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鄭維山已接到回國指令,聽說韓總統不服,憤怒掉頭錘碎2.8萬韓軍

作者:有曆史

1953年4、5月間,北韓戰争基本上進入比較沉寂的狀态,随着停戰談判達成共同點越來越多,美國已有心停戰。

不過誰都沒想到,一直活在美軍陰影裡的韓總統李承晚卻突然活躍起來。

在美軍堅持小打甚至不打的基調下,李承晚表示出強烈的不服心态,1953年4月5日,這位自不量力的總統對韓軍官兵發表演講,說決不滿足于現在的所謂停戰線,他要的是直搗鴨綠江,統一整個半島。

鄭維山已接到回國指令,聽說韓總統不服,憤怒掉頭錘碎2.8萬韓軍

此言一出,不僅美國人感到不可理喻,也激怒了許多志願軍将領,尤其是一位被楊得志戲稱為“幹電池”的猛将:鄭維山。

一、“幹電池”發怒了

鄭維山,時任20兵團代理司令員。鄭維山生于1915年,湖北麻城人。此公生的身形瘦小,但作戰風格向來犀利無比。楊得志自1945底到晉察冀後就開始和鄭維山打交道,後來長期是上下級關系,對鄭非常了解。

楊得志描述鄭維山“身高不過一米六七,幹瘦幹瘦,貌不驚人,但打起仗來,看他的陣勢,沒見過他的準認為他長得身高體壯,巨人一般。有人形容他是屬‘幹電池’的,表象幹巴,内裡能量卻很大。”

鄭維山1951年2月以19兵團副司令員兼參謀長的身份進入北韓,從第五次戰役開始與美軍交手。1952年夏,因指揮才能突出,調任第20兵團代理司令員。20兵團的當面之敵,主要就是韓軍。

1953年5月的反擊作戰,起初是準備美軍和韓軍一起打,但打着打着美軍軟了,不想再作無謂的流血,向中朝方面透露,可以接受中朝提出的停戰條款。

鄭維山已接到回國指令,聽說韓總統不服,憤怒掉頭錘碎2.8萬韓軍

中鄭維山,眼神犀利冷峻

其中有一條比較敏感,也是中朝方面一直堅持的,就是無條件釋放全部11萬多中朝戰俘,志願軍戰俘約2萬餘人。經過前期又打又談,美國都快同意了。

但李承晚突然橫加阻撓,堅持要扣住戰俘,北朝戰俘就地釋放,志願軍戰俘則扣住不放,搞所謂的甄别式釋放。

這一條令志願軍尤其憤慨,前線局勢再度緊張起來。楊得志稱之為:主子要和,奴才要打。(見《楊得志回憶錄》)志司決定暫時不對美、英和土耳其等前線敵軍發動進攻,專揀韓軍打。志願軍戰史稱這次作戰為,1953年夏季反擊作戰的第二階段(差別于之前對所有三八線聯合國軍的無差别反擊)。

鄭維山表态最為激烈,決心打下金城當面幾個核心陣地,以之為據點,吸引韓軍反撲,來來回回多殺他幾批。

其實當時鄭維山已經接到指令要調他回國,楊勇來接任20兵團司令員。志願軍總部已向鄭維山傳達指令并談話,楊勇也到兵團司令部了,按理就該交接回國。但鄭維山強烈的憤怒與求戰欲望,出乎鄧華、楊得志和楊勇的意料。

楊勇主動向志司表示,自己剛來,不熟悉情況,夏季反擊作戰前期準備和第一階段作戰都是鄭維山主持的,就讓他指揮完反擊再回國。鄧華、楊得志都同意。

是以大家看看軍科版《抗美援朝戰史》第三卷(2014版)所列1953年6月間20兵團的戰鬥序列,代理司令員鄭維山的排位,竟然在正牌司令楊勇的上面,就是這個緣故:

鄭維山已接到回國指令,聽說韓總統不服,憤怒掉頭錘碎2.8萬韓軍

為何鄭維山有這樣的情緒呢?

