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揭秘曾國藩遺囑之奧秘,到底有哪四句話!

作者:趣說曆史

晚清名臣曾國藩受封一等毅勇侯,被譽為“晚清第一功臣”與“官場楷模”。他力挽狂瀾,拯救晚清王朝于危難之際,在“同光中興”時期扮演了中流砥柱的角色。他的學問與文章皆有所成,實作了儒家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理想境界,被譽為“中華千古第一完人”。曾氏家族,作為曆史上赫赫有名的侯門望族,百餘年來未曾出現敗家子,這得益于曾國藩對儒家教育思想的傳承與發揚。

揭秘曾國藩遺囑之奧秘,到底有哪四句話!

《清史稿·曾國藩傳》贊曰:“國藩功業卓著,學問淵博,善于以禮治世。”他一生勤奮好學,推崇儒家學說,注重經世緻用的實用主義,成為繼孔子、孟子、朱熹之後複興儒學的“宗師”,事業上亦取得巨大成就。

梁啟超在《曾文正公嘉言鈔》序中盛贊曾國藩:“豈止近代,自古以來鮮有如此傑出之人;豈止大陸,乃至全世界亦罕見其匹。然文正公非天賦異禀,實乃在同時代之賢傑中,堪稱最樸實無華;其所遭遇之世事,亦多逆境;然其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成就震古爍今,無人能及。其一生之成功,在于立志自拔于流俗,困而知之,勉而行之,曆經千難萬阻而不屈不撓,不求速效,積少成多,虛心受教,勤奮不懈,剛直不阿,恒久不變,真誠待人,勇猛精進,艱苦卓絕……”

揭秘曾國藩遺囑之奧秘,到底有哪四句話!

縱觀曆史長河,可見“盛不過三代”乃官宦之家難以逾越之魔咒。然曾氏家族卻代代英才輩出,湧現出如曾紀澤、曾廣均、曾廣铨、曾昭掄、曾憲植等傑出人物。探尋曾氏家族長盛不衰之奧秘,曾國藩遺留給後代的“四條遺囑”實乃關鍵所在。

同治十一年(1872)三月十二日,六十二歲的曾國藩在兒子曾紀澤的陪伴下漫步,他感慨道:“吾生平曆經戰陣,深知戰争之禍,實乃造孽。願曾家後世子孫,勿再涉足軍旅。”突然,他連呼“腳麻”,倒在兒子身上,頃刻間已無法言語。臨終之際,他手指桌上早已寫好的遺囑,遺囑大意如下:

餘為官三十餘載,位極人臣,然學問未有所成,德行亦無顯著,每念及此,深感惶恐慚愧。今将辭世,特留四條遺囑以教誨汝兄弟。

揭秘曾國藩遺囑之奧秘,到底有哪四句話!

一曰慎獨則心靜。修身養性之道,莫過于養心。心既知善惡,而未能盡力行善去惡,此即自欺。内心無愧,人莫能知。孟子雲:“上無愧于天,下無疚于心。”養心須清心寡欲。故慎獨者,自省無愧,可面對天地,無愧鬼神,絕無行而無悔、心卻退縮之時。人若無愧于心,面對天地自泰然,心境愉悅平和,此乃人生自強之首道,亦修身養性之要務。

二曰主敬則身強。内專一純淨,外整齊嚴肅,此敬之工夫;出門如見貴賓,待百姓如行大祭,此敬之氣象;修身以安民,忠實恭順以平天下,此敬之效驗。聰明智慧皆由此敬而生。莊重甯靜則日強,安閑放縱則日弱,此乃自然之理。若待人接物,無論人多人少,事大事小,皆以敬心相待,不敢懈怠,則身強何疑?

三曰求仁則人悅。人生于世,皆得天地之理以成心性,得天地之氣以成形體,吾與萬民同源。若但知謀私而不知寬仁于民,不知愛護萬物,此與同源之理相悖。至于高位厚祿,居民之上,則有拯民于水火、饑餓之責。讀書明理,粗知大義,則有覺後知後覺之責。孔子教人,莫大于求仁,而求仁之要,莫過于“欲立立人,欲達達人”。人孰不欲自立自達?若能使人自立自達,則可與萬物争輝。人豈有不悅而歸附者乎?

揭秘曾國藩遺囑之奧秘,到底有哪四句話!

四曰習勞則鬼神敬。人每日所食所衣,與其所事所力相當,則人贊之,鬼神亦嘉之,以其自食其力也。若農夫織婦終年勤勞,僅獲數擔糧數尺布,而富貴之家終日逸樂,不勞而獲,美食華服,高枕無憂,此天下之大不幸也,鬼神亦不嘉之。豈能長久?古之聖君賢相,無時不以勤勞自勉。為己謀,則習技藝,磨筋骨,處困境而奮進,殚精竭慮,而後增智廣識。為天下謀,則必自餓己身,自陷水火,以民賊強盜未擒為己過。大禹治水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墨子摩頂放踵以利天下,皆節儉修身、勤勞救民之例。故勤勞能延壽,安逸能夭亡;勤勞則盡其才,安逸則無能而見棄;勤勞能廣濟百姓,鬼神敬仰;安逸則無益于人,鬼神亦不羨。

揭秘曾國藩遺囑之奧秘,到底有哪四句話!

此四條遺囑,乃餘數十年人世所得,汝兄弟當記之行之,并傳之子子孫孫。則吾曾家可長盛不衰,代有人才。

曾國藩之遺囑,對其子孫後世之影響甚深。其子曾紀澤于曾國藩逝世後方承蔭出仕,從事外交;曾紀鴻一生鑽研數學;孫子曾廣鈞中進士後,終老翰林;曾孫、玄孫輩中多出國留學,曾氏後代子孫無一敗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