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4民兵教育|牢記民兵誓詞 争做優秀民兵

作者:紅古釋出

編者按:

新時代、新使命、新職能,對加強民兵建設提出了更高的标準和要求。開展民兵思想政治教育,必須緊跟形勢、把握關鍵,切實增強針對性、有效性,不斷提高民兵政治覺悟,強化國防觀念。為進一步促進民兵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落實,我們搜集整理了民兵政治教育系列微課,今天向大家推出的是民兵政治教育微課之一:《牢記民兵誓詞 争做優秀民兵》。

牢記民兵誓詞

争做優秀民兵

誓詞,宣誓時所說的話。它揭示的是一個組織或一個團體為之奮鬥的目标,崇尚的信念和價值觀,也是規範一個組織或個體的行為方式,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和限制力。《民兵誓詞》反映的是民兵的性質、宗旨和職能任務,規範的是民兵的标準條件和行為要求,展示的是民兵的價值觀念和時代特色,是争做一個合格民兵的根本遵循,也展現了黨和人民對民兵這個組織的新要求、新标準。

一、《民兵誓詞》是對民兵職責使命的高度概括

《民兵誓詞》的内容是:“我是中國民兵,我宣誓:服從中國共産黨上司,積極參加國家建設,忠實履行國防義務,遵紀守法,服從指令,忠于職守,努力學習,刻苦訓練,随時響應國家号令,參軍參戰,支援前線,英勇頑強,不怕犧牲,堅決完成任務,永不背叛祖國”。這是對民兵職責使命的高度概括,也是對民兵性質宗旨的深刻闡述。

(一)誓詞展現了大陸民兵的性質和宗旨。《民兵誓詞》把“服從中國共産黨上司”擺在第一的位置,這就從根本上展現了大陸民兵的性質和宗旨,是對民兵最根本的政治要求。大家都知道,大陸民兵是中國共産黨上司下的不脫離生産的群衆武裝組織,是大陸“三結合”武裝力量的組成部分,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助手和後備力量,是大陸人民武裝力量的主體和基礎。無論是革命戰争年代,還是和平建設時期,民兵在參戰支前、搶險救災、維護社會治安以及參加和諧社會建設中,都發揮了巨大作用。我們知道的《道地戰》《地雷戰》《鐵道遊擊隊》等電影都真實反映了戰争時期民兵所發揮的重要作用。陳毅元帥說:“淮海戰役的勝利是江淮地區的民兵用小推車推出來的。”這個說法一點也不誇張,也是元帥發自内心的感慨。在今天的和平時期,我們民兵仍然能夠發揮部隊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自然災害頻發,突發事件不斷的情況下,民兵人熟、地熟、語言熟、情況熟的優勢尤為明顯。舉個例子,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後,震區與外界的通信、交通全部中斷,救災部隊無法獲知災區情況,部隊開進嚴重受阻,在這種情況下,正是當地人武部迅速組織所屬民兵率先在災區開展了自救工作,受到了黨中央、中央軍委的高度贊揚,是以,無論環境和條件發生如何變化,黨對民兵的絕對上司都是永恒不變的主題。這既是實作黨的政治任務的需要,也是保持民兵人民武裝性質和宗旨,保證民兵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確定民兵建設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

(二)誓詞明确了民兵平時和戰時的主要職責。平時,民兵應積極投身國家經濟建設,執行急難險重任務,應對突發事件,擔負戰備執勤,維護社會穩定,還要積極參加軍政訓練,努力學習政治、軍事和科學文化知識,不斷提高能力素質;戰時,民兵要聽從祖國召喚,參軍參戰之前,擔負配合部隊作戰或單獨遂行作戰任務,維護戰時秩序,儲存戰争潛力,堅決捍衛國家安全統一。這樣,就可以做到平時少養兵,戰時多出兵,既有利于國家經濟建設,又有利于國防建設,展現了軍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未來資訊化條件下局部戰争中,民兵不僅可遂行傳統的戰場勤務、支前保障等任務,還可以依托地方科技優勢,積極配合部隊開展資訊戰、網絡戰等,在一定程度上彌補軍隊科技含量的不足,是以,在現代條件下的人民戰争中,民兵的地位不是降低了,而是更高了;作用不是變小了,而是更大了。離開了民兵的支援配合,我們就失去了進行人民戰争的基礎。

