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6.5.2 本來好好的,怎麼走極端了?

作者:億舟一學

禮和仁、義是孔子思想的三大支柱性概念。其中仁是核心,簡單了解就是親親、博愛。從人的需求層級的角度看,它是人在溫飽性等方面的身心需求,及心理的價值、情感需求滿足的基礎上,再經美感、景仰需求的辯證滿足,才會水到渠成發生的高層級心理需求。

義同“宜”,指因地制宜、恰如其分,适當、适度、适宜地處理人際關系。它以尊賢為大,以仁為指導方向及歸宿,展現為友愛、互助、公正、合理等。這同時是孔子對于人和人之間的價值創造、存儲、交換、配置設定等關系,進行量度、評判的根本主張之一,發乎内而形于外。外在的行為習慣影響心理,形成心理慣性——以禮為範式,秉義而宜行,實作仁的天下大同,三位一體。

孔子的理想是恢複周禮,建立仁義禮讓、尊卑有别、長幼有序、上下協同的大一統國家,消弭春秋時期的禮崩樂壞、列國亂戰,使百姓安居樂業向仁。其後兩千多年,儒家學說一直沿着他的指向,在他夯築的地基上,依照他的指導思想增柱、壘磚,立壁、架梁,遮頂、添瓦。

孟子添了根柱子,叫做“智”。具體指人都有“四心”,性本善良;順其自然、發揚天性,不被後天惡習浸染地恻隐、羞惡、辭讓,憑借“是非之心”明辨黑白曲直、洞透真假虛實、區分善惡對錯,擇仁義禮而從,即可實作當仁不讓、義無反顧、彬彬有禮。

董夫子再添了根柱子,叫做“信”,具體指人際交往要重諾言、守信用。這也可以視為一個根本價值主張,用來維護、限制人和人之間,跨越特定時間段的價值創造、交換、配置設定關系,令之互動得當,如約兌現。重諾守信的人相對于他人、群體的延時公共價值,既安全、又保障,是以流傳下“一諾千金”的成語。

仁、義、禮、智、信是儒家學說的五根柱子:仁居中央,義、禮、智、信在四角拱衛。它們被統稱為人倫的“五常”,即人的言行舉止、為人處世必須以之為正常,時時刻刻奉行、遵守的意思。

後世封建統治者在前面排上忠、孝倆價值标準,突出強調忠君、孝敬父母,以至于最高統治者在天子的神格、皇帝的權格之下,又附加了“君父”的人格身份。天下人都是他的子民,必須像孝敬父母一樣侍奉他——忠、孝如此相輔相成,比“五常”日益貴重起來。

為促進兄弟、姊妹之間長幼有序、互敬互愛,悌的價值标準一直被标榜;為限制官員奉公守法、勤政愛民,廉的價值标準一直被标榜;為穩定家庭,傳宗接代,消除男人的後顧之憂,貞的價值标準一直被标榜——為警示所有人别悖逆以上價值标準,自取其辱、人神共棄,恥的價值标準一直被标榜。

不管封建統治者怎麼排序,歸根結底,“仁”才是普世價值的核心、方向和歸宿。忠、孝、義、智、信、悌、貞、廉、恥等,都是輔助之衡量個人價值,界定、評判人和人之間的價值創造、存儲、交換、配置設定關系的統一公共标準。

在價值目标、價值取向一緻的前提下,人人依據以上價值标準行事作為,無論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之間,都能穩定地促進彼此,以及個人與集體的互相“歸屬”與“自尊”,并産生“同情”與“共情”——以上價值标準相應上升為國家、社會共同的情感标準。

“禮”表現為人的禮儀及相關場所、器物、用具等的外部規範。以前,即使人各自心懷鬼胎、互相算計,隻要明面上尊卑有序、進退有度,也能維持特定集體的上下協同。就像曆朝曆代的權臣,霍光、王莽、曹操、司馬懿等,雖大權在握,睥睨天下,見了皇帝也要禮讓、跪拜,以維持朝堂、臣民和睦一樣。

“禮”規範久了,能夠滲入人心,加強人群共同的慣性思維和教條觀念;若内外兼修、相輔相成,便促成個人的内在修養和外在風度;但表裡不一、陽奉陰違,則令人虛僞張緻、矯揉造作,具形式失内涵,有風度無溫度,急切間容易露出馬腳,顯得張皇失措,進退失據。

儒家的價值衡量、界定、評判最初都依據有條件地“歸屬”與“自尊”的互相标準,再由“仁”将所有人黏為一體。

比如君臣之間,孔子主張“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孟子補充說明:“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也就是說,孔孟認為,君臣之間進行價值交換,須遵守共同的仁義禮智标準,誰都不能胡來。

但後世的“昏君”都想以自己的随心所欲為标準;臣依附、結黨王侯、門閥、望族、豪強,以升官發财、封妻蔭子為己任。“明君”則想在價值存儲、交換及配置設定方面,偏向百姓一點兒,促成一些劫富濟貧、損有餘補不足的法令、制度形成并實施。君臣纏鬥兩千多年,導緻的結果是雷霆雨露,莫非天恩,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伴君如伴虎——天下皆刍狗,滿朝盡奴才。

無論君臣的價值标準、群眾的價值觀念,還是經濟基礎、上層建築,都朝着偏執滿足皇權、皇族的“自尊需求”的方向發展。臣民愈益淪為“封閉”式“依賴”之的貢品,而非同時辯證滿足其“自尊需求”的歸屬者。他們無不自覺地以皇帝的喜怒哀樂為情感,以皇帝的閑情逸緻為美感,以皇帝的豐功偉績為景仰,以皇帝的私情秘愛為仁愛。

父子之間本來“父慈子孝”,夫妻之間本來“相敬如賓”,兄弟之間本來“兄友弟恭”,朋友之間本來“相得益彰”……都是有條件的,依據共同的價值标準進行平等互惠的價值交換,後來演變成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雞随雞嫁狗随狗,長兄如父長嫂如母,為朋友兩肋插刀——都走向了各自偏執的極端。

第五篇 資訊時代的禮崩樂壞及價值亂象

第六章 這個社會,缺了魂兒了

一學·造物論之《人性驚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