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紙質書“闖”入直播間,實體書店已近“黃昏”?

作者:江蘇經濟報

2024年4月23日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确定的第29個“世界讀書日”,省内多地舉辦各類讀書活動以迎接讀書日的到來。據江蘇省委宣傳部全民閱讀處釋出的調查結果,2023年我省居民綜合閱讀率達90.34%,同比提升0.01%;居民每日閱讀時長在1小時以上的占比為62.62%,同比提升1.61%。

得益于廣大居民綜合閱讀率穩步提升,不少上市書企2023年取得了不俗的業績,部分書企又見豪橫分紅。不過,圖書銷售管道卻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直播平台不斷擠壓傳統實體書店和電商平台,成為圖書零售的“主力軍”。對業内人士來說,直播為行業提供了新的增長點,也讓更多優質書、小衆書走向更多的讀者,但直播間極低的書價對行業生态鍊造成了沖擊,加劇了圖書出版行業的困境。

紙質書“闖”入直播間,實體書店已近“黃昏”?

行業轉暖 上市書企豪橫分紅

4月19日,山東出版釋出的2023年全年業績報告顯示,公司實作營業收入121.54億元,同比增長8.23%,歸母淨利潤為23.76億元,同比增長41.12%。2023年營收和利潤雙增長的書企不止山東出版一家,此前一天,皖新傳媒釋出的2023年年度報告顯示,公司實作營業收入112.44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36億元,同比增長32.21%。皖新傳媒表示,将持續加大分紅力度,拟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現金股利3.05元(含稅),共計派發現金股利5.97億元,占當年歸母淨利潤的68.90%。

更早之前,我省最大出版集團鳳凰傳媒釋出的業績快報顯示,2023年公司實作營業收入1365051.33萬元,同比增長0.40%;實作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95580.20萬元,同比增長41.98%。面對不錯的業績,鳳凰傳媒控股股東提議,2023年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5.00元(含稅),并在12個月内,鳳凰集團不以任何方式減持所持有的公司股份。

在業内人士看來,圖書出版市場加速回暖,在于直播電商把更多新書、好書帶給了更廣闊的讀者群體。3月26日,作家麥家攜新長篇力作《人間信》做客“與輝同行”直播間,超25萬人同時線上觀看,直播中該書累計售出6.8萬冊。“太震撼了,全國沒有哪一家書店短時間内能賣出這麼多書。”南京一書店負責人魏旸表示,直播電商正在重塑圖書零售市場。

北京開卷資訊技術有限公司釋出的資料顯示,2023年中國圖書零售市場碼洋規模為912億元,同比上升4.72%,短視訊電商已成為第二大圖書銷售管道。抖音電商資料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平台圖書挂車短視訊播放超216億次,圖書帶貨直播觀看超39億次,優質内容與貨架電商互聯互通,帶動平台上圖書銷售超1.5億單,平均每天售出超200萬冊圖書。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理事長艾立民表示,電商平台和出版發行界一起,壯大了圖書閱讀人群的基本盤,推動出版行業向暖、向新發展。

褒貶不一 直播擊穿行業底價

自2021年起,圖書銷售便已被“搬入”直播間,成為新的帶貨品類。三年過去了,直播電商已成為圖書零售行業的重要管道,但圍繞其産生的争議卻從未停歇。“不是9.9元包郵就是全場4折,直播電商已經擊穿了行業底價。”出版從業者何莨岽表示,9.9元的價格連好一點的紙張印刷成本都不能覆寫,更别提作者稿費、編輯人力、美術設計、倉儲物流等諸多環節,完全是“賠本賺吆喝”。

據某直播書商介紹,直播電商要想擊敗京東、當當、淘寶等傳統賣書電商平台,隻能靠低價,是以業内有“無巨折不出貨”的說法,“網點管道賣一本書的折扣一般在6折左右,而我們會盡力打到4折上下,像少兒圖書、輔導教材甚至可以低至3折。”這種超低價格帶來的銷售效果不言而喻。何莨岽吐槽:“在直播間把書賣出去了,但是沒有帶來實實在在的利潤。長此以往,不僅出版人、書商的積極性受到打擊,讀者也會将‘低價書’視為理所當然,更加壓縮圖書行業本就嚴峻的生存空間。”

不過,更多的從業者認為,直播賣書是大勢所趨,不如順勢而為。艾立民表示,電商平台壯大了圖書閱讀人群的基本盤,推動了出版行業發展。他認為,随着數字化技術的普及、電商平台的快速發展,作者的創作方式、出版行業的内容生産方式、讀者的閱讀方式和習慣都在發生深刻變化,出版社也需要勇于突破、堅持創新。

王嘉晴是一位轉向直播間的傳統書商。她說:“我現在每天直播兩三個小時,直面消費者,既可以切實了解他們的需求,也能在直播間就一本好書和大家探讨,挺享受這一過程的。”對于業内普遍擔心的低價問題,王嘉晴不以為然,“吸引流量的低價書品隻是少數,大部分書還是有利潤空間的,總體而言,情況要比之前好不少。”

沉重一擊 實體店加速瓦解

直播間在改變線上圖書銷售格局的同時,對線下實體書店的擠壓也甚于傳統電商平台。據開卷資料統計,2023年前三季度,實體書店的零售圖書市場同比下降了22.56%,雖然降幅相比第一季度和上半年有所收窄,但與2019年同期相比仍下降超過60%。

直播似乎更能拉近讀者的心。“閑來無事的時候,我就會在直播間看讀書主播,通過他們的介紹,我能在很短的時間内了解書的大概内容,然後決定要不要購買。而且部分主播知識淵博,能夠很好地探讨相關知識,這是實體書店和京東圖書所不具備的。”消費者杜凝告訴記者,她有兩年左右沒有在實體書店購書了,在傳統電商平台也很少購書,直播間已經成了她購書的最大來源地。

面對直播間的沖擊,實體書店開啟了新一輪步履維艱的轉型。頭部實體書店如先鋒書店、鐘書閣、茑屋書店等多向網紅化轉型,通過與旅遊景點、大型商場合作,吸引年輕人前去種草打卡,通過售賣文創、咖啡等産品盈利。然而,這種網紅化的發展路徑并未能拯救岌岌可危的實體書店。在上海市松江區廣富林文化遺址内的朵雲書院内,記者進行了兩小時左右的觀察,來來往往的進店人群多數為打卡拍照而來,僅有十幾人消費,且大都購買咖啡和文創産品,僅一名消費者購買書籍。一份流傳于從業者間的調查問卷顯示,在23家連鎖品牌書店的1130家門店裡,僅有300家左右能夠實作盈利,占比僅為26%。

相比于連鎖書店,中小書店的日子更加艱難,不少已經成為雜貨鋪。在泰興市某重點中學旁,周先生經營着一家小書店,狹小的店面裡擺了一些教輔書籍和青年文摘、意林等雜志,其他品類的書籍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零食飲料、文具用品和快遞等。“光賣書收入太少,隻能多開拓業務。”周先生告訴記者,“幹這行30多年了,很懷念當初學生們聚在店裡看書的日子。現在他們連教輔書都在直播間買了,哪裡還會來店裡呢?!”

江蘇經濟報記者 樊 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