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九洲:從黃庭堅《砥柱銘》真僞看鑒定的發展

作者:古籍
劉九洲:從黃庭堅《砥柱銘》真僞看鑒定的發展

編者按:這是作者劉九洲在2010年10月《書法》雜志發表的文章,從《砥柱銘》出發,讨論了“鑒定學”在2010年遇到的一些普遍問題。這些問題是以往的鑒定理論未涉及的,今天依然有重新釋出的價值。但是未來的、完備的“鑒定學”決不止于這些内容。

《砥柱銘》真僞争議的出現,是一個好現象。任何一個領域,出現某種反複争論的時候,就是這個領域面臨發展的時刻。

1962年,庫恩(1922~1996)在他的《科學革命的結構》 (有三種中譯本)中說,理論的發展、學科的發展,不是勻速上升的,而是台階式的、跳躍發展的。庫恩這個提法,現在全世界學術界影響很大。簡單的說,“公認的範例”是庫恩學科發展觀的邏輯起點,在“公認的範例”産生前,任何一門科學都經曆了草創階段,不同的人對同樣的現象,做出不同的描述和解釋。直到出現重要學者,通過搜集大量事實,形成某種“共識”和“規範”,這個時候,學科草創時期的一些分歧不見了。在這以後,學者們在一個較高的理論台階上,做一些修補工作——直到出現“反常事例”,這就是新的“學術危機”。這時學者需要放棄以前的規範,開始尋找新的信念與方法,以解釋上一個“範例”所不能解釋的問題,試圖登上一個新的台階——這就是一個新的“規範”形成了。各門學科就是這樣不斷上台階式前進的。

劉九洲:從黃庭堅《砥柱銘》真僞看鑒定的發展
劉九洲:從黃庭堅《砥柱銘》真僞看鑒定的發展

《砥柱銘》争議的出現,以及此前數年間一系列類似的相關争議,可以認為是出現了不少“反常事例”,顯示中國書畫鑒定處于一個“學術危機”中,本文要對書畫鑒定的學術規範,做一個回顧,然後對《砥柱銘》争議現象,作一個分析,然後,對未來作一個預測。

鑒定書畫的困難在哪裡?

古人書畫流傳到今天,真僞混雜、似是而非的現象不少,是以需要鑒定。曆代收藏家都買過赝品,這些收藏家包括皇帝、名臣、大藝術家、大商人、大文人、大學者。總之,接觸書畫的各方面能人,饒你權傾天下、機關算盡、學問精湛、妙筆文章,到了書畫鑒定這一關,都栽了跟頭。

為啥那麼多能人,在這上面栽跟頭?因為古代沒有照相制版技術,沒有辦法印刷圖像。真迹隻有一件,除了借助照相制版技術,沒有其他辦法可以化身萬千作為參考。一旦沒有參考品,不管是誰,隻能是兩眼黑。

劉九洲:從黃庭堅《砥柱銘》真僞看鑒定的發展
劉九洲:從黃庭堅《砥柱銘》真僞看鑒定的發展

鑒定工作中,錯誤的機率也很高,因為鑒定隻有兩種結果,真迹或者赝品。每一次鑒定,錯誤的機率是50%,一個人一生鑒定書畫無數,如何能不錯?2010年世界杯中,章魚保羅也就是連續猜中8次比賽結果,就成為世界明星。可見每次存在50%的錯誤機率,那是非常容易出錯的,能夠連續不錯,那就是專家。古代社會中名人看書畫機會多,出錯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這就是文獻上看到書畫鑒定難倒無數名人的原因。

您也許會說:皇帝的參考物品多啊!為啥他也犯錯誤?這就涉及到本文讨論的問題:除了參考品,鑒定還需要學術研究。古代皇帝,也沒有那麼高水準的學術研究成果為之服務啊。

足夠的參考品和高水準的學術知識,正是書畫鑒定的最重要兩個因素。

什麼是鑒定書畫的難和易?

那麼,鑒定書畫難易程度如何劃分?

