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科技改變生活,18.18萬元的雷達地平線改變中國皮卡産業格局

科技改變生活,18.18萬元的雷達地平線改變中國皮卡産業格局

皮卡,在中國似乎是一個很“擰巴”的車型。

自從1925年誕生後,皮卡在近100年的時間裡大行其道,對戶外場景适應能力幾乎碾壓其他所有車型。皮卡在美國已連續多年成為最暢銷車型,銷量排行榜上霸榜的存在。

但是,皮卡在中國遭遇了嚴重的水土不服。2023年,中國皮卡銷量隻有不到33萬輛(不含出口),相比超過3000萬輛的汽車總銷量,簡直可以用“可憐”二字來形容。

究其根本,皮卡給中國使用者的印象太過根深蒂固了,它們僅局限在拉貨、越野這樣的領域,路走得太窄了,也無法适應使用者的需求,個人用車、家庭用車等,幾乎沒有人會考慮皮卡。

如此情況,以至于在新能源浪潮到來時,幾乎沒有皮卡品牌能夠認識到,新能源技術優勢加皮卡的超強戶外場景适應能力,可以讓皮卡達到多大的成就。

在特斯拉推出Cybertruck後,似乎有些人意識到了,皮卡還可以這樣造,市場原來可以如此大。

其實在Cybertruck,早已有一家中國公司進入了這個市場,并比Cybertruck提前一年上市,憑借新能源技術拉高的産品品質上限,極大地拓展了戶外場景邊界,驗證了新能源皮卡的可行性,并完成了市場擴容,吸引了更多目光聚焦到這個細分市場中。

這家公司,就是新能源戶外生态品牌吉利雷達。

打造中國版的Cybertruck

科技改變生活,18.18萬元的雷達地平線改變中國皮卡産業格局

雷達的品牌或許大部分人還比較陌生,但是作為一家專注于戶外生态的中高端新能源智能汽車企業,雷達通過共享吉利控股的優勢資源及專業力量,聚焦于皮卡細分市場,與吉利控股集團旗下吉利汽車、領克、極氪、路特斯等各重點闆塊形成了差異化發展。

吉利雷達有國内首個戶外生态新能源架構之下的M.A.P雷達瀚海平台,該平台不僅為雷達地平線提供了超越傳統皮卡的基礎皮卡屬性,更使其擁有了能源平台、物聯平台以及智能平台三大屬性。

從市場的供給端來看,大陸的燃油皮卡市場存在嚴重缺位,長城、江鈴、江淮等品牌目前雖然在燃油皮卡領域呈現分庭抗禮之勢,但是在電動皮卡市場的布局并不廣泛,更不要提像特斯拉Cybertruck那樣對于行業有着颠覆性意義的産品,反觀雷達的定位就是聚焦在電動皮卡市場。

電動化轉型幾乎已經成為所有車企的主旋律,因為能源驅動形式的轉化,會帶來一些全新的功能和玩法,而當皮卡也開始轉向電動化之後,它的各次元能力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從産品定位來看,皮卡的特性就讓它同時具備了SUV的通過性、轎車的舒适性以及輕型貨車的裝載性,雖然在大陸皮卡多以載貨為主,但是電動化到來之後,随着雷達地平線等車型的問世,越來越多的玩家甚至家庭使用者也開始關注到這個品類。

皮卡觸電,會擦出什麼火花?

首先我們來看通過性,通常來說這是我們去選擇一款越野SUV的重要标準,需要考驗車輛的動力、底盤等環節,而作為一款合格的皮卡,它也需要在這方面比肩越野SUV才能算達标。

對電動車來說,最不缺的恰好就是動力,雷達地平線這款産品也是目前中國首搭高性能雙電驅系統的皮卡,單看賬面資料的話,這套動力總成可以迸發出315kW的峰值總功率,其中包括前電機的115kW,以及後電機的200kW,峰值總扭矩可以達到594N.m。作為對比的話,雷達地平線的峰值功率是Ranger的1.6倍,峰值扭矩是Ranger的1.3倍。

科技改變生活,18.18萬元的雷達地平線改變中國皮卡産業格局

傳統燃油皮卡當中,受限于低端化、工具化的屬性,往往動力表現并不出色,但是基于97.1%超高效電機的這樣一套動力總成,雷達地平線可以實作4.5s的零百加速成績,最高車速為190km/h,動力性能方面相當于3.0T的大皮卡,這在燃油車時代是少數昂貴的高端車型才有的專利,而進入到電動化時代,雙電機四驅的性能讓普通使用者也可擁有,某種程度上也算是科技平權。

對于皮卡的使用者來說,跋山涉水是高頻的用車場景,這就對車輛的通過性提出了更嚴苛的要求。相較于傳統皮卡,雷達地平線的底盤本來就很高,更重要的是駕駛模式真的非常豐富,比如越野、涉水等不同的模式,完全可以适配到不同的路況之中,來滿足泥地、雪地、砂石等複雜的道路情況,強大的脫困能力讓它可以輕松駕馭各種offroad場景。

