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首提“普惠信貸”滿足“三農”小微金融需求

作者:中國經濟時報

熱點

本報記者 呂紅星

近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印發《關于做好2024年普惠信貸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指出,2024年普惠信貸工作,要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金融資源配置,形成與實體經濟發展相适應的普惠信貸服務體系,更好地滿足小微企業、涉農經營主體及重點幫扶群體多樣化的金融需求。

普惠信貸是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的務實舉措

“這是監管部門首次提出‘普惠信貸’這一概念,将小微企業、涉農經營主體、個體工商戶以及重點幫扶群體等均納入其中。普惠金融的核心是讓經濟社會發展的薄弱環節和弱勢群體享受平等的金融服務。‘普惠信貸’概念的提出,是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的務實舉措,是金融工作人民性的重要展現。”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葉銀丹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在葉銀丹看來,相較于之前“普惠小微企業貸款”的概念,“普惠信貸”概念覆寫更廣、結構更優、價格更惠。普惠信貸針對的是信用等級相對較低的群體,單筆金額小,整體風險偏高。為解決金融機構的後顧之憂,讓其敢貸、願貸,《通知》重點在增強數字化經營能力、落實落細盡職免責制度、深化資訊共享等方面進行制度安排,讓政策真正落到實處。

目前,中小微企業、涉農經營主體等仍面臨較大經營壓力,政策需要進一步加大對這些經營主體的支援力度,助力經濟加快恢複。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資料顯示,截至2023年末,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29.06萬億元,同比增長23.27%,較各項貸款增速高13.13個百分點。普惠型涉農貸款餘額12.59萬億元,同比增長20.34%,較各項貸款增速高10.2個百分點。832個脫貧縣各項貸款餘額12.3萬億元,同比增長14.7%;16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各項貸款餘額1.9萬億元,同比增長15.85%。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通知》是國務院推進普惠金融高品質發展的具體落實,推動金融機構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加大對實體經濟薄弱環節支援力度,激發微觀主體活力,促進經濟加快回穩向好。

“與之前普惠小微貸款比較,《通知》提及的普惠信貸服務範圍更廣,主要包括小微企業、涉農經營主體及重點幫扶群體;同時進一步明确了普惠金融支援的重點領域;對金融機構服務供給及監管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周茂華進一步表示。

做好“量、價、險”的平衡至關重要

記者了解到,農村中小金融機構作為大陸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着普惠性、盈利性和安全性的三重目标,是大陸金融發展與變革的重要戰場,也是影響金融風險與金融穩定的重要因素。

此次《通知》明确了2024年普惠信貸總體目标,即保量、穩價、優結構。一是保量,即保持普惠信貸支援力度,分領域提出小微企業、涉農主體、脫貧地區貸款增長目标。二是穩價,即穩定信貸服務價格,指導銀行加強貸款定價管理,合理确定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涉農貸款利率水準,推動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三是優結構,即優化信貸結構。增強對小微企業法人服務能力,加大首貸、續貸投放,積極開發小額信用貸款産品,推廣随借随還的循環貸模式。

在葉銀丹看來,農村中小金融機構做好“量、價、險”的平衡需要做到以下四點。

第一,關注信貸轉型,努力挖掘高價值客戶。農村中小金融機構要發揮好自身貼近“三農”市場的優勢,做深做透個體工商戶等其他銀行不易拓展的線下客戶。同時考慮到年輕客戶群體,更傾向于網貸産品的便捷性,對價格相對不敏感,中小金融機構要運用大資料進行細分,對标各類網絡金融産品便捷程度,開發線上貸款産品,不斷吸引新的價值客戶群體。

第二,統籌存款規模與成本控制。在負債端,要摒棄規模情結,以和資産端相比對的方式進行關聯,對利率高于同業投資的負債,主動進行結構調整,打破期限越長越穩定的長期定期存款偏好,做好定期存款的結構搭配,降低成本,保持流動性。

第三,精細化管理更加注重安全和效益。精細化管理與風險防控能力是保障安全發展的兩翼,主動精細化管理是根本,管理到位将有助于降低風險,要有效落實健全“不敢、不能、不願”三不一體的案防長效機制。

第四,極緻服務打造品牌、提高核心競争力。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的實力不展現在存貸款規模,而是在于老百姓的口碑和良好的價值品牌。在機構下沉、利差收窄、産品趨同等因素疊加交織下,追求極緻服務是中小金融機構打造核心競争力的必然選擇。中小金融機構要把服務做到極緻,把服務融入老百姓的日常,才能在零售轉型中實作彎道超車、行穩緻遠。

農村中小金融機構規範普惠信貸要把握好原則

普惠信貸投放面臨較大的風險和挑戰,如何打消銀行業機構的後顧之憂?《通知》提出,銀行業金融機構要細化對普惠信貸條線不同崗位、不同貸款産品的盡職免責标準及程式,提高可操作性。

在周茂華看來,金融機構要根據行業特點,優化服務方式,強化對經營流水、交易資料的分析運用,提高風險識别管控能力。一方面,落實落細盡職免責制度,解除盡職人員的後顧之憂,努力實作“應免盡免”。另一方面,根據區域及農村中小金融機構實際情況,優化監管評價、差異化風險資産權重計量。

應該看到,在新發展格局下,農村中小金融機構向輕型銀行轉型是時代之需、發展之要,應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抓好頂層設計,統籌規劃輕型銀行轉型路線圖,探索新模式、新機制、新舉措,推動傳統農村中小銀行逐漸向資本消耗輕、管理模式新、經營效率高的輕型銀行轉型。

在葉銀丹看來,農村中小金融機構要堅持“向下、向小、向信用”,面向差別于其他銀行的客戶群體,形成特色産品矩陣和特色專業化服務。通過“小額信用貸款、信用卡、按揭貸款、工資代發、社保卡”等抓手,牢牢抓住年輕客戶群體。同時,發揮線下走訪和網點覆寫面廣的天然優勢,從做産品向做客戶轉變,不斷加強營銷觸達。當客戶有金融需求時,能夠第一時間想到農村金融機構。

“農村中小金融機構要始終堅持底線思維,提升風險治理能力,借助金融科技‘東風’賦能高品質發展,做好閉環管理、精細管理和合規管理。”葉銀丹進一步表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