從學術角度看,這次創造中國藝術品拍賣最高價的《砥柱銘》,是屬于最容易的鑒定對象。我們從參考品的豐富程度與否,和鑒定中是否需要高水準的學術推理兩個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

劉九洲:從黃庭堅《砥柱銘》真僞看鑒定的發展
劉九洲:從黃庭堅《砥柱銘》真僞看鑒定的發展

首先,《砥柱銘》有其他黃庭堅真迹可以比較,這就屬于鑒定中的初級問題,因為鑒定需要實證,實證的資料已經存在了,這就容易了。在學術中,進階問題是什麼呢?譬如說,《溪岸圖》的鑒定就是進階問題,在11年前那一次鑒定中,全世界的一流鑒定家全部被卷進來了,而且意見截然相反,那真是一次大會戰。震動整個鑒定界,至今餘波未散。而《砥柱銘》引起的所謂争議,遠遠沒有達到鑒定界争議問題的程度,因為至今也沒有任何一個一流鑒定家對《砥柱銘》提出過疑問。什麼是一流鑒定家?就是發現過足以影響藝術史真迹的鑒定家。張珩、謝稚柳、徐邦達之是以成為最重要的鑒定家,不在于他們是否犯過錯誤,而在于他們做出過超常的貢獻。為什麼說《溪岸圖》的鑒定是進階問題呢?《溪岸圖》的認定或者否認,都是學者“學術邏輯”組織間接證據構成的,任何關于這件作品的讨論,幾乎都是抽象的讨論,缺乏直接證據,這與《砥柱銘》面臨的問題完全不一樣。

在初級鑒定中,還可以分上中下三等,《砥柱銘》又是屬于難度最低的。因為黃庭堅的真迹,不多不少,正好隻有數十件。這是學者最喜歡的數量,既不需要花費很多力氣搜集資料,又不需要面臨資料太少的困境。按照陳寅恪的邏輯,這種存量,類似于中古曆史研究,最容易出成果。初級鑒定中,什麼問題難度比較高呢?一種是資料極少的情況,譬如說,唐代懷素書法鑒定就比較麻煩,因為标準真迹就那麼一兩件。還有一種相反的情況,就是資料太多,譬如說董其昌書法,他的真迹大約有3000件,任何一個學者到目前為止也沒有清晰地看到其中三分之一,這也給鑒定帶來了很多麻煩。除了資料客觀存世多少的問題,還有什麼更複雜情況呢?如果藝術家藝術水準不是很高,使得他的藝術“随意性”比較大,這樣,即便參考資料比較多,也會出現麻煩,譬如說大量的學者書法。

劉九洲:從黃庭堅《砥柱銘》真僞看鑒定的發展
劉九洲:從黃庭堅《砥柱銘》真僞看鑒定的發展

但是,《砥柱銘》不屬于上述這些類型,《砥柱銘》是參考資料不多不少,而且容易搜集,再加上黃庭堅的藝術水準特别高,這就導緻《砥柱銘》的鑒定不是一個難題。

那些認為大名家作品,就是最難鑒定的人,那種以為《砥柱銘》是鑒定難題的人,其實對鑒定還是很陌生的。

劉九洲:從黃庭堅《砥柱銘》真僞看鑒定的發展
劉九洲:從黃庭堅《砥柱銘》真僞看鑒定的發展

順便說一下,上文分析了初級鑒定的各種類型,那麼進階鑒定中,困難領域是什麼?如果在鑒定中缺乏圖像資料,甚至還缺乏文字資料,進而需要動用藝術領域之外的研究方法來參與藝術品鑒定,這就是最困難的時候。譬如說,繪畫領域的唐、五代名家繪畫,就是非常困難的地方,因為可供比較的真迹太少,同一風格的作品幾乎沒有,任何讨論,都會出現必須依靠理論去推測,依靠邏輯去推算,而很難找到直接證據,這就為研究帶來了巨大的困難。這個時候,任何一點進步,都可能改寫藝術史。

但是《砥柱銘》不是這樣的,《砥柱銘》的鑒定并不困難。由于大多數《砥柱銘》讨論非常具體,是以本文此節把《砥柱銘》擺到鑒定難度中考察一下,不要讓讀者誤以為我們在讨論世界性難題。

質疑《砥柱銘》的鑒定邏輯,有兩種錯誤

鑒定難度不高的《砥柱銘》,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質疑?分析一下這些“質疑”,可以發現其中有三大類型錯誤。鑒定邏輯錯誤、鑒定思想錯誤,鑒定使用的概念不完備。

本節讨論鑒定邏輯錯誤。目前來看,各方面質疑的邏輯是一緻的,三問也好,九問也罷,都是如此。

劉九洲:從黃庭堅《砥柱銘》真僞看鑒定的發展
劉九洲:從黃庭堅《砥柱銘》真僞看鑒定的發展

鑒定邏輯錯誤,存在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把文字異同與作品真僞混為一談;第二種情況,把個人的主觀疑問,與作品的客觀真僞混為一談。

