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蛤蜊不讀gě lì,也不讀há la,它到底讀什麼你知道嗎?

作者:閱微劄記
蛤蜊不讀gě lì,也不讀há la,它到底讀什麼你知道嗎?

引言

中國漢字博大精深,不僅僅是以形寫神,更是包含了多種意思和含義,而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語境下也有不同的讀音,而我們經常挂在嘴邊的漢字,可能我們的讀音都是錯誤的。

蛤蜊不讀gě lì,也不讀há la,它到底讀什麼你知道嗎?

比如我們經常說的“蛤蜊”這兩個字,很多人會不經意的将其讀作“há lì”或者“há la”,還有人會将其讀作“gě lì”,但是這三種讀法都是錯誤的。

蛤蜊不讀gě lì,也不讀há la,它到底讀什麼你知道嗎?

那麼“蛤蜊”這兩個字到底應該怎麼讀呢?為什麼我們會經常将“蛤蜊”這兩兩個字讀錯呢?這就需要先了解一下“蛤蜊”到底是什麼東西。

“蛤蜊”雙殼軟體

蛤蜊主要分布在大陸的遼東半島以及山東半島等水域,當然在國外的一些海域也有所分布,屬于海産品,蛤蜊是屬于雙殼綱簾蛤目,基本都是橢圓形,又堅硬的外殼,但是裡邊的肉又是十分柔軟。

蛤蜊不讀gě lì,也不讀há la,它到底讀什麼你知道嗎?

蛤蜊還是多數蛤類的統稱,比如我們經常吃的花甲就是蛤蜊中的一類,而蛤蜊名字的由來則是出自李時珍,當時李時珍說:“蛤類之利于人者。”是以故名蛤蜊。

蛤蜊作為貝類,喜歡生活在淺海泥沙灘地,它們多以藻類為食,并且還會吞噬一些食物殘渣,也包括動物的殘屑。

蛤蜊不讀gě lì,也不讀há la,它到底讀什麼你知道嗎?

因為藻類的生長受到季節的影響比較大,是以在不同季節,不同地方,藻類的生長也有所不同,是以蛤蜊也會随着藻類的變化而變換進食。冬天的時候,氣溫比較低,藻類生長比較慢,是以水中的藻類就比較少,這個時候蛤蜊也會緊閉雙殼,基本不張口吞食,這樣就可以休養生息。

而到了每年的4-6月,天氣回暖,水中的藻類植物繁衍生息,蛤蜊也就開始活動,這一時期也是蛤蜊的繁殖高峰期

蛤蜊不讀gě lì,也不讀há la,它到底讀什麼你知道嗎?

蛤蜊的生長周期相對來說也不算長,長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成為一道餐桌上的美食。

蛤蜊因為生長在海裡,是以本身會有一點鹹味,并且屬于寒性食物,但是它有滋陰利水、化痰軟堅等功效,是以适量的食用蛤蜊也是比較好的。

同時蛤蜊的味道也比較鮮美,作為海鮮類,蛤蜊屬于白肉,富含高蛋白,并且脂肪含量相對來說沒有那麼高,其中還包含了多種微量元素,其自身的營養價值也比較高。

蛤蜊不讀gě lì,也不讀há la,它到底讀什麼你知道嗎?

作為餐桌上的一道美食我們在挑選的時候也需要注意,一定要選擇活的蛤蜊,活的蛤蜊雙殼會時不時的張開,進行吐沙,并且在吃之前,一定要蛤蜊多在說中泡一泡,以便将沙子吐幹淨,這樣做出來的蛤蜊才會新鮮味美。

當然蛤蜊的做法也是多種多樣,根據不同地方人得口味,會有不同的美味,有的地方會用蛤蜊和雞蛋一起蒸,出鍋就是一道營養價值豐富的高蛋白美食。

蛤蜊不讀gě lì,也不讀há la,它到底讀什麼你知道嗎?

還有的人喜歡做蛤蜊疙瘩湯,這道菜也是湯鮮味美,當然口味相對比較重的人就喜歡進行爆炒,爆炒的過程中加入辣椒等調味品,出鍋就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美食。

蛤蜊不讀gě lì,也不讀há la,它到底讀什麼你知道嗎?

因為蛤蜊肉質鮮美,并且還有一定的營養價值,是以備受人們的喜歡,即使分屬不同地方,但是人們對美食的熱愛都是相同的,而正是因為大家這樣喜歡,也就導緻了“蛤蜊”這兩個經常被叫錯。

經常被叫錯的“蛤蜊”

因為中國幅員遼闊,不管是南北還是東西,跨度都非常大,是以各個地域之間不管是在飲食文化,還是方言環境上,會存在多多少少的差距。

飲食習慣的差異可能是距離比較遠的的話,會有展現,比如說,南北方對于粽子是甜的還是鹹的差别,豆腐腦是甜的還是鹹的,但是對于方言來說,可能同處在一個省份,但是不同的城市就會出現有很大的差别。

蛤蜊不讀gě lì,也不讀há la,它到底讀什麼你知道嗎?

雖然現在國語比較普及,但是對于各地方的人來說,還是會講當地的方言,就這樣對于一個東西就會有不同的名稱,比如說蕃薯和洋芋,有的地方就會稱之為地瓜,番薯,馬鈴薯等等。

當然這僅僅是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稱呼,還有的是因為漢字的博大精深,大家會經常性認錯,或者出現認知偏差,就會将字讀錯。

當然這與漢字的讀音由來也有關系,漢字的一部分讀音是根據自然世界當中的約定俗成來劃定的,還有的是根據模仿之聲定下的,還有一部就是通過研究,用聲母韻母定的,但是也有一部分字,是根據偏旁部首的讀音,就可以讀出來的,就這樣人們在讀字的時候就會出現偏差。

蛤蜊不讀gě lì,也不讀há la,它到底讀什麼你知道嗎?

