丁寶桢派騎兵将其逮捕,随後押往濟南。丁寶桢立即密奏朝廷,痛斥安德海種種不法行徑。八月六日,得旨,安德海就地正法。誅殺安德海,一方面顯示了丁寶桢的果斷剛直和神勇,另一方面也展現了他能審時度勢的智慧。之是以智慧,是因為他知道,恨胡作非為的安德海大有人在,慈安太後,恭親王奕忻,包括同治皇帝等等,都對其恨之入骨,都欲将其置于死地而後快,是以,他是在這樣的前提下才痛下殺手的。

即使如此,丁寶桢還是找了個借口:“宦豎私出,非制。且大臣未聞有命,必詐無疑。”就是說,這個安德海是假貨,慈禧那麼英明,是不可能放正宗的小安子違規出宮的。這就是智慧。至于曝屍三日,是為了洗清安德海同慈禧有奸情的謠言等等,這就統統為臆測之言了,這隻能說明,在得到宮中一衆人明确的支援之後,丁寶桢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将疾惡如仇進行到底了。

光緒二年(公元1876年),丁寶桢受到光緒皇帝的接見,被授頭品頂戴、太子少保,兼兵部尚書、都察院右都禦史銜,代替吳棠署理四川總督一職。成都将軍恒訓再次核查堤防工程,又挑剔指責到鹽運禍害商賈群眾,流弊很大,拒絕責難,進行争辯。皇帝擔心丁寶桢被流言困惑,親自下令告訴丁寶桢,不要改變當初的想法。不久,就正式授予他實職,丁寶桢也更加的自我勉勵,更加注重儲存糧食,嚴厲進行督責搜捕。

丁寶桢剛剛到任履職時,城内每月都發生盜竊搶劫案件,在他上任後,幾乎把匪徒誅殺幹淨,宣稱路不拾遺。當時,四川吏治腐敗、财政赤字巨大,慈禧特為丁寶桢寫了一幅字:“國之寶桢”,足見朝廷對丁寶桢寄予了厚望。丁寶桢督川十年,他體恤民情,實心辦事,深受群眾愛戴。在此期間,他編纂的《四川鹽法志》,既總結了四川鹽井生産技術,又有大量精美的木刻插圖。

丁寶桢又在杜甫草堂增加了黃庭堅塑像,以配享杜甫。他認為,出于蘇轼門下而與蘇轼齊名的北宋詩壇健将、江西詩派的創始人黃庭堅,公開标榜作詩應學杜甫,提倡“無意于文”和“脫胎換骨”詩論,追求奇麗硬澀的風格;曾經以“修實錄不實”的罪名,貶谪到蜀中,任涪州别駕,一生宦途很不得意,符合“心迹相同”的原則,是以,他又援引前例,塑黃庭堅像配享杜甫。原來在工部祠旁的陸遊神龛,移至祠内杜甫祀像的正西,添置的黃庭堅神龛,置于杜甫像正東。後來,清人錢保唐為工部祠撰書了“荒江結屋公千古,異代升堂宋兩賢”楹聯,啟迪遊人瞻仰憑吊唐、宋兩代的大詩人。

光緒十二年(1886年),丁寶桢在四川總督任上去世,享年六十六歲。由于朝廷發放的俸祿被丁寶桢多數用于救濟貧困百姓,讓這位封疆大吏病危時,竟然債台高築。身邊的随從随員們聚集在一起,拿出錢幫助辦理喪事,扶柩回鄉才能夠成行。

丁寶桢死後,山東父老聯名具奏朝廷,請求将他的靈柩運回山東安葬。朝廷下旨:“準葬山東,予山東、四川、貴州建祠。”并追贈其太子太保,谥号文誠。其子丁體常等,遵從父親之遺命,為了不擾民,由水路扶喪。次年秋,靈柩回歸濟南。士紳百姓“郊野祭吊,軍民悼哭”。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九月二十五日,丁寶桢安葬于曆城的丁家林地元配谌夫人墓的東側(現濟南曆城區全福立交橋東)。

補記丁寶桢轶事:

誤服媚藥:丁寶桢在鹹豐年間,曾任職翰林院,一日,上奏談軍事,鹹豐皇帝覽奏大喜,召見于圓明園。丁寶桢早早入園靜候,見房間一隅放着玻璃盤,内有果子十數枚。丁寶桢正覺得口渴,便吃了一枚,覺得甘香異常,又吃兩三枚,突然感覺腹中發熱,陽具暴長,尴尬萬分。此時鹹豐皇帝已升殿,即将召見,丁寶桢立即撲地抱腹喊痛,謊稱痧症驟發,由此得以出園。後來,與他有交情的一位内務府官員告訴他:“此媚藥之最烈者,禁中蓄媚藥數十種,以此為第一。即奄人服之,亦可驟生人道,與婦人交,藥力馳則複其初。此必内監竊出,未及藏庋,而君誤食之爾,然亦殆矣!”丁寶桢急忙找醫生診視,困卧十餘日始起。

宮保雞丁:宮爆雞丁原名叫做宮保雞丁,這道菜由丁寶桢發明。據傳,丁寶桢對烹饪頗有研究,喜歡吃雞和花生米,尤其喜好辣味。他在四川總督任上時,創制了一道将雞丁、紅辣椒、花生米下鍋爆炒而成的美味佳肴。這道原本丁家的“私房菜”,但後來越傳越廣,人盡皆知。所謂“宮保”,其實是丁寶桢的榮譽官銜。清廷為了表彰他的功績,追贈“太子太保”。“太子太保”是“宮保”之一,于是,他發明的菜肴由此得名“宮保雞丁”,也算是對他的紀念了。時過境遷,很多人已不知“宮保”為何物,就想當然地把“宮保雞丁”寫成了“宮爆雞丁”,雖一字之差,但卻改變了紀念丁寶桢的初衷。

(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