先談第一種情況。

質疑者最多的發言,都是圍繞《砥柱銘》與《山谷别集》之間的差異展開的。面對這些細緻的比較,我最想詢問的是:黃庭堅其他數十件真迹,是依靠與文集比較鑒定的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我還想問:假如《山谷别集》沒有《砥柱銘》這個記載,那麼,《砥柱銘》就無法鑒定嗎?答案依然是否定的。因為以現在的學術水準和資料程度,完全可以依靠黃庭堅其他真迹作為參照,依靠藝術特征進行鑒定。也就是說,藝術史在黃庭堅書法問題上,圖像比較研究已經足夠發達,其學術強度,超過其他通往黃庭堅書法真僞的道路。

如果是這樣,任何文字異同,與《砥柱銘》真僞之間,其實不存在必然聯系,是這個道理吧?那麼,文獻研究還存在鑒定方面的意義嗎?

依靠純文獻去研究《砥柱銘》的真僞,從邏輯上看,是一種不可思議的行為。因為他們沒有扣住與《砥柱銘》真僞有絕對聯系的文獻,那麼文獻研究在真僞争議中有何意義?

劉九洲:從黃庭堅《砥柱銘》真僞看鑒定的發展
劉九洲:從黃庭堅《砥柱銘》真僞看鑒定的發展

再談第二種情況。

這一次關于《砥柱銘》的讨論,王乃棟先生說,“玄”字缺筆,是黃庭堅的真迹特征,為什麼《砥柱銘》上“玄”字,存在“有一點”,然後被刮去的痕迹?好像是抓住了作僞者的馬腳。其實,900年流傳過程中,誰可以保證沒有人會在真迹上先改錯,再改回來?有人覺得不可能改真迹嘛!

我舉一個21世紀的例子,說明這個問題。王铎真迹在最近10年大約拍賣了150件,每一件都很珍貴,有一件《尊體複何如》草書立軸,“肯仲老父母一笑”上款的,在第一次拍賣的時候,第三行“體至”二字,上下之間是草書接筆,接得比較着急,留了一個交叉筆畫。這件作品再次出現的時候,這個交叉筆畫被21世紀的收藏家刮掉了。由于原作是绫本,刮掉的痕迹無法掩飾。如果誰找出第一次拍賣的照片,那麼,就會詢問:“誰敢在真迹上動手?”其實,21世紀的收藏者還就是在真迹上動手了。

《砥柱銘》的“玄”字,如果某一個收藏者不知道黃庭堅有“玄”字缺筆的習慣,看着缺筆(也就是避諱啦,但是玄字少一筆太容易看出來了)實在難過,就添上一點,那是很容易的。再來一個收藏者,知道前一個收藏者沒有知識,這一點是佛頭着糞了,于是再動刀把這一點刮去,不是很容易嗎?難道這個過程不可能發生嗎?難道如果發生了這個過程,真迹就成了赝品嗎?這“一點”,就成現在的“質疑第一點”了嗎?

我在《作為社會科學的藝術史面臨方法論和理論的挑戰》 一文中曾經說過,一件書畫,要麼是真迹,要麼是赝品,如果是赝品,就意味着這件書畫,不是藝術家本人創作的,那麼,每一個環節都應該是假的。目前所有的質疑,也包含以前這個領域發表的一些其他質疑類型文章,都類似上述情況,僅僅是提出疑問,根本沒有去檢驗這個疑問,就慌慌忙忙說:赝品。這怎麼成呢?還沒有檢驗全卷每一個環節呢!

劉九洲:從黃庭堅《砥柱銘》真僞看鑒定的發展
劉九洲:從黃庭堅《砥柱銘》真僞看鑒定的發展

由于鑒定者頭腦中字典,存在問題,類似的“質疑”在最近10年中,不論是對《研山銘》的質疑,還是對《出師頌》的質疑,思維是完全一樣的。當然,《出師頌》還算是一個比較有難度的題目,不像黃庭堅、米芾書法鑒定那麼簡單。

追究一下這兩種錯誤的根源,就可以發現,“質疑者”們局限于老一代鑒定家的著作,錯誤地掌握了其中看起來最有趣的“找破綻”方法。

張珩、謝稚柳、徐邦達三人為代表的20世紀鑒定家,在各自的著作中都不止一次津津樂道在鑒定中發現“破綻”,并由此一錘定音确定真僞的故事。這些戲劇性的“文本回顧”,影響了整整一代人。對于老一輩鑒定家來說,他們寫文章的時候,往往把最有趣的經曆寫出來,但是就他們一生過目數萬件書畫來說,絕大多數并不是靠什麼“破綻”來鑒定的。而新一代的學習者,并沒有老一輩的經驗,就把著作中區區幾個例子,當成普遍原理運用了,這就出問題了。

劉九洲:從黃庭堅《砥柱銘》真僞看鑒定的發展
劉九洲:從黃庭堅《砥柱銘》真僞看鑒定的發展

難道破綻不能确定真僞嗎?對于一件書畫來說,排除後來篡改的因素,一個确定無疑的破綻,當然可以确定全卷不對,但是,關鍵在于,你說的那個“破綻”,是你個人頭腦中的字典出現了疏漏,還是确實存在的“客觀破綻”?

