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3種家庭的孩子,如何走出原生家庭的傷?

作者:張德芬

親子關系,或許是世界上最難解的關系。

大明星也不例外。

最近,《是媽媽是女兒》熱播,幾對明星母女輪番登上熱搜,最觸動我的是這一幕。

當節目組問,“小時候挨過揍嗎?”

陶昕然在鏡頭忍不住流下了淚水。

這3種家庭的孩子,如何走出原生家庭的傷?

事業上,她憑借《安陵容》一角火爆全國;生活裡,她成家立業,已經是一位媽媽。

然而回首童年往事,40歲的陶昕然仿佛還是一個無助的小女孩。

不得不承認,不管我們多大年紀,多麼的光鮮亮麗,很多人還是無法擺脫原生家庭的陰影。

這份痛從何而來,又該如何消彌?從這幾種家庭關系裡,我們或許可以得到答案。

這3種家庭的孩子,如何走出原生家庭的傷?

“這點小成績,有什麼可驕傲的?”

如果你看了陶昕然媽媽陶躍娣是如何帶孫女的,就能感受到陶昕然成長的不易。

為了獎勵孫女何陶,一家人帶着她去超市挑禮物。孩子一會想要積木,一會又被畫畫的東西吸引。

陶躍娣左看看右看看,拿起了一本練習冊遊說孫女,說這個挺有意思的。

潛台詞顯而易見,“學習才是正事。”

這個舉動其實很典型,一些家長總能把學習和各種娛樂挂上鈎。

這3種家庭的孩子,如何走出原生家庭的傷?

何陶小孩子心性,當然不為所動,說要買娃娃,外婆使出第一招:

“家裡娃娃太多,不要買!”

外婆又開始發揮第二招,一個勁兒催孫女回家,說自己要做飯了。

在陶躍娣眼裡,這些都是和變優秀無關的事情。過去,她也是這麼對待女兒的。

上國小的時候,有一次,陶昕然拿着98分的成績單回家,本以為會收到表揚,卻遭到一頓毒打并且禁止她哭泣。

理由是,“那兩分怎麼丢的?”

在當教師的媽媽眼裡,女兒不能不“完美”。

陶昕然回憶這一段往事的時候,極力控制着臉上的神情,想要展現成年人的體面和釋然,但是眼睛裡的淚水出賣了她。

這3種家庭的孩子,如何走出原生家庭的傷?

看着成年的女兒回憶痛苦,陶昕然媽媽的強硬的心理終于被撬開一絲縫隙:

承認這樣對待女兒,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自己的虛榮心,因為老師的孩子理所應當成績占據班級前幾名。

但是和所有批評型父母一樣,陶昕然媽媽不覺得自己是錯的,認為女兒能有今天,都是自己嚴厲管教的結果。

多麼典型!

孩子在等父母一句道歉,父母卻在期待孩子的一句謝謝。

批評型的父母從不認錯,因為承認“我錯了”,就是對自己的巨大否定。

為了回避“我錯了”,進而習慣性指責别人。

而在這樣家庭環境下成長的孩子,雖然會感到反感和壓抑,但是不知不覺也會在内在養育一個“批評家”。

這3種家庭的孩子,如何走出原生家庭的傷?

要麼對自己完美苛刻,要麼不自覺地挑剔别人。

一直反抗母親的陶昕然,盡管極力改變,身上還是會有母親的影子。

她強勢、不敢放松,在自我認同方面,一定度過了一段很辛苦的時光,才能有今天的成就。

正如一位網友總結:

在批評和指責的家庭氛圍中長大,機靈的孩子都将撒謊,勇敢的孩子出走,聰明的孩子抑郁,愚笨的則在痛苦之中活回平凡。

這3種家庭的孩子,如何走出原生家庭的傷?

“你人都是我生的,管你怎麼了?”