大概一是戰場上将軍的血性,韓軍雖然戰鬥力有所提高,但畢竟是我軍手下敗将,竟敢這樣挑釁,必須狠狠打一頓才解氣。二是鄭維山對60軍的特殊用心。

二、鄭維山的飛速成長

什麼用心呢?要給60軍、180師翻身。20兵團當時轄60、67、68軍(此為戰鬥序列,并非1949年初20兵團的序列)。衆所周知,60軍在第五次戰役遭受重大損失,180師被打散。

據《百戰将星韋傑》(解放軍文藝出版社2000年版)載,志願軍黨委對60軍和180師上司班子都進行了大調整。

60軍原軍長韋傑1952年夏回國,調任南京軍事學院當了個進階函授系的主任,由60軍原任軍長張祖諒接任。原政委袁子欽調任總幹部部組織統計部任部長,政委之職空缺不配。60軍181師原師長王誠漢已調去16軍當副軍長,重新調回來當60軍副軍長。180師師長鄭其貴調回國内擔任吉林白城軍分區副司令,師長由李鐘玄接任。

鄭維山已接到回國指令,聽說韓總統不服,憤怒掉頭錘碎2.8萬韓軍

就這樣似乎還沒完,有說法要把180師改為志願軍獨立師,再調一個師過來換成180師。隻是這樣做未免太傷180師官兵的心,該師隻是被打散,并沒有全軍覆沒,數千人還在。在鄭維山、張祖諒的強烈堅持下,志願軍保留了180師的番号和建制。

180師源出晉冀魯豫部隊,1948年納入華北序列,49年入大西北解放蘭州,鄭維山很顧念這點香火之情。1953年這次反擊作戰,很有可能是志願軍最後一戰,如果60軍和180師抓不住最後的翻身機會,那對軍心的傷害是無法估量的。

但是,隻有想法和好意能行嗎?鄭維山有這個本事嗎?要知道韓軍的戰鬥力也不差,1952年的秋季反擊作戰,志願軍頭号主力38軍在白馬山和箭頭山就吃了不小的虧。

鄭維山的底氣來自哪裡呢?

解放戰争時期他參與了不少戰役,以新保安戰役打郭景雲35軍最為知名,臨場決斷,作風犀利,敏銳地抓住戰機。但那時鄭維山作風更多展現在硬、狠、猛等方面,是典型的四方面軍特點。

這種特點在北韓戰場并不能包打天下。尤其第五次戰役結束後敵我雙方都進入陣地防禦階段,沖得越猛、攻得越狠、隻會用步兵戰術,往往損失越大。

對美軍作戰,兵力和戰術運用更加注重兵種協同、實時指揮控制(通信)、步炮坦協同、工程作業以及現代化後勤、步兵精細化戰術等,過去那種指揮員一聲令下各部猛沖、司令員甚至連地圖都不需要看懂的時代一去不複返了。

鄭維山能适應這樣的形勢嗎?

我們不簡單地下結論,看一份文獻資料。

鄭維山将軍有一本《鄭維山作戰筆記》,收錄了一大批将軍在戰争期間形成的戰争經驗,該書系鄭去世後其身邊從業人員發現整理并結集出版的,許多文章都是當時記錄下的真實材料。從中可一窺鄭維山當時對北韓戰争的學習、了解和掌握的過程。

鄭維山已接到回國指令,聽說韓總統不服,憤怒掉頭錘碎2.8萬韓軍

該書共收錄71篇作戰筆記,前15篇系解放戰争及以前的,後56篇是精華,全部是抗美援朝戰争期間的。

初看似乎不是出自兵團級指揮員之手,倒像是作戰參謀的陣中記錄和經驗總結,因其大批量涉及炮兵運用、炮火使用經驗(即步炮協同)、彈藥量計算、坑道工事作業、山地反擊作戰、戰防武器試驗、戰鬥通訊聯絡等等。

