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寒号鳥”到底是什麼動物?如果你認為它們是鳥類,那你就錯了

作者:魅力科學君

提到“寒号鳥”,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畢竟“寒号鳥”的故事我們小時候都學習過,記憶力好的人,甚至還可以說出“寒号鳥”的“經典語錄”——“哆啰啰,哆啰啰,寒風凍死我,明天就做窩”。盡管“寒号鳥”的故事是虛構的,但它卻生動形象地讓我們從小就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要目光短淺、得過且過,也不要拖延和懶惰,否則的話,就将可能會付出沉重的代價。

在很多人的想象中,“寒号鳥”的形象通常都是一隻懶洋洋的小鳥,例如這樣:

“寒号鳥”到底是什麼動物?如果你認為它們是鳥類,那你就錯了

這也難怪,畢竟它們的名字就很容易讓人認為它們是一種鳥類。那麼,“寒号鳥”到底是什麼動物呢?實際上,如果你認為它們是鳥類,那你就錯了。

其實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裡,筆者也認為“寒号鳥”是一種鳥類,直到有一天,筆者在一個小朋友的國文課本上發現了這樣一張圖檔:

“寒号鳥”到底是什麼動物?如果你認為它們是鳥類,那你就錯了

這張圖檔是《寒号鳥》這篇課文的插圖,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兩個動物,其中之一明顯就是故事裡的那隻勤勞的喜鵲,那另一隻動物是誰呢?由于《寒号鳥》這個故事隻有兩個主角,是以通過排除法可以推測出,它應該就是“寒号鳥”,而它懶洋洋的肢體動作似乎也可以印證這一點,但問題是,這個動物怎麼看都不像是鳥類呀?

筆者對此的第一反應就是:難道是插圖錯了?但轉念一想,這應該是不可能的,是以筆者就去查詢了“寒号鳥”的資料,得到的結果是:原來“寒号鳥”真的不是鳥類,而是一種學名為“複齒鼯鼠”的齧齒動物。下面我們就來具體了解一下。

“複齒鼯鼠”屬于齧齒目、松鼠科、鼯鼠亞科、複齒鼯鼠屬,是大陸特有的一個物種,它們大多生活在海拔1200米左右的山地林區,主要以林區中植物為食,例如側柏和油松的樹葉、皮、籽仁,以及山桃和杏的核仁等等。

“寒号鳥”到底是什麼動物?如果你認為它們是鳥類,那你就錯了

“複齒鼯鼠”是一種中等體型的齧齒動物,它們的體重通常在300至400克之間,體長一般在300到340毫米之間,其整體外觀與常見的松鼠很相似,長着一條蓬松的大尾巴。

可以看到,“複齒鼯鼠”的樣子根本就不像鳥類,那人們為什麼會把它們與鳥類聯系起來呢?一個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它們可以在空中滑翔。

與常見松鼠不同的是,“複齒鼯鼠”的四肢之間長有能夠展開和折疊的肉質皮翼,這使得它們可以爬到樹枝或其他高處一躍而下,然後利用展開的肉質皮翼在空中滑翔,在此期間,它們可以靈活地調整身體的姿态和肉質皮翼的形狀,以控制滑翔的方向和速度,進而迅速準确地滑翔到目标位置。

“寒号鳥”到底是什麼動物?如果你認為它們是鳥類,那你就錯了

盡管“複齒鼯鼠”的滑翔距離比較短(一般隻有幾十米,最多也就兩百米左右),但遠遠看去,它們還是有點像鳥類的樣子,在此基礎上,再加上“複齒鼯鼠”是晝伏夜出型的動物,并且數量也不多,是以一個合理的推測就是,人們最初對它們的觀察不夠仔細和全面,進而誤以為它們是一種鳥類。

而人們将“複齒鼯鼠”稱為“寒号鳥”,應該是因為它們一到冬季就叫個不停,這很容易讓将它們想象成一種平時懶得做窩,到冬天又冷得直叫的鳥類,是以人們就将其稱為“寒号鳥”。

不過動物學家現在已經發現,“複齒鼯鼠”每年隻繁殖1次,其發情期一般是12月下旬至1月,也就是說,它們在冬季頻繁地發出叫聲的目的,其實并不是因為“冷得直叫”,而應該是為了吸引異性的關注。

順便講一下,“複齒鼯鼠”的叫聲很是特别,其發音類似于“嘟啰,嘟啰”,是以故事裡的“哆啰啰,哆啰啰”,應該就是來自于此。

“寒号鳥”到底是什麼動物?如果你認為它們是鳥類,那你就錯了

值得一提的是,“複齒鼯鼠”是要做窩的,為了躲避自然界中可能存在的捕食者,它們通常會選擇在地勢陡峭的石洞、石縫,或者位于高處的樹洞等處建造自己的家園,它們使用的材料一般是幹草、樹枝、樹皮以及一些鳥類的羽毛(如果找得到的話)。

從整體上來講,“複齒鼯鼠”會盡量讓自己的小窩保持幹燥、整潔,為了增加舒适度,它們通常會在自己睡覺的區域鋪上一層厚厚的幹草,而在寒冷的冬季,它們甚至還會用幹草或樹葉非常細緻地封在洞口,以防止冷風進入。

由此可見,作為現實版的“寒号鳥”,“複齒鼯鼠”并不是故事中描述的那樣懶惰,它們其實也會做窩,并且還很“用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