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個奇效良方,橫掃氣毒、血毒、痰毒、寒毒、食毒,抗感染抗病毒

作者:神希園

古今中醫名方千千萬,除了中醫十大名方之外,其他名方再排名的話,可能防風通聖散和五積散必能榜上有名。這是因為,防風通聖散和五積散這兩個良方的用途實在太過奇妙,更是讓很多醫家推崇備至,并且還給它們各自配了一句slogan,比如“有病沒病,防風通聖”,又比如“一首五積散,房上不喊房下喊”。對于現代人來說,可能大家對防風通聖散比較熟悉,卻又對五積散比較陌生。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五積散實際上比防風通聖散的藥用曆史還藥悠久,妥妥的千古名方。

五積散這個非常棒的經典名方,按理說應當成為方劑學中必選之方,然而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内,方劑學教材并沒有收錄五積散,但盡管如此,五積散由于實力太過出衆,宛如種子的力量,無論是沙漠的酷熱,還是雪山的嚴寒,還是沼澤的低氧,或是岩石的堅韌,隻要有種子,就有生命在等待綻放。畢竟,五積散作為千古名方,其良好的臨床效用,實在是“天生麗質難自棄”。不過關于五積散的出處,一般認為出自宋代官修方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但是經過文獻考證,發現唐代蔺道人的《仙授理傷續斷秘方》,可能因為《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記載較為詳細,是以後人多以此書沿用[1]。

一個奇效良方,橫掃氣毒、血毒、痰毒、寒毒、食毒,抗感染抗病毒

那麼,五積散究竟是由哪些中藥組成的呢?據《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記載,全方由“白芷、川芎、甘草(炙)、茯苓(去皮)、當歸(去蘆)、肉桂(去粗皮)、芍藥、半夏(湯洗七次)各三兩,陳皮(去白)、枳殼(去瓤,炒)、麻黃(去根、節)各六兩;蒼術(米泔浸)二十四兩,幹姜(爁)四兩,桔梗(去蘆頭)十二兩,厚樸(去粗皮)四兩”等15味中藥組成,具體使用方法是,先将以上除枳殼和肉桂兩味中藥的其餘中藥剉細,用慢火炒變色,然後攤冷,然後再把枳殼和肉桂研末後放進去,混合均勻,每次服用的時候,取藥末三錢(也就是現代的9~10克),用水一盞,加生姜三片,煎去一半後,趁熱服用。五積散除枳殼、肉桂、白芷、陳皮外,其餘中藥都炒制,然後攤冷後同煎的,稱之為“熟料五積散”,主治以溫散寒邪為主;如果五積散所用諸藥都生用,稱之為“生料五積散”,主治以發散風寒為主。

對于五積散的功效主治,葉桔泉根據《局方》的記載,将五積散的功效主治主要分為四大闆塊,第一個是調中順氣,除風冷,化痰飲;第二是治脾胃宿冷,脅腹脹痛,胸膈停痰,嘔逆惡心;第三個是外感風寒,内傷生冷,心腹痞悶,頭目昏痛,肩背拘急;肢體怠惰,寒熱往來,飲食不進;第四個是婦人血氣不調,心腹撮痛,經候不勻,或經閉不通,難産及胎死腹中[2]。《局方》還記載了五積散對兼證的加減法,比如冷氣奔沖,心、脅、臍、腹脹滿刺痛,反胃嘔吐,洩利清谷,及痃癖癥瘕,膀胱小腸氣痛,加入煨生姜三片、鹽少許,同煎;比如傷寒時疫頭痛體疼,惡風發熱,項背強痛,入蔥白三寸、豉七粒,同煎;比如但覺惡寒,或身不甚熱,肢體拘急,或手足厥冷,加入炒吳茱萸七粒,鹽少許,同煎;比如寒熱不調,咳嗽喘滿,加大棗,同煎;比如婦人難産,加醋一合同煎。