而“蛤蜊”這兩個字,就存在很多的讀音偏差,有的人會因為偏旁部首,将這兩個字讀作“há lì”,這完全就是,讀字讀半邊了,雖然蛤蜊這兩個字有“合”和“利”,但是讀音并不是根據部首得來的。

還有人将這兩個字讀為“gě lì”雖然說第一個字讀對了,但是這第二字依舊是識字識半邊了,将這兩個字讀為“há la”的其實也是因為漢字文化的博大精深,有可能是根據當地的方言讀出來的,也可能是多音字,但是“蛤蜊”這兩個字,并不是這三種讀音。

蛤蜊不讀gě lì,也不讀há la,它到底讀什麼你知道嗎?

“蛤蜊”的正确讀音應該是“gé lí”,“蛤”字是一個多音字,既可以讀“ gé”也可以讀“há”,這也就了解為什麼會有人将“蛤蜊”讀為“há la”了,畢竟這是個多音字。

但是根據“蛤”字不同的讀音有不同的意思,還是可以判斷出來在“蛤蜊”兩個字當中,“蛤”字應該讀為“ gé”的。

蛤蜊不讀gě lì,也不讀há la,它到底讀什麼你知道嗎?

根據“蛤”的解釋,當它讀“ gé”的時候,多指蛤蚧,也就是一種爬行動物,還有就是蛤蜊,我們所說的貝類軟體動物,而當“蛤”這個字讀作“há ”的時候,是指蛤蟆,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蟾蜍和青蛙,是以“蛤蜊”應該讀為“gé lí”,而“蜊”這個字就隻有一個讀音,就是“ lí”,是以蛤蜊兩個字就是讀為“gé lí”,其餘的讀音都是錯誤的讀法。

當然因為大陸有衆多的漢字,并且漢語言文字博大精深,其實在生活中,我們還有很多字,都會經常念錯,但是自己又毫無察覺。

那些年讀錯的“字”

就拿我們大部分人平時喜歡吃的甜點蛋撻來說,你知道這兩個字的正确讀音是什麼嗎?你真的能将這兩個字讀對嗎?

蛤蜊不讀gě lì,也不讀há la,它到底讀什麼你知道嗎?

我們經常說的時候,會說自己想吃“蛋撻(tǎ)”,但是其實這兩個字并不是這樣讀的,它的正确讀音應該是“蛋撻(tà)”,“蛋”這個字的讀音大家應該不會出現什麼問題,重點就是“撻”這個字的讀音。

我們都知道其實“蛋撻”這種甜點并不是中國傳統的甜點,當然在中國澳門的蛋撻還是相當出名的,“蛋撻”名字的由來也是根據英文單詞“tart”音譯得來的。

蛤蜊不讀gě lì,也不讀há la,它到底讀什麼你知道嗎?

雖然經常将“蛋撻”兩個字讀為“蛋撻(tǎ)”,但是根據“撻”字的解釋,它隻有一個讀音就是“(tà)”,并沒有三聲的讀音,是以我們平常說的“蛋撻(tǎ)”其實是錯誤讀音,它正确的讀音應該是“蛋撻(tà)”,你讀對了嗎?

還有就是苋菜,苋菜作為一種草類植物,在哪在大陸是比較常見的,但是殊不知,這是一種外來物種,它最早起源于印度,在公元10世紀,被引入中國,此後就在大陸紮根了,這種植物在春天十分新鮮,是以經常被人作為餐桌上的一盤菜。

蛤蜊不讀gě lì,也不讀há la,它到底讀什麼你知道嗎?

并且苋菜還被記載在《蜀本草》和《本草圖經》當中,是以人們在春天多食用苋菜,大家都紛紛食用苋菜,但是苋菜的名字真的能讀對嗎?

苋菜大家經常将其讀為“苋(jiàn)菜”,這就像是前邊說到的蛤蜊了,就是讀字讀半邊了,苋菜隻有一個讀音就是“苋(xiàn)菜”,而根據單字的讀音,“苋”這個字也隻有一個讀音,就是“xiàn”,是以苋菜的讀音隻能就是“苋(jiàn)菜”,它的正确讀音,也是能隻能是這樣讀的。

蛤蜊不讀gě lì,也不讀há la,它到底讀什麼你知道嗎?

還有這兩個字“潔癖”能夠讀對嗎?面對這兩個字,你能讀出它的讀音嗎?

這兩個經常被讀為“潔癖(pì)”,便是這個人十分愛幹淨,但是這兩個字的讀音并不是這樣讀的,“癖”這個字隻有一個讀音,并沒有“(pì)”這個讀音,僅僅隻有“pǐ”這一個讀音。

蛤蜊不讀gě lì,也不讀há la,它到底讀什麼你知道嗎?

是以“潔癖”這兩個字的讀音為“潔癖(pǐ)”,并且隻有這一個讀音,看到“癖”這個字的正确讀音,有沒有讓你懷疑人生呢?

蛤蜊不讀gě lì,也不讀há la,它到底讀什麼你知道嗎?

當然中國的文字還有很多是你想象不到的,說的隻是少部分,你還知道有哪些字的讀音,經常被讀錯呢?

結語

蛤蜊雖然是一種海洋生物,但是不管是從食用價值,還是文學價值,它都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和曆史,它的味道和讀音也都是獨特的。

蛤蜊不讀gě lì,也不讀há la,它到底讀什麼你知道嗎?

參考資料:

光明網——2019年12月20日《最新、最虐常用詞測試:90%的人都讀錯了!不服進來看》

百度百科——《苋菜》《蛤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