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神經母細胞瘤免疫藥何時納入醫保?超百萬治療費成患兒家長難以逾越的大山

作者:濟南時報-新黃河

神經母細胞瘤被稱為“兒童癌症之王”,它是起源于早期神經細胞的一種癌症,多發于5歲以下兒童。在中國1-14歲兒童中,每10萬人就有1人發病。2019年12月,三歲的四川女孩劉泓不幸成為這十萬分之一。近日,劉泓父親劉洋聯系到新黃河記者,他說,一種免疫藥物讓他們看到了救治孩子的希望,但是高昂的費用成為奔赴希望的絆腳石。

首次使用免疫藥物,獲得兩年“喘息”

4月17日,在距離山東省惡性良性腫瘤醫院不遠的一個小區内,新黃河記者見到了劉泓一家。爸爸劉洋開着電腦,陪伴女兒的同時做一些兼職工作。媽媽張彙娟正記錄孩子的血小闆含量。

劉泓正在自己房間玩玩具娃娃,因為化療,她的頭發已經掉光,身體很瘦弱。劉洋帶上房門,又關上窗戶窗簾,把與記者交談的内容隔絕在劉泓的世界之外。劉洋希望女兒的生活簡單點,不要對未來擔憂恐懼,夫妻倆也盡力給女兒提供普通小朋友的生活,同齡人喜歡的“咕卡”、芭比娃娃她都有。

神經母細胞瘤免疫藥何時納入醫保?超百萬治療費成患兒家長難以逾越的大山

劉泓在出租屋内玩耍

劉洋告訴記者,2019年初,女兒在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确診神經母細胞瘤後,他們便開始了治療之路。先經過了四次化療,後為了切除腹腔内的惡性良性腫瘤,從成都輾轉到北京,求醫過程充滿坎坷。2020年,正值疫情防控期間酒店封控管理,劉洋在車站候車廳将就一晚,第二天又早起挂号問診,北京兒童醫院、天壇醫院他都跑了個遍,還專門跑到專家坐診的保定醫院,希望得到一個手術機會。

後來,朋友告訴他杭州有位醫生可以試試,劉洋再度輾轉到杭州求醫,但未得到确切答複。在北京和杭州之間徘徊,一次次希望和失望中,劉洋接到了浙江某醫院願意為劉泓做惡性良性腫瘤切除手術的電話,一家三口立刻飛往杭州。

神經母細胞瘤免疫藥何時納入醫保?超百萬治療費成患兒家長難以逾越的大山

張彙娟堅持記錄孩子血小闆含量

2020年4月,劉泓術後身體剛剛恢複,在病友的推薦下,他們來到山東省惡性良性腫瘤醫院,接受了近半年的化療,兩次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結束後,2021年的元旦,一家三口傳回成都。當時海南博鳌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在“雙國九條”政策加持下,允許患者使用在國内未上市的新藥,其中一種叫“GD2”的免疫治療藥物被衆多神經母細胞瘤患者視為希望。在家服用三四個月的靶向藥後,一家三口再次飛往海南,使用免疫治療藥物,這次治療共花費150多萬元。

背水一戰的治療也為他們帶來了勝利的曙光,劉泓順利結束治療回到幼稚園,重新開機了她作為普通小朋友的生活。僅僅持續了兩年,今年年初,媽媽張彙娟發現女兒眼眶浮腫,再次動身來到山東省惡性良性腫瘤醫院,經檢查,劉泓癌細胞多發轉移。

從病友到“戰友” 相似的求醫路徑和同樣的經濟難題

多數時候,劉泓都是自己玩。但在求醫的路上,她并不是孤身一人。

張正陽一家與劉泓一家是朋友,也是“戰友”。他們一同從華西二院到杭州,輾轉到濟南,也都曾去海南求藥。不同的是,張正陽首次免疫治療沒有那麼幸運,從患病至今,他幾乎沒有喘息的機會。

神經母細胞瘤免疫藥何時納入醫保?超百萬治療費成患兒家長難以逾越的大山

吃藥是張正陽每天的必修課

張正陽住在距離省惡性良性腫瘤醫院兩三百米遠的一個村中合租房,每間不到十平方米的房間裡,都住着沉默的家長和不明就裡的孩子。壓抑的氣氛中,孩子們在走廊追逐打鬧的聲音顯得格外響亮。

和許多病友一樣,張正陽也剃了光頭,因為用藥,他身體浮腫,由于做手術時碰到了面部神經,一側臉頰高高腫起,把眼睛擠成一條縫。上午10:00,是張正陽服藥的時間。他乖乖從媽媽那兒接過藥後,習以為常地吃完,随後跑去隔壁找小朋友一起打遊戲。

