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近代100位历史人物:钱伟长

作者:搜文趣

钱伟长(1912年10月9日—2010年7月30日),是中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之一,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出生于江苏无锡,1931年至1937年在清华大学学习,后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深造,获得理学博士学位。钱伟长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射推进研究所任研究工程师期间,与钱学森等一起,在冯·卡门的指导下从事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

中国近代100位历史人物:钱伟长

钱伟长在1946年回国后,担任清华大学教授,并在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多个重要职务,包括清华大学教授、副教务长、教务长、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等。他还曾担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对教育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钱伟长在力学、应用数学、中文信息学等领域都有重要贡献,特别是在板壳非线性内禀统一理论和浅壳的非线性微分方程组的研究上有重大影响。

钱伟长是一位坚定的爱国者,他将自己的前途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切以国家利益为重。他的科研成就和教育理念对后来的科学家和教育工作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钱伟长在1983年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之后又连任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是中国科学界和社会的宝贵财富。

钱伟长参与了航空航天建设,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射推进研究所期间,他与钱学森等一起,在世界著名科学家冯·卡门的指导下从事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工作。钱伟长参与了火箭和导弹的实验,并发表了世界上第一篇关于奇异摄动理论的论文。1946年,他与冯·卡门合作发表了《变扭率的扭转》,成为国际弹性力学理论的经典之作。

中国近代100位历史人物:钱伟长

钱伟长在航空航天领域的贡献不仅限于理论研究,还包括实际应用和技术开发。他的研究成果对后来的航空航天科技有着深远的影响。钱伟长的研究工作和对航空航天事业的贡献,体现了他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卓越的科研能力。他的科研成就和对国家航空航天事业的贡献,是中国航空航天科技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

钱伟长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和爱国者,他的回国故事体现了他对祖国深厚的情感和不计个人得失的爱国精神。以下是关于钱伟长回国的一些故事:

1. **弃文从理的转变**:钱伟长原本在清华大学学习历史,九一八事变后,他目睹国家危难,决心为国防建设作贡献,毅然决定弃文从理,转入物理系学习。

2. **拒绝国外优厚条件**: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射推进研究所工作期间,钱伟长有机会留在国外享受优厚的工作生活条件,但他在得知国内抗战胜利的消息后,决定回国。他谢绝了冯·卡门的挽留,以“久离家园、怀念亲人”为由,冲破阻力,只身回国。

3. **坚定的回国决心**:钱伟长在1946年准备回国时,曾到美国领事馆填写申请表,表中有一栏问到“如果中国和美国开战,你会为美国效力吗?”钱伟长毅然填上了“NO”,表明他忠于自己的祖国。

中国近代100位历史人物:钱伟长

4. **经济困难下的坚持**:回国后,由于薪水很低,钱伟长在经济上遇到了困难,但他从未后悔过回国的决定。他曾回忆说:“我是中国人,我要回去。虽然回国后,第一个月的工资只够买一个暖水瓶,但我从来没有后悔过,更从来没有对国家丧失过信心。”

5. **科学救国的抱负**:钱伟长回国后,积极参与国家的科学教育和研究工作,他提出的专业计划包括原子能、导弹航天、自动化、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等,展现了他科学救国的抱负。

6. **教育事业的贡献**:钱伟长在教育领域的贡献同样显著,他在上海工业大学(上海大学前身)担任校长期间,主张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墙,推动教育与国家建设的紧密结合。

钱伟长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他的爱国情怀、科学精神和对教育的贡献,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宝贵的精神财富。

钱伟长在担任上海工业大学(上海大学前身)校长期间,提出了一系列教育理念,其中核心的理念是拆除四堵墙,具体包括:

1. **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墙**:钱伟长主张学校教育应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反对学校与社会脱节。他认为学校应该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为国家建设服务的人才。

2. **校内各系科、各专业、各部门之间的墙**:他提倡跨学科的教育和研究,鼓励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促进知识的综合与创新。

3. **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墙**:钱伟长认为教学和科研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应该在科研实践中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学生也应该参与到科研活动中,通过实践提升自身的能力。

4. **教与学之间的墙**:他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鼓励教师引导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而不是单向的知识传授。

钱伟长的这些教育理念在当时是非常前瞻的,他在上海大学实施的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对后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拆除这些“墙”,钱伟长希望能够打破传统教育的局限,建立一个开放、互动、创新的教育环境,更好地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