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卿蔚:《以圖釋禮:宋代傳世禮圖所載禮器圖研究》出版(附導師序、作者後記)|202404-79(總第2695期)

作者:喜慶的陽光khq

以下文章轉自中國古典學,特此緻謝。

書名:《以圖釋禮:宋代傳世禮圖所載禮器圖研究》

作者:李卿蔚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4年2月

字數:418千字

作者簡介

李卿蔚,女,文學博士,畢業於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中國古典文獻學專業,現為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博士後,主要研究方向為出土文獻、禮圖文獻、三禮文獻和古器物。於核心期刊發表《清華簡<樂風>相關問題研究》《禮器的內涵及其分類系統問題再探討》《宋代禮圖文獻研究價值及“以圖釋禮”的核心目的》等學術論文多篇。

內容簡介

本書以聶崇義《新定三禮圖》作為主要研究對象,輔以其他宋代禮圖,結合考古、古文字和古文獻學等學科既有研究成果,對禮圖中著錄的部分禮器圖進行考釋。同時對目前定名系統中存疑的若幹器物做出討論,對“爵”“觚”“觶”“斝”及“尊”“彜”等器物的定名、形制提出了新的見解。並從“以圖釋禮”的角度,評價了聶氏《三禮圖》的研究價值及其意義;論述了禮圖文獻對三禮文獻和禮學思想研究的意義等問題,證明了宋代禮圖對禮學、器物學發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目 録

摘要

ABSTRACT

序/劉玉才

第一章 緒論/1

第二章 匏爵圖類釋/53

第三章 尊彜圖類釋/180

第四章 瓚器圖類釋/316

第五章 瑞玉圖類釋/333

第六章 宋代禮圖文獻的研究價值及“以圖釋禮”的核心目的/393

結語/438

參考文獻/440

索引/458

出版後記/461

導師序言

中國古來即有左圖右書的傳統。“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雖然是神秘化的傳説,但是上古記錄從圖畫到文字的發展歷程,應該是合乎邏輯的必然。故宋楊甲《六經圖》有序雲:“古之學者,左圖右書,索象於圖,索理於書,故其義可陳,其數可紀,舉而厝之,如合符契。”禮是中國文化的重要表徵,號稱“禮經三百,威儀三千”。如此廣博的內容,自然需要成文記錄而備忘,但更依賴熟悉掌故與具體操作規程的耆老記憶,“文獻”一詞的含義即導源於此。禮儀實踐,主要體現於名物度數,周旋揖讓,單純的文字記錄難言其詳,相較之下,圖解則可一目了然。是以,自東漢鄭玄以下,即有《三禮圖》撰作之記載。延至宋初,聶崇義博采先儒三禮舊圖,參考六本,纂成《三禮圖集注》(傳本亦名《新定三禮圖》)。

宋代是禮圖文獻的興盛時期,聶書之外,尚有陳祥道《禮書》、楊甲《六經圖》、楊復《儀禮圖》以及各類禮書附圖。其中,聶書奉旨撰作,取材淵源有自,又加考訂按斷,影響最巨。但是,圍繞聶書的圖文內容,自宋儒以降,每多詬病,譏其禮器圖以意為之,與實器不符,全無來歷;宮室車服儀節圖,亦與鄭注多有違異。時至今日,基於科學的考古觀念,學界對於聶書之類傳統禮圖,依然沿襲類似的批評意見,少有進行深入研究者。

卿蔚博士此書試圖還原歷史語境,將宋代禮圖類文獻置於禮制復古與金石學發軔的雙重背景之下,通過審視聶崇義《新定三禮圖》的緻思理路,考察宋人的禮學觀與禮器知識譜係。書中選取匏爵、尊彜、瓒器、瑞玉諸類最具代表性的禮器圖作為研究對象,分別考釋其禮儀功用與形制、定名問題。禮儀必須借助于禮器方能舉行,而使用何種禮器行禮,以及禮器如何組合,都有禮義的內涵,故古人有“藏禮於器”之説。聶書緣起於承旨摹畫郊廟標準祭器,主要通過勘定舊圖、揣摩三禮經注文義而撰作,其禮圖實際是以圖的形式,構建起禮文與禮器的橋樑,以便閲者跨越晦澀難解的文辭,直觀認識禮儀。是以,聶書的基礎是傳統禮學詮釋,屬於“尊文釋器”,故本書名之為“以圖釋禮”。