每一個鑒定者,都擁有屬于他自己的鑒定字典,完善這個字典是他一生的事情。這個鑒定字典越是疏漏,遇到真迹的時候,越是會作出相反的判斷。因為真迹包含的資訊是豐富的、原始的,而“個人字典”是簡化的、理想化的、也就是比較疏漏的(因為那是來自于有限的教科書知識),是以可以在真迹上,發現很多他們看不明白的資訊,于是就成為“質疑點”。譬如說王原祁繪畫,如果一個人隻見過五件标準真迹,那麼他認識到的“王原祁”,是事實上的“王原祁”相差有多大,大家可以想象。越是見得少,他頭腦中的“王原祁字典”,越是簡單而強烈,遇到需要鑒定的時候,他與記憶中的五件作品比較,必然存在差異——因為藝術家作品不可能完全重複,這個差異,往往被解讀為“赝品”。這個現象,是目前鑒定中最常發生的情況,敢于“說假”的人,往往被流俗以為是“眼睛嚴”,其實是因為他們所見不多,缺乏專門研究,知識疏漏。就是鑒定中常說的:赝品不能考人,真迹最考人。

劉九洲:從黃庭堅《砥柱銘》真僞看鑒定的發展
劉九洲:從黃庭堅《砥柱銘》真僞看鑒定的發展

沒有學術檢驗的單純質疑,是不值得重視的,新聞媒體似乎完全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各種書法類網站上,有很多網友也在質疑,因為他們頭腦中的字典,更加疏漏。他們面對《砥柱銘》,質疑起來就不是十個八個疑問,而是20個,30個。其實回應的答案是一樣的:你們的腦中鑒定字典出現誤差了。接下來,你就需要一個接一個幫助他們糾正那些錯誤字典,而每個人都不願意相信自己所依據的字典出問題了,于是最後總是會爆發不應該發生的争論——因為大多數網友的本能邏輯都很強大,而涉足鑒定需要的學術知識,比較欠缺。是以,有時候不回應也就是最大的回應。

正确的鑒定邏輯,是檢查每一個環節,就每一個環節的真僞可能性擺出證據,并且讨論多個環節之間的輕重關系,這才是鑒定的基本邏輯。找一點文獻記載,或者找一兩個“破綻”,就論斷全卷真僞,明顯存在邏輯疏漏。

質疑《砥柱銘》的鑒定思想是錯誤的

真迹與“邏輯完美”是兩個問題。單獨指出這一點,大家都可以接受,但是遇到實際情況,可能就馬上忘記這個原則。

不少“質疑”的标準話語是:“黃山谷怎麼可能犯這樣的錯誤”?這就是典型的,在鑒定方面要求“邏輯完美”。

劉九洲:從黃庭堅《砥柱銘》真僞看鑒定的發展
劉九洲:從黃庭堅《砥柱銘》真僞看鑒定的發展

這條質疑思路,其實就是要求流傳到今天的書畫,每一件都是真迹代表作,每一個環節都很周全,多件作品都是一個風格,而且容易辨認,任何一個時間段的收藏者都有記載,每一枚印章都碼得整整齊齊,等等,這樣才讓他們感到放心。總之,要與教科書完全一緻才好,這可能嗎?這真讓人想到紙上談兵的故事。

從現實來看,沒有什麼古代書畫可以達到這樣的要求。每個人的風格是變化的,水準也是變化的,這個問題,單獨說起來,任何人都是接受的,但是一旦運用起來,就容易把“目前教科書還沒有談到的風格變動”,闡述成“黃山谷不可能寫這樣的字”。

