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考古泰鬥離世,享年92歲!他道出了中華文明綿延至今的密碼

作者:玩轉繪畫

4月15日零時,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釋出訃告:中國共産黨黨員、著名考古學家、北京大學哲學社會科學資深教授嚴文明先生因病醫治無效,于2024年4月14日20時13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2歲。

考古泰鬥離世,享年92歲!他道出了中華文明綿延至今的密碼

嚴文明

(1932-2024)

嚴文明先生1932年10月出生于湖南華容,1958年9月畢業于北京大學曆史系考古專業并留校任教,1986年12月晉升為教授,1990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聘為博士生導師,2005年被聘為北京大學哲學社會科學資深教授。曾任北京大學考古學系主任、北京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兼任國家文物局專家組成員、中國考古學會副理事長、國際史前學與原史學聯盟常務委員、德國考古研究院通訊院士等學術職務。

嚴文明先生是北京大學考古學學科和人才培養體系的主要設計者和上司者,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學科體系的建立者,中國考古學科發展的引領者,中國考古學與文化遺産保護思想家,卓越的考古學教育家,為中國乃至世界的考古和文化遺産保護事業培養了衆多優秀人才,是中國考古學界的一面旗幟。

1932年,湖南省華容縣終南鄉嚴家灣的一戶人家迎來了家族長孫。懷着無限希冀,這個孩子被名之以《舜典》“浚哲文明”的“文明”。

從北大走出的考古“農夫”

一位北大教授何以将自己稱作“農夫”?

在嚴文明2021年出版的文集《耕耘記——流水年華》的扉頁上,他寫道:“我是一個農夫,一生耕耘不辍。”

考古泰鬥離世,享年92歲!他道出了中華文明綿延至今的密碼

嚴文明先生在書房

而正是這樣一位從北大走出的考古學“農夫”,在日複一日被自謙地輕描淡寫的“耕作”中,用畢生心血締造了一個宏大瑰麗的學術世界。

嚴文明出生在湖南華容的山村。一路求學,他始終沒有放棄,在極端困難的處境下依然決定考大學。

我填志願的時候,第一是北京大學,第二是北京大學,第三還是北京大學!我就要考北京大學!

嚴文明一心向往着北大,考上北大也是他人生的重要轉折點之一。

那時候從嶽陽去北京,要先乘火車到武昌,再轉輪渡到漢口,從漢口再次乘火車抵京。而嚴文明走過的路又不僅如此。童年時,日本人的炮火讓日子難以平靜,少年時又經曆了至親的疾病與離世,幾度輾轉,坎坷動蕩。

嚴文明與考古的結緣似乎是一種偶然。他本想考實體學,卻被錄取到了第三志願曆史系。當時誰也沒有想到,這偶然的相遇竟也碰撞出持久而熱烈的火花。

嚴文明對理科很感興趣也頗具天賦,在當時考古教研室主任蘇秉琦先生的建議下,結合自己的興趣與特長,他選擇了需要理科知識與技術的考古學作為自己的專業。

當時的曆史系主任是著名曆史學家翦伯贊先生,為嚴文明授課、引路的有張政烺、鄧廣銘、齊思和、蘇秉琦、宿白等著名的曆史與考古學者,此外,曆史系還邀請了來自蘇聯、德國、紐西蘭、埃及的外國專家交流授課。在學習曆史學與考古學的專業知識之餘,地質地理系的王嘉蔭、中文系的閻簡弼等其他專業的老師所開設的相關課程,嚴文明也多有涉獵。北大廣闊的學術平台和多學科彙聚的優勢為嚴文明在考古學道路上的起步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考古泰鬥離世,享年92歲!他道出了中華文明綿延至今的密碼

嚴文明先生在田野考古一線

1956、1957年,嚴文明先跟随裴文中先生赴内蒙古赤峰和林西一帶實習,又和全班同學一起在老師的帶領下在河北邯鄲實習,收獲頗豐。這兩次田野經曆中,對考古的熱愛與堅定在他心中紮下根來,嚴格的田野考古學訓練也為他之後從事考古學研究提供了知識與方法的支撐。

1958年畢業後,嚴文明留校任教,承擔新石器考古的教學與科研任務。在翦伯贊、蘇秉琦等先生們的指導和鼓勵下,嚴文明從仰韶文化研究起步,一點點拓寬學術道路,延展到研究整個中國文化的譜系。

尋覓中華文明之源

嚴文明選擇新石器考古作為自己教學科研的主要方向,一方面是由于當時教研室的實際工作需要,另一方面是因為他認為新石器時期“最能反映考古學特點”,擁有較為豐富的文化遺存,又沒有别的學科知識可以依靠,需要發展一套考古學自身的理論的方法。