(三)誓詞提出了作為一名民兵的基本标準。民兵雖然來自群衆,但要求不同于普通群衆,是以做一名合格民兵必須符合基本的标準。誓詞規定:“遵紀守法,服從指令,忠于職守,努力學習,刻苦訓練”。這些内容很好地展現了民兵的特點,也确立了民兵的基本标準,一方面,一名合格的民兵應該像一名軍人一樣,具有牢固的法制觀念和嚴格的組織紀律性,成為遵紀守法的模範,要從點滴養成做起,聽從指揮、恪盡職守;另一方面,一名合格的民兵同樣需要優秀的軍事素質,而這隻能來自經常而嚴格的軍事訓練。俗話說:“當兵不習武,不算盡義務,武藝練不精,不算合格兵。”作為一名民兵,應該愛軍習武,不斷強化兵的意識和兵的觀念,努力提高軍事素質,培養英勇頑強的戰鬥作風,不斷提高打勝仗的本領。

(四)誓詞強調了對“兵”的特殊要求。誓詞規定:“随時響應國家号令,參軍參戰,支援前線,英勇頑強,不怕犧牲,堅決完成任務,永不背叛祖國”,這鮮明地強調了對“兵”的特殊要求,具有很強的軍事色彩,突出了民兵必須履行職能、堅決完成任務的不可抗拒性。在新的曆史條件下,受市場經濟一些負面思想影響,我們部分民兵認為自己是民非兵,聽不聽召呼無所謂,搞不搞訓練不重要,在許多時候不是以組織紀律而是以物質利益來決定個人行為,在思想中存在着“兵”味淡、“兵”味輕的認識。我們講,勞武結合既是民兵的光榮傳統,也是民兵隊伍亦兵亦民、不脫離生産的群衆武裝組織的基本特征,其基本精神是勞力和武力相結合,是以,在任何時候,我們都要明确認識到,雖然民兵不像作戰部隊那樣高度集中統一,但我們是群衆性的武裝組織,必須要有“兵”味,再具體些講,就是在遇有情況時,能夠自覺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

二、《民兵誓詞》是加強民兵建設的基本要求

民兵誓詞針對民兵組織形式、思想觀念以及職能任務的新變化,對民兵的性質、職能和任務作了明确的規範,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和很強的針對性,對激勵民兵盡職盡責、加強民兵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一)民兵誓詞有利于強化民兵黨管武裝的政治意識。民兵是大陸武裝力量的組成部分,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上司,是大陸武裝力量都應堅持的根本原則和制度,然而,在現實中有些民兵不了解大陸民兵的性質、職能、任務等基本知識,頭腦中黨管武裝的政治意識淡薄,信念飄忽不定,極個别的甚至認為民兵是群衆武裝組織,黨的上司可有可無,無關緊要。《民兵誓詞》強調要服從中國共産黨上司,就是貫徹黨管武裝原則的展現,它有利于從根本上保證民兵建設的健康發展,是以,廣大民兵要牢固樹立黨管武裝的政治意識,在堅持黨對民兵絕對上司這個根本原則問題上始終做到旗幟鮮明、立場堅定、行動高度自覺,聽黨中央和習近平主席指揮。

(二)民兵誓詞有利于強化民兵履行國防義務的責任意識。民兵誓詞鮮明地指出民兵要忠實履行國防義務,具有很強的針對性。這不僅是一種法律義務,而且是民兵必須肩負的政治責任。廣大民兵要按照法律和誓詞的要求,自覺接受國防教育,不斷增強國防觀念,切實履行國防義務,努力掌握軍事技術,搞好戰備執勤,維護社會穩定,開展擁軍優屬活動,做到生産不忘戰備、緻富不忘保國。

(三)民兵誓詞有利于強化民兵遂行作戰任務的戰鬥意識。民兵作為國家武裝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保持高度警惕,牢記根本職能,克服麻痹思想,做到居安思危,常備不懈,随時準備擔負保衛國家安全統一的重任。誓詞特别強調民兵要積極參軍參戰、支援前線,突出對“兵”的特殊要求,有利于消除“天下太平”“無戰可備”和“後備無用”的模糊認識,增強民兵遂行作戰任務的戰鬥意識,確定一旦有事,能夠從容應對,使民兵成為“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強大力量。

三、新時代基幹民兵要自覺用《民兵誓詞》規範言行

當今世界國際國内局勢風雲變化,中華民族已比曆史上任何時期都要更接近民族複興,我們民兵必将在實作強國夢強軍夢的偉大曆史程序中發揮重要作用。作為新時代基幹民兵,就是要堅定落實黨管武裝原則,堅決貫徹新時代軍事戰略方針,革除和平積弊,強化練兵備戰,努力打造一支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過硬民兵隊伍,為實作駐地經濟社會發展和諧穩定,加快實作強國夢、強軍夢做出更大的貢獻。