媽媽田小燕說,她很感謝遊戲的存在,幫助分散了張正陽的注意力。“孩子已經懂些事情,如果停下來,他就會焦慮,反複問為什麼血小闆數量漲不起來,為什麼看病看了這麼久,什麼時候能回學校找同學。這些問題,我們回答不上來。他不問,就不用回答。”田小燕一聲長歎。

神經母細胞瘤免疫藥何時納入醫保?超百萬治療費成患兒家長難以逾越的大山

張正陽參與公益活動圓自己的軍人夢

目前,田小燕和張彙娟都在等血小闆含量的升高。按照醫學要求,進行化療最安全的标準是100×10⁹/L,最低限度是80×10⁹/L。張正陽的血小闆含量隻有37×10⁹/L,因為惡性良性腫瘤在生長,兩害相權,冒着巨大的風險,田小燕簽下了承擔責任書,為兒子放手一搏。

目前,張正陽的治療費用已花去二百多萬元,負債約七八十萬元,他們一家目前依靠低保生活。

百萬起步的免疫治療藥物,去年未納入醫保

劉泓和張正陽現在日常所吃的靶向藥為洛拉替尼,在國内是治療肺癌的成人藥,一盒藥的原價為15000元左右,且非肺癌患者不能納入醫保。在巨大的經濟壓力下,他們轉向病友管道,以7000多元一盒的價格買到,這樣的非正規管道有着來源不穩定和藥效難保證的雙重風險。

神經母細胞瘤免疫藥何時納入醫保?超百萬治療費成患兒家長難以逾越的大山

免疫藥物達妥昔單抗β

讓田小燕和張彙娟看到希望的免疫藥是達妥昔單抗β(ch14.18/CHO,第二代14.18),這款藥2021年上市并被列入國家《第一批臨床急需境外新藥名單》,也是國内首款獲批用于治療神經母細胞瘤的GD2單抗免疫治療藥物,它被很多患兒家庭視為希望,但它的價格卻令人生畏。兒童使用一輪免疫藥所需費用大約是30萬元,五輪治療就是150萬元。按照孩子的體重等生理名額,劉泓第二次免疫治療預測需要150萬元左右,張正陽大概在200萬元左右。兩個幾乎沒有穩定收入來源的家庭,面臨着難以逾越的經濟大山。

劉洋起初為了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和隐私,從不接受外界采訪,也不曾對周圍親友訴說。眼看家底将空,這次采訪是他主動聯系的新黃河記者。

“從私心來說,期待媒體曝光能多給孩子籌措醫藥費,但看到那麼多病友都面臨着同樣的難題,我們更期待通過媒體呼籲,讓達妥昔單抗β可以盡快納入醫保。”劉洋說,即便醫保不能全部報帳,也足以減輕患兒家長的部分經濟負擔。

神經母細胞瘤免疫藥何時納入醫保?超百萬治療費成患兒家長難以逾越的大山

藥企申報材料強調了神經母細胞瘤已納入《第二批罕見病目錄》

2023年年末,2023年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公布,達妥昔單抗β并未列入其中。主要原因在于,神經母細胞瘤是2023年9月被《第二批罕見病目錄》收錄的,而當年6月公布的申報規則,要求罕見病需為《第一批罕見病目錄》所收錄,有着3個月的時間差。達妥昔單抗β生産藥企也沒有按照罕見病藥申報條件申請,而是按一般新藥申報的。新黃河記者查詢到申報企業在2023年的申報材料,他們在“所治療疾病基本情況介紹”中,強調了神經母細胞瘤已納入《第二批罕見病目錄》。

即便達妥昔單抗β沒有納入醫保,但本次目錄更新還是讓更多神經母細胞瘤患兒家庭看到希望,因為本次調整有15個目錄外罕見病用藥談判/競價成功,覆寫了16個罕見病病種,罕見病數量創下了新高。“這說明我們罕見病患者是被國家看見的,被記挂着的。我們希望達妥昔單抗β納入醫保的程序,能再快一些,對神經母細胞瘤患兒來說,一分一秒都是生命的機會。”張彙娟說。

如果您想向文中劉泓和張正陽兩位患兒伸出援手,可通過以下方式聯系其家人。張彙娟(劉泓母親)13458538307(微信同号)田小燕(張正陽母親)13689087997(微信同号)

神經母細胞瘤免疫藥何時納入醫保?超百萬治療費成患兒家長難以逾越的大山

記者:劉傑 實習生:李晗 攝影:劉傑 校對:高新 編輯:趙曉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