你的童年陰影是什麼?聽朋友分享過自己小時候的一件小事。

小A說,自己從小挑食,八九歲的時候,最讨厭吃肥肉,每次飯桌上有一點肥肉,都會避之不及。

她媽媽對此十分惱火。

有一天,小A放學回家,發現家裡包了餃子,興沖沖吃了一大口,結果嘗出是裡面有肥肉,直接跑到衛生間嘔吐。

看到女兒反應,媽媽當時的神情竟然有些得意洋洋,覺得自己計謀得逞。

甚至後來頓頓做肥肉,逼着她吃下去。

回憶這一段故事,小A還是會條件性反射似地感到惡心,肥肉在嘴裡化開的味道,留在她心裡好多年。

“我其實不明白,我隻是不吃肥肉而已,為什麼非要逼迫我做自己不喜歡的事?”

成年後她這樣問母親,得到的回答卻是,“這麼小一件事至于麼,我早都忘了”。

比反駁更讓人無力的事,沒有回應。

這3種家庭的孩子,如何走出原生家庭的傷?

忘記,成了不少父母逃避指責的借口。

小A的媽媽,實際上就是典型的“直升機式”父母。

随時在孩子上空盤旋,用“為你好”的方法,強制安排他們的人生。

小A從小到大,吃什麼、穿什麼、幾點回家、和誰出門,甚至是升學談戀愛,全都在媽媽的“監控”下。

在外人看來,她是溫室裡的小公主,隻有她自己知道,時刻要回應父母的要求,是多麼疲憊。

直到結婚遠離原生家庭後,她才獲得“獨立”的機會。

其實,控制型的父母,内心常常是焦慮不安的。

“孩子長歪了怎麼辦?”

“不聽我的話,将來肯定吃虧”

他們害怕孩子會離他們而去,恐懼不可控的一切,是以隻能不停地抓取一切能給予他們安全感的人事物,包括他們的孩子。

為此,他們潛意識裡還會盡量維護孩子的“無力感”,是以在這樣家庭成長裡的孩子:

有一部分會習慣性讨好,變得膽小和患得患失,無力面對真實的現實。

還有另一部分,習得了父母的控制,把這份憤怒轉嫁在其他人身上。

操控型的父母強勢,直接;而還有另外一種父母,他們的控制是“無形”的,比如“犧牲”。

這3種家庭的孩子,如何走出原生家庭的傷?

“我這麼辛苦,都是為了你”

前幾天,一段父親教育孩子的視訊上了熱搜。

9歲的男孩打遊戲充值幾千塊,理該教育,但是視訊裡父親卻舉動驚人。

“子不教父之過,我兒子玩遊戲十分鐘充值了6000多塊錢,我今天就把他送到派出所,今天我先甩我自己十巴掌。”

說完這段話,這位父親就狠狠打了自己好幾巴掌,臉上頓時通紅。

這3種家庭的孩子,如何走出原生家庭的傷?

在一旁的兒子吓壞了,邊哭邊阻止父親。

顯然,這樣的“懲罰”帶給孩子不小的心靈震撼,下一條視訊裡,這位父親質問兒子“還玩不玩遊戲了?”,兒子連忙搖頭。

不少人在評論區裡稱贊父親良苦用心,但是我卻在男孩驚恐的眼神裡,看到了“犧牲式”“愧疚式”教育的威力。

這位父親的行為向孩子傳達了一個資訊,“看,我多痛苦,都是因為你啊。”

表面看是用心良苦,實際上是用訴苦、示弱甚至自虐的方式,情感綁架孩子,讓孩子感到愧疚,進而達到讓孩子聽話的目的。

一次這樣的“極端行為”,換來孩子的巨大心理陰影,這份羞恥感甚至會伴随終身。

這3種家庭的孩子,如何走出原生家庭的傷?

在犧牲式父母養育下長大是一種什麼體驗?

