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用産品化思維生産專業的解決方案

一些網際網路企業的官網,幾乎都能夠看到一個叫做“解決方案”的子產品。為什麼如今大家更加關注解決方案的重要性?我們又該如何利用自身産品化的思維,去生産一個專業的解決方案呢?
用産品化思維生産專業的解決方案

如果你最近有去關注一些頭部網際網路企業,點開其官網,幾乎都會看到一個叫做“解決方案”的子產品,尤其是在一些工具類、服務類、平台類産品為主導的企業更是如此。那麼為什麼當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解決方案的重要性?我們又該如何利用自身産品化的思維,去生産一個專業的解決方案呢?

用産品化思維生産專業的解決方案
用産品化思維生産專業的解決方案

一、解決方案的重要性

什麼是解決方案?解決方案就是針對某一客戶/行業的特定需求/痛點,通過利用自身的産品/服務優勢,幫助其有效解決當下問題的方案。

那無論你是當下渴望解決某一業務痛點的需求方;還是擁有産品/服務能力,卻難以得到行業客戶認可的供給方,一個好的解決方案,都是你們當下所必不可少的。

解決方案就像是一座橋梁,把産品和業務深深的連接配接起來,使産品可以有效的賦能給業務,解決當下業務痛點,根據業務的結果回饋,又能反哺産品,不斷沉澱疊代更優秀的功能。

從解決方案的描述也可以了解到,作為解決方案的産出者,依托的是自身對于客戶以及行業當下需求/痛點的深入洞察,以及對于自身産品/服務優勢的清晰了解,并将二者結合起來進而形成的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而對于解決方案的接收者而言,更多的是需要評估解決方案的可行性以及有效性,落到自己真實的業務場景上,去判斷一個解決方案的優劣。

那麼從解決方案的産出者出發,我們又該如何生産一個專業的解決方案呢?

二、用産品化思維指導解決方案産出

不管你是否從事過産品經理相關的工作,具備一個産品化的思維,對你日常的生活以及工作都是有極大幫助的。那麼産品化思維的核心是什麼?我這裡總結為兩大能力:

産品化思維核心:同理心、邏輯思維能力。

1. 同理心——換位思考,永遠比對方多想一步

所謂同理心,通俗易懂的解釋就是你能夠做到換位思考,可以真正的實作從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在工作中,一個具備同理心能力的人,可以清晰的了解自己的客戶/使用者在想什麼,他們的底層訴求是什麼,進而精準的産出有效方案。而在生活中,如果你具備強大的同理心,你可以極大的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摩擦,因為你可以設身處地的知道對方在想什麼,對方目前的處境是怎樣的。

應用在解決方案的生産上,同理心更是一個不可或缺的能力。一個專業的解決方案,最基本的作用就是要能夠真正解決客戶當下的問題,而同理心就是來幫助我們挖掘出客戶真實問題的。之是以需要我們具備這個能力,是因為有時候客戶/使用者回報出的需求,僅僅停留在比較表面的階段,比如有些客戶一味的想要去做使用者拉新,卻沒有深入思考過拉新過來的使用者希望他們做什麼,沒有解決留存的問題,導緻大量的新使用者來了就直接流失。

那麼針對這類客戶,如果你具備很強的同理心,就應該假設自己是當下對方業務的負責人,你會最關注哪些名額,最關心哪些資料,是隻需要關注拉新問題就行了嗎?如果多想一步是不是還要關注一下新使用者怎麼留下來?帶着這樣的方式去和客戶溝通,一定能挖掘到更重要的客戶需求,你所産出的解決方案也就不僅僅是“使用者拉新解決方案”這麼簡單了,而應該是“拉新+新使用者留存”這種組合拳的配套方案,相信客戶會更加認可你的想法和思路。

不過同理心這個能力并不是可以快速具備的,有不少人覺得不就是換位思考嘛,我也可以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啊!結果一到實際應用上,發現自己站在對方角度什麼也想不出來。這是因為除了要養成換位思考的思維習慣以外,更重要的是能夠積累各行各業,乃至于各種角色的經驗,這個就需要長期持續的去做資訊的輸入,不斷的去做溝通交流。是以在真正掌握同理心之前,可以先學會問“為什麼?”,刨根問底的讓客戶/使用者講出他的底層需求。

舉一個通俗易懂的例子,小王和小林是同一家公司的兩個打工仔,有一天老闆讓他倆在牆上釘顆釘子,于是小王便大費周章的買來了鑽孔器、釘子、手套……忙來忙去折騰了幾個小時,最終七扭八歪的釘了顆釘子上去。但小林卻先去問了老闆為什麼要在牆上釘釘子,老闆回答是覺得牆上有點空空的,希望挂一副畫上去,小林便買來了幾個強力無痕粘鈎,不僅成本更低的解決了老闆希望在牆上挂畫的需求,甚至後期還支援靈活拆卸移動,得到了老闆的大力表揚!

通過這個小例子,相信你可以感受到學會問“為什麼?”的重要性了,在完全掌握同理心之前,不妨多試試以這種方式,了解對方的真實需求。

2. 邏輯思維能力——方案的連貫性

接下來要說的第二大能力就是邏輯思維能力,顧名思義,就是你所輸出的解決方案是否具備連貫性,這一方面決定着你的客戶/使用者願不願意完整的看完你這套方案,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你的方案内容是否足夠健康,能否邏輯自洽。

在解決方案中,我們通常會用“總-分-總”的格式産出解決方案的架構,在方案的開始,我們需要想明白幾個事情:

  • 我的方案到底在解決什麼問題?
  • 這個問題對于客戶/使用者來說是不是真實存在的?痛不痛?
  •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的核心思路是什麼?(盡量簡短)

在想清楚上面的問題後,相信你已經可以收獲一個比較合格的“開篇”了,但你會發現,市面上存在着大量的解決方案僅僅停留在了思路的階段,卻很難将自己的核心思路落地,這裡面所缺失的便是方案與自身的産品或服務能力相結合。隻講思路,不講執行,無疑是紙上談兵,是以充分了解自身的産品/服務能力優勢,也是這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環。

這個時候可能有同學會說:“我明明想明白了自己的産品優勢在哪,也找到了客戶痛點,産出了解決思路,為什麼客戶還是覺得不滿意??”這就是解決方案内另一個關鍵點:場景。

場景,也可以了解為應用場景,這是整個方案内與客戶/使用者關系最密切,也是距離感最小的一個部分。在這個部分中,你需要結合上述提到的同理心能力,嘗試去思考:“如果我是ta,我會如何去應用”,做到真正的将自身的亮點能力,實打實的賦能到客戶/使用者身上,使你的解決方案變得有用,有效。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解決方案就像是一部小說,前幾個篇章交代基本的故事背景和人物關系,并通過一個個引人入勝的鈎子吸引你願意繼續看下去,中間的篇章會不斷的豐滿故事和人物内容,使每個角色都變得深入人心,最後的篇章則會做最終的收尾總結,給故事帶來一個完美的結局,甚至還會留下一些想象的空間……

以上就是我個人應用産品化思維對解決方案的一些思考和沉澱,總而言之,一個專業的解決方案,一定是站在客戶/使用者的視角,精準找到了其真實的需求痛點,并結合自身亮點的産品/服務能力,以及出色的解決問題的能力所共同産出的。相信大家後續都可以把這套思維應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進而産出越來越優秀的解決方案。

本文由 @文昱 原創釋出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定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平台僅提供資訊存儲空間服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