有心人可以拿來與劉伯承元帥和粟裕大将的文選文集對比,劉帥以善于總結經驗著稱,其軍事文選喜歡記錄總結作戰經驗,粟裕大将軍事文選則透露着卓越的戰略戰役思想,充滿了啟發思維視野的真知灼見。兩位各有各的特色,可以說元帥、大将級别的進階将領們無過于劉粟二位者。

鄭維山這本小書卻開啟了另一個次元,對與美軍交戰尤其是多兵種合成戰役戰術的辦法,進行了精細的探究。這是劉粟二位沒有機會或者也不會傾注太多精力去研究的,但這是我軍作戰理論不可或缺的一個層面。限于篇幅,本文不對鄭書56篇作戰筆記進行詳細解讀,感興趣的可以私信筆者,或許可以另開一文詳細說一說。

鄭維山已接到回國指令,聽說韓總統不服,憤怒掉頭錘碎2.8萬韓軍

鄭作戰筆記的部分目錄

毫不誇張地講,鄭維山是志願軍衆多進階将領中,為數不多的在經驗總結層面走得較遠較紮實的一位。雖說都是經驗總結,但已經無限接近于理論提煉。

對于一位文化基礎非常差、沒有經過特别的軍事科學理論訓練的将領,能走到這一步,實在是難能可貴。

解放華北時,鄭維山還隻是縱隊司令級别的指揮員,但在北韓戰場,其進步速度遠遠甩開同批縱隊司令,不僅強化了指揮數個軍級機關共同作戰的經驗,還進化出對宏大戰役進行精細化控制的能力,尤其是多兵種(哪怕隻是可憐的步炮協同、高階工程作業、現代化後勤供應)作戰的把控,後者是解放戰争中沒有機會體驗的。

三、三千人大潛伏

鄭維山指揮作戰非常具有系統性,前期準備較細緻充分,對炮兵陣地的設定、主攻部隊的通聯、步兵打暗火力點、仰攻山頭戰術演練以及彈藥基數準備等都覆寫到了,這也是鄭維山能記錄下那麼詳細、全面的作戰筆記的必要基礎。

鄭維山已接到回國指令,聽說韓總統不服,憤怒掉頭錘碎2.8萬韓軍

第一階段作戰時,就因為20兵團準備的又快又好,第一個發起戰鬥,打的也非常不錯。

第二階段作戰比第一階段要難的多。

一方面是韓軍已打草驚蛇,做好了準備。另一方面是當面地理條件不太好,不僅韓軍據守的兩個高地(949.2和883.7)地形複雜不好打,從我軍進攻出發地到敵軍陣地有還有三公裡的開闊地,步兵沖鋒距離太遠,很容易被韓軍彈幕大量殺傷。

怎麼辦?

鄭維山拿出一個石破天驚的方案:派出大量步兵在敵陣前潛伏,以求盡可能地縮短步兵沖擊距離。

這種戰術,在1952年的秋季戰術反擊戰中就運用過了,38軍攻打白馬山時一次性投入過4個多連的兵力進行陣前潛伏,并沒有被敵軍發覺。

但是3000人的規模着實太大了,人多動靜大,一旦被敵人發現并炮火轟擊,這個規模的傷亡難以承受。

鄭維山與三兵團上司許世友、杜義德以及各兵團軍長以上指揮員開作戰會讨論,他提出方案後問大家意見,據《一代名将鄭維山》記載,當時會場出現長達5分鐘的冷場,大家面面相觑,誰也不敢說話。

後來60軍軍長張祖諒站起來表态,就這麼幹。

志願軍代司令員鄧華聞知這個方案,打來電話說進攻條件不成熟,要等一等。鄭維山卻拍胸脯表态說準備好了,必須打,出了問題殺他的頭。

張祖諒說我和你一起負責,鄭維山說:“不要你負責,你隻管打你的,錯了,有一個腦袋頂着就夠了……”

當然,鄭維山的底氣也不全靠步兵冒死潛伏,還做了其他準備工作,比如60軍,該軍對打翻身仗尤其迫切,搞土工作業十分賣力,坑道挖到883.7和949.2高地的山腿上。這些坑道用于陣前屯兵、儲備彈藥糧食和水、衛生急救用品等等,給潛伏部隊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援。更令人吃驚的是,60軍的坑道修的極好極大,裡面有木框支撐,可以頂住敵炮火轟擊(這一細節在鄭的作戰筆記中提到過),空間也非常大,可供運輸汽車藏身。