(一)要走絕對忠誠的光明之道。“天下至德,莫大乎忠”。隻有把“忠誠”作為立身之本,方向才不會偏離,道路才不會走錯。作為黨上司下的人民武裝力量,不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将來,堅決聽黨指揮、聽習近平主席指揮,都是我們民兵隊伍最根本的政治要求。要做到絕對忠誠,首位是忠誠。不能停留在口頭表态上,更不能口是心非,搞僞忠誠、假忠誠,必須時刻把黨的意志裝在心中,言行一緻、表裡如一,堅決聽習近平主席的話、做習近平主席的好民兵。标準是絕對的。對黨絕對忠誠要害在“絕對”兩個字,就是唯一的、徹底的、無條件的、不摻任何雜質的、沒有任何水分的忠誠。有的同志覺得這樣“絕對”的标準是不是太苛刻了?其實不然。目前意識形态鬥争形勢仍然非常複雜嚴峻,西方國家一直鼓吹軍隊要國家化,目的就是要讓我軍脫離黨的上司,最終讓國家變“性”甚至解體,其後果就如蘇聯那樣。關鍵是守規矩。人民軍隊曆來最講規矩。戰争年代,我們進城鎮睡路邊不擾民、進梨園聞梨香不吃梨,憑着秋毫無犯、紀律嚴明的作風,赢得人心、赢得勝利;和平時期,我們堅持依法治軍、從嚴治軍,不與民争利、不對民逞威,成為人民認可的“文明之師”“威武之師”。我們民兵在嚴守紀律、遵守國家法規方面,理應走在社會前列,樹立民兵良好形象。

(二)要走練兵備戰的自勝之道。當兵打仗、練兵打仗,這是如今我軍作戰部隊的一句“流行語”,雖然我們民兵不是作戰部隊,未來戰争也不會走到直面強敵的一線;但我們是平時維護社會穩定和搶險救災的重要力量,是戰時人民防控、動員支前、重要目标安全警戒的重要力量,是以,我們必須要有過硬的軍政素質,而這隻有靠不斷的提高訓練水準、增強訓練的實戰性,才能夠實作。首先,要增強憂患意識。曆史和實踐證明,兵不思戰、居安忘危,是對國防安全最緻命的“腐蝕劑”,思想上的“馬放南山”,比現實中的“刀槍入庫”更危險。對此,我們要多了解目前國家及周邊安全形勢,自然會發現,這個世界是不太平的。戰争的火藥味不是沒有,沖突乃至打仗的可能性更不是沒有!我們必須深化對“兵不思戰、國之大禍”的認識,下力破除和平積弊,強化憂患和大局意識,確定關鍵時刻經得起急難險重任務的考驗。其次,要練強打仗本領。最根本的,就是要根據我們各民兵分隊擔負的使命任務,加強針對性訓練,落實實戰化訓練,始終用戰鬥力這把“硬尺子”衡量标準,做到仗怎麼打、兵就怎麼練,打仗需要什麼、就苦練什麼。而後,要錘煉過硬作風。習近平主席指出,一支作風不實的軍隊,不可能是戰鬥力強大的軍隊。平時真打實備、真訓實練,戰時才能逢敵亮劍、克敵制勝。晚清北洋水師打靶演習預量碼數、預置浮标、預設炸點,徒求演放整齊,演習百發百中,憑空給觀者以威力強大的假象,以緻最終全軍覆沒、喪權辱國。由此可見,在練兵備戰上搞花架子、圖形式,上了戰場隻能拿官兵的生命、失敗的恥辱來填平。這告誡我們,不要把民兵訓練看低了,更不能把民兵訓練訓歪了,要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全身心投入到各項訓練當中,認真訓練,刻苦訓練,訓一天就有一天的效果,訓練一個科目就能解決這方面的問題,切勿抱着“出公差”“散散心”“走過場”“跑龍套”等錯誤思想,切實達到訓練目的,提高戰鬥力。

(三)要走敢于亮劍的有為之道。一支部隊訓練再好,如果關鍵時候拉不出去、不敢上去、起不了作用,那也隻是個花架子。如今随着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民兵的地位和作用隻會越來越高,“露臉”“上鏡”的機會不斷增多。疫情期間,全國28個省市累計出動民兵奮戰在抗疫各條戰線,湧現出了許多感人的故事。我縣很多民兵也參與其中,承擔了很多重要工作,是以,我們要敢于亮劍,勇于參加各種急難險重任務,不怕犧牲,不畏艱難,努力用實際行動,不斷展示新時代基幹民兵的責任擔當,樹立新時代基幹民兵的良好形象。

同志們,民兵是一個光榮的稱謂。作為新時代基幹民兵,我們要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充分認清自身地位作用和職責使命,積極參加民兵組織和訓練,做到“戰時扛槍能打仗,平時生産顯身手”,為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編輯:火燕

監制:包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