任何真迹,都可能包含不合邏輯的因素。以前鑒定書籍中沒有說過這個意思,因為以前的作者,可能感到很難解釋:為什麼真迹不能通過“邏輯檢驗”。其實答案很簡單,曆史留存下來的東西,資訊本來就是不完備的,我們确實不知道某一天,黃山谷為什麼這樣寫字,為什麼會漏掉兩個字,等等,因為任何書法家都可能漏掉兩個字。沒有錄像機記錄一切,我們怎麼能讓古代法帖,經受這樣的詢問?不完備的資訊,如何能經受“邏輯檢驗”?隻有完備資訊,才可以經受邏輯檢驗。

劉九洲:從黃庭堅《砥柱銘》真僞看鑒定的發展
劉九洲:從黃庭堅《砥柱銘》真僞看鑒定的發展

也許采用歸謬法,可以讓大家看到這個思路的誤差有多大。譬如說,《清明上河圖》本幅上沒有簽名,也沒有宋代印章,目前,全世界也沒有任何張擇端其他真迹,可以作為比較品,這麼重要的真迹,連一個比較像的摹本都不存在(不像的摹本倒是有幾百本),隻有一個與原作分開的題跋,是《清明上河圖》的主要直接證據。一個題跋如何可以作為天下第一名作的真僞依據?如何符合這樣名作的身份呢?可是很奇怪,大家都知道這是真迹無疑。事實上,不僅《清明上河圖》是如此的不符合“質疑”思路,任何一件明代以前的書畫,都可以被這個“邏輯完美”方法搞得啞口無言。譬如說,範寬的《溪山行旅圖》上為啥存在“範寬”簽名?《五馬圖》上為啥沒有李公麟簽名?《清明上河圖》、《溪山行旅圖》、《五馬圖》,可能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三件作品,在完成作品之後簽名一下,這個看起來最簡單、最重要的環節,全部不符合完美邏輯。

劉九洲:從黃庭堅《砥柱銘》真僞看鑒定的發展
劉九洲:從黃庭堅《砥柱銘》真僞看鑒定的發展

怎麼辦?

把這三件名作,都去“質疑”一下?不能吧?

涉足鑒定,首先要掌握鑒定的學術發展史,如果你連最重要的作品是如何被認定的知識都不知道,如何敢于去質疑新出現的作品呢?

質疑《砥柱銘》過程中,鑒定概念本身不完備

以往鑒定中的核心概念,“風格”,這個概念本身不夠完善。概念不準确的影響是很大的,打個比方,也就是衡量作品真僞的尺子拿錯了,就是品質标準的規則定錯了,是以,不少人錯也錯到一起去了。

在鑒定理論中,目前還是張珩的“時代風格與個人風格”學說占據主導地位,這與西方藝術史的“風格”學說是一緻的。這個概念,其實更加适用于标準作品的認定,更加适用于對教科書上出現的代表作、傑作、典型風格作品,進行各種闡述。對于不是标準風格作品,“風格”概念在鑒定中,會混淆真相,因為那些不是标準風格作品,與标準風格存在明顯差異,沒有實際鑒定經驗、沒有離開過教科書的人,容易在此環節,被風格概念誤導。這就是這一次《砥柱銘》遇到的質疑的另一層原因。

劉九洲:從黃庭堅《砥柱銘》真僞看鑒定的發展
劉九洲:從黃庭堅《砥柱銘》真僞看鑒定的發展

張珩那個時代,需要建立中國藝術史的最基本教科書,需要尋找與确立絕大多數藝術家的最典型面貌,是以,風格這個概念,在當時确實夠用的。因為當時沒有可能,也沒有條件把大多數藝術家的全部作品都找出來,是以,不需要更好的武器,這樣就形成了一系列公認的書籍。用庫恩的話來說,就是形成了舊的“公認範例”。

現在我們面臨完全不一樣的局面,絕大多數藝術家的基本面貌都已經清晰了,但是各種藝術品還在不斷地被發掘出來,原來的簡單概念,已經顯得比較原始,需要更新、充實概念了。

用科學的語言說,就是随着資料的迅速擴充,研究方法需要革新。用庫恩的話說,就是“學者需要放棄以前的規範,開始尋找新的信念與方法,以解釋上一個範例所不能解釋的問題,試圖登上一個新的台階”。

劉九洲:從黃庭堅《砥柱銘》真僞看鑒定的發展
劉九洲:從黃庭堅《砥柱銘》真僞看鑒定的發展

如果隻熟悉舊有的教科書,隻熟悉傑作、代表作,那麼,也很自然的熟悉那種導緻這個教科書的概念——風格。隻依靠風格去觀察《砥柱銘》,其間差異自然是存在的——質疑也就産生了。使用舊概念去對付新形勢,顯然會出問題。

