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近代100位曆史人物:錢偉長

作者:搜文趣

錢偉長(1912年10月9日—2010年7月30日),是中國近代力學的創始者之一,同時也是一位著名的科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他出生于江蘇無錫,1931年至1937年在清華大學學習,後赴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深造,獲得理學博士學位。錢偉長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噴射推進研究所任研究工程師期間,與錢學森等一起,在馮·卡門的指導下從事航空航天領域的研究工作,取得了顯著成就。

中國近代100位曆史人物:錢偉長

錢偉長在1946年回國後,擔任清華大學教授,并在新中國成立後曆任多個重要職務,包括清華大學教授、副教務長、教務長、副校長,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等。他還曾擔任上海工業大學校長,對教育領域做出了重要貢獻。錢偉長在力學、應用數學、中文資訊學等領域都有重要貢獻,特别是在闆殼非線性内禀統一理論和淺殼的非線性微分方程組的研究上有重大影響。

錢偉長是一位堅定的愛國者,他将自己的前途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不計較個人得失,一切以國家利益為重。他的科研成就和教育理念對後來的科學家和教育工作者産生了深遠的影響。錢偉長在1983年當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之後又連任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他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是中國科學界和社會的寶貴财富。

錢偉長參與了航空航天建設,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噴射推進研究所期間,他與錢學森等一起,在世界著名科學家馮·卡門的指導下從事航空航天領域的研究工作。錢偉長參與了火箭和飛彈的實驗,并發表了世界上第一篇關于奇異攝動理論的論文。1946年,他與馮·卡門合作發表了《變扭率的扭轉》,成為國際彈性力學理論的經典之作。

中國近代100位曆史人物:錢偉長

錢偉長在航空航天領域的貢獻不僅限于理論研究,還包括實際應用和技術開發。他的研究成果對後來的航空航天科技有着深遠的影響。錢偉長的研究工作和對航空航天事業的貢獻,展現了他深厚的愛國情懷和卓越的科研能力。他的科研成就和對國家航空航天事業的貢獻,是中國航空航天科技發展史上的重要篇章。

錢偉長是一位傑出的科學家和愛國者,他的回國故事展現了他對祖國深厚的情感和不計個人得失的愛國精神。以下是關于錢偉長回國的一些故事:

1. **棄文從理的轉變**:錢偉長原本在清華大學學習曆史,九一八事變後,他目睹國家危難,決心為國防建設作貢獻,毅然決定棄文從理,轉入實體系學習。

2. **拒絕國外優厚條件**: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噴射推進研究所工作期間,錢偉長有機會留在國外享受優厚的工作生活條件,但他在得知國内抗戰勝利的消息後,決定回國。他謝絕了馮·卡門的挽留,以“久離家園、懷念親人”為由,沖破阻力,隻身回國。

3. **堅定的回國決心**:錢偉長在1946年準備回國時,曾到美國領事館填寫申請表,表中有一欄問到“如果中國和美國開戰,你會為美國效力嗎?”錢偉長毅然填上了“NO”,表明他忠于自己的祖國。

中國近代100位曆史人物:錢偉長

4. **經濟困難下的堅持**:回國後,由于薪水很低,錢偉長在經濟上遇到了困難,但他從未後悔過回國的決定。他曾回憶說:“我是中國人,我要回去。雖然回國後,第一個月的工資隻夠買一個暖水瓶,但我從來沒有後悔過,更從來沒有對國家喪失過信心。”

5. **科學救國的抱負**:錢偉長回國後,積極參與國家的科學教育和研究工作,他提出的專業計劃包括原子能、飛彈航天、自動化、計算機和自動控制等,展現了他科學救國的抱負。

6. **教育事業的貢獻**:錢偉長在教育領域的貢獻同樣顯著,他在上海工業大學(上海大學前身)擔任校長期間,主張拆除學校與社會之間的牆,推動教育與國家建設的緊密結合。

錢偉長的故事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他的愛國情懷、科學精神和對教育的貢獻,成為中國現代化程序中寶貴的精神财富。

錢偉長在擔任上海工業大學(上海大學前身)校長期間,提出了一系列教育理念,其中核心的理念是拆除四堵牆,具體包括:

1. **學校與社會之間的牆**:錢偉長主張學校教育應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反對學校與社會脫節。他認為學校應該培養能夠适應社會發展、為國家建設服務的人才。

2. **校内各系科、各專業、各部門之間的牆**:他提倡跨學科的教育和研究,鼓勵不同學科、專業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以促進知識的綜合與創新。

3. **教學與科研之間的牆**:錢偉長認為教學和科研是相輔相成的,教師應該在科研實踐中不斷更新知識,提高教學品質,同時學生也應該參與到科研活動中,通過實踐提升自身的能力。

4. **教與學之間的牆**:他強調師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倡導學生主動學習,鼓勵教師引導學生探索和解決問題,而不是單向的知識傳授。

錢偉長的這些教育理念在當時是非常前瞻的,他在上海大學實施的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對後來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産生了深遠的影響。通過拆除這些“牆”,錢偉長希望能夠打破傳統教育的局限,建立一個開放、互動、創新的教育環境,更好地培養符合時代發展需要的人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