宋代金石學興起之後,多見上古器物,撰作於聶書之後的《考古圖》《博古圖》之類金石圖錄,根據出土器物描摹,眼見為實,很快顛覆了宋人對禮器圖的認知,《新定三禮圖》因為於古無據,遂遭棄用。卿蔚博士研究認為,“禮器”作為“禮”外化而來的物質外殼,不能等同於一般器物。禮圖“因名圖器”,金石圖“因器定名”,存在“依義”還是“依形”的根本之別,具有各自的學術背景,二者不宜相強。書中就代表性禮器的定名與分類所進行的具體考釋,可以看出聶書基本還原了各類禮器的本質屬性,而且有禮學取義、整體觀照方面的優長。相較而言,金石圖多是見器而不見禮,分類僅據器型功用,定名除自名者外,亦不無訛誤。如“爵”“斝”等器名,即因為宋代金石圖定名的幹擾,沿誤至今。卿蔚博士的這些思考,非常具有啟發意義。我們平常參觀博物館,禮器大多依據時代、功能、材質等因素分類展陳,往往是見器不見禮;如果能夠根據禮書記載的應用場景,依次佈列,或許更有利於觀衆體認古代禮儀文化。是以,時至考古科學發達的今日,傳統禮圖還不無其意義。

卿蔚博士接受過系統的古文字學與古典文獻學的培養,具有較強的問題意識和分析能力。此書注重古文字、古典文獻和考古學的融會貫通,並付之考據實踐,而且廣泛佔有文本、圖像和出土器物資料,顯示出新一代學人開闊的學術視野和交叉研究的能力。雖然不無稚嫩之處,相信假以時日,定能學有所成,姑以待之。是為序。

劉玉才

癸卯年夏書於北京大學燕歸廬

出版後記

近年來深感“時光飛逝”這四個字的真實,人生彷彿從某一個時間節點開始做加速運動。總覺得自己剛畢業沒多久,待今年重新動手修改博士論文,才意識到不知不覺間兩年已過。

此篇論文自2020年初開題,於2021年歷經預答辯、外審、答辯,並參加優秀博士論文評選。求學期間最重要的兩年在忙碌中轉瞬即逝,好在付出的辛苦沒有白費,最終總算收穫了讓自己滿意的結果。隨後我入職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從事博士後研究,在與中心老師們交流的過程中,萌生了出版博士論文的念頭。

每次回想起論文撰寫過程,總會由衷感激我的博士導師劉玉才教授。我自認為算不上聰敏之人,對學術研究雖有熱情,但能力有限,唯有將勤補拙。博士論文構思期間,老師支援我採用非傳統的“跨學科”方式進行研究,鼓勵我拓寬思路,嘗試從不同角度探討各學科存在的疑難問題,將器物、文獻、文字融會貫通。在之後的研究過程中,我逐漸發覺,老師強調的“拓寬思路”和“融會貫通”這兩點,支撐著我解決了論文中大部分難題。而我也從這一過程中,深切體會到多角度邏輯思維方式對學術研究的重要性。日前得知我的論文即將出版,劉老師又在百忙之中為本書賜序,老師字裡行間的包容和鼓勵,令我彷彿又回到了讀書時的日子。

在論文開題、預答辯和正式答辯過程中,很多老師對本書的內容或結構提供了重要參考意見。有時僅是寥寥數語,卻可有效調整我混沌的思路。感謝北京大學張劍、常森、程蘇東、王麗萍、張麗娟、楊忠、安平秋、廖可斌、顧永新、楊海崢諸位老師,以及人民大學徐建委老師和社科院考古所趙超老師。另外想藉此機會感謝我的碩士導師徐剛老師,碩士期間的學習,奠定了我在古文字和古器物研究方面的基礎。彼時我尚且懵懂無知,研究思路毫無章法,徐老師的耐心指導,讓我逐漸摸索到了學術的門徑。

從碩士到博士後,我從古文字跨到古文獻專業,繼而又重新找回了做古文字研究的樂趣。這一來一回的過程中,我的研究思路和看待問題的角度都已經發生很大變化。盡管每次都會經歷一段思路調整期,頗有一種抽離原有思維模式,在遠方一角審視自己過往研究的感覺。但是隻要順利渡過這段時間,便會如脫胎換骨,獲益良多。在此特別感謝我的博士後導師黃德寬教授對我的教導和大力支援,自我進站以來,黃老師不僅鼓勵我申請項目和出版論文,更時常指導我在古文字研究中需要注意的問題,使我彌補了許多之前學習中的不足。出土文獻中心馬楠老師更在我計劃申請項目時,為我提供頗多建議,並對拙作涉及的若幹禮學問題與我多次交流,糾正了文中個別欠妥的觀點,衷心感謝馬老師的幫助。

2022年6月申請此項目時,各校均處於封閉狀態,送出材料困難重重,一時間茫然無措,幾欲放棄。最終,我在北大和清華多位老師、同學的幫助下,總算順利完成申請。時隔許久,我仍十分感激博士同門趙兵兵師弟,和出土文獻中心孫立、辛繼紅、袁婧三位老師及李潔瓊師姐的幫助。

感謝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後期資助暨優秀博士論文項目為本書出版提供資助,感謝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郭鵬編輯為拙作付出的辛勞。

感謝我的父母一直以來對我無條件的支援和信任,從小到大,他們從未要求我大富大貴,也不在意我能否飛黃騰達,隻希望我能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如今我即將出版人生中的第一本書,在我看來,這本書並不僅是我的研究成果,更代表著我喜歡做的事。

李卿蔚

202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