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博世2023财年銷售額增至916億歐元 今年将啟動約30個電動車相關生産項目

作者: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 方超 石英婧 上海報道

“無論是從社會還是生态角度來看,我們所處的環境充滿挑戰。在此背景下,隻有保持博世業務的穩健發展,我們才能夠持續營運,同時符合所有利益相關者的利益。所幸,我們在2023年的表現好于預期。”博世集團董事會主席史蒂凡·哈通博士近日在博世集團年度新聞釋出會上表示。

《中國經營報》記者從博世集團方面獲悉,博世集團在2023财年業務實作逆勢增長,其中,銷售額達916億歐元,息稅前利潤率同比增長5.3%,而按照博世集團規劃,其2024年銷售額預計增長5%至7%,息稅前利潤率理想情況下與去年持平。

“在2023财年,博世達成業務目标,并在半導體、建築智能化系統等多個業務領域進一步鞏固了市場地位。盡管經濟形勢不利,博世持續投入創新、合作和并購,以確定在轉型期實作增長。”史蒂凡·哈通表示。

智能出行、氫能、熱泵等領域正是博世集團未來布局重點,以智能出行領域為例,博世集團圍繞汽車産業的轉型,在今年年初進行了該集團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重組調整,成立了博世智能出行業務,史蒂凡·哈通在上述釋出會上強調:“僅在今年,博世就将啟動約30個電動汽車相關的生産項目。”

持續加碼智能出行與氫能

“歸功于2023年年末的奮力沖刺,息稅前利潤略高于我們在2月初公布初步财報資料時的預期。按名義增長計算,2023年博世集團的銷售額增幅為3.8%,達到916億歐元。”博世集團董事會成員及首席财務官Markus Forschner博士在上述釋出會上表示。

拆解博世集團營收版圖可發現,2023财年,智能出行業務仍是博世集團的核心業績支柱,該部分銷售額達562億歐元,實作了6.9%的增幅,調整匯率影響後達到10.9%,息稅前利潤率為4.4%(2022年為3.4%)。

此外,2023财年,博世工業技術業務銷售額增至74億歐元,增幅6.8%,調整匯率影響後達到10.2%,而消費品業務銷售額較上一财年下降了6.6%,為199億歐元,調整匯率影響後小幅降低了1.2%,能源與建築技術業務銷售達77億歐元,實作10.5%的增幅,調整匯率影響後達到13.2%。

Markus Forschner同時表示:“2023年,我們的盈利能力與财務實力得以提升。息稅前利潤從上一年的38億歐元增至約48億歐元。息稅前利潤率從4.3%上升至5.3%。盡管還有一些差距,我們正逐漸達成至少7%的利潤率目标。我們計劃于2026年達成這一目标。”

記者注意到,博世集團正在努力推動實作銷售額、利潤率層面的目标,史蒂凡·哈通就透露:“首先,實作6%至8%的年均增長,并達成至少7%的利潤率。其次,在全球各地區的關鍵市場跻身三大領先供應商之列。”

“博世計劃于未來數年内實作上述目标,因為我們所處的各個領域都正經曆着轉型。這不僅是博世面臨的主要挑戰,同時也創造了廣闊的增長機遇。無論是電氣化還是自動化,軟體還是人工智能,博世都具備深厚的技術和知識積澱。”史蒂凡·哈通強調。

史蒂凡·哈通表示:“博世預計,到2030年,在歐洲市場的新車銷售中可能有多達70%是純電動。而在中國和北美市場,這一比例預計在40%到50%之間。此外,針對中國和北美市場,我們預計到2030年,高性能混合動力汽車将占據顯著的市場佔有率——在北美,這一數字預計為五分之一,而在中國,這一數字預計将高達三分之一。”

