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雨雖廣,不潤無根之草。
作者:每晚yebo
職場顧問崔铮,曾在演講中分享過一個故事。
崔铮有個遠房表弟,從小好吃懶做,不學無術,30多歲了還一事無成。
看到表弟日子過得窘迫,崔铮便想拉他一把。
他先是借給表弟10萬塊錢,又動用自己的人脈關系,将表弟作為合作人,介紹給幾個創業的朋友。
本以為能讓表弟就此翻身,做出一番事業。
沒想到,表弟劣性不改,此後不僅整日吃喝玩樂,還迷上了賭博,甚至私自挪用公司資金。
最終表弟被踢出團隊,錢揮霍完了不說,還背了一身債。
而崔铮,也是以被那幾個朋友拉黑。
講完故事,崔铮感慨地說: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坑,就是盲目拯救别人。
癱躺在地上的人,你若強行扶他起來,最終不僅徒勞無功,反而還會受其拖累。
因為你喚不醒一顆麻木的心,也救不了一個不求上進的人。
瞎操心、亂幫忙,隻能讓自己陷入無盡的麻煩中。
成年人最大的清醒,就是不要介入他人因果,也不要試圖将爛泥扶上牆。
1
作家徐可說:過度插手他人生活,一心想替别人改命,隻會給自己找罪受。
現實中有很多人,看到身邊有人走上歪路,或始終不成器,便忍不住想将他拉回正軌,或想去幫扶一把。
卻忘了,那些不願努力、甘于擺爛的人,本就無可救藥。
你若強行将這些爛泥扶上牆,不僅出力不讨好,還會把自己弄得一身污垢。
媒體人品克,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多年前,他在一家房地産公司做負責人時,招了一個應屆生小李。
小李平時性格懶散,工作總是很應付,季度考核通常都是倒數,眼看就要被公司勸退。
作為他的直接上司,品克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為了讓小李不被淘汰并做出成績,品克花了很多時間和心思。
見小李總幹些雜活,品克就一再提醒他多研究業内優秀案例,可以快速提升自己。
小李卻每次都敷衍說:我現在經驗還不足,這些以後再幹也不遲。
再後來,品克把他調到身邊,還帶他去見客戶,讓他對接合作方。
本想着通過這些機會,能夠更好鍛煉小李的業務能力。
結果小李仍然态度散漫,還抱怨自己幹的活太多。
一段時間過去了,小李不僅沒做出成績,反而因工作失誤引發很多客戶的投訴。
夾在中間的品克,被折磨得痛苦萬分,隻好失望地将小李調走。
年末時,考核墊底的小李,還是被裁掉了。
而小李,非但不感謝他的付出,還在背後一直說他壞話,埋怨他要求太多,自己幹這份工作太委屈。
叔本華說,傷害别人很容易,但想去改變别人,即便沒有阻撓,那也是很困難的。
朽木原本腐爛在土裡,你非要把它撿起來雕刻成材,純粹是浪費精力;
鹹魚原本躺得好好的,你非要給它翻身,就隻能把自己搞得滿手膻腥味。
正所謂:佛法雖大,不度無緣之人;天雨雖廣,不潤無根之草。
鐵了心要躺下去的人,你永遠拉不起來;決定一條路走到黑的人,你也無法讓他回頭。
任何時候,叫不醒的人就别再喊他,救不了的人就别再管他。
放下你的救世主心态,不操心他人命運,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2
台灣作家金惟純創辦《商業周刊》成功後,有段時間特别熱衷于幫助他人。
有朋友過得不好,他就主動找上門,為他們出錢出力。
可不久他就發現自己是在做無用功。
那些能力不足又不想努力的人,原來是什麼樣,現在還是什麼樣,根本毫無改變。
而自己,非但沒落得一絲好,反而還被折騰得身心俱疲。
此後,他收起想要拯救别人的欲望,不再替他人操心,這才讓日子過得輕松起來。
正如他所說:我為凡夫俗子,管好自己,便已功德無量。
現實中我們真正應該做的,就是顧好自己的命運,不去沾染别人的因果。
對于那些無可救藥的人,與其因搶救他而給自己招來災難,不如趁早抽身,及時遠離。
作家青木講過一個朋友的故事。
朋友畢業後,在一家私企找了份營運管理工作,主要負責一些基礎性的事情。
每天到點下班,一回家他就宅着刷劇、打遊戲。
幾年過去了,别的同僚紛紛升職加薪,隻有他仍待在原地,領着基本工資。
青木就勸他趁年輕,多給自己充充電,多學些技能,找找其他機會。
可朋友聽不進去,他總說:我能力就這樣了。
後來青木實在看不下去了,他就自己掏錢幫朋友報了一個技能教育訓練班。
結果朋友得知後,不但不領情,反而怒罵:你當自己是誰,你憑什麼管我的事?
