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峰社群從“小社群”感受新津發展大變化
郭銀紅
在牧馬山脈寶峰山上有一個“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新型産業社群——普興街道寶峰社群。這裡距新津城區9公裡,轄區面積4.21平方千米,先後獲評成都市百佳示範社群、成都市四好村、四川省綠色社群等榮譽稱号。
據《新津縣志》和《新津年鑒》記載,寶峰在清初屬長樂鄉,民國二十九年(1941)屬金華鎮第五保。1961年為金華五大隊,1982年改稱寶峰大隊。1983年寶峰大隊改為寶峰村。2005年原鎖龍村并入寶峰村。2014年寶峰村改設為寶峰社群。2019年底金華鎮撤銷,寶峰社群全域劃歸普興街道管轄。
1
寶峰山古刹的變遷
寶峰因境内寶峰山而得名。道光版《新津縣志》載:“新津古迹有三峰……所謂三峰者,雲峰、奇峰、寶峰也。”“寶峰山,縣東十六裡。”寶峰山上曾經還有座古刹——寶峰寺,它依山取名,初建年代已不可考。但據道光版《新津縣志》記載:“寶峰寺:縣東二十裡,鄉人共建,開設「鳳集義學」在内。”民國十八年(1929),鄉人胡開瑩(時任川軍第四旅旅長)在此創辦私立鳳集國小。1951年,該學校由政府接管并改名為金華中心校。20世紀70年代,寶峰寺大殿被拆除,重新規劃建成了學校的教學樓,後又曆經幾次變遷,現為新津區金華國小。時過境遷,曾經的山峰和古寺早已不在,但“寶峰”這個充滿鄉愁記憶的名字卻留存傳承了下來。
2
曾經最大的芒硝生産基地
寶峰社群地處牧馬山淺丘地帶,地勢平緩,龍溪河穿境而過,屬于典型的散居型山區農村,主要出産蕃薯、地瓜、生姜、水稻、油菜、玉米、洋芋、花生、辣椒等,其中,牧馬山地瓜和二荊條辣椒遠近聞名,牧馬山二荊條辣椒更是因風味獨特譽滿城鄉,遠銷國内外,成為成都周邊大小餐廳的搶購對象。
牧馬山礦産資源非常豐富,尤其盛産芒硝。20世紀70年代初,寶峰域内先後入駐了兩家集采礦、化工于一體的大型礦産企業。寶峰迎來了發展機遇,逐漸開始從傳統農業向工業轉型,成為成都平原最大的芒硝生産基地,生産的“牧山”“金馬”牌元明粉獲得國家優質産品銀獎、化工部部優産品等稱号,出口至日韓、東南亞、歐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采礦行業的發展帶動了廠區周邊商業和服務業興旺起來,郵政所、銀行、醫院,商店、茶館、飯店、理發店等也相繼開了起來,企業還修建了職工宿舍、職工娛樂場所等配套設施,這裡逐漸形成一個新興的市集,民間直接呼為“芒硝礦”,其熱鬧程度甚至超過了當時的嶽店子場鎮。到了20世紀90年代,芒硝礦職工生活品質更是得到質的飛躍,工資高、收入穩定,使得人人羨慕。能進硝礦當勞工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事,姑娘能嫁給硝礦勞工更是相當光彩和驕傲的。
随着時代發展,一些優秀的民營企業相繼落戶寶峰,金華鎮政府也遷到此處,這裡成為全鎮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3
老礦區的綠色生活蝶變
2009年,随着新科大道外繞線的建設,寶峰大部分居民拆遷安置到了新的居住小區,山上也建起了許多新的廠房和工地,社群的居民由原來的純農民變成園區職工。随着園區的建設,土地征用後社保名額的配套,居民的生活品質和幸福指數相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
2010年,成都市國際鐵路樞紐綜合功能區,新能源、新材料産業功能區落戶金華鎮。不久,寶峰全域納入天府新區規劃範圍。銀隆新能源、格力電器、甯德時代等大型企業紛紛入駐,随着大量産業勞工和人才的流入,場鎮經濟業态更加多樣,餐飲、物流、零售等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促進了寶峰社群商貿服務業的蓬勃發展。截至目前,轄内企業已達50餘家,各種商鋪240餘家,醫院、國小、幼稚園各1所,建立的成都市泡桐樹國小新津分校已完成主體結構施工。
2010年後,寶峰場鎮曾經輝煌一時的兩家采礦企業由于體制等原因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隻留下空空的廠房、鏽迹斑斑的采礦裝置和那一大片高若小山的礦渣。
2017年,金華鎮政府變廢為寶、變廢為綠,利用堆積成山的礦渣廢地,植樹種花,設定礦車、軌道、礦工塑像、觀景台、休閑運動場等,打造成“采礦記憶”主題公園。
這個特别的公園見證了老一輩采礦人的艱苦奮鬥,每當社群居民飯後漫步其間,彷佛時空交疊一般,又回到了那段熟悉又遙遠的曆史。近年來,為推動鄉村振興和文旅融合發展,寶峰社群又引進迪波拉親子樂園項目,盤活“采礦記憶”公園和南區職工驿站服務中心,打造網紅親子樂園,為這片廢棄礦山找到了一條再生之路。
4
宜居宜業的産城融合樂園
2019年,新津以“園中建城、城中有園、城園相融、人城和諧”為理念打造的天府明珠公園正式對外開放。公園規劃面積55萬平方米,主要分為東西兩個區域,東區以提供展示、交流空間為主,西區以提供休閑、運動功能為主。園内共有大小湖泊6個,綠地面積826畝。天府智能創享中心、民營經濟博物館、運動休閑中心等一批示範性項目在公園内相繼建成。其中,民營經濟博物館以時光為線索,全面展示了改革開放以來新津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光輝曆程。公園周邊還布局了人才較高價的電梯大廈、天府創智灣、億達天府智慧科技城、産業社群服務中心、酒店等配套設施。“花園裡生活、公園裡辦公”的産城一體、産景相融、景城互動的生動畫圖正在寶峰社群逐漸生成。
随着天府智能制造産業園的不斷發展,寶峰從山村變城市、阡陌變通途,企業、學校、醫院、公園近在家門,主要居民區、連片廠區、重要路段實作全天候監控,社群民生、基礎配套等得到逐漸改善,社群發展更有溫度、居民生活更有質感,“人城境業,相容共生”的城市畫卷已從藍圖變成實景,寶峰社群這座“未來之城”,已展現出以産興城、人産城融合的樣闆力量。
來源:方志新津
作者:郭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