這個細節,在後來戰鬥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1953年6月9日夜,60軍突擊部隊組織了15個半步兵連、4個機炮連,共3500餘人全部安全順利地進入潛伏地域,在一片雜草和低矮樹木叢中潛伏下來,最前沿距韓軍陣地隻有200多米。(注,關于潛伏兵力數字,《一代名将鄭維山》記為3000餘,國防大學版《1007天的戰争》記為3500餘人,我們采用後者的數字)

鄭維山已接到回國指令,聽說韓總統不服,憤怒掉頭錘碎2.8萬韓軍

估算一下距離,如果在3000米的開闊地沖鋒,步兵一邊奔跑一邊躲避敵火力掃射,至少要20分鐘,如此漫長的時間足夠敵軍召喚炮火和空軍來轟炸,對步兵來說是緻命的。但若隻推到200米,沖鋒時間就能壓縮到5分鐘甚至2、3分鐘,這麼短的時間内敵軍隻能靠輕武器阻擊,根本無力阻擋3500人同時進攻。

是以60軍軍長張祖諒說,隻要我這3500人能在總攻時站起來發動沖鋒,這場仗就算赢了。

60軍陣前潛伏部隊嚴格遵守紀律,一動不動地趴了19個小時,吃喝拉撒全在原地,忍受蚊蟲叮咬決不能大動,敵炮打來打死也不動,火燒過來燒死也不能動。戰後統計,潛伏中像邱少雲烈士那樣犧牲的多達15人!

向英雄的志願軍将士緻以無比崇高的敬意!!!

6月10日晚,60軍發動總攻,就像張祖諒說的,3500人絕大部分都成功站起來發起沖鋒,向韓軍兩個團據守的兩個高地猛烈進攻。

由于戰前安排得當,3500人分成13個攻擊箭頭,沖的又這麼快,韓軍前沿陣地一下子就垮了。随後,60軍隻用這些潛伏部隊,花了2個小時就拿下了敵陣地……

當然,這還不是全部。

次日天亮,韓軍在飛機大炮配合下發動反撲,連攻兩三天,硬是打不下來。60軍在883.7高地一度打到彈藥耗盡,敵機在陣前不停回旋,沒法往上面送補給。

危急關頭,鄭維山訓示,讓坑道裡的汽車做好準備,待敵軍從陣前飛走,汽車立即沖出向山頭上送彈,因為據觀察,敵機回旋一圈需要十幾分鐘,我們汽車在這段時間足以送上陣地。

結果正如鄭維山所料,成了!

這場驚心動魄的大戰,一直打了5天5夜。

60軍和67軍除了攻占949.2、883.7以及座首洞南山等韓軍主力師據守的骨幹陣地,還攻占了以骨幹陣地為核心的沿線20個目标,并全部穩定地控制,韓軍反撲無效退走。

這次反擊作戰, 60軍共殲滅韓軍1.48萬餘,自身傷亡5848人。67軍共殲敵1.35萬餘,自身傷亡8516人。

合計殲敵2.8萬餘,自身傷亡1.4萬。戰術反擊作戰,一般以打敵連級機關為主,20兵團拿下22個目标,平均每個目标陣地殲敵130餘人,基本符合以往曆次作戰的規律。隻不過3個骨幹高地是團級戰鬥機關據守,而以往打美韓軍隻打營以下規模,可以看得出鄭維山指揮水準之高超。

尤其是敵我戰損比,攻堅作戰基本上攻方死傷更多,這次竟能打出敵我二比一的戰損比,整個陣地戰階段都是十分罕見的。對防守一方,屬實是極大的恥辱。

南韓版《北韓戰争》恨恨不平地說,韓軍無奈撤走,等待在下次戰鬥中一雪恥辱。

誰都知道,他們等來的是一次更大的恥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