以涉水為例,在面對300mm的涉水深度時,雷達地平線不需要切換任何駕駛模式,隻需要一腳加速踏闆就能順利通過,而面對更深的涉水深度時,就需要開啟專業的涉水模式,此時車輛會自動關閉A/C的空氣循環功能,進而降低車輛的安全風險,資料顯示,雷達地平線的最大涉水深度815mm,該資料為中國皮卡第一,可見其通過性之強。

熱衷傳統硬派越野車的朋友都清楚,在面對一些特别複雜難以通過的路況時,通常需要主動進行挂差速鎖、調整懸架高度、輪胎充放氣等一系列操作,但是對于雷達地平線來說,你所要做的隻是挑選不同的駕駛模式即可,剩下的都可以交給這台車。

科技改變生活,18.18萬元的雷達地平線改變中國皮卡産業格局

可以說雷達地平線充分發揮了電四驅的技術優勢,通過環境融合技術及智能算法,實作了載重識别、爬坡識别、全地形識别等智能識别功能,這對于傳統皮卡來說簡直是降維打擊。

通過全場景自适應技術,雷達地平線也會實時動态調整扭矩配置設定,大幅提升控制精準度及響應速率,據悉響應速度是Ranger的10倍,因為在應對複雜環境及路況時會顯得更加從容。

電動皮卡探索新場景

随着越來越多的戶外需求被催生出來,電動皮卡已經逐漸成了戶外熱門單品,雷達汽車所選的賽道雖然看似小衆,但是因為電動化、智能化的席卷,電動皮卡不僅從容應對傳統皮卡擅長的越野路況,更能打造出比傳統皮卡更豐富的拓展性。

比如在拖拽能力方面,由于電動皮卡帶來了更強的扭矩和動力,是以也讓它得以支援3000kg拖拽能力,而這基本上就是目前高端皮卡的水準,完全可以滿足使用者拖拽房車、ATV摩托、遊艇等大型戶外玩樂裝置的需求,這是很多目前的資深玩家最需要的一項能力,真正能讓使用者們玩起來。

科技改變生活,18.18萬元的雷達地平線改變中國皮卡産業格局

而作為目前純電皮卡的代表之作,雷達地平線在載重方面同樣很出色,最大額定載重達865kg,比傳統皮卡多700多斤,也是目前原生純電皮卡額定載重最高的産品,并且非常貼心地加入了行業唯一的載貨量可顯示功能,可以充分滿足戶外遊玩、農業漁業運輸以及應急救援等需求。

要說最能彰顯雷達地平線電動車屬性的,還要屬它所搭載的全場景放電功能。雷達地平線最高具備21kW放電功能,要知道一般的新能源車對外放電的功率大都在3kw左右,從功率來看,在3kw的對外放電已經可以支援像是電煮火鍋等大功率的戶外電器,對大部分使用者來說都已經夠用。

但是雷達地平線的工程師們顯然還不滿足,于是搭載了21kw的對外放電,這意味着它甚至可以随時化身為超級電廠,來滿足380V工業/商業和220V家用放電需求,就這一個小小的參數轉變,就可以拓展更多的新場景和新玩法。

科技改變生活,18.18萬元的雷達地平線改變中國皮卡産業格局

比如說在露營的時候,你不僅可以一邊吃着火鍋唱着歌,甚至還能用雷達地平線所提供的強大放電功能來搭建一個大型室外場地,大尺寸投影、樂隊的樂器、現場的燈光這些都不是問題,這就是技術優勢轉化為體驗優勢之後,在場景拓展上帶來的一種新的可能性。

當然,雷達地平線的願景還不止于此,它還希望打造一個戶外物聯生态,物聯覆寫範圍達到300平方米,接入該生态的智能硬體品類可并發接入數量超100個,這是一個更大膽的暢想,我們可以把雷達地平線當作一個戶外移動的家,如何去打造這個家,使用者可以完全按需來進行DIY。

在新能源化智能化皮卡市場的競争中,得“生态”者得天下,而雷達品牌在這個過程當中,深刻洞察到了使用者需求的轉變,基于超級純電皮卡的電生态等一系列領先實力,創造了新的戶外業态。

結語

結合雷達地平線的産品功能來看,燃油皮卡能做的事情,電動皮卡幾乎都可以勝任,但是反過來電動皮卡能做的,燃油皮卡卻并不一定能實作,這就是新物種所帶來的降維打擊。

科技改變生活,18.18萬元的雷達地平線改變中國皮卡産業格局

論參數和性能,雷達地平線在綜合競争力上并不比特斯拉的Cybertruck差什麼,而在場景化的應用方面又要勝于它,更重要的是與Cybertruck相比,雷達地平線的價格優勢非常明顯,雷達造了一台讓大家都買得起的國民皮卡,讓皮卡真正擺脫了工具屬性,向多元化生活載體的定位轉變。

這對中國皮卡市場的發展而言意義重大,如果說2024年是中國皮卡市場電動化的元年,那麼雷達地平線就是那支沖在最前方的先鋒部隊,它為仍處于燃油時代的中國皮卡行業帶來了新鮮血液。

(本文首發钛媒體App)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