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農信特色金融文化引領農商銀行走向“柳暗花明”

作者:中國經濟時報

金融文化蘊含着豐富的哲學思想、道德觀念和制度理念,涵蓋了目前和長遠、局部和全局、發展和安全、特殊和一般的多種辯證關系,具有引導、激勵、限制、創新等作用,深刻影響金融從業者的價值追求、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而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組織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當傳統路徑難以破解農商銀行目前面臨的發展困境時,從特色文化的寶貴資源中汲取滋養,并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就能達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費翔

推動金融高品質發展、建設金融強國,要堅持法治和德治相結合,積極培育中國特色金融文化。紮根中華傳統文化沃土70多年的農商銀行,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經營智慧、生存法則和企業文化,這些群體記憶和精神圖騰構成了中國特色金融文化的鮮明底色。從特色文化中汲取滋養培育新質生産力,對于有效破解農商銀行目前面臨的發展困境,具有重要而現實的意義。

幾十年精神積澱構成獨特企業文化

金融文化的核心内容是關于金融的信念、價值觀和行為規範。幾十年來,一代又一代農信人白手起家,艱苦創業,自助合作,支小扶危,從無到有,由弱到強,在實踐中凝結、融合、沉澱成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使農信人擁有了自己的群體記憶和精神圖騰。

“草根精神”。沒有花香,沒有樹高,甘願做一棵無人知道的小草。自誕生之日起,農村信用合作系統經曆了幾十年的風風雨雨。但不論管理體制、經營機制、法人治理、公司架構、考核模式如何變,農信人立足本土、向下紮根、向上生長、支農支小、做散做久的初心始終沒有變;便民利民、為民惠民、普惠大衆的情懷始終沒有變,廣大客戶親切地稱其為“自家銀行”“草根銀行”“百姓銀行”“社群銀行”。可以說,農商銀行70多年的改革與發展,其強大的生命力正是來自于農村信用社的“草根”屬性,而不是“金融精英”屬性。

“背包精神”。早在上世紀50年代,農民就親切地稱贊信用社“背包銀行真能幹,關鍵時候把事辦”。信用社從業人員常常背着一個舊背包、帶着一把木算盤,靠着“一張嘴”“兩條腿”,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走千山萬水,訪千家萬戶,行走在田間地頭,穿梭于大街小巷,與草根百姓“面對面、手拉手、心貼心”,雪中送炭,雨中打傘。“背包精神”“馬背精神”“帳蓬精神”的“基因”已融入到農信事業發展的“血脈”中,成為區分農商銀行與其他銀行的重要辨別。

創業精神。創業之初,一間草房子、一張破桌子、一盞煤油燈、一雙鐵腳闆,幾乎成了農村信用社的全部“家當”;啃幹糧、喝河水、睡地鋪,常常是農信人創業之初的“标配”。所有這些,都反映出農村信用社的創業艱難。

奮鬥精神。農信社的曆史,是農信人用“艱苦奮鬥、頑強奮鬥、接力奮鬥、共同奮鬥”譜寫的;農信社的改革發展史,就是農信人的一部奮鬥史。無數農信人自強不息,用奮鬥書寫人生,用奮鬥丈量足迹,甚至因奮鬥獻出了生命。如為保護金庫而犧牲的時任山東榮城縣東山公社柳樹信用社主任畢英蘭、湖北枝江縣董市鎮桂花信用社出納楊大蘭等,全國農信系統湧現出一批又一批的“最美奮鬥者”,這些英模人物已成為一座座豐碑和燈塔。

“三鐵”精神。金融業的“三鐵”精神發端于農信系統。“鐵賬本”“鐵算盤”“鐵規章”的“三鐵”精神是行業規範的約定,是經營陣地的堅守,是從業人員的生命。幾十年來,“三鐵”精神指引和培養出一代又一代思想堅定、業務精湛、技能熟練、作風過硬的農信隊伍。

傳統路徑難以破解當下發展困境

目前,大陸經濟已經從高速度發展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厚利時代轉向薄利時代,市場競争也從增量競争轉向存量争奪。與此相适應,大行重心下沉的“進度條”持續重新整理,“掐尖挖根”的“工具箱”不斷充實,“近身肉搏”的“格鬥場”随處可見,農商銀行客戶流失、息差收窄、人才難得,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擠壓和考驗。

從資産端來看,市場需求不旺,獲客管道不多,留客效果不大。尤其是受制于資金成本的限制,面對利率敏感型客戶,底氣不足,議價常常處于弱勢和被動地位,增戶擴面面臨“天花闆”,資産業務發展乏力,對經營效益的增長和保持帶來威脅。

從負債端來看,受曆史沿革、客戶群體及存款偏好影響,負債成本相對較高是農商銀行的一個“先天不足”。加之場景金融、流量經營、批量獲客、資金沉澱手段單一,農商銀行亟須開展主動負債、優化結構、壓降成本等行動。

從用戶端來看,客戶維護在很大程度上沿襲傳統的路徑和方法,尤其是客戶分層分級維護不到位,客戶關系管理浮于表面,對如何保住老客戶、搶到新客戶、挖到他行優質客戶,思路狹窄,效果不好。客戶基礎薄弱、管理關系脆弱是農商銀行的重要“痛點”。