對于五積散的适應證,葉桔泉做了7點歸納,第一點是胃内停滞寒飲宿食,胃痛,或嘔吐,脘腹脹滿,或胃有振水音,腰膝有冷感者;第二是脘腹攣急痛,疝氣上沖,或冷氣攻沖,嘔吐,飲食不能下,上熱下冷,或四肢厥冷者;第三是婦人血氣不調,月經不勻,或痛經,白帶下,腰以下冷痛,脈沉遲者;第四是婦人難産,或胎死腹中,或包衣不下,腹痛,惡露不絕,伴有寒證、實證色脈者;第五是咳嗽氣喘,動悸迫促,胸内苦悶痞塞,喉間痰涎壅塞,伴有肩背臂痛,腰股攣急痛,脈沉實有力者;第六是風寒濕痹,筋骨痛,跌打宿傷,腰膂冷痛,腳氣腳膝拘攣疼痛,疝氣腹中冷痛,或遇冷則發病,腰腳冷感者;第七是感冒風寒,惡寒頭痛,不發熱,全身疼痛,胸悶,咳嗽氣逆,或腹痛,脈實無汗者[2]。

一個奇效良方,橫掃氣毒、血毒、痰毒、寒毒、食毒,抗感染抗病毒

五積散為什麼叫這麼個名字呢?其中奧義誠如清代名醫汪昂所說,“五積散治五般積”,也就是可以治療各種積聚病,詳細一點說,就是五積散真正核心的是在于能夠橫掃寒毒、食毒、氣毒、血毒、痰毒等積滞以及積滞所産生的毒素。那麼,什麼又是積聚病呢?總的來說,從小孩飲食過度和不當而緻的疳積,到成人因為寒濕瘀積而緻的子宮肌瘤,甚至惡性良性腫瘤、囊腫及其他各類包塊都屬積聚病[3]。可以想象,五積散這樣的一個千古良方,究竟是一個什麼深不可測的存在。那麼,五積散中諸藥又是如何橫掃五積的呢?全在良藥配伍,其中麻黃、白芷解表驅寒;幹姜、肉桂溫裡祛寒,這四味中藥組合起來,可以去除寒積;蒼術和厚樸,可以祛濕積;半夏、陳皮、茯苓、甘草可以去痰積;當歸、川芎、芍藥可以化血積;桔梗與枳殼可以消氣積。也就是說,諸藥合用,諸積皆消。

五積散表面上看是15味中藥,但是加上煎服法中的生姜,實際上是16味中藥,這個看上去有點雜亂的方子,實則暗藏玄機。由于在方劑學的好幾個版本中缺席過,是以對于它的君臣佐使研究的還不夠深入。對于五積散的君臣佐使配伍,葉桔泉認為,五積散以蒼術為君藥,桔梗為臣藥,麻黃、枳殼、陳皮等為佐藥,其餘為使藥[2]。但李飛教授等認為,五積散當以麻黃、白芷、幹姜、肉桂四藥為方中主要組成部分,配伍蒼術、厚樸以去濕積,半夏、陳皮、茯苓、甘草消痰積,當歸、川芎、芍藥化血積,桔梗、枳殼行氣積,炙甘草兼能和中、調和諸藥,而這些中藥均為本方的輔助部分[4]。但如果從方劑的君臣配伍來說,全方應當以蒼術、麻黃、白芷、幹姜、肉桂5味中藥為君藥,厚樸、陳皮、半夏、茯苓、當歸、芍藥、川芎7味中藥為臣藥,以桔梗、枳殼、生姜3味為佐藥,以甘草1味為使藥。

