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誰能躲得過?30歲女子照顧媽媽3年結局,與北大知名教授同遭遇

作者:香姐随記

衰老與暮年,又有誰能躲得過?人這一生,若能無知懵懂的來,清醒明白的去,那就是大造化了。若是來時無知,去時懵懂,帶給親人的則是颠覆性的感受。

4月17日,義烏傳媒釋出了一條視訊,視訊中的女子放棄自己的事業,照顧腦損傷媽媽三年。如今媽媽狀态越來越差,影響到了小寶寶,不得已,想放棄親自照顧媽媽,将媽媽送到養老院去。

誰能躲得過?30歲女子照顧媽媽3年結局,與北大知名教授同遭遇

這個視訊引起了網友的廣泛關注,誰家還沒有個老人呢?這方面的話題總能挑起人們的心弦。

視訊的評論區,同情者有之,鼓勵者有之,共情者有之,譴責者同樣有。

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立場和看法,無法辯論誰對誰錯。

網友勸大家不要道德綁架部落客,她也需要生活精神上身體上的累,她倒下了,孩子怎麼辦?她媽媽又怎麼辦?其實養老院也挺好的, 總比那些什麼都不管的要強。

誰能躲得過?30歲女子照顧媽媽3年結局,與北大知名教授同遭遇

隻有共同經曆的人,才能夠深切的體會這其中的不容易。尤其是失智失能狀态下,大小便失禁的地步,對于一個家庭的運轉來說真的是相當的困難。

誰能躲得過?30歲女子照顧媽媽3年結局,與北大知名教授同遭遇

近日,北大知名教授胡泳在鳳凰網發了一篇文章《當一位北大教授成為24小時照顧者》,這篇文章更是引了很多同遭遇網友的共情。

鳳凰網甚至為此做過專訪。

誰能躲得過?30歲女子照顧媽媽3年結局,與北大知名教授同遭遇

這篇文章的主人公胡泳,是當之無愧的社會精英:

  •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教授,博士生導師。
  • 中國資訊經濟學會資訊社會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席。
  • 他的過往,還有很多耀眼的經曆。

如今,這樣一位社會精英,也被自己癡呆的85歲的老母親,變成了24小時的“保姆”。

據胡泳教授所言,他的母親患有重度阿爾茲海默症,智力跟兩歲小孩差不多。母親的症狀一年比一年嚴重,而教授自己也就過上了女傭般伺候老媽的生活。

喂飯、擦屎擦尿、洗澡、洗床單被褥、時刻關注排便時間,如果一時沒看住母親,就自己抓了,然後抹的到處都是。

很多人都能與胡泳教授共情!因為家裡都有這樣的老人。

誰能躲得過?30歲女子照顧媽媽3年結局,與北大知名教授同遭遇

胡泳坦言,現在最大的成就是:某天把握好了母親的大小便時間,讓她在一天裡既沒有尿褲子,也沒有拉被窩。

在這之前,胡泳教授從未想過自己有一天會陷入這樣的困境。從一位事業有成的成功人士變成全天候的護理人員。

他還有工作,但是也不得不在“做自己”和“做孝子”之間尋求平衡。

他也曾想把母親送到養老院,但是母親清醒的時候表示自己不想去,于是這個重擔便一扛這麼多年。

胡勇教授的困境可以代表很多人,但是很多人都沒有他的條件

誰能躲得過?30歲女子照顧媽媽3年結局,與北大知名教授同遭遇

很多老年癡呆的人,基本上沒有時間觀念的,他們的睡眠不固定,情緒不穩定,照護者白天累了一天,可能晚上想要休息,但是老人晚上卻各種鬧騰。

說到這裡,我也是深有體會的。

我公公生前腦梗癱瘓狀态,大小便失禁情緒不穩定,總是罵人。曾經,家裡總是彌漫着一股尿騷味,好在我婆婆那時身體還好能照顧。但是有一次婆婆也被整的情緒崩潰,氣的要跳樓,都爬到窗台上了,真的沒把我們給吓死。

一個家庭,那種情況,又豈是“兵荒馬亂”四個字能形容得了。

胡泳教授說,這完全這是一場完全沒有勝利的仗,“老去”這件事情真的太殘酷了。

視訊加載中...

對于胡泳來說,他是成功人士,經濟充裕工作時間相對來說也比較自由,在照顧老人方面條件更好。放在普通家庭,想想壓力得有多大。

由此也就能了解浙江義烏30歲女子想要把母親送去養老院的心情。

如何照顧失智父母,真的是很考驗人性。

那些年輕的時候與兒子媳婦各種鬧騰的公公婆婆,應該多看看養老這樣的新聞。誰都不知道未來自己會怎麼樣,身體健康,能跑能動的時候,好好維系與下一輩的親情。

從情感上來說,被迫照顧與心甘情願照顧還是不一樣的。

我18日寫了一篇關于婆婆給不給媳婦看孩子的文章,有很多的網友在下面留言評論。

誰能躲得過?30歲女子照顧媽媽3年結局,與北大知名教授同遭遇

我們沒有必要讨論誰對誰錯。無論是誰,将來都會老,誰也不能保證自己老了不會失能會不會失智。

萬一老了就攤上了呢,到時候需要的不是兒子一個人的付出,除非兒子的那個家他不要了把全部心思放在老人身上,那也許可以,但是相信每一個老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家庭幸福。那麼在年輕的時候就不要去計較那些雞毛蒜皮的事兒,多幫幫孩子,多攢一點親情。

也有人又會說,等我真不行的那一天,自己了結。但是,一旦失智,想死都已經無能為力了。

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是相雙向奔赴的,沒有付出,想要有收獲也比較難,老話說的好“十年看婆,十年看媳”,等老了真的有那麼一天,兒女才會心甘情願的回饋,而不是隻出于責任和義務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