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世界讀書日|“古老中國”的時代煥新與“創新中國”的正當其時

作者:山東省科協

兩年前的今天,習近平總書記緻信祝賀首屆全民閱讀大會舉辦,他在賀信中指出,閱讀是人類擷取知識、啟智增慧、培養道德的重要途徑,可以讓人得到思想啟發,樹立崇高理想,涵養浩然之氣。中華民族自古提倡閱讀,講究格物緻知、誠意正心,傳承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塑造中國人民自信自強的品格。

欲知大道,必先讀史。

今天是第29個世界讀書日,讓我們一起翻開《文明的積澱:中國古代科技》,共同了解文明視野中的中國古代科技。

世界讀書日|“古老中國”的時代煥新與“創新中國”的正當其時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辨別,是當代中國文化的根基,是維系全世界華人的精神紐帶,也是中國文化創新的思想源泉。科學技術是中華文明寶藏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華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進步都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科技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力量,人類文明走到今天,科技起了決定性的作用。當今時代,科技已經是國家與社會的主導力量。是以,了解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史的發展曆程,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深入了解中華文明,也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中華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定位,增強文化自信。

追溯中華科技發展史

世界上所有偉大的文明,都為科技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曆史長河洶湧澎湃,唯有中華文明數千年曆盡劫波從未中斷。世界上與中國同樣建立了古老文明的地域有埃及、中東兩河流域、印度河流域等,然而這三個中國之外的古文明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滅亡了。沒有一個能像中國的文明一樣,從它起源開始就一直綿延傳承到現在。古代埃及的文明,到波斯人進入埃及之後就已經逐漸衰落,到了希臘化時期基本上就消亡了。古埃及文明被重新了解和認識,是在19世紀初歐洲學者解讀了遺存下來的古埃及文字之後,由此建立了包括前王國時期、古王國時期、中王國時期、新王國時期的古代埃及史等。兩河流域的古代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也早已衰亡,也隻是經過解讀考古發現的楔形文字泥版書才對其古老複雜的曆史有所了解。公元前三千年前後在古印度興起的文明,在希臘化時期印歐民族進入印度之後,也就消失了。隻有我們中國的文明,帶着它光輝的曆史,流傳下來。中國的“一萬年文化史”和“五千年文明史”,是有确确實實的考古學和曆史學證據來支援的。中國的史前文明,雖然還沒有文字記載,但從考古發現的實物資料來看,史前就有豐富的使用科技的經驗,陶器的制作、紡織的發明、農業的發明及動物的馴化等,這些新石器時期的發明使人類走向了文明的程序。中華文明也是從一萬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走來,在中國這片大地上,創造了燦爛的科技文明。

世界讀書日|“古老中國”的時代煥新與“創新中國”的正當其時

渾儀,現存放于紫金山天文台

以全球文明視角考察中國科技史

近代科學是東西方文明交流融合産生的結果。西方固然在文藝複興運動中重新發現了古希臘傳統,但也在與東方世界的交流中,汲取了新的技術和思想,為近代科學的發生提供了激發性的因素。大家熟悉的中國“四大發明”,就為世界近代科技文明的興起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中國自明清以來,即便是在西方科學傳入中國的過程中,中國也不是完全被動的接受者,而是在接受的過程中有所發明、有所創新。中國事實上是以也成為世界近代科學的參與者。

世界讀書日|“古老中國”的時代煥新與“創新中國”的正當其時

《書經圖說》命官授時圖

中華文明是一條文明的大河。正如李約瑟證明的那樣,中國為世界近代科學的汪洋大海貢獻了大量的科學思想和成就。但是看到這一點還遠遠不夠,我們要走近大河,看中華文明大河的“河岸風光”,即探讨古代文明中科技知識是如何被創造出來,其中的思維方式有怎樣的特點。我們既要看到科學的原理和事實真理是普遍的、無國界的,是人類文明共同的成果和财富,它跨越各種文化的界限,将為越來越多的人所共有。同時也要看到每個國家都有獨特的文化傳統、價值觀、思想和行為方式,這些構成了其科學文化的獨特方面。

世界讀書日|“古老中國”的時代煥新與“創新中國”的正當其時

1973年湖南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地形圖》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繪有海岸線的地圖

中華文明為什麼能夠經久不衰;科技在其中究竟發揮了什麼樣的作用。英國曆史學家湯因比研究世界曆史,列舉了世界自古至今的21個文明,大多數要麼早已消亡,要麼已經衰落。但是中華文明卻曆數千年而不衰,這其中的關鍵因素就是中華文明善于利用環境,把關于自然的知識用于滿足人的需求。這一點在新石器時代的遺存中就表現出來。到了曆史時代,中華文明則更加重視國家治理,把科技為國家所用,經世緻用,以人為本,是以才能興盛不衰。

人類文明既有同一性,又有多元性,文明之間是不斷互相交流、互相學習、互相借鑒的,同樣的科學技術發明,在不同的文明中有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應用和不同社會功效。了解這些,有利于我們從科技史的角度,闡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義。在東西方文明的交流史上,科技始終是連接配接的力量。

中國古代科學的現代啟示

從文明的視角看中國古代科技,就不僅僅是講古代科技的成就,還要講科技發展的曆史和文化背景,講科學的思維、科學的傳統。中國古代科技成就的取得,與中華科學文化所具有的獨特的傳統、認識論、方法論和價值取向是分不開的。對這些進行梳理,并加以現代科學和文化的解釋,對于當代科技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啟迪和借鑒意義。

中國傳統文化中同樣包含了科學,科學就在我們的文化中,關鍵看我們怎樣去挖掘、整理和認識。我們從文明的視角看中國古代科技,首先要擺正認識科技文明的态度。我們不能妄自尊大,但也不能搞民族虛無主義。其實文明是共生的,也是互相影響的。各種文明有時互相成為對方想象中的世界,各自文明中激發創造力。而有時各文明之間更是直接交流和碰撞。在全球化的時代,文明是人類共同的文明,中國在其中自然也要有擔當和自信。而這種自信就來自我們自己文明的根基和積澱。

曆史蘊含着精神。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定要求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現代化。在自然與技術文明的轉換中,需要一種“未來哲學”。《中庸》說:“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易·系辭》說:“天下同歸而殊途,一緻而百慮。”未來的科學也不一定總是沿着17世紀确定下來的路線前進。美國學者雷斯蒂沃(Sal Restivo)在1979年就預言說:“從21世紀開始認識的新科學可能出現在中國,而不是美國或其他地方。”這個新科學當然不隻是新成就,更是方法上要有所創新。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科學精神,值得我們認真對待并大書特書。

中國式的現代化需要建立科學的文化,而文化就是一種傳統。如果不能正确地對待傳統文化,科學文化的建設将是跛足的。當代建立真正的科學文明,應該也必須去傳統文化中尋求支撐,以傳統文化來建立文化自信,增進科學文化的多樣性。近代科學的制度已經在中國建立,我們已經有理性的和科學的話語系統。但真正需要的是,把科學精神與中華民族的魂魄結合起來,塑造科學的中國心,才能具有創新的能力,才能更好地面向未來。

世界讀書日|“古老中國”的時代煥新與“創新中國”的正當其時

孫小淳 著

ISBN:978-7-5236–0276-8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

來源:中國科協之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