如果我們采用林散之書法的例子,情況就很清楚了。到目前為止,林散之大約有10多本書法選集出版,其中各種典型作品、代表作品大約有200件。如果我們隻熟悉這200件作品,面對市場上林散之近萬件一般性真迹,隻采用“風格”概念去辨認,加上赝品幹擾因素現實存在,很有可能會把大量的一般性真迹當作赝品。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沒有掌握辨識真迹的真正概念,也就是鑒定的武器過于陳舊落後。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觀察到另外一個有趣的現象,一些對林散之草書的文字,都不太認得齊全的書畫商,可以輕松的鑒定林散之作品的真僞。為什麼?因為他們已經總結出林散之的習慣。即便是異常風格作品中,依然包含着難以抛棄的習慣。一般作品的風格,可能出現起伏波動,風格方面,可能會與赝品發生混淆(因為赝品極力模仿風格),但是藝術家潛在的習慣是一緻的。

劉九洲:從黃庭堅《砥柱銘》真僞看鑒定的發展
劉九洲:從黃庭堅《砥柱銘》真僞看鑒定的發展

對于那些習慣比較隐蔽的藝術家怎麼辦?譬如說董其昌書法。對于那些習慣變化特别大的藝術家怎麼辦?譬如說,王羲之書法。很簡單,我們關注他們的藝術水準。他們高超的藝術水準,是古今很難有人達到的,這也是他們成為大藝術家的原因。

是以,除了藝術習慣,還要關注藝術水準。我以前打過比方,跳高比賽中,隻要跳過2米40,這個人哪怕是蒙面,也可以辨認出他是誰,因為全世界有此水準的人隻有幾個。相反,如果您跳高過了1米80,無論您如何有風格、有習慣,我們都難以辨認——因為具備這個水準的人太多了。

是以,除了藝術風格,增強對藝術品水準、對藝術家習慣的掌握,三方面加在一起,才是中國書畫鑒定的核心概念。這個概念,就超越了單純的風格概念,也就是突破了舊的“範式”,新的複雜概念,更加适合目前資訊高速交換、作品被大量發掘出來的新局面。這個新的複雜概念,更加适合去搜集、研究任何一個藝術家的全集作品,而不僅僅是找出一些代表作。這樣的概念如果被未來學習者所接受,他們就不會看到與代表作為微有風格差異的《砥柱銘》,就說是赝品。

劉九洲:從黃庭堅《砥柱銘》真僞看鑒定的發展
劉九洲:從黃庭堅《砥柱銘》真僞看鑒定的發展

當然,對于其中藝術水準環節的判斷,是需要嚴格的訓練才能夠領悟的。不少質疑者以為《砥柱銘》的藝術水準不高,與判斷書法水準能力不高有關。目前絕大多數中國人依然認為他們都具備書法的鑒賞與判斷能力,事實上這顯然是不可能的。《砥柱銘》中展示了明确的黃庭堅筆法素養,那種極難達到的堅實筆法,被質疑者們完全忽視了。真正熟悉黃庭堅書法的人,應該是看了《砥柱銘》就知道這是真迹,因為其中藝術水準與習慣是太明顯了,書法的藝術水準主要來自筆法素養,但是筆法的内涵與評判,直到資訊高度發達的今天,依然是一個比較隐秘的知識,隻在很小的範圍内傳播,即便在書法界内,也遠非廣為人知。這一次,《砥柱銘》的質疑者明顯不知道這些知識,是以不能在《砥柱銘》中看到具有高難度的、難以複制的黃庭堅特殊筆法,以及這種筆法展示的黃庭堅的努力方向,是以才導緻今天争議局面的出現。黃庭堅數十件作品中,以《砥柱銘》筆法毫無修飾、清晰可循,直接解釋了黃庭堅特有的“蕩槳式”筆法,展示了“藝術史新資訊”,如果一件古代作品中包含明确的藝術史“新資訊”,往往就是真迹的絕對保證,因為那就相當于跳高運動員在2米40的高度上做動作,不需要懷疑那是無名之輩。

有人總是擔心、是否有人會把筆法特征一學就會,如果真是那樣,筆法就不是筆法,書法就不是書法了,因為古今筆法最接近的案例,是吳琚學習米芾,俞和學習趙子昂,我們今天依然可以從他們作品中看到清晰的筆法差異。

