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6.5.2 本来好好的,怎么走极端了?

作者:亿舟一学

礼和仁、义是孔子思想的三大支柱性概念。其中仁是核心,简单理解就是亲亲、博爱。从人的需求层级的角度看,它是人在温饱性等方面的身心需求,及心理的价值、情感需求满足的基础上,再经美感、景仰需求的辩证满足,才会水到渠成发生的高层级心理需求。

义同“宜”,指因地制宜、恰如其分,适当、适度、适宜地处理人际关系。它以尊贤为大,以仁为指导方向及归宿,体现为友爱、互助、公正、合理等。这同时是孔子对于人和人之间的价值创造、存储、交换、分配等关系,进行量度、评判的根本主张之一,发乎内而形于外。外在的行为习惯影响心理,形成心理惯性——以礼为范式,秉义而宜行,实现仁的天下大同,三位一体。

孔子的理想是恢复周礼,创建仁义礼让、尊卑有别、长幼有序、上下协同的大一统国家,消弭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列国乱战,使百姓安居乐业向仁。其后两千多年,儒家学说一直沿着他的指向,在他夯筑的地基上,依照他的指导思想增柱、垒砖,立壁、架梁,遮顶、添瓦。

孟子添了根柱子,叫做“智”。具体指人都有“四心”,性本善良;顺其自然、发扬天性,不被后天恶习浸染地恻隐、羞恶、辞让,凭借“是非之心”明辨黑白曲直、洞透真假虚实、区分善恶对错,择仁义礼而从,即可实现当仁不让、义无反顾、彬彬有礼。

董夫子再添了根柱子,叫做“信”,具体指人际交往要重诺言、守信用。这也可以视为一个根本价值主张,用来维护、约束人和人之间,跨越特定时间段的价值创造、交换、分配关系,令之交互得当,如约兑现。重诺守信的人相对于他人、群体的延时公共价值,既安全、又保障,所以流传下“一诺千金”的成语。

仁、义、礼、智、信是儒家学说的五根柱子:仁居中央,义、礼、智、信在四角拱卫。它们被统称为人伦的“五常”,即人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世必须以之为常规,时时刻刻奉行、遵守的意思。

后世封建统治者在前面排上忠、孝俩价值标准,突出强调忠君、孝敬父母,以至于最高统治者在天子的神格、皇帝的权格之下,又附加了“君父”的人格身份。天下人都是他的子民,必须像孝敬父母一样侍奉他——忠、孝如此相辅相成,比“五常”日益贵重起来。

为促进兄弟、姊妹之间长幼有序、互敬互爱,悌的价值标准一直被标榜;为约束官员奉公守法、勤政爱民,廉的价值标准一直被标榜;为稳定家庭,传宗接代,消除男人的后顾之忧,贞的价值标准一直被标榜——为警示所有人别悖逆以上价值标准,自取其辱、人神共弃,耻的价值标准一直被标榜。

不管封建统治者怎么排序,归根结底,“仁”才是普世价值的核心、方向和归宿。忠、孝、义、智、信、悌、贞、廉、耻等,都是辅助之衡量个人价值,界定、评判人和人之间的价值创造、存储、交换、分配关系的统一公共标准。

在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一致的前提下,人人依据以上价值标准行事作为,无论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之间,都能稳定地促进彼此,以及个人与集体的相互“归属”与“自尊”,并产生“同情”与“共情”——以上价值标准相应上升为国家、社会共同的情感标准。

“礼”表现为人的礼仪及相关场所、器物、用具等的外部规范。以前,即使人各自心怀鬼胎、相互算计,只要明面上尊卑有序、进退有度,也能维持特定集体的上下协同。就像历朝历代的权臣,霍光、王莽、曹操、司马懿等,虽大权在握,睥睨天下,见了皇帝也要礼让、跪拜,以维持朝堂、臣民和睦一样。

“礼”规范久了,能够渗入人心,加强人群共同的惯性思维和教条观念;若内外兼修、相辅相成,便促成个人的内在修养和外在风度;但表里不一、阳奉阴违,则令人虚伪张致、矫揉造作,具形式失内涵,有风度无温度,急切间容易露出马脚,显得张皇失措,进退失据。

儒家的价值衡量、界定、评判最初都依据有条件地“归属”与“自尊”的相互标准,再由“仁”将所有人黏为一体。

比如君臣之间,孔子主张“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孟子补充说明:“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也就是说,孔孟认为,君臣之间进行价值交换,须遵守共同的仁义礼智标准,谁都不能胡来。

但后世的“昏君”都想以自己的随心所欲为标准;臣依附、结党王侯、门阀、望族、豪强,以升官发财、封妻荫子为己任。“明君”则想在价值存储、交换及分配方面,偏向百姓一点儿,促成一些劫富济贫、损有余补不足的法令、制度形成并实施。君臣缠斗两千多年,导致的结果是雷霆雨露,莫非天恩,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伴君如伴虎——天下皆刍狗,满朝尽奴才。

无论君臣的价值标准、民众的价值观念,还是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都朝着偏执满足皇权、皇族的“自尊需求”的方向发展。臣民愈益沦为“封闭”式“依赖”之的贡品,而非同时辩证满足其“自尊需求”的归属者。他们无不自觉地以皇帝的喜怒哀乐为情感,以皇帝的闲情逸致为美感,以皇帝的丰功伟绩为景仰,以皇帝的私情秘爱为仁爱。

父子之间本来“父慈子孝”,夫妻之间本来“相敬如宾”,兄弟之间本来“兄友弟恭”,朋友之间本来“相得益彰”……都是有条件的,依据共同的价值标准进行平等互惠的价值交换,后来演变成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长兄如父长嫂如母,为朋友两肋插刀——都走向了各自偏执的极端。

第五篇 信息时代的礼崩乐坏及价值乱象

第六章 这个社会,缺了魂儿了

一学·造物论之《人性惊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