青木又氣又惱,此後他再也不管朋友的事了。
幾年後,公司效益不佳,朋友被裁掉了,再找工作也一次次被拒,最後隻能在家啃老。
《人間值得》中寫道:
千萬不要嘗試去改變一個人,那樣不但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還會讓自己處在痛苦之中,無法自拔。
别試圖叫醒一個沉睡的人,你不僅叫不醒他,他還會覺得你擾亂了他的美夢,反倒記恨你。
在這世上,每個人自己的因果,都隻能由自己背負。
永遠别剝奪命運施加于他人的痛苦,讓他自己去經曆,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負責。
3
張愛玲在《非走不可的路》裡,講過一個故事。
小時候,她想走一條小路,母親攔住了她,說那是條彎路走不得。
可她堅持要走,母親便不再阻攔,隻是告訴她說:那條路很難走,一路小心。
上路後,她發現母親果然沒有騙她,在那條路上她摔得頭破血流。
後來談及此事,張愛玲說,不自己碰個頭破血流,人是不可能真正成長起來的。
現實中,能讓人做出改變并成長的,也從來不是任何人的幫助,隻能是南牆、是彎路、是栽跟頭。
那些不想變好的人,你救不了他,隻能讓他在痛苦中開悟。
我有個表弟,高中沒念完,就跟家人說自己不想念書了。
他覺得讀書又苦又浪費時間,畢業後也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還不如早早打工掙錢。
當時父母苦口婆心地勸他完成學業,他卻根本不為所動。
後來親戚給他介紹工作,他做不了三天,就甩手不幹了。
家裡人見他已經爛到骨子裡了,失望之下,索性就不再管他。
幾個月後,表弟就感到了空虛,他決定去大城市打拼。
他本想找個輕松的班上,可因為學曆不夠,隻能找到些苦力活幹。
此後幾年裡,他幹過流水線勞工、搬運工、客服……每天累得筋疲力盡卻賺不到錢。
這時表弟終于後悔了,他灰溜溜地回到老家,決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回家後,不用任何人勸說,他自己主動學習,每天到深夜才睡覺。
後來他通過努力考上了技校,畢業後憑借過硬的技能,也找到了不錯的工作。
作家蔣勳說:
人總是要經曆一些讓他們深覺不安的、值得忏悔的或者後悔的事,才會回頭想想自己的選擇究竟如何。
一個人隻有吃過苦頭、經曆捶打,才能在深刻的疼痛中真正頓悟并改變。
永遠不要幹涉别人的人生,讓他們去面對現實,經曆他該經曆的,修行他該修行的。
你要做的,是放下助人情結,尊重他人命運。
▽
很喜歡《種子》裡的一句話:
生活是一首曲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音符要彈奏,你不能摻和别人的,但可以彈奏好自己的那部分。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譜曲的過程。
我們隻能為自己的那一部分做主,屬于别人的曲子,即使再難聽,你也别去管。
永遠不要将爛泥扶上牆,也不要随意插手别人的人生課題。
管好自己,不渡他人,你才能為自己的生活,減少不必要的煩惱與損耗。
點個贊吧 ,與朋友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