五積散與防風通聖散一樣,粗看雜亂不堪,細看精彩絕倫,這完全是一種“扮豬吃老虎”的經典良方,如果沒有一雙慧眼,很有可能就與這樣經典的奇效良方失之交臂了。對于五積散中蘊含的配伍玄機,誠如葉桔泉所說,五積散粗看藥味似較龐雜,但中藥複方方劑的療效,不能孤立地從各個藥物個别看藥效,五積散方内含蒼術、厚樸、陳皮、甘草,為運脾化濕的平胃散;陳皮、半夏、茯苓、甘草為主治一切痰飲的二陳湯;方内還有治太陽表證的桂枝湯;也有治痰飲的苓桂術甘湯;更有治腎着病的苓姜術甘湯;既有四物去地黃,具有行血通經脈之功;又有麻黃合桂枝辛溫發表以散表寒;另外,方中幹姜、肉桂、枳殼、厚樸溫裡以行氣滞;陳皮、半夏合麻黃、桔梗開肺以豁痰;麻桂、幹姜、川芎、當歸、甘草具有續命湯之方意;縱觀全方,結構嚴密,實為以上諸名方綜合的複方[2]。

一個奇效良方,橫掃氣毒、血毒、痰毒、寒毒、食毒,抗感染抗病毒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五積散具有抗感染、抗病毒、細胞保護、胃腸運動[1];解熱、抗炎、止咳、祛痰、免疫調節、發汗[5]等藥理作用。五積散的現代臨床應用也是頗為廣泛,不僅可用于治療外感風寒、内傷飲食、腰背疼痛、頸部僵硬、胸腹脹滿、惡心嘔吐、全身遊走性疼痛、月經不調、子宮肌瘤、盆腔積液以及寒濕痹痛等疾病[3];還可用于寒濕腰痛、帶狀疱疹後遺神經痛、慢性腹痛、坐骨神經痛、喘咳、胃痛、痛經、閉經、慢性盆腔炎等屬寒邪為患者,另外對于女性寒濕帶下,以及風寒濕所緻的鶴膝風、流注等疾病,也有一定療效[4]。有醫者總結,五積散可廣泛用于治療内外婦兒各科疾病,比如可用于治療外感風寒,寒濕痛痹,風寒咳嗽氣喘、風寒濕痹、外寒宿食,急性胃腸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冠心病,水腫急性腎炎,高熱,膿耳(中耳炎),痛風;頭身四肢腰背腿痛,外傷後頭痛頭暈,陳舊性肋骨骨折,傷後尿血,骨質增生,當機肩,骨折延期愈合,肩周炎,纏腰火丹(帶狀疱疹);産後發熱,慢性盆腔炎,痛經,癥瘕,不孕症,惡露不絕,産後腹痛,産後風;小兒荨麻疹[5]等疾病。

不得不說,五積散可謂是“神通廣大”,不僅能夠橫掃寒毒、食毒、氣毒、血毒、痰毒等各種積聚病,更是能夠廣泛應用于内外婦兒等各科疾病。但目前比較遺憾的有兩點,一是現代藥理對它的研究堪稱蜻蜓點水,如果從五積散拆方來看,全方的藥理作用應當十分驚人,但目前的藥理研究顯然太過單薄,尤其是五積散應當在鎮痛、減肥、抗惡性良性腫瘤等方面,沒有進行深入研究;二是沒有通行的中成藥,這為五積散飛入尋常百姓家帶來了諸多不便。當然,任何方劑都有适應證和禁忌證,對于五積散來說,需要注意兩點,一是素體陰虛或濕熱為患,不宜使用;二是孕婦不宜使用。

參考文獻

[1]李士勇,張芳華,黃惠芬,等.五積散沿革及現代研究概況[J].湖南中醫雜志,2014,30(1):145-146.

[2]葉桔泉.我對五積散的經驗和體會[J].中醫雜志,1964,(6):33-35.

[3]何天佑.淺析五積散的臨床應用[J].北方藥學,2015,12(4):52.

[4]李飛.中醫藥學進階叢書·方劑學(第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

[5]饒健,蔡光先,李丹丹,等.五積散的臨床和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09,29(5):75-77.

【本圖文由“神希園”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神希子(全球中醫人士的精神家園,中醫生命科學的博物圖鑒),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