“我媽媽每次都把剩菜留給自己吃,說了幾次也不聽,現在坐在一起吃飯像上刑”;

“父母關系破裂,我一直支援媽媽離婚,但是她總說是為了我有個完整的家,明知道不是自己的錯,有時候還是會感覺自己是個罪人”;

“出來工作幾年了,想到父母還在省吃儉用,出去玩還是愧疚感。明明家裡不窮,配得感還是很低”。

不敢恨,因為享受了這份父母給出的“愛”;也無法愛,因為這份付出是沉重的,是提醒自己需要回報的。

這份難以化解的内在沖突會演變成對自己的攻擊,“都是我的錯”。

即使成年後,也習慣性地不敢快樂,因為這意味着對辛苦父母的“背叛”。

哲學家羅素曾在《幸福之路》中談到:

“做父母的不是應該盡可能地為孩子多做些事情,凡是自我犧牲的父母,往往對孩子極端自私,會從感情上掌握住孩子,過分的牽挂往往是占有欲的僞裝。”

犧牲式家庭裡的父母和孩子,都不快樂。

這3種家庭的孩子,如何走出原生家庭的傷?

批評、控制、犧牲,我們分析幾種有毒的家庭關系,并不單單是為了控訴父母,因為我們都清楚,抛開父母身份,他們也隻是有局限的人,也是代際遺傳的受害者。

如何自救,才是我們應該聚焦的功課。

一個想要自由的人,該如何擺脫原生家庭的陰影?

這3種家庭的孩子,如何走出原生家庭的傷?

脫離父母,走自己的獨立人生

其實陶昕然的經曆已經給出了答案。

很多人在高壓環境下成長,要麼就是順從,要麼就是走向另一個極端,用毀掉自己來證明父母是錯的。

陶昕然沒有,她很小就養成了自己要“獨立”的意識。

學會反抗,至少在心理層面拉開與父母的距離。

中考那年,陶昕然還是個小女孩,她母親執意讓她走普通聯考的路子。

然而抱着必須要離開家,給自己生活找到一個新的出口的信念,她和母親大吵一架,最後赢得了讀藝校住校的機會。

這次反抗仿佛是一個分水嶺,讓陶昕然更能看清楚自己的處境,同時也給了這段焦灼的母女關系一個降溫的契機。

再後來《甄嬛傳》安陵容角色大火,證明了陶昕然的演技,也宣告自己獨立于母親的安排,也能活得漂亮。

是以,面對不舒服的家庭關系,我們首先需要意識到,我們有選擇的,是可以為自己的人生擔負起責任的。

積極的心理暗示,能讓我們更有力量與原生家庭剝離。

這3種家庭的孩子,如何走出原生家庭的傷?

其次,學會自我同情。

心理咨詢師黃仕明曾說:“不要療愈你的原生家庭,而是療愈你的内在家庭。”

陶昕然做的最好的一點,就是不在傷害過自己的人身上找認同。

為什麼很多不被愛的女孩,反而長大後卻是最孝順的?

因為她們會執着于被父母認可,希望用自己的努力向對方證明“你錯了”。

《是媽媽是女兒》節目裡,陶昕然的一段話讓人感動,她說,

“從小我媽媽就要求我,去做第一名。我要慢慢告訴她,其實我特别普通。

我覺得人要有一個清晰的認知是,我可以不去做最好的那個,但是我可以做獨特的我自己。”

不再執着于讓父母認錯,也不責怪自己不夠優秀,而是把目光放到自己的未來上。

這3種家庭的孩子,如何走出原生家庭的傷?

“自我同情”是可以練習的。每天可以選取一個時間複盤,感受并且詢問自己經曆了什麼,有哪些情緒。

再把你觀察到的,盡量詳細地、不帶評價地記錄出來,對于負面情緒,盡量“标簽化”。

比如,

“我感到難過”;

“我分享工作的時候,很緊張”;

就像正念專家丹·西格爾描述的,“說出它的名字來馴服它”。幫你從糟糕的情緒體驗中抽離出來。

你還可以參加我們的《家庭心理學體驗營》,在老師的帶領下,從源頭看見自己匮乏的原因,看清家庭關系的症結,在自己的位置上好好做自己、好好愛别人、好好接受愛,活出自我生命的本質模樣。

所有的改變,都從看見自己開始。祝福每個人都有重新開機人生的勇氣。

這3種家庭的孩子,如何走出原生家庭的傷?
這3種家庭的孩子,如何走出原生家庭的傷?

*本文由張德芬主筆團成員創作,如需轉載請聯系授權。

策劃丨kiwi

編輯丨李小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