從産品端來看,産品開發嚴重滞後于市場變化、滞後于産業更新、滞後于客戶需求、滞後于同業步伐。特别是具有農商銀行鮮明特征、符合農商銀行客群特點的數字化産品屈指可數。

從管理端來看,受曆史沿革、組織慣性、技術限制等多種因素影響,一些傳統思維、落後觀念和陳舊模式依然存在,表現在規模情結突出,總量最多、規模最大、份額最高常常被引以為豪、津津樂道,但“增産不增收”問題卻是一個“難言之隐”;傳統路徑依賴,市場拓展、産品營銷、業務增長習慣于傳統方法和路數;管理疊代不快,現代商業銀行管理理念和工具的應用亟待加強,業務結構、隊伍結構失衡也是一個現實問題。

金融文化蘊含着豐富的哲學思想、道德觀念和制度理念,涵蓋了目前和長遠、局部和全局、發展和安全、特殊和一般的多種辯證關系,具有引導、激勵、限制、創新等作用,深刻影響金融從業者的價值追求、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而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組織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當傳統路徑難以破解農商銀行目前面臨的發展困境時,從特色文化的寶貴資源中汲取滋養,并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就能達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從特色文化中汲取滋養加快培育新質生産力

新質生産力不僅是一種生産力的躍遷,更代表着一種理念的變革。農商銀行要向“新”而行,通過精神的力量、思想的感召、價值的引領、文化的滋養,不斷回答“時代之問”“客戶之問”“員工之問”,加快營造自身的獨特優勢,以新質生産力破解目前的發展難題,利用文化的“軟實力”,實作發展的“硬支撐”。

突出“本鄉本土”的草根底色。腳下沾滿泥土,心中裝有百姓。越是壓力增多、挑戰加大、考驗繁複,農商銀行越是不能避諱“土”的本色、“土”的形象,要始終不渝、堅定不移地說“農家話”、做“土家菜”。用百姓聽得懂的語言交流、用客戶玩得轉的産品營銷、用群衆樂于接受的方式服務。要有效整合政策資源、政府資源、監管資源和内部資源,讓“更親、更近、更貼心”的草根形象落地生根,使地緣、人緣、情緣優勢轉化為生存和發展優勢,進而守牢“主陣地”,服務“零距離”,提升“獲得感”。

甘當“支農支小”的市場角色。農商銀行要想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須始終堅持差異化定位、特色化經營、互補式服務,牢固樹立“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須有我”的業績觀,甘願做“小買賣”、賺“辛苦錢”,立足辦“小業務”、打“感情牌”,沉下心、俯下身、紮下根,專注“惠農興村、扶微助小”,挖掘小增量,深耕“小賽道”。要牢記初心,把服務實體經濟作為正道、本源和天職。積極探索支援民營和小微企業發展的長效機制,深挖小微企業上下遊産業,多點開花、以“點”帶“面”,實作小微企業和當地實體經濟和諧共生。要心甘情願地“姓農姓小”、責無旁貸地做面做量,通過普惠金融、綠色信貸等,讓“三農”小微領域和弱勢群體有更多的金融獲得感,苦練“做散做久”基本功,穩住“支農支小”基本盤。

展現“便民惠民”的服務特色。要把政治性、人民性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遵循全客群和全生命周期服務理念,建立健全各類名單,做好分層分類走訪服務,通過“紅馬甲金融服務隊”等形式,把客戶走成朋友、走成親戚、走成親人,把“自己人優勢”發揮到極緻,不斷增強客戶的角色認同、情感認同和服務認同。要以金融科技為支撐,加快數字化轉型,推進鍊式服務、圈式服務、周期服務、裂變服務,通過“大資料+鐵腳闆”“大走訪+小背包”“大網格+小分隊”,線上跑資料、線下跑客戶,線上體驗速度、線下感受溫度,在第一時間找到人、找對人、做對事,實作農商銀行與客戶的“雙向奔赴”,賦予農商銀行服務群衆新的内涵。立足鎮情村情戶情,“一鎮一策”“一村一策”“一戶一策”,真正做到“扶一品成一品,扶一業興一業,扶一村富一村”,努力将金融“活水”引向田間地頭,讓便民服務在街巷阡陌中傳遞金融溫度。

弘揚“創業創新”的傳統本色。要在農商銀行系統深入開展以“勞動創造幸福”為主題的宣傳教育,講好勞模故事、講好勞動故事、講好工匠故事,既要引導幹部員工崇尚勞動、見賢思齊,還要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貫通各條線、各崗位、各方面,培養更多熱愛勞動、勤于勞動、善于勞動的高素質員工隊伍。要開展形式多樣的創業創新、争先創優活動,切實推進“二次創業”“三次創業”,将創業精神、奮鬥精神、勞動精神不斷發揚光大。

文化,是一種精神價值和生存方式,最終都将沉澱為人格。鍛造農商銀行的金融文化,要注重将農信特色文化教育融入到幹部員工成長的各個階段,特别是要強化對新一代農信人的文化熏陶,不斷修煉高尚人格,積極培育農信傳承人,為農信百年基業培養留存寶貴的人才财富。

(作者系江蘇東台農商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