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媽媽被家暴至骨折、害怕敲門聲,鐘美美的“早熟”不是偶然

媽媽被家暴至骨折、害怕敲門聲,鐘美美的“早熟”不是偶然

有這樣一個男孩,每次出現在公衆視野裡,都會激起不一樣的群體情緒。

2020年,13歲的鐘美美,在短視訊網站上模仿老師走紅,披上一條皮毛領子,穿一件粉色的小坎肩,雙手在胸前一插,他仿佛就成了每個人回憶裡的“國文老師”。

媽媽被家暴至骨折、害怕敲門聲,鐘美美的“早熟”不是偶然

圖檔來源:短視訊@鐘美美

網友開玩笑說:“讓你模仿,沒讓你超越。”有的老師甚至從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走紅沒多久,鐘美美的視訊被迅速下架,“是否對教師形象産生負面影響”,讓他成為了争議的焦點。

不過,他并沒有因為這波流量迷失自己,而是把學習作為最重要的事。他的媽媽也拒絕了上百萬的經紀約,讓他專心學業。

2022年,鐘美美考上哈爾濱市第三中學國際部。因為這所哈爾濱“最好”的重點中學,鐘美美收獲了爆紅三年來最多的誇贊。

而最近一次登上熱搜,人們卻發現,這樣一個有趣、樂觀的男孩的背後,卻有一段心酸的往事,他的童年過得并不幸福。

在一次采訪裡,鐘美美說自己從5歲記事的時候起,爸爸就經常打媽媽,最嚴重的一次,甚至把媽媽打到了骨折。

媽媽被家暴至骨折、害怕敲門聲,鐘美美的“早熟”不是偶然

圖檔來源:《果然》采訪

是以,鐘美美從小就盼着父母離婚,希望擺脫這種提心吊膽的生活。

沒想到離婚後,父親還依然不依不饒,經常來騷擾他們母子,打擾他們平靜的生活,還會換着号碼給他們打電話,一晚上能打幾百個。

鐘美美有一個比他小9歲的妹妹,也是家暴的受害者。“陰魂不散”的父親給他和妹妹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陰影,曾經有段時間,他們聽到敲門聲都會感到害怕。

父母離婚後,鐘美美被判給了媽媽,而妹妹被判給了爸爸,小女孩的生活狀況如何,我們不得而知。

隻知道鏡頭下的鐘美美,已經養成了超越年齡的成熟,他能夠照顧大家的情緒,妥善處理突發的問題,成為家裡的頂梁柱,還不時說出一些發人深省的話。

采訪視訊發出後,“鐘美美母親曾被打骨折”登上了熱搜。其實這個詞條并不算友好,鐘美美的媽媽不是一個公衆人物,卻以這種悲傷的姿态出現在公衆視野中,難免讓當事人感到不适。

然而,鐘美美的回應卻是“感動、感謝”,他“欣慰媒體朋友們能夠看到我所想表達的核心”,借由這個話題,引發更多人對家暴的思考。

媽媽被家暴至骨折、害怕敲門聲,鐘美美的“早熟”不是偶然

圖檔來源:微網誌

一番回應妥帖、溫暖,備受好評,再次讓人們感受到他作為17歲高中生的成熟和穩重。

還記得幾年前,鐘美美受邀參加媒體活動時,回答問題“你所經曆的最深的痛苦是什麼”。他用稚嫩的字型,鄭重地寫下自己的答案:“痛苦不分深淺。”

後來,他不止一次提到母親被家暴、父母離婚的事,但也認為這些痛苦和磨難讓他更強大了。他說自己不會陷在過去的悲傷中,而是會勇往直前。

如此種種,都顯示出鐘美美作為一個未成年人的“早熟”。

很多人感歎他懂得太多了,活得不像個孩子,鐘美美也發現自己和同齡人之間,并沒有太多共同語言。可見痛苦對孩子的成長來說,并不是一件好事。

調查顯示,大陸有24.7%的女性在婚姻中遭受過不同形式的家庭暴力,而明确表受到配偶毆打的比例約為5.5%,受害者為女性的超過9成。

媽媽被家暴至骨折、害怕敲門聲,鐘美美的“早熟”不是偶然

圖檔來源:電影《完美受害人》

在這些案例中,需要受到關注的不僅是暴力的承受者、遭到家暴的妻子,更有暴力的旁觀者,也就是家庭裡的孩子。

有媒體估計,按每個家庭平均一個孩子計算,中國約有9000萬孩子生活在暴力家庭中。

鐘美美用“自爆家醜”的方式,告訴我們家暴這種惡劣的行為普遍存在,呼籲大家關注那些生活在暴力中的孩子。

即使沒有直接遭受暴力,孩子作為旁觀者,也會對家庭成員感到失望,不再相信親密關系,無論是在家庭生活還是情感關系中,都會習慣性無助和自卑。

與其他家庭的孩子相比,遭遇家暴的孩子有着更強烈的情緒波動,容易感到恐懼、害怕。

比如說,聽到鑰匙的聲音就會恐慌,看到強壯的男性會發抖,不願意離開自己的舒适圈。如果這種狀況持續得不到改善,還可能會換上抑郁症等心理和精神疾病。

媽媽被家暴至骨折、害怕敲門聲,鐘美美的“早熟”不是偶然

圖檔來源:電視劇《小别離》

此外,生活在暴力中的孩子,童年都是在被掌控的狀态中度過的,施暴者一旦發怒,他們就會立刻進入到自己編織的繭房之中,不願意出來。

他們對生活缺乏掌控感,也不知道如何掌控自己的生活,隻好把控制權交到其他人手中。可怕的是,這也将開啟新一輪的受暴循環。

對于正在學齡期的兒童來說,家庭暴力無疑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學習能力,高度的緊張和焦慮會剝奪孩子的注意力、對學習的興趣。

是以說,家暴所帶來的傷害不隻是身體上的,即使孩子沒有遭到直接的毆打,他們也會留下深深的心理陰影。

還有一些家暴者,在毆打配偶的同時也毆打孩子。這種疼痛和害怕更加直覺,也更加沉重、難以消散,給孩子造成身體和心靈的雙重傷害。

我們抵制家暴,不僅是因為受到了實質性的傷害,更因為家暴把黑灰色的記憶傳遞給下一代,在潛移默化中影響着每一個局中人。

媽媽被家暴至骨折、害怕敲門聲,鐘美美的“早熟”不是偶然

圖檔來源:電視劇《加油!媽媽》

正如鐘美美在微網誌中寫下的:“我呼籲全社會共同抵制家暴,也希望關于反家暴的法律更加完善。”如何保護家庭暴力中的孩子,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具體到每個受到傷害的個體,沒有誰天生刀槍不入,隻有在苦難中不斷修煉的普通人。

鐘美美走出了陰影,活成了9000萬孩子向往的樣子,也激勵更多人“重新把自己養一遍”,把愛和溫暖傳遞給下一代。

主動按下暫停鍵,讓暴力終止在這一代人,就是不完美的自己,給孩子最好的交代。

繼續閱讀