劉九洲:從黃庭堅《砥柱銘》真僞看鑒定的發展
劉九洲:從黃庭堅《砥柱銘》真僞看鑒定的發展

還有人不斷指出《砥柱銘》中筆法“瑕疵”,這個“瑕疵”怎麼解釋。其實很簡單,筆法素養特征是什麼?就是沒有了解到的筆法特征,永遠寫不出來,可以說一處也寫不出來,因為表現特殊筆法,首先需要思想指導。反過來,已經掌握的筆法特征,偶然表達不好是可能的,但是大多數地方是可以表達出來的。打個比方,高手有可能偶然跳不過1米80,但是庸手永遠不可能跳過2米40。筆法是書法中具備“區分人高下”性質的概念。

當我們采用風格、藝術水準、藝術習慣三者綜合考慮的時候,《砥柱銘》的結論是非常清晰的。“藝術風格”是可以模仿的,但是,來源于各種因素交叉合成的藝術家習慣,代表藝術家身份的藝術水準,是難以模仿的。

即便退一步,采用圖像比較方法,也可以清晰地看到此卷與其他真迹的一緻性,如果圖像的基本對比也搞不懂,那就是還沒有能夠脫離教科書範圍,等于學數學時候,僅會做例題。

如何看待王乃棟先生關于《砥柱銘》的質疑

本節直接回應一下一些有代表性的“質疑”。我們以王乃棟先生的“九個漏洞”為例,看看這些說法,是否可以繼續讨論。我們從第九個“漏洞”倒數上去。

第九個漏洞,說《砥柱銘》是日本有鄰館抛出來的東西,有鄰館一貫不抛真迹。這個說法有點離奇,似乎日本有鄰館掌握了書法鑒定的最終真理一樣,他們抛出來的,就一定是赝品。這個“漏洞”的說法有些離奇了。

第八個漏洞,大約說傅申的研究不可靠。學術研究中,不能無證據情況下說人家的研究不可信。希望以後争議真僞中不要出現這樣的說法。

第七個漏洞,就是引用張醜的說法,張醜認為:《砥柱銘》“其品尚在《經伏波神祠卷》真迹之下”,于是,王乃棟以為張醜不認可《砥柱銘》是真迹。且不說張醜這個表達方式,是否等同于認為《砥柱銘》是赝品,即便張醜說了這是赝品,我們如果輕信他,那不與王乃棟先生在“第八個漏洞”号召的精神,自相違背嗎?這個漏洞有點“搬石頭砸自己腳”了。

劉九洲:從黃庭堅《砥柱銘》真僞看鑒定的發展
劉九洲:從黃庭堅《砥柱銘》真僞看鑒定的發展

第六個漏洞,說宋代印章“秋壑圖書”印章不對。我們且不說這方印章真僞與《砥柱銘》真僞邏輯上是否有直接聯系,即便是要讨論印章,那麼把王厚之印章也考證一下啊!如果南宋王厚之印章是真的呢?那怎麼辦?這個漏洞,顯示出王先生研究不夠全面。

第五個漏洞,說是“題跋有誤”,我看了好久也沒有看懂題跋有誤在哪裡,隻看到文中說傅申依據題跋判斷《砥柱銘》是真迹。傅申文章對原作的分析是全面的,恰恰不是單獨依靠題跋做的判斷。這個漏洞,似乎有點歪曲事實了。

第四個漏洞,其實就是說,黃山谷的文集與《砥柱銘》文字,有些不一樣。是以《砥柱銘》漏的是馬腳。這個問題,我上面說過了其中的邏輯錯誤。

第三個漏洞,說是《砥柱銘》有錯字,是以是假的。這個事情,傅申在文章中已經舉了其他例子,而且有圖檔為證。但是王先生反诘,有點讓人看不懂。王先生說,《半截碑》是集字而成,偏旁可能是湊一起的。這什麼意思呢?難道說,《半截碑》的集字人不認識字?或者說,王羲之字迹中找不到“示字旁”?真是讓人完全不了解的邏輯。更加嚴肅的在于,難道可以認為古人不寫錯字嗎?這是哪裡的鑒定原理?這個漏洞,似乎不能成立。

第二個漏洞,說《砥柱銘》風格低俗。這個話就不好講了,似乎應該由全國書法家和鑒定家都來看一下,《砥柱銘》是否風格低俗。如果把主觀判斷“風格低俗”也當作證據的話,那麼我隻好說,這個漏洞顯然不成立。

第一個漏洞,“玄”字的筆畫問題,上面已經說過了。

九個漏洞,就這樣提出來了,說實在話,我看了一身汗,被報紙給吓的。愛因斯坦曾經面對《100個教授證明相對論是錯誤的》新聞标題,說過一句話:“如果可以證明相對論是錯誤的,一個教授足夠了,不需要100個”。鑒定也是這個意思。