但他的視野又不僅限于新石器,從對仰韶文化的研究着手,他關注的時段覆寫了新石器之前的舊石器和之後的夏商周,每一項研究都緊緊圍繞着中華文明的起源問題,進行不斷深入的探索。他成功探索出了中國史前考古開展聚落形态研究的有效方法,确立了從物質文化史研究向社會考古研究的新典範。

我們國家雖然有着浩如煙海的典籍文獻,但在沒有文獻留存和文獻留存較少的時代,尚且有着巨大的空白等待着考古學來填補。

我家裡種了30畝地,從稻谷的發芽到育秧、插秧,從除草、車水到最後的收獲,我都實際操作過。那時我們有早稻、中稻、晚稻,還有災患時救急的60天就能收獲的60天稻,這些稻谷我拿到手裡一看就能厘清。

嚴文明對農活十分熟稔。這種與土地的親近延伸到學術上,嚴文明的思考依然帶着“農夫”和“耕作”的痕迹。他關注農業,從農業的起源着手,探尋中國文化形成和發展演變的問題。

考古泰鬥離世,享年92歲!他道出了中華文明綿延至今的密碼

嚴文明先生在考古工地

文明的産生和農業的發展有着密切關聯。此前關于稻作農業的起源中心有多種說法,而嚴文明從考古學的視角提出,長江流域才是稻作農業起源的中心。在長江流域發現的史前栽培稻遺存證明了稻作農業的長江起源說,中國其他地區、東北亞、印度和東南亞的稻作文明都是受到長江流域的影響。

面向世界與未來的考古學

粟作農業的起源與發展地在黃河流域,黃河、長江這兩大河流域對周邊地區産生巨大影響,形成了一種有中心、主體和外圍的整體,這就是嚴文明提出的“重瓣花朵”格局:中原好比花心,是中國史前文化的中心。圍繞中心的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是主體,主體部分涉及的山東、燕遼、甘青、江浙、湘鄂、巴蜀等文化區都好比内圈的花瓣。在内圈之外,還有外圈的花瓣,如閩台、粵桂、滇、康藏、新疆、内蒙古、東北等文化區。這三重結構組成的花朵,每部分之間都緊緊相連、不能分離,具有文化上高度的向心力與凝聚力。

“重瓣花朵”的比喻既精準形象,又頗具詩意,這也恰恰與嚴文明一直以來的學術主張和學術風格暗合。他曾說過:“考古是一門科學,又是一種藝術。”在科學的嚴謹求實與藝術的優美精妙之間,他達到一種美妙而融彙的境界。

“重瓣花朵”結構的提出是在一次國際會議上。1986年,“中國古代史與社會科學一般法則”國際學術研讨會在美國弗吉尼亞州舉行,嚴文明在研讨會上宣讀論文《中國史前文化的統一性與多樣性》,在論文中,“重瓣花朵”這一後來聞名于考古學界的名詞被首次提及。

這是嚴文明在國際學術舞台上表達與交流的一個小小縮影。八九十年代,在美國、日本、南韓等地主辦的重要國際會議上,他幾乎每年都發表重要學術報告,引起國内外學術界對長江流域稻作起源問題的關注。他也曾參與或牽頭與美國、日本等國家的考古學者和機構的合作,一些當年的跨國合作成果頗豐。

考古泰鬥離世,享年92歲!他道出了中華文明綿延至今的密碼

仙人洞吊桶環中美聯合考古隊合影(第一排右三為嚴文明)

獲“世界考古論壇”終身成就獎

他倡導考古學與自然科學相結合的多學科研究方法,并不遺餘力地推動中國考古學的國際化,是中國考古學學科發展的重要上司者。

2023年12月15日,在上海舉行的“第五屆世界考古論壇”上,嚴文明獲頒終身成就獎。

考古泰鬥離世,享年92歲!他道出了中華文明綿延至今的密碼

該獎項是世界考古論壇頒發的最高榮譽,專門表彰在全球範圍内享譽盛名、學術造詣深厚、對考古學領域影響廣泛而深遠的學者。此前幾屆分别授予了科林·倫福儒勳爵、布萊恩·費根教授、白簡恩院士等。嚴文明是首次獲得該獎項的中國考古學家。

嚴文明手寫的獲獎感言:“感謝給我崇高的榮譽,我不過勤于耕作,不問收獲罷了。”

考古泰鬥離世,享年92歲!他道出了中華文明綿延至今的密碼

頒獎詞說:“這不僅是對嚴文明先生在推進考古學科發展上的傑出貢獻的認可,更是對他不懈地向公衆宣傳考古學對于當代社會及人類共同未來重要性的肯定。”

沉痛緬懷!

高山仰止!

風範長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