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赢在起跑線的僞神童,被各類機構帶偏的家長

作者:飛翔的小钰

機構最好賺的錢不是國中高中,而是國小幼稚園,孩子越小,越能給家長制造赢在起跑線的錯覺,中國式家長一個很神奇的現象,孩子越小,在孩子身上的投入度越高。

高中的孩子教育訓練班沒興趣,忽悠不了也沒效果,家長孩子也不買賬,大多數老師的水準還不如重點高中孩子的平均水準,國中的教育訓練可以做,但效果因人而異,競争也激烈,但到國小低年級以及幼稚園,則很容易将孩子培養成家長眼中的神童,收益也高于高年級孩子。

赢在起跑線的僞神童,被各類機構帶偏的家長

什麼孩子智力發展的黃金期是四五歲,什麼赢在起跑線,制造家長的焦慮使得他們願意投入,而這種投入确實可以獲得他們眼中的回報,孩子是神童的錯覺,以及可以讓他們通過展現孩子優秀,進而獲得情緒滿足。

某高機器人,各類詩詞背誦,各類單詞文法,各類奧數速算,各類程式設計……所有家長都在不同賽道盡情展現孩子的優秀,朋友圈各類打卡,附上家長一句爸爸媽媽也背不了這麼多的引贊評論,甚至在公共場合父母或者爺爺奶奶帶着孩子,都要檢查一下孩子超強的記憶力和計算能力。

孩子确實是四五歲時迎來思維能力發展的高分,典型的表現就是學習模仿能力很強,但超越其了解能力學習的内容,他們隻是做到短時記憶,而并不會了解,而教育訓練班的課程設定,并不是真正提升孩子的思維,也沒能力進行提升,而隻是通過一些技巧強化,打造出孩子經過教育訓練變得很“聰慧”得假象。

赢在起跑線的僞神童,被各類機構帶偏的家長

這種“聰慧”也會引發其他家長得焦慮,似乎真的别人家得孩子學習機器人和程式設計,真的比自己孩子更聰慧,于是選擇跟進。但真正應該教育訓練的,是孩子學習的興趣,以及思考的習慣,帶孩子多出去走走,看看一些科技館,地質博物館可能還有用的多。

這些在幼稚園就表現出很聰慧的孩子,進入國小三四年級成績就會出現分化,一些孩子不僅不再聰明,反而突然變得很笨,但也有一些孩子很聰慧,這種聰慧源于孩子自身,而不是在低年級的早教,但這些教育訓練機構往往利用幸存者偏差心理,以此為範本收割下一波韭菜。

赢在起跑線的僞神童,被各類機構帶偏的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