“對于長途的重型商用車而言,市場對于插電式混合動力和增程等解決方案仍有需求。電機和内燃機将在未來一段時間内繼續并存,這也為博世創造了機遇。”史蒂凡·哈通表示。

此外,在氫能領域,預計到2030年,博世集團氫技術的銷售額有望達到50億歐元。史蒂凡·哈通表示:“盡管如此,各市場的情況各不相同且充滿變化。在2023年,博世已在德國斯圖加特和中國重慶開始生産氫動力子產品。中國有望率先成為該領域的領先市場,而歐洲或北美市場預計要到下一個十年表現出顯著增長。”

十年在華投入超500億元

在博世集團2023财年業績逆勢增長的背後,其在歐洲、中國等全球區域的發展情況也受到外界關注。

博世集團提供的資料顯示,2023财年,博世在歐洲市場的銷售額達468億歐元,較上一财年實作了5.5%的增幅,調整匯率影響後達到7.9%。北美市場的銷售額實作了6.2%的增幅,達到152億歐元,調整匯率影響後增幅為8%。南美市場的銷售額達17億歐元,相較于上一财年的18億歐元,調整匯率影響後,6.2%的降幅轉換為1.8%的增幅。

而在亞太市場及其他地區市場,2023财年,博世銷售總額達279億歐元。實作了0.6%的微增,調整匯率影響後,則實作了8.6%的顯著增幅。其中,博世集團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達到1390億元人民币(約合182億歐元),同比增長5.2%。

“這中間汽車相關占比大概80%,為1121億元,增長8.2%。非汽車行業,因為我們的基礎建設和房地産方面,受到大勢影響有所下降。”博世中國總裁徐大全博士近日表示,中國市場銷售額,“占博世集團大約20%”。

在業績穩步增長的背後,是博世集團持續加大在華市場投入的反映。

“我們持續加大在中國的投入,過去十年我們投資了大概超過500億元,平均每年50億元。去年,我們在蘇州投資70億元,擴建新能源和智能車相關的零部件生産基地。這個項目,今年下半年完成第一期,生産線會在那時候投入使用。”徐大全透露。

徐大全同時介紹:“煙台博世華域投資了7億元人民币,增加了9條和新能源車轉向相關的生産線。同時,重慶氫燃料電池基地去年11月投入使用,今年4月德國總理朔爾茨剛剛去過,去年12月份李強總理也去了,這個工廠一下子成為全球的‘Super star’。”

博世集團提供的資料顯示,截至2023年年底,博世在中國設有34家生産基地和26個技術中心,擁有員工近58000名。中國是博世除德國本土外,擁有員勞工數最多的市場,其中,研發人員超過1萬名。僅2023年,博世在中國研發費用達110億元人民币(約合14億歐元)。

“在過去十多年中,我們的口号叫Local for Local。中國有研發團隊,但基于德國平台化的産品在中國進行應用化定制。最近兩三年,某些産品領域我們叫Local for Global,因為中國的主機廠走在了前列。比如智能座艙系統,完全是在中國開發,不管是從客戶項目的量來說,還是從研發的速度來說,都超過了德國。”徐大全表示。

“形勢一直在發展,但我覺得要感謝中國的汽車市場,它讓我們産生了這種動力,必須在中國做。消費品行業,很多領域中國品牌也做得非常超前,尤其是智能化,或者是用螢幕互聯化,中國做得很好,也促使我們要加大這方面的研發速度。”徐大全表示。

盡管如此,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目前價格戰愈演愈烈,作為汽車零部件供應巨頭的博世集團,又将如何應對呢?

徐大全直言:“從博世公司角度來說,降價要求太高,或者有人能夠以更低的價格供貨,也許我們不得不損失一些我們的量。從博世的角度來說,我們要平衡市場佔有率和銷售收入、利潤,這之間要進行一定的配合。”

“但我們不會知道虧還要拿份額,因為我們要保持良性循環,在新的技術領域不斷投資,一直走下去,這是我們的想法。”徐大全強調。

(編輯:石英婧 稽核:童海華 校對:顔京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