正是因為質疑者所出現的問題,具有一定的一緻性,而且他們總是讨論枝節問題,看起來具有一些迷惑性,是以,需要把他們想法的依據,指出來,大家一起讨論。

質疑者可能缺乏鑒定入門訓練

這麼多“質疑者”錯到一起去,除了上述問題,還有其他什麼原因嗎?也許,他們可能都忽視了謝稚柳指出過的一個鑒定的基礎問題——入門需要深研一家。

任何鑒定家,如果不能在入門時候嚴肅、深入地做一個個案研究,他們就無力面對教科書之外的東西——因為他們沒有在任何一點上有知識能力突破教科書。而教科書,僅僅是知識中的“基礎知識”。

既然教科書上的真迹是“無瑕疵”的,那麼,他們就會把現實中看到的“有瑕疵”的東西,判斷為赝品,這可能就是“質疑者”的“未脫離教科書”的基本形态。

劉九洲:從黃庭堅《砥柱銘》真僞看鑒定的發展
劉九洲:從黃庭堅《砥柱銘》真僞看鑒定的發展

把代表作之外的作品判為赝品,不代表“睿智”,不代表“嚴格”,不代表“高水準”,相反,顯示了鑒定者不熟悉這個藝術家。局限于教科書,局限于名作,局限于代表作,就會出現缺乏實戰能力,缺乏鑒真能力的問題。在現實中,難道我們可以用常見的林散之數十件高水準代表作,把他的數千件一般作品,都判為赝品嗎?而如果你不深入地了解林散之的數千件作品的主導特征,你如何在現實中去鑒定林散之書法呢?僅僅翻看教科書,翻看書法集,那是遠遠不夠的。這也就是為什麼當一個藏家連續出示數件複雜真迹的時候,我們馬上知道這個人知識強大的原因,因為他明顯跨越了一般教科書知識。

如果平時隻是熟悉教科書,隻熟悉博物館藏品,隻熟悉标準傑作,那麼,遇到《砥柱銘》這樣的東西,就是突然遇到一個“新東西”,其實就是遇到“實踐問題”了,從教科書到實踐是有巨大距離的,也是存在困難的,于是五花八門的想法都出現了,這也是正常的,任何一個學科都是如此,不獨書畫鑒定如此。

總體來看,質疑者在用舊武器,面對新問題。而目前似乎缺乏評審标準,是以,各種聲音都出現了,鑒定面臨着社會危機。

什麼是鑒定危機?

事實上,《砥柱銘》的争論,顯示了我們面臨比張珩、謝稚柳、徐邦達那一輩人,更加嚴峻的鑒定環境,因為張、謝、徐那一輩人,已經把傳世書畫的主體部分,也就是風格最突出的、無瑕疵的部分,鑒定過了,目前需要鑒定的東西,往往都是處于以往知識的邊緣部分,不是标準作,不是代表作,這樣更加需要新的研究方法。而不少人,連舊武器都掌握不好。是以,我們不僅面對鑒定的社會危機,更加面對鑒定的學術危機。

回到文章的開始,對比理論叙述,就會發現,目前我們也可能處在登上書畫鑒定一個新的台階的前夜,因為我們面臨新問題,舊辦法已經不能對付新問題,我想,如果出現黃庭堅代表作,這一次的質疑者都可以判斷真迹的,因為他們學習的邏輯,其實就是對付代表作的。但是目前需要鑒定的代表作已經不多了。

劉九洲:從黃庭堅《砥柱銘》真僞看鑒定的發展

接下來一個時代,我們面對的對象改變了,不再是标準作和傑作,發現與鑒定邊緣作品,可能是書畫鑒定的下一個台階的主要工作和特點;我們使用的方法改變了,不再可能簡單的運用風格概念,把最好的作品挑選出來供教科書使用,而是需要更加關注藝術家各種細緻的習慣與藝術水準,把以前沒有關注的空白點,彌補起來;甚至,我們研究的證據也改變了,我們已經依靠風格,把最明确的作品确定為代表作,下一個台階,可能主要是在各種圖像的基礎上,采用理論與邏輯,去發掘前人所未曾料到的傳世真迹。

總之,由于對象的改變,我們将采用全新的辦法去面對現在的環境,如此,必将采用新的武器,這正是庫恩說的,我們将告别舊的規範,邁上一個新的台階。而《砥柱銘》給我們帶來了探讨這種變化的最好